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Yonex尤尼克斯的倚天屠龍記:NRZSP、VTZF2使用感受以及羽球雜談這個文章我前前后后刪刪減減寫了一個月,想起來就寫點,絮絮叨叨寫了很多內容,主要借這兩個球拍寫寫這十余年打球買羽球器材的一點點心得,拋磚引玉,廣交球友。正文:打了十幾年
Yonex尤尼克斯的倚天屠龍記:NRZSP、VTZF2使用感受以及羽球雜談
這個文章我前前后后刪刪減減寫了一個月,想起來就寫點,絮絮叨叨寫了很多內容,主要借這兩個球拍寫寫這十余年打球買羽球器材的一點點心得,拋磚引玉,廣交球友。
正文:
打了十幾年球了,水平一般,不過俗話說的好:水平可以不高,裝備不能不騷!
大概是我高三的時候(06年),有了自己第一支YY的球拍,NS9000X,7折后價格:1260元。磨了我媽好久好久才給我買。這球拍的配色奇葩的,金色的拍框,紫色的拍桿。
這只球拍的特性也挺特別的:頭輕桿硬,當時號稱平抽擋神器。我買的是CH版的,后來得知JP版的拍框材料有點不一樣!對比看看
這是CH版的3點位置材質說明。
這是JP版的材質說明,這張圖我找了好久好久,終于在國內某羽球論壇上尋么到了。
原因好像是因為JP版的材料比較特殊,不能流到國外,我想這個說法太邪乎了……
看國際大賽的時候,特意注意了一下,很少有人使用這款球拍,使用比較多的是他的姊妹款:NS9000S。NS9000S比較適合女選手,當時最著名的使用NS9000S的選手自然是張寧啦!
由于AT700(以下簡稱老7)這個傳奇球拍的存在,使得男選手不會選擇NS9000X。07年,得知老7即將絕版,出于對丹神深深的崇拜,一定要買這款!!再磨老媽!買買買! 970元!
時光荏苒,好多年過去了,中途有好幾年都沒有摸球拍,上大學的時候就打過一次比賽,還拿了學校的第三,之后再也沒摸過,越來越胖,越胖越懶,越懶越肉,打打球吧……
介于老7的收藏價值,我還是決定購買新球拍,畢竟上班了么,手里也有倆閑錢。
這幾年出了很多系列,ARC系列,NR系列,VT系列,這三個系列成為現在的主流產品線,AT系列已經淡出視野,NS系列僅僅留下一款非常經典的NS9900。
倚天劍登場:NRZSP
最近一次拉線的時候,沒有橙色的80P線,所以略微有點遺憾,沒有組成橙色線,橙色拍,橙色手膠的亮騷組合!
我所購買的規格:3UG5
貼紙有點橙色了,不是本來的顏色,可能是我一種用的橙色的手膠,給染了。PS:為了照片,倆球拍手膠都摘了哦!!
3UG5規格,質保磅數為20-27磅。這個磅數是Yonex球拍質保磅數比較高的了。
使勁兒看是可以看到雙鋼號的,不使勁兒看也能看到最后兩位:JP.....鋼號我就不打碼了
----------------分割線-----------------
插播規格解析:
U代表球拍的重量,常見的有2U、3U、4U,這兩年有些品牌比如勝利會出一些超輕的5U、6U產品。
2U大概為91-95克,yonex一般定義為93克
3U大概為86-90克,yonex一般定義為88克
4U大概為81-85克,yonex一般定義為83克
后面依次遞減5克,除了重量不一樣意外,還會影響球拍的質保磅數。輕一些的,質保磅數就低一點。
G代表手柄粗細程度,常見G4,G5,G6,這詳細的我不寫了,就記住G6最細,G4最粗。
市面上比較常見的是3UG4規格,我每次購買球拍,一般都要求要G5的,如果有G6的我就買G6,但實際上G6不常見。要細的原因有兩個,如果你覺得細,可以通過多纏手膠來達到變粗的效果,如果粗了,你就只能連底膠都撕了,對于我這個連熱縮膜都沒撕過的人來說,撕底膠簡直不可忍受……另外一個就是我確實喜歡細手柄,網前小球等細微技術的時候,細手柄確實更加靈活好用,當年陶菲克就灰常喜歡用細手柄的球拍,他經常選擇G6的,事實上他的網前技術確實首屈一指。
插播結束
----------------分割線-----------------
NR系列主推速度系列,而zsp也正是在實驗室中殺球測速最快的球拍,測試速度493km每小時。羽球應該是世界上最快的球類運動了,暫時沒想到其他球類比羽毛球還快,就算實際比賽中最快的300km左右的速度,也應該碾壓一切了……
球拍坐標圖,大家可以看到NRZSP位于Y軸中間,X軸最右側,定義為平衡點居中,速度最快的球拍。
Yonex中各系列后綴帶Z的球拍,都是“奇葩”型號,奇葩在他是小拍框球拍,對比發現,真的要小一圈!
底部對齊。
九點位置對齊。
十二點位置短了一點(兩支球拍是一樣長的,12點位置短一點,是因為我是T頭位置對齊的,實際上NRZSP雖然拍框短一點,但是中桿要比NS9000X長)。
三點位置短一些。
NRZSP是平衡點居中略微靠近拍頭的一個球拍,實際測量每把應該略有誤差,個人感覺基本算平衡球拍。是近些年來,我非常非常喜歡的一個球拍,高遠球不費力,中桿不是特別硬,穩定性優秀(高端球拍特性),殺球速度快。球拍最大特點是揮速很快,整個球拍的設計均是為了這個特點而打造的!打了幾年球,我慢慢開始追求頭輕桿硬又稍微偏軟的球拍了,頭輕就為了揮速快一些,NRZSP在平衡設計的同時,達到了提高揮速的效果,超贊!球拍揮速還是挺重要的,尤其短兵相接快速變化的雙打中,瞬間反手的快速變化,往往能改變比賽形勢!對于小拍框容易打拍框的事兒,完全沒必要擔心的。我換這個球拍,沒感覺打拍框次數顯著增加。西班牙首次獲得女單世界冠軍的馬林,用的就是這款球拍,給我印象挺深的。
菊花部位,一般頂級球拍都是在日本本地生產的。
T頭,沒有透視眼,看不進去,標是銀色的,燈光反射出金色效果。
官網上羅列的所有科技,我不是科技帝,只是簡單介紹一下這些技術。
看起來很NB的樣子,不過真的不知道什么鬼….早些年NS9000X應該也用過類似科技吧,3點和9點方向加入了YY現在彈性最好的材料,幫助二次擊球。唬人……然并卵。
大概就理解成通過拍框和細中桿的設計來增加擺動速度吧,看,在國內官網,也沒有翻譯……
小拍框,這個球拍特點!VTZF2有類似設計,或者說Z系列的特點吧!
管壁更薄,增加揮速。
現在球拍都是納米科技了,這個就是介紹一下納米科技。
金屬音效,這個東西怎么說呢,高手打出來的都是金屬音效……
方頭,這個也是為了增加甜區,早先年有專門的ISO系列,確實增大了甜區,我個人感覺球拍也更好看了,現在這個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系列中,包括其他品牌的球拍,都有這個技術,或者說,現在你很難找到圓頭拍了。
球拍的線孔設計還真是挺不錯的,拉線的師父需要特別學習拉線的方法!
這張圖其實可以看到現在Yonex的涂裝很多都不是噴漆了,而是貼紙形式,這個貼紙不知道怎么缺了一塊,可能打掉了吧。
這個科技是我覺得最犀利的,我真的不知道別的品牌有沒有類似的技術,但是這個科技在yonex好像是第一次,應該是號稱通過這個設計,來增加甜區,不知道為什么,我每次看到這個錢孔,都覺得特別爽,不是打折的,是直的!直的!沒太找好角度拍攝,實際上感覺還是挺明顯的,護線管是垂直于豎線穿過球拍的。
老科技了,好多好多年了,高端拍標配,yonex高端球拍之所以很好有震動感,這個技術確實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我記得以前有科學家說月球是空的,因為一次小型撞擊之后,上面的儀器顯示震動的時間明顯超過實心星球的震動,所以說,這個實心技術,對減震有非常非常大的作用,入yonex拍,我感覺這個挺重要的,技術雖老,實用性極佳。去某論壇找到了這兩張球拍尸體照,這球拍是MP88,當年這個系列的MP100和MP99(大香蕉)輝煌一時。
又是增加揮速的,前些日子說李寧出了一個什么技術,好像也挺厲害的,給國產點贊!
內置T頭,增加穩定性吧,抗扭力,yy品控很嚴格的,他們對球拍受力的各個方向的形變要求也比較嚴格。這次T頭改成新材料了,以前都是金屬的,現在也是增加了強度,降低了重量,材料確實非常非常重要。
又是秀納米科技的,現在已經臭大街了,沒個納米,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拍錐,老科技了,nnnnnn年前就有了,手感不錯。
NRZSP特點總結如下:小拍框、細硬中桿、高揮速(核心特點)、靈活。YY中的倚天劍!
屠龍刀登場:VTZF2
作為一個大老爺們,我從來沒想過我會因為一款球拍的配色而購買,當我看到VTZF2的時候,我心動了……我覺得他非常好看!整體以黑色為主,配以幽藍色的線條,恰似黑夜幽蘭神秘奢華!
VTZF2原版
這款球拍后來衍生出兩個特殊版本,即李宗偉世錦賽版VTZF2 LCW和林丹版 VTZF2 LD。配色分別為粉色為主和金色為主。
李宗偉世錦賽版
林丹版
我都覺得遠遠沒有原始版本好看。其實李宗偉版據說最開始不是粉色的,是紫色,當時爆料出來,一片嘩然,我找到當時配色的李宗偉全套圖。
你們確定!!!這不是湖人限定版?!!!
除了配色,超細中桿也是我喜歡的他的原因之一,我記得應該是尤尼歷史上最細中桿了吧??
跟5號南孚電池比比,當然細了很多,比NRZSP看起來也略細一點。以這么細的中桿,這種重量,還做出這種超硬的硬度,這個就是技術實力。球拍的中桿最開始就是一張碳紙,卷成一根桿,經過一系列的加工,做成我們最后看的中桿的樣子。
三支球拍中桿對比,最下為NS9000X。
多換幾個角度,再看看球拍的中桿,很漂亮。
規格依舊是3UG5,這個球拍選擇4U的朋友也很多,畢竟頭重桿超硬,駕馭起來確實需要一定的水平和力量。
這個的質保磅數是20-28了,比NRZSP高1磅,為什么呢,看下圖!!!!
注意看這兩張圖,發現了什么?對!連釘!超長的連釘,仔細看連釘中間還有分割線,幫助走線的時候,兩個線不交叉,交叉線后面會特別說說。連釘會幫助分擔線孔的壓力,我感覺這個跟提升質保磅數有一定關系,最主要看著也舒心!丹神后期的“小黑拍”一眼被認出來是VTZF2,就是因為這個連釘,太好認了,VTZF2的標志性特征。
雙鋼號,JP版。
菊花。
T頭部位,求透視眼....
還得用一下這個圖,很遺憾沒找到有VTZF2的,但我記得我看見過,看到最上面的VTZF了么?比他高一點,更靠近X中心,基本上就是覆蓋到了Y軸箭頭的位置。純頭重,純暴力球拍。
我看了一下官網羅列的科技,基本上除了NRZSP有的,就是吹牛的,我就不說了。我感覺大多數都是忽悠人的。說說主管感受吧:
頭重。最直觀的就這個。對于這種純進攻球拍,這個是必須的!完全的屠龍刀!頭重的感覺,不需要你打起來,只要一握住球拍,就很明顯了。我打球的時候,一般會在剛開始體力不錯的時候,使用這個球拍玩兒玩兒。中桿確實挺硬的,這個打起來感覺也比較明顯,反手很難打出形變,也就是很少能借力,底線對拉也略有些費勁兒,手感很扎實。第一次配線是個悲劇,用的66U,當時80P正好沒有。這66U簡直就是災難。我爸打球不怎么在意球拍,當時80P的NRZSP和66U的VTZF2同時給他用,他說VTZF2有點像200來塊的便宜貨…..看來七分線三分拍是有道理的。如果說80P打起來是PaPaPa,那66U打起來的感覺就是PiaPiaPia….感覺無法聚力,很奇怪的感覺,聲音和手感都糟糕到極致了,66U的特點是超細線徑,so…打打就斷嘍,80P換上,那一刻….全世界都正常了。VTZF2拉的27、25。既然暴力么,咱就直接暴力到家!殺球感覺還是挺不錯,非常扎實!雖然我在后場打不出一下子釘到地上那個感覺但是中前場的撲殺,還是挺爽的。放小球還行吧,YY高端球拍良好的穩定性,使你可以在適應每把球拍后,都能打出一些精彩的小球。
VTZF2特點總結如下:頭重!超級細、超級硬中桿!小拍框,進攻利器!扣殺兇器!Yonex中的屠龍刀!
聊點別的東西:
有關穿線師的問題:
真的不知道有多少球拍是掛在線床上的,我現在手里的NS9000X和AT700并不是我最開始的兩支了,我在購買AT700的時候,兩支球拍一起拉線,結果都被拉線師摧毀,12點方向成龜裂狀,心碎了…當時發回廣州去鑒定,不是球拍問題,是穿線師的失誤,這個算比較大的失誤了,因為我有了解過,12點方向應該是最結實的部位了。后來賠了我兩支,很遺憾,最開始都是3U的,賠我的時候,當時3U的都沒有貨,NS9000X變成2U的了,AT700是4U的了,小小的不滿意。
介于這個經歷,我對拉線這個事兒還是挺有陰影的,一直持續在現在。幾經輾轉,找了一個相對穩定,我覺得水平也不錯的拉線師。我看過一個最簡單鑒定拉線水平的方法,我覺得蠻有道理的,跟大家說說:
試試這個,當你食指和中指平行的時候,下圖這樣:PS:我手肉肉的,不美觀,找了個菇涼幫我做個演示。
然后彎曲,像這樣:
是不是感覺沒有任何阻力,很容易?然后你兩個手指交叉,像這樣:
你再彎,還彎的了嘛?你試試!!!
對,我會看拍框上兩根線是不是有交叉的情況,我通過手指這個實例,感覺似乎平行的情況下,會更舒服。
我還真沒找到我球拍上有交叉的地方,百度了一張。
我并不知道這個方法是不是有科學道理,我只是覺得平行很美觀,而且拉線師也很認真。我覺得珍惜球拍的拉線師才是好拉線師。
拉線部位的幾張特寫,是不是感覺挺漂亮的?
有關穿線磅數:
Yonex的球拍,標稱的磅數都比較低,一般都是19-24磅,超過磅數而損壞,就不給質保了。NRZSP和VTZF2由于是小拍框球拍,標稱的都比較高,VTZF2還有特別的連釘保護,更能承受高磅,兩者的質保磅數都在27、28的樣子。一般好一些的球拍,穿線講究點的人,會橫線比豎線高1-2磅,球拍下面好像是3根左右橫線跟豎線保持相同的磅數,上面我忘了。橫豎線磅數不一致是為了防止球拍形變,球拍是橢圓形的,橫豎一致容易使球拍略微向圓形形變。我一般都是橫線26,豎線24。新手朋友可以選低一些,22左右為宜。一個是低磅會讓你稍微省力一些,另外一個如果你不會發力,高磅數可能會讓你受傷,增加對肌肉的傷害,減少球拍壽命。我選擇的24-26這個磅數,這個磅數其實應該還是比較廣泛的。當磅數達到一定程度之后,所有型號的線都失去彈性,一切線本身的性能都沒有意義,你把皮筋繃到死,再繃就沒什么用了,所以好多職業運動員都用最簡單的65線,他們30+磅,啥線都一樣了。球場里經常有號稱拿著30磅VTZF2的人,我只能說,要不是頂尖高手,就是頂尖菜鳥。
最后說點購買建議:
我一般將球拍分為三類:100元、500元、1000元+。剛入門的朋友,不想花太多錢,taobao上100元的純色拍多的很,學學技術,練練手法足夠。500元級別的國產的很多,根據自己情況多看看就行了,沒事去逛逛論壇,看看大家的選擇,基本上隨大流就行了。500元這個級別就別整Yonex了,沒必要,這個價位Yonex的球拍都不如國產來的實惠。現在最頂級Yonex的球拍折后價格都在1200左右,如果你準備7、800買球拍了,就要考慮是不是要直接購買頂級球拍了,一步到位。別的牌子也有很多非常好的頂級球拍,但遺憾,我并不燒球拍,一般買兩支就不會再買了,所以其他品牌的我沒有購買過。Yonex的頂級球拍還是非常值得購買的,畢竟老牌子,技術實力在那放著,花1000多了,直接買YY的就行了。當然很多朋友都有信仰,比如就喜歡李寧的,或者勝利的,也挺好的,支持一下國產,有喜歡聊的朋友可以發發評測,互相交流交流。很多朋友都表示花1000多購買球拍簡直就是浪費,也對也不對,還看你打球的場所、對羽毛球的愛好程度以及你打球的頻次。天天樓下廣場上打球健身的朋友們,完全沒必要買好球拍,我的球拍這么些年了,極少有掉漆的情況,一個是我雙打的時候特別特別小心,還一個就是不在場館外打球。經常去場館里打球的而且對羽毛球非常喜愛的朋友,預算要是足夠了,可以購買好的球拍,一次性投資嘛,還是值得的。有人會問好球拍能幫你打敗林丹嘛?那肯定不能!如果你購買好球拍,其性質不是悟空跟貝吉塔合體,而基本等同于和撒旦合體,對你本身提升實在有限。我用的yonex的頂級球拍比較多,無論自己還是別人的,最核心的感受就是穩定性和減震性,這些頂級球拍幾乎沒有震手腕的感覺,減震性能非常nice!這個其實是我喜歡使用yy頂級球拍的重要原因,穩定性真的特別優秀,比起yy自己的中端球拍都要優秀很多很多。我把NRZSP給我同事試用,他們也確實感受到比他們原來的球拍好很多。其他品牌譬如國產的李寧,勝利,凱勝,日系的高神,川崎,歐美的威爾遜以及新興的阿迪達斯等等等等,肯定都不乏精品,但是我確實沒用過,我也不好做評價。打球這么些年,球館里主要被yy的球拍覆蓋,有次去打比賽,滿場館的橙色,全是NRZSP…。
除非特別合適,真的了解自身水平特點,要不就不要去買VTZF2了,確實不好用,真心話,本身定位決定了他的性能特點,Yonex一些比較平衡和經典的球拍,還是不錯的,比如ARC10、11,NS9900這些攻守兼備的球拍。我個人選擇球拍現在主要偏向中桿硬略微偏軟,頭偏輕的產品了。新球友,尤其是妹子,可以根據自己力量選擇一些頭輕桿軟能幫助發力的,這種球拍我們叫做——糖水拍。NRZSP如果你很喜歡,我還是挺推薦大家試試的,這個球拍現在使用率還是挺高的,也比VTZF2更容易被人接受,現在ZSP已經成為我的主力球拍,并且有意收入第二把作為備拍。無論NRZSP還是VTZF2,都是特點非常鮮明的球拍,在坐標軸上看也是非常極端的球拍,還得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特點來按需選購。
其實咱們平時打打玩兒的水平,很難跟專業水平對比,玩兒玩兒器材,本身只是一種樂趣,一開始我就說過:水平可以不高,裝備不能不騷!買什么一個是根據自己情況,還一個就是自己喜歡。我也會DIY一些自己的球拍元素,比如搭配什么顏色的線,或者手膠。生活嘛,首先就得開心,富有喜感的人生才是有樂趣的!
我也DIY過一些圖標,滿大街一樣的Logo,是不是很無聊?像什么?百度?大腳插件?熊貓人的logo?
附真人獸了,每個胖子都有一個飛起來的心:
祝大家天天開心!
THE END.
最后有這么個事兒:
。。。作為一個胖紙,瘦人的世界,我不懂……
丁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