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作者:鐵塔貓每年年初,我軍各部隊都會將老舊裝備拉出來拜年,這也是軍迷們喜聞樂見的“哭窮”活動。每一張拜年照片里都是滿滿的強烈要求“換裝”的意味。今年,東部戰區空軍以一支擔任著特殊戰備任務的部隊出鏡——蘇-27UBK竟然還在服役。我軍引進的蘇
作者:鐵塔貓
每年年初,我軍各部隊都會將老舊裝備拉出來拜年,這也是軍迷們喜聞樂見的“哭窮”活動。每一張拜年照片里都是滿滿的強烈要求“換裝”的意味。今年,東部戰區空軍以一支擔任著特殊戰備任務的部隊出鏡——蘇-27UBK竟然還在服役。
我軍引進的蘇-27
說到蘇-27,就得說說解放軍在1992年開始引進的蘇-27SK和蘇-27UBK。1992年時,蘇聯同意向中國出售24架蘇-27SK/UBK戰斗機,分兩次交付。1995年和1999年,中國分別進口了24架、28架戰斗機,其中就有16架蘇-27SK、36架蘇-27UBK。這樣一來,中國空軍也就在世紀之交前擁有了多達36架蘇-27SK和40架蘇-27UBK。
蘇-27SK
其中,第三批次的最后一架蘇-27UBK在2000年交付。由此算來,最遲交付中國空軍的蘇-27UBK已經有著將近22年的機齡,怎么看也已經算是進入了壽命末期。更何況這些蘇-27UBK屬于早期型號,機體壽命只有1500小時。
在引進了76架蘇-27SK/UBK后,中國又引進了蘇-27的生產線,用于生產105架殲-11A。殲-11A可以完全視作中國國產化的蘇-27SK,因此換裝殲-11A的飛行員仍然可以在蘇-27UBK上訓練。按說中國空軍在接裝蘇-27UBK后各部隊輪番駕機訓練,這些超長待機得戰斗機為何能服役這么久?
國產殲11A
為什么仍在服役?
很顯然,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一方面是“蒼蠅大小也是肉”,中國空軍仍然保留有數百架殲-7、殲-8這類二代機。這些二代機雖然經過升級,而殲-8D/F均具備了發射中距空空導彈從而執行超視距打擊的能力,但是終究無法達到四代機的需求。(注:全文中戰斗機劃分均以俄標為準,三代機主要指米格-23這樣的變后掠翼戰斗機)
而作為四代機設計的蘇-27SK/UBK,擁有完整的超視距打擊能力,可以發射R-77中距空空導彈,仍然具有較強的戰斗力。鑒于蘇-27UBK大多部署東南沿海,面臨的敵軍戰斗機也只是具有同等水平,加之蘇-27UBK大部分情況下不負擔爭奪制空權的任務,因此蘇-27UBK仍然可以服役。
蘇27UBK
另一方面則是“物盡其用”:中國空軍雖然已經邁入了五代機俱樂部,且殲-10C、殲-16和殲-11B這三款先進的四代半戰斗機已經大量服役,但是產能并不能短時間內迅速將二代機占用的編制補齊,此時保留蘇-27UBK仍然有必要。
再者,蘇-27UBK擔任高級教練機,教學從航校畢業、準備邁入部隊的新飛行員,戰時則擔任指揮機和戰斗機參與制空權爭奪的空戰中。我國每年都會培養大量的飛行員,自然也就會有飛行員加入到仍然裝備殲-11A、蘇-27SK等戰斗機的部隊中。
超期服役有什么秘訣?
當然,迄今為止仍然在裝備蘇-27的并不只有中國空軍,俄羅斯也有。
1990年左右時,蘇聯空軍和國土防空軍一共裝備了600余架蘇-27S/P型戰斗機,迄今為止,俄羅斯空天軍也仍然裝備著207架蘇-27S/SM戰斗機。這中國空軍裝備的更為龐大。中俄兩國空軍裝備的蘇-27S/SK同樣面臨著機體壽命耗盡的問題,處于超期服役的狀態。超期服役有什么秘訣?
理論上的最大使用壽命,只是原型機在靜力試驗狀態下做的實驗。這樣的實驗并不能完全考慮所有情況,因此只是理論上的。這些數據一般選取正常任務重量進行測試,這一數據會較最大起飛重量要少。那么,如果載荷超過正常任務重量,就會加速使用壽命的消耗。
如果老做這種動作,恐怕一架戰斗機也用不了一年
如果飛機經常性做大過載機動,也會導致機體主梁等部件加速老化。如果中國空軍的蘇-27UBK只做4個G以下過載的小過載機動動作,且載荷小于正常任務重量的狀態下,其使用壽命將會較理論上的更長。就目前蘇-27UBK主要承擔戰斗教練任務的狀態來看,損耗沒那么大。
那么,我軍這些蘇-27UBK只需要攜帶一定的燃油就可以起飛,這是遠遠小于正常任務重量的。所以,中國空軍中服役的蘇-27UBK能夠服役至今。而俄軍中的207架蘇-27S/SM飛機基本上部署在二線部隊,承擔著非重要的戰略防衛任務,損耗較小,因此它們也存在于俄軍的作戰序列中。
Su-27S
超期服役的戰斗機,一般都會大修,軍費充足的話,還會升級改造。大修會更換下飛機的發動機,對機體大部分零部件維修更換,這也就會延長戰斗機的使用壽命,但是總體來說,不至于令戰斗機“煥然一新”。
如果要保證飛機的安全性能,在超期服役后一般會經常大修,這是相當有必要的。大修并不能解決飛機超期服役的安全性能,這仍然會導致飛機的龍骨等主要零部件因為老化而出現裂痕,進而影響飛機在高過載狀態下的飛行動作。
一張頗有年代感的B52機群照片
所以,對飛機進行升級是超期服役中相當重要的一環。美國空軍目前裝備的大量戰斗機,大多需要經過升級才能達到其服役年度:例如美國空軍現役的B-52H和F-16C/D,均要求進行延壽升級,使之能夠服役到2048年甚至之后。
具體來說,延壽升級要較大修用時長、更換零件的幅度更大,而且一般會對飛機的主要結構一并升級。舉兩個例子:一是美國空軍的F-15E戰斗機在延壽升級至F-15EX的過程中,就采用了F-15S戰斗機機翼。二是美國空軍的F-15C/D在延壽升級的過程中在更換機翼的同時也更換了主梁。
美國海軍航空項目辦公室就曾公開表示:對執行假想敵模擬任務的F-16A進行的延壽升級中包括更換機翼和機體主梁,這延長了F-16A的疲勞壽命,使其壽命從原本的3665小時延長到4250小時。參考美國空軍飛行員年均飛行小時約為150小時,這一延壽升級使之能夠再使用3.9年。可見,這樣的延壽升級是有效的。
由近到遠分別是F15C,F15E和F15EX
小結
總體來說,世界上并不乏遠超壽命數據的飛機仍然在服役。就以美國民間收藏的飛機為例,仍然不乏二戰時期生產的P-51、B-17等機型,C-47改造的特種機也仍然在世界各國中服役。這些嚴重超出服役年限的老爺機仍然在飛,這也不能說是奇跡,只是通過不斷的延壽升級而實現的。
P-51仍有可飛行的戰斗機存于世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