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前言地球是一個龐大的生物圈,在這個大的生物圈之下,因為地理環境,人文等因素又形成了許多的生態系統。每個生態系統都有著自己的規律和法則,但是這種平衡往往會因為一些外來物種的入侵而打破。隨著世界各地的聯系加強,一些生物也隨著人類活動或自然活動開
前言
地球是一個龐大的生物圈,在這個大的生物圈之下,因為地理環境,人文等因素又形成了許多的生態系統。每個生態系統都有著自己的規律和法則,但是這種平衡往往會因為一些外來物種的入侵而打破。
隨著世界各地的聯系加強,一些生物也隨著人類活動或自然活動開始了輾轉。我國曾在古代就多次引入外來蔬菜水果,比如洋蔥,胡蘿卜等,引入合適的物種,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反之則會造成生物入侵。
所謂的生物入侵就是指外來物種,因為沒有天敵和環境的緣故,大肆繁衍,甚至危害到了本地物種的生長,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飽受動植物所帶來的的生物入侵之苦。虎杖作為一種繁殖能力極強的植物,在許多國家都是生物入侵的代表,可謂是臭名昭著,在我國卻成為了寶貝。
虎杖
提起虎杖,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還以為是老虎的某個部位,但是說起酸筒桿,我相信很多人都有所印象,而虎杖其實就是酸筒桿的學名。
虎杖是一種草本植物,根部莖粗壯,有著直長的莖稈,莖稈內部為空心,往往長得筆直且長,中通外直形容它絲毫不為過。最高可以長到兩米,頂端微尖。莖稈顏色綠中帶有許多暗紅斑點,口感偏酸,生長周期較短,從開花到結果僅需要兩個月。
虎杖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對于生產環境的要求,因為根系發達,所以耐干旱。廣泛位于我國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過去在田埂,樹叢中經常都能看到虎杖的身影。虎杖一般在返青后開始加快生長速度,往往在開花前可以長到成年高度。虎杖的繁殖主要通過種植和根莖進行繁殖,相比之下根莖的繁殖速度更快,成活率更高,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野生的虎杖往往是成群成片的生長。
虎杖雖然味道奇酸無比,還帶苦,在很多國家都不受待見,但是在我國,卻是一味重要的中藥藥材。成熟的虎杖在采挖之后去根洗凈,切片曬干,便成為了藥材,是很多中成藥的原料,虎杖主要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許多人長期用虎杖來泡水喝達到養生的功效。
正是因為虎杖在我國大有用處,我國不少地方開始了人工種植虎杖,人工種植虎杖對于土壤的要求不高,但是不適宜種植在低洼易澇地。虎杖種植一般分為春栽和秋栽,在土壤肥沃的地方一般兩年后就可以采挖,采挖主要是在每年的春秋兩季。
人工種植虎杖時通常會采用根莖繁殖的方法,因為此方法材料易得,移栽易成活,可以大大地節省成本,因為虎杖自身的抗病力極強,所以只要后續的管理也是非常輕松。虎杖不僅需求大,而且種植簡單,所以在我國許多地方都備受推崇,受到了大量的種植。
虎杖在世界范圍內的表現
虎杖除了在中國大受歡迎,在日本同樣如此,日本的虎杖與中國的有所不同,最大的能長到三至四米高,觀賞價值極高,在日本被視作一種綠化園藝植物。在日本,虎杖同樣也被用作藥材,產生了極高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在十九世紀,一名歐洲的植物學家認為虎杖非常有價值,便將其帶去了歐洲。
虎杖在中國和日本雖然大受歡迎,但是到了歐洲后可就不那么受待見了,起初歐洲人只是將虎杖用于園藝栽培,因為生長速度快,受到廣泛的喜愛,于是開始大量的種植。可是到了歐洲,由于沒有消耗和管理,加上虎杖的根莖繁殖速度極快,虎杖開始肆意生長,泛濫成災,嚴重地破壞了當地的生態和諧。
虎杖依靠無性繁殖,短時間內就可以蔓延開來。而且其生命力極強,想除去它是非常費勁的,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還大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態勢。
在受虎杖侵害的眾多歐美國家中,英國可謂是最嚴重和最典型的。在英國,虎杖沒有天敵,沒有制約,短短時間內就可以長到兩三米高,大大地擠壓了英國本土植物的生長空間,在運河、鐵路、公路旁,你幾乎都能看到虎杖的身影。
因為虎杖的根莖發達,你甚至能在墻縫中看到虎杖,在一些地區,虎杖的根系導致建筑墻體破裂,成為了公路、橋梁等設施的“隱形殺手”。
面對虎杖的摧殘,英國政府也多次采取了措施應對,大量利用化學除草劑來進行消殺防控。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期間,英國政府接近耗費了7000萬英鎊來消除虎杖,但也無法根除。待到第二年天氣回暖后,依然會重新生長。
在英國,幾乎所有重大城市的郊區都有虎杖的蹤跡,有數據統計,英國幾乎每十平方公里就會有一個虎杖群落,真是臭名昭著。虎杖帶給英國的災害還遠不止于此,更嚴重的是對于英國生物多樣性的破壞,因為虎杖的快速繁殖,大量的搶占了其他物種的陽光和土壤資源,一些植物因為無法接受充足的光照出現了退化甚至消亡。
在一些嚴重的地區,不僅僅是植物,就連動物也受到了影響,虎杖已經威脅到了英國的物種多樣性。為了消滅虎杖,英國每一年都會加大投入,近幾年,每年的投入達到了十五億。之所以在英國乃至歐洲國家,虎杖能肆虐生長,其實除了地理環境,氣候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定的人文因素影響。
在中國,我們崇尚中醫與養生學,虎杖作為一味重要在中國有著龐大的需求量,野生的虎杖往往價格更高,所以總有人爭相采摘,甚至供不應求,成了“大寶貝”,以致于需要進行人工養殖。而在歐美國家,他們沒有中醫的概念,也沒有對虎杖有過多的了解,所以難以對虎杖加以利用。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差異,那就是中國虎杖與英國的虎杖品種不同。
中國的虎杖
中國的虎杖與英國日本的虎杖相比,繁衍速度要相對慢一點,而且要用價值更高,在高度上也沒有那么夸張,所占據的資源往往更小。同時在中國,虎杖的生長歷史十分悠久,通過長期的種植和馴養,虎杖已經和中國本土的生態系統融為了一體,在天敵的限制之下,根本不會肆意瘋長。
在日本和歐洲,虎杖主要是作為觀光植物,日本偶爾會用作藥材。在日本,這種虎杖還有天敵的克制,可是到了歐洲,由于缺少天敵的克制,加上用途的不明確,自然而然就導致了泛濫。
相反,在中國,虎杖有著明確的用途,既可以吃也可以用,在我國的一些地區,虎杖的嫩莖經過特殊的烹飪,可以成為一道風味佳肴、一味有名的中藥材。
需求量大,很多時候野生虎杖都是供不應求的。此外,虎杖的根還是一種天然的黃色染料,所以無論是野生虎杖還是人工種植的虎杖,都可謂是大有所有。
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好起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養生,虎杖內服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還可以護肝,外用還可以散瘀止痛,與雞血藤搭配使用還可以治療風濕骨痛和跌打損傷,很多人都爭相購買。許多人找準了其中的商機,進行了人工養殖。
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我國的人工種植虎杖技術是非常成熟的,采用分根繁殖的方法,在兩三年之內就可以開始采收。我國的人工種植虎杖已經達到了畝產2000-3000公斤,以市場價7-8元每公斤來算,虎杖的畝產值超萬元,往往在14000-24000元以上,除掉成本,利潤也可以維持在每畝八九千元左右,遠遠超過許多莊稼帶來的效益。
而且虎杖種植起來也容易,定期殺殺蟲就可以,所以在我國有的農村地區,種植虎杖也被作為了重要的項目,帶領了大批農民脫貧致富。
生物入侵與防治
虎杖在英國以及歐美其他國家的表現,我們可以將其視為外來物種引進引起的生物入侵,或許他們引入虎杖的目的是作為觀光園藝,可惜在歐洲缺乏自然控制機制,也就引起了虎杖這一外來物種的肆虐。在人類歷史上,生物入侵是常見的是,特別是在交通便利,世界各地交往密切之后,生物入侵事件也變得越來越頻繁。
提起生物入侵事件,就不得不說起澳大利亞野兔,其實澳大利亞是沒有野兔的,在19世紀墨爾本動物園引入了24只兔子,后來因為火災著些兔子逃到了草原。因為在澳大利亞沒有天敵,加上飼草豐美,兔子大量繁殖,在澳大利亞的牧場草原到處打洞,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
除了在國外,我國也遇到過幾次嚴重的生物入侵事件,比如水葫蘆。提起水葫蘆,我相信很多人都看到多,因為它實在是太多了,這個物種是我國在上世紀七十年引進的,主要種植用作飼料,可是水葫蘆侵略性極強,而且浮在水面上生長,繁衍速度很快,很快就侵占了我國的大量農田池塘,造成了嚴重的綠色污染。
還有就是近幾年比較火的清道夫入侵,前幾年,有人聽說清道夫可以清除魚缸的排泄物和垃圾,于是便引進國內放進魚塘。可事實上清道夫不僅吃垃圾,還會吃魚卵魚苗,人們想將其消滅,可是清道夫生命力極強,即使長時間不碰水也能存活,繁衍速度極快。加上其刺多肉少,吃也不行,只能打撈起來活埋,這樣卻難以根除,所以清道夫直到現在也是破壞水系生態和諧的重要威脅。
隨著生物入侵帶來的破壞性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人們也開始重視生物入侵的防止問題。要想解決生物入侵,還得從源頭來杜絕,建立統一的機構,制定明確的制度,在各個海關、關口加強檢疫,防止無意中引入物種,針對引進的物種務必做好風險評估。對于已經入侵的物種要及時的控制和鏟除。
對于已入侵的物種如何進行控制和鏟除,對于許多國家都是難題,首先對于能夠利用的,可以加以利用,發揮其價值。比如中國面對牛蛙、龍蝦、羅非魚等外來物種,充分發揮其食用功能,使其形成了一種平衡。對于難以發揮價值的,可以采取引入天敵或者人工消滅的方式進行鏟除。
總之,無論是虎杖還是野兔,生物入侵無小事,生物入侵小到影響人們的生活,大到破壞生態環境,造成巨大損失。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充分發揮監督作用,遇到可疑物種要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
金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