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新一輪的疫情仍在繼續,受本輪疫情影響,處于疫區或與疫區保持航線聯系的機場分別發布了最新疫情防控要求。此外,唐山與牡丹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為助力復產復工和便利市民出行,因疫情停航的唐山機場與牡丹江機場分別宣布復航。具體如下:沈陽桃仙國際機場/
新一輪的疫情仍在繼續,受本輪疫情影響,處于疫區或與疫區保持航線聯系的機場分別發布了最新疫情防控要求。此外,唐山與牡丹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為助力復產復工和便利市民出行,因疫情停航的唐山機場與牡丹江機場分別宣布復航。具體如下:
沈陽桃仙國際機場/圖片來源:南航北方分公司
北京首都機場和北京大興機場
乘機出京的旅客須持登機前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北京健康寶”綠碼;所有進(返)京旅客,須在出發前準備好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北京健康寶”綠碼。
5月5日起,所有人員(包括接機、工作等相關人員)須提供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使用“北京健康寶”掃碼登記,并通過體溫檢測方可進入航站樓。
廣州白云機場
國內出發旅客: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1次現場免費抗原檢測(進入航站樓入口按照引領做)+健康碼綠碼+體溫檢測正常+乘機人員身份信息核驗。
國際出發旅客:憑國際航班出發機票購票信息,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健康碼綠碼+體溫檢測正常。
長春龍嘉機場
進港旅客:
1.國內來長旅客須持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航班落地后配合地方政府進行免費“落地核酸檢測”。
2.配合機場工作人員進行測溫。
3.出示“行程碼”“吉祥碼”,配合機場工作人員進行掃碼查驗。
出港旅客:
1.根據長春市衛健委相關規定,持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證明有效時間計算從“旅客核酸采樣時間”起算,至航空器起飛前,未滿48小時即可)。
2.出示“行程碼”“吉祥碼”,配合機場工作人員進行掃碼查驗及測溫,“行程碼”“吉祥碼”綠碼無異常且體溫正常方可進入航站樓。
3.旅客進入航站樓須持當日客票(電子乘機證明),謝絕送行人員進入航站樓,對有特殊需求的旅客可以提前申請特殊服務。進入航站樓后須規范佩戴口罩,除在安檢驗證及人身檢查環節摘下口罩進行檢查外,必須全程佩戴口罩;排隊時請自覺保持1米間隔,不扎堆不聚集。
鄭州機場
乘機旅客進入鄭州機場T2航站樓時,需查驗“兩碼三證”,即掃描健康碼綠碼或黃碼,查驗行程碼綠碼,出示24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紙質版、電子版均可)、乘機證明和離鄭證明(無格式限制)。
乘機到達鄭州的旅客,掃描入鄭健康碼為綠碼或黃碼,持有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紙質版、電子版均可),且體溫正常方可出站。
鄭州機場大巴目前運行正常,其中從鄭州市區到鄭州機場,需要旅客至鄭州市區(金水路民航大酒店)乘車點乘坐機場大巴,需要提供24小時核酸證明(電子或紙質)和機票信息,上車前需要掃碼和測量體溫。從鄭州機場到鄭州市區的旅客,非紅碼旅客在乘坐大巴時,需要提供乘機憑證、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電子或紙質)、掃碼和測量體溫等。
珠海機場
5月5日起,新增近14日有河南省鄭州市行程軌跡的來(返)珠人員,需配合現場工作人員登記信息,在“健康珠海”小程序申報個人信息,并移交轄區甄別落實健康管理措施。
具體措施如下:
所有到達旅客須正確佩戴口罩,配合現場工作人員測溫、查驗健康碼綠碼和近14日行程軌跡無異常并進行免費落地核酸檢測采樣后方可離開。
持健康碼紅、黃碼旅客,體溫異常(≥37.3℃)及近14日內有河南省鄭州市、廣州市白云區、廣州白云機場、廣州市花都區、上海市、吉林省全域、香港行程軌跡的到達旅客,需配合現場工作人員登記信息,在“健康珠海”小程序申報個人信息,并移交轄區甄別落實健康管理措施。
寧波機場
國內到達旅客有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的,落地后需在機場進行核酸采樣;無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城市和行程碼帶星的旅客,落地后需在機場進行“核酸+抗原”雙采。
唐山機場
5月5日正式復航,陸續恢復上海、廣州、武漢、成都、昆明、青島、銀川、哈爾濱、沈陽、石家莊、烏海等原有航線,新增杭州—唐山—呼和浩特、廈門—宜昌—唐山兩條航線,同時將海口航線調整為海口—唐山直飛航班,通航城市達到16個。5月15日之后,唐山機場將視情況陸續開通深圳、西安、長沙、重慶、桂林等熱點航線。
機場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負責落實“兩掃一測一登記”、查驗“唐山網證”信息登記、核酸和抗原檢測、“點對點”閉環轉運、環境消殺、物資保障等具體工作。
牡丹江機場
5月2日起,黑龍江省牡丹江機場恢復客運航班運行,每周運行航班40班次,恢復至正常水平五成。目前已恢復牡丹江至青島、沈陽、大連、威海等城市的航班。后續牡丹江機場還將推動各航空公司逐步有序恢復牡丹江至煙臺等城市航線。牡丹江機場將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人物同防”的總策略,落實落細“掃碼、測溫、消毒”等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
專家分析:我國航空業恢復速度相對要快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最新預測表明,在全球旅客運輸量方面,2022年將恢復到2019年的83%,2023年將恢復到2019年的94%。
民航專家王雙武在CARNOC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重創航空業,并給旅游和酒店等其他主要垂直供應鏈產業帶來了多米諾骨牌效應。包括航空業在內的眾多產業渴望盡快走上經濟復蘇的道路,但因不同國家針對疫情采取了不同措施,疫情在各地造成的危害程度也有所不同。是否解除旅行限制,應是本著科學和對生命負責的態度,在確保安全防控的基礎上穩妥推行。
不同國家和地區航空運輸業的恢復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內與國際旅行的差異性,尤其取決于不同國家的地理位置以及不同機場在各自地區發揮的作用。
以國內或國際旅行為主導的國家在旅行限制上以及經濟恢復的進程上也會出現差異,與歐洲、中東和非洲等主要依賴國際旅行的市場相比,我國所處的亞太地區以國內旅行為主的市場,其航空運輸業恢復的速度將快很多。
文/三三
馬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