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看過《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的人應該都有這樣的領悟:思維決定了上層建筑。之前寫過上海的一位優秀女孩的創業故事,靠著扎根農村一樣能有所成就。今天,有這樣一位女孩,1999年出生,卻掌管著10000畝的水塘,連鰻魚是死是活都不清楚,把飼料當作玩具
看過《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的人應該都有這樣的領悟:思維決定了上層建筑。
之前寫過上海的一位優秀女孩的創業故事,靠著扎根農村一樣能有所成就。
今天,有這樣一位女孩,1999年出生,卻掌管著10000畝的水塘,連鰻魚是死是活都不清楚,把飼料當作玩具,鰻魚也不會抓,然而1年后,實現年收入10億元!
父親如此膽大,公司上上下下全部表示不服,她又是如何做到的?
“我養殖鰻魚的時候,你還在玩泥巴!搞不好你都沒出生!”
面對她的到來,公司上上下下幾乎所有人都不服氣。她叫徐千惠,1999年出生在廣東省順德市,2017年考入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攻讀數學金融學專業,2020年畢業后,就掌管了這家面積達到10000畝的鰻魚養殖場!
21歲的她,仍然稚氣未脫,初來乍到,面對如此規模的鰻魚養殖環境,她對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濃烈的興趣,然而也正是她的這種興趣,在員工面前就成了種種無知!
“這是什么玩意兒,感覺像泥巴!”
徐千惠看到員工們正在用這種黏糊糊的東西投喂鰻魚時,好奇的她發出了這樣的疑問,這種被她稱之為“泥巴”的東西,正是鰻魚的飼料,是用60%的魚粉和40%的淀粉混合加水攪拌而成的,但是她卻直接上手捏成了她認為的“泥巴玩具”。
“這些鰻魚怎么都死了?”
當徐千惠看見整車的鰻魚沒有動靜,便發出這樣的疑問,而員工聽了后也是哈哈大笑,隨口說出一句:“那是因為這些鰻魚今天要裝車發貨,水里面有冰塊,是凍暈了,不是死的,如果是死鰻魚,你爸爸哪有這么大的家族企業傳給你?”
徐千惠深知擺在她面前的巨大的困難,可是她為什么堅持回來呢?
是因為一位膽大的父親給她打了一通電話。
“女兒啊,你畢業了,是想給別人打工?還是回來給別人當老板?”
2020年,徐千惠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畢業,就收到了香港的一家金融公司的入職邀請,正在此時,遠在廣東省臺山市的父親給她打了一通電話。
在英國讀書的徐千惠,也深深思念著家里,她想念著祖國的土地和親人,也不想再這樣離家很遠了,懷揣著一種思鄉的情感,她選擇了聽從父親的建議,2020年2月就回到了廣東省臺山市。
他的父親,年紀也大了,除了經營一家10000畝的鰻魚養殖場,還在當地開了一家醫療器械的公司,公司越做越大,也沒有很多精力管理,想到女兒已經大學畢業,父親便做了這么一個大膽的決定。
事實上,父親的這家鰻魚養殖場損失慘重。
2020年,正是疫情爆發的那一年,父親養殖的鰻魚主要做的是出口的生意,2020年上半年,養殖場幾乎是停滯狀態,員工在崗人數少,出口生意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導致那一年,她父親的頭發白了不少,無奈做出了這么一個決定。
“放手去干,年輕人扎根農村,創造價值,為社會貢獻力量!”
父親為了給女兒打氣,說出了這么一段話,膽大的父親把公司的經營權都放手交給徐千惠,讓她不要有任何心理負擔。
當然,面對員工們的不服也是理所應當的,員工們跟著父親打下江山,個個都是經驗老道的養殖戶,而徐千惠才22歲不到,養殖場面積又如此大,讓人信服確實很難。
徐千惠為了能快速熟悉鰻魚的養殖方法,每天在養殖場里轉悠,不懂就問,難免會造成不少的笑話和誤會。
然而一個月后,徐千惠就做出了一個讓公司所有人驚掉下巴的決定!
“這些鰻魚通通不賣了,給我放回水塘,繼續養!再養8個月!”
徐千惠的這個決定,讓公司上下的員工們都為之震動,因為這個決定打破了他們之前一貫的做法。
在之前,大部分鰻魚是出口到日本的,鰻魚重量長到200克就可以上市銷售,日本的客戶在吃鰻魚的時候會選擇規格在200克左右的鰻魚,如果再繼續養殖8個月,鰻魚長大后賣給誰呢?如果這8個月出現死亡了怎么辦?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成本問題:100萬條的鰻魚繼續養殖8個月,飼料成本都要上千萬元!
因為多方面的考量,多養殖8個月這種方案,大家都不認可,于是員工們紛紛把這個決定告訴了她的父親,理由如下:
但是她的父親,已經將經營權交給了女兒,對女兒說出了這么一句話:
“以前老一輩的經營方式和養殖方式雖然有成功的地方,但是需要年輕人做出迭代創新,只要自己心里有桿能賺到錢的秤,我就支持你這么做!”
盡管有父親給她鼓勵,但是仍然有一個大難題擺在她的面前:如何能養殖大規格的鰻魚呢?
鰻魚幼苗投放到水塘后,保證飼料、水質、溶氧這三個因素后,鰻魚幼苗生長迅速,2個月的時間就能長到原來體重的80倍左右;再養殖一年,體重能達到200克,這便是出口到日本的重量標準;再繼續養殖8個月,重量能達到500克左右。
徐千惠想著,受出口影響,只能打開國內市場,養殖大規格鰻魚。8個月時間,一條鰻魚的養殖成本在16元左右,但是能賣到30多元,這事情還是可以做的!
但是公司的技術員沒有把握,能把鰻魚養到500克,之前做的都是小規格鰻魚市場,因此心里沒底。除了他們,徐千惠一樣心里沒有把握。
但是勤奮好學的徐千惠,很快就找到了當地的其他養殖大規格鰻魚的養殖戶,虛心請教。用了四大招,僅僅一個月就收入5000多萬!2020年收入10億元!
徐千惠虛心求學養殖技術,并且不斷進行市場調研,發現國內市場需求,用了四大招,就成功在2020年銷售了1000萬多條的鰻魚,不僅如此,還帶動了當地2000多養殖戶共同養殖!
她靠這四大招,解決了大規格鰻魚的養殖問題、大規格鰻魚的市場需求問題、鰻魚的肉質問題。
飼料的改良
鰻魚喂食很有意思,不是直接往水塘撒入飼料,而是把飼料磨粉加水攪拌,做成這樣軟乎乎的飼料團,鰻魚聞到香味后,就會聚集過來,一團20到30斤的飼料,只需要2分鐘不到,飼料就會被吃完。
而之前,這種飼料是由60%的魚粉和40%的淀粉組成,要想養出大規格的鰻魚,必須增加魚粉的含量,提升營養。因此徐千惠增加了魚粉的含量,飼料改成80%的魚粉和20%的淀粉。
效果也很明顯,僅僅多養4個月,鰻魚重量就由200克增加到400克左右。
養殖密度
之前養殖的是200克小規格鰻魚,10畝的水塘能養8噸左右的鰻魚,密度自然相對來說就大了。如今要養殖500克大規格的鰻魚,需要保證容量充足,因此徐千惠把密度降到原來的一半,提供它們充足的活動空間,保障溶氧量充足。
增加鰻魚運動量
在最后的兩個月,投喂的飼料團讓鰻魚只吃一個半飽的狀態,讓鰻魚自己游動起來,尋找水里的海藻、浮游生物,增加它們的運動量,這樣的鰻魚,肉質更加緊實。
因此,之前10畝的水塘一個月投喂1噸的飼料,現在降到了一半。她找到了生鮮超市和批發市場,因為規格符合需求,肉質很好,一個月的時間賣出了5000多萬元。
鰻魚熟食加工
徐千惠的父親,原本有一個熟食加工廠加工烤鰻魚,受到日本客戶的好評,她就用同樣的辦法賣到北京,發現沒人要。于是考察了市場,發現日本市場的烤鰻魚甜度高,含鹽量少,中國北方的市場喜歡略咸,甜度低的鰻魚熟食。
除此之外,她還發現:
徐千惠靠著市場調研,不斷研發新產品,順利打開了國內市場,最高一斤能賣到90元!
靠著這4大招,徐千惠的鰻魚不僅能養到500克,還能有銷路,2020年賣出了1000多萬條,這樣的10噸卡車,裝滿需要700到800輛車!而徐千惠,成了別人眼中佩服的一位90后女孩!
2021年,隨著鰻魚出口生意逐步復蘇,徐千惠又把鰻魚分為三個規格進行銷售:
而此時,父親面對自己能干的女兒,臉上都是幸福的笑容,這位1999年出生的女孩,也打破了別人對她的種種質疑。
養殖時間不長,她卻能一步一步堅持下來,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她卻說:
“我還年輕,在未來,我還要在農村創造出更大的天地!”
徐千惠這位姑娘,除了感謝父親以外,也感謝農業帶給她的變化,當她看到農業能帶動千戶養殖戶們改善收入、提升生活水平的時候,內心是滿足的,也意識到父親最初的那句話的意義所在。
徐千惠扎根農村,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責任感,為她點贊!
對于她的故事,您怎么看呢?
劉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