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為什么去醫院看病就要抽血拍片?不就是想賺錢么?”“現在的醫生啊,不驗血都不會看病了!以前也沒見這么多花樣......”“看個感冒都要抽好幾次血,血都給我抽沒了。”小九經常會收到這樣一些留言,認為醫院小病大病都要抽血,是非常“折騰”病人的行
“為什么去醫院看病就要抽血拍片?不就是想賺錢么?”
“現在的醫生啊,不驗血都不會看病了!以前也沒見這么多花樣......”
“看個感冒都要抽好幾次血,血都給我抽沒了。”
小九經常會收到這樣一些留言,認為醫院小病大病都要抽血,是非常“折騰”病人的行為,表示非常不理解。今天咱們就來一起討論這事兒。
為什么一看病就要抽血?
現在去醫院看病,通常都會遇到要抽血檢查的情況,于是很多病人都表示不理解,為什么一看病就要抽血呢?
其實,抽血檢查的概念很籠統,抽血檢查包括的內容和項目非常多,比如血常規、C-反應蛋白、肝腎功能、心肌酶、血糖血脂等。通常我們所說的驗血,在醫學上屬于一種實驗診斷學,它通過應用物理、生物、化學、免疫、生化、遺傳等方法和技術,對人體的血液進行檢驗,用來發現疾病原因、器官功能的狀態和病理變化等,是用來協助診斷疾病、觀察病情和判斷療效的學科。因此,抽血檢查只是實驗診斷學學科里的一部分。
血液在人體內是最活躍的成分,它在全身不斷循環,流經各個器官,滲透進各個組織內,還參與人體的新陳代謝。因此,血液是反映人體健康狀況最常用、最敏感的標本,臨床上要診斷疾病,抽血檢查幾乎必不可少。
此外,抽血檢查是輔助醫生診斷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醫生在給病人看病時,通過問診和體格檢查,會對患者的病情有個主觀上的判斷,但醫學也需要講究證據,很多疾病在癥狀上是非常類似的,但抽血檢查的數據卻差別很大。通過抽血檢查,可以輔助醫生更客觀地區別和判斷疾病。
抽血能檢查出哪些疾病?
別小看抽血檢查這個項目,這是一個最基礎的檢查項目,但卻能檢查出很多的疾病。具體來說,抽血檢查可以查出哪些疾病呢?
第一,血液檢查可以對一些感染性疾病進行檢查,可以通過抽血檢查來培養出致病的微生物,還可以發現一些傳染性的疾病,比如艾滋病、梅毒等。
第二,抽血檢查也發現一些代謝性疾病和內分泌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脂癥、高尿酸癥,還可以檢測甲狀腺素、胰島素等激素的含量等。
第三、抽血檢查可以發現血液系統疾病。比如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紅細胞、血紅蛋白低下等各種病理性貧血。
第四、血液檢查還可以作為診斷腫瘤的輔助手段。當組織器官發生癌變時,腫瘤細胞會有生物性物質的合成或釋放,通過血液來進行腫瘤標志物篩查可以發現肝癌、前列腺癌等腫瘤的早期病變,雖然有些指標的敏感性不高,但也可以為腫瘤的初步篩查提供參考。
抽出來的血,“流向”了哪里?
還有人很好奇,我們在醫院做抽血檢查時,抽出來的血會被怎么處理呢?甚至有人認為醫院將抽出來的血拿去賣了,事實究竟如何?
其實,抽完的血,會被護士送到檢驗科,醫生將這些血液先進行簡單處理,然后用儀器進行分析,最后就會出結果。如果采集的血液有多,這些多余的血液就會保存起來,以防患者還有需要檢查的項目。在保存幾天以后,這些血液已經失去作用,將按照醫療垃圾的處理程序進行銷毀。
需要注意的是,抽血查病≠包治百病
現在很多體檢機構都會炫耀自己的設備有多高端,好像一滴血就能查百病,事實上,雖然抽血檢查可以發現很多疾病,但是不代表可以包治百病。
抽血檢查是一個診斷手段,但醫生卻不能簡單靠某一項的抽血報告就立馬給患者下結論,尤其是在沒有明確疾病診斷之前,千萬不要因為看到某項驗血的指標異常就肯定自己患了疾病,甚至自己開始服藥治療。抽血檢查需要醫生根據每個人的癥狀,結合年齡、性別、生活習慣等因素來綜合評價,不必過于緊張。
比如抽血來檢查腫瘤標志物,它的意義也只是提示作用,很多癌癥發生時雖然腫瘤標志物會升高,但是一些特異性不強的癌癥僅靠抽血來檢查是無法準確反映病情的。
此外,還有一些說抽血就能查天賦基因等說法,其實多是忽悠人。基因檢測可以從血液中檢測一個人的DNA,可以診斷疾病,但是孩子的天賦跟很多因素有關,基因檢測無法給孩子下“判決書”。
總之,是否需要抽血檢查,應該聽從醫生的建議,不要排斥抽血檢查,也不能過于迷信。
#健康科普排位賽##39健康超能團#
參考資料:
1.吳志,張文明.“抽血查病”并非能“包查百病”[J].養生保健指南:中老年健康(中),2014(3):47-48.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丁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