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俗語是民間流傳的一種口頭語言,它覆蓋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很多俗語都是古代的人們根據當時的情況總結的經驗之談,然后通過口頭的形式廣泛流傳下來的。在流傳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口誤,如果沒人去加以解釋,還真的會感到莫名其妙。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俗語是民間流傳的一種口頭語言,它覆蓋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很多俗語都是古代的人們根據當時的情況總結的經驗之談,然后通過口頭的形式廣泛流傳下來的。在流傳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口誤,如果沒人去加以解釋,還真的會感到莫名其妙。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男不戴金,女不戴銀”這句俗語是什么意思?人們為何這樣說?
從古到今,金銀都為貴重金屬,有金銀的存在,也是一種炫富的資本,古代在形容一個有錢人時,常常會以“穿金戴銀”,家里“金銀堆積如山”來形容。在電視上古裝劇中我們也常常會看到,金、銀也就是古代的通用貨幣。
在我們現在的年代里,佩戴金銀修飾、金銀耳墜、金銀鏈子,這是青年男女很平常的事,也是人們所喜歡的。畢竟現在人們富裕了,佩戴一些金銀修飾不僅顯得美觀大方,而且也彰顯出了青春的氣息和高貴優雅的氣質。那么,老人為什么會說“男不戴金,女不戴銀”呢?
“男不戴金”
大家知道,古代的人們經濟落后,人們生活困難,一般家庭是很少戴金銀修飾的。說白了,生活都是問題,也佩戴不起這些東西。也只有富家子弟和達官貴人才會擁有,但他們也多是穿綢裹緞,衣服華麗而已。佩戴金銀也少之又少,畢竟金銀是當時社會中的流通貸幣。
流通貨幣就是金錢,對于錢相信任何人都特別的重視,處于動蕩不安的年代,能把金銀財寶藏安全就不錯了,哪還敢佩戴?常言道“財不外露”。
在封建時代,男人是一家的頂梁柱,女人是很少拋頭露面的,出外走動多是男人的事,如果男子要是戴金的話,這在古代也是一種大忌,很容易招致別人的嫉妒,而引來被搶劫的禍端。這在古代社會也是時常會發生的事,畢竟當時的社會比較亂,偷搶、土匪都存在。因此,為了安全著想,即便有錢也是不戴金。
但這也只是不戴金的一個因素,之所以說“男不戴金”,其實,人們說的不是金子,而是說的“金印”。相信大家看過古裝劇的人都知道,在以前如果一個人違反了法律,是都要在臉上烙上“金印”記號,然后發配充軍的。?在臉上留下“金印”,就是為?了?防止逃?跑?而?便?于?捉?拿?。?
說?真?地?,?臉上留下“?金?印?”?也就?是?一種恥辱,因此,?也?就?有?了?“?男?不?戴?金?”?的?說法。?意思就是告?誡?人們,?一?定要遵?守?法?,?不要誤?入歧途。?
“女不戴銀”
在封建社會,人們對于女人的要求是十分嚴格的,不但要遵守“三從四德”,而且要站有站姿坐有坐象。女子一般是不能隨便出門的,如果出門戴上銀飾品打扮的銀光閃現,就會被認為不守婦德,因此,當時愛惜自己名譽的女子也不會碰上銀飾品的。
再者說古代的女子一般除了富家人之外,很多女子是都要打理家務要干活的,如果戴銀飾品干活的話,也會受到影響。比如說經常洗衣刷碗,手上要是有銀戒指,肯定是不方便的。另外,“淫”是對人的一大戒,“銀”諧音“淫”,在寓意上有點不佳,因此,也就有了“女不戴銀”的說法。
“男不戴金”實指的是臉上不帶“金印”一說,男不戴金修飾只一種口誤的說法?!芭淮縻y”并非不可戴,這是古代社會對于女子道德上苛刻的要求?!澳胁淮鹘?,女不戴銀”的說法,顯然已不適合現在的年代,在當今的年代里,戴上金銀修飾化化妝倒是亮麗高貴的象征,這又有何不可呢?不知大家對于這句俗語是怎樣認為的?歡迎留言評論!
金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