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8月19日,易到用車率先通過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關于平臺司機端資費調整公告,對平臺抽成政策進行調整:取消傳統抽成模式,變為信息服務費模式;按照階梯模式收取信息服務費,最低1元,最高5元;按照用戶端結算金額扣取服務費。政策執行時間為2021年
8月19日,易到用車率先通過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關于平臺司機端資費調整公告,對平臺抽成政策進行調整:取消傳統抽成模式,變為信息服務費模式;按照階梯模式收取信息服務費,最低1元,最高5元;按照用戶端結算金額扣取服務費。政策執行時間為2021年9月6日起。
在此前一天(8月18日),交通運輸部表態,個別網約車平臺在獲得市場優勢地位后,隨意調整計價規則等經營策略,設置過高抽成比例,誘使駕駛員超時勞動、疲勞駕駛,侵害了駕駛員的勞動報酬、休息等勞動權益。要求網約車平臺向社會公布抽成比例以及合理地確定駕駛員的勞動報酬標準。
據悉,一些網約車平臺的抽成比例能達25%甚至更高。
可以預見,新一輪的網約車平臺合規整治來了。
政策背景
最近幾年,網約車市場出現了一些怪象:乘客抱怨打車越來越貴,司機卻稱平臺與司機之間分賬不透明,賺錢不易。
8月18日,交通運輸部要求網約車平臺企業規范自主定價行為、降低過高的抽成比例,加強與駕駛員之間的溝通協商,設定抽成比例上限。
在當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負責人李華強介紹,針對個別網約車平臺抽成高、隨意調價,誘使駕駛員超時勞動、疲勞駕駛等問題,交通運輸部將結合網約車行業改革發展的實際情況,會同相關部門加快推動《指導意見》各項舉措落地實施,切實保障網約車駕駛員等群體的勞動權益。重點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壓實平臺企業主體責任,指導和督促網約車平臺企業依法合規用工,更多采取勞動合同制用工方式,落實駕駛員權益保障責任,合理確定平臺和駕駛員之間的權利和義務。
二是規范平臺企業的經營行為,要求網約車平臺企業規范自主定價行為、降低過高的抽成比例,加強與駕駛員之間的溝通協商,設定抽成比例上限,并向社會公布。
三是保障駕駛員的合理勞動報酬,督促網約車平臺企業綜合考慮工作性質、勞動強度、工作任務以及當地的平均工資、市場經營狀況等因素,合理地確定駕駛員的勞動報酬標準,并向社會公布。
四是保障駕駛員的合理休息權益,要求網約車平臺企業持續優化派單機制,盡可能提高車輛在線期間的運營效率,科學確定駕駛員的工作時長和勞動強度,避免其超時勞動和疲勞駕駛,切實維護好廣大網約車司機的休息權益。
此前,為解決平臺與司機之間分賬不透明的問題,正在接受七部門的網絡安全審查的網約車巨頭滴滴出行于8月16日,出臺了“司機收入報告”,沈陽、長春、保定、秦皇島、鞍山、淄博和安順等地的滴滴司機可以通過滴滴車主App體驗透明賬單,乘客支付金額和司機收入金額都一目了然。
網約車平臺哪家最合規?
來自交通運輸部消息,據全國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統計,截至2021年7月31日,全國共有241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取得網約車平臺經營許可,環比增加5家;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351.0萬本、車輛運輸證135.7萬本,環比分別增長0.5%、2.3%。全國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7月份共收到訂單信息77656.4萬單,環比上升10.7%。
從訂單量看,7月新增攜華出行、招招出行、伴個桔子、去哪兒專車、及時用車5家訂單量超過30萬單。
如果按訂單的環比增速,7月招招出行、及時用車、陽光出行、攜華出行訂單環比增長超100%。其中及時用車訂單環比上升247.7%,攜華出行訂單環比上升173%,陽光出行訂單環比上升127.4%,招招出行訂單環比上升105.5%。
此外,如祺出行、首汽約車、去哪兒專車、曹操出行、幫邦行和美團打車訂單量環比增長率分別為63.7%、40.8%、34.4%、32.2%、25.4%和23.8%。
一、在訂單量超過30萬單的網約車平臺中,訂單合規率最高的是如祺出行,最低的是花小豬出行。
2021年7月訂單量超過30萬單的網約車平臺共17家。與6月份相比,6月份訂單合規率最低的方舟行從6月訂單量超過30萬單降到30萬單以下;新增攜華出行、招招出行、伴個桔子、去哪兒專車、及時用車5家訂單量超過30萬單。
按訂單合規率(指駕駛員和車輛均獲得許可的訂單量占比)從高到低的分別是如祺出行、招招出行、享道出行、T3出行、攜華出行、及時用車、去哪兒專車、神州專車、曹操出行、陽光出行、首汽約車、幫邦行、滴滴出行、萬順叫車、伴個桔子、美團打車、花小豬出行。
本月訂單合規率增長排名前3名的分別是去哪兒專車、美團打車、萬順叫車;下降最多的分別是享道出行、T3出行、攜華出行。
二、在36個中心城市中,訂單合規率最高的是廣州,最低的是石家莊。
在36個中心城市(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中,按訂單合規率排名前5名的分別是廣州、廈門、杭州、貴陽、重慶;排名后5名的分別是大連、北京、銀川、昆明、石家莊。(以上排名均按從高到低排序)。
據證券日報,乘客支付的打車費和司機收到的車費之間的差額被稱為網約車平臺服務費,簡稱平臺抽成。一些網約車平臺的抽成比例能達25%甚至更高,一直以來,平臺的抽成比例都是靠經驗豐富的司機們自己倒推計算出來的,不科學,但是沒辦法。
相對于網約車平臺,司機顯然是分散、無組織的個體,處于天然弱勢地位。此次對網約車平臺設定抽成比例上限就是為了保護這個群體的合法權益。
奢侈品之所以不限價,是因為奢侈品不是公共產品,而網約車卻屬于準公共服務供給,因為國家允許平臺投放網約車加入公共交通行業,占用了稀缺的道路資源,要對公眾負有安全責任,那么這些平臺的服務價格就理應接受管理,不能以獲取高額利潤為首要目標。
而平臺的合理利潤不但來自企業自身的定位,更要求企業通過加強內部管理來降低成本。正確的競爭姿勢是提供高品質、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來吸引更多資金和乘客,而不是價格戰和補貼。
如果說,前幾年大家都希望對網約車行業的監管是“審慎包容”,那么現在一定是“完善監管”。合規經營,保證安全,讓乘客享受到品質服務,讓司機獲得應有的勞動報酬,讓平臺賺取合理的利潤,實現乘客、司機與平臺的三方共贏,這個行業才能走得更遠、更長久。
本文綜合自:易到用車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證券日報、第一財經、公開信息
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