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網劇《夢華錄》,讓不少網友們還對劇中的“錢”產生了疑問:“一貫錢究竟是怎么換算成人民幣的啊”“一貫錢,值現在的一萬塊錢嗎”?“宋朝市場上流通的主要是銅錢,一貫銅錢等于一兩銀子。一枚銅錢為一文,一千文為一貫……宋仁宗時期,米價是六七
最近熱播的網劇《夢華錄》,讓不少網友們還對劇中的“錢”產生了疑問:
“一貫錢究竟是怎么換算成人民幣的啊”“一貫錢,值現在的一萬塊錢嗎”?

“宋朝市場上流通的主要是銅錢,一貫銅錢等于一兩銀子。一枚銅錢為一文,一千文為一貫……宋仁宗時期,米價是六七百文一石。今天我們吃的普通散裝大米,超市的價格是三四塊錢一斤。宋代的一石約合今天的118.4市斤,一石米在今天值450元左右”,所以按此算下來,一文錢差不多是0.7元,一貫錢差不多合現在的700元。
一貫錢到底值多少米?
就米價而言,北宋前期和北宋末年的價格就差了好幾倍。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九月,因多地糧食大豐收,官方報告每斗米的價格為7至8文,每石價格70至80文。
到了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全國糧價已經普漲到了每石300文。與前相比,增長4倍左右。
而在宋仁宗皇祐后期至宋英宗治平年間,全國的平均糧價是“貴價每斗七十五文,平價七十文,賤價六十文至六十二文,九十八陌”,也就是說,此時每石米家已漲到了700文一石左右。
到了北宋末年,也就是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全國的平均米價大約是每石2貫500文至3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