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同排量踏板摩托車真的就比跨騎類重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今天早上在私信區看到有位小伙伴在問“為啥同排量踏板車要比跨騎車重?”騎士分享不知道這位車友的這個結論是從哪里得來的,如果沒有客觀的數據對比,說一款車某些方面不夠理想還是有待考證的,所以為
同排量踏板摩托車真的就比跨騎類重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今天早上在私信區看到有位小伙伴在問“為啥同排量踏板車要比跨騎車重?”騎士分享不知道這位車友的這個結論是從哪里得來的,如果沒有客觀的數據對比,說一款車某些方面不夠理想還是有待考證的,所以為了驗證題主的這種說法,也為了打消一些沒有根據的顧慮,本期我們就討論一下踏板車的自重問題。
我們先從小排量的通路踏板車開始,如果這類車型的平均體重超過同排量車型,那么排量再大一些的踏板車就沒必要討論了,完全可以給題主加個雞腿,發個獎金,鼓勵一下他發現了 一個我們不知道的秘密。
先看一組數據建設雅馬哈福喜125整備質量90kg,新大洲本田NS125D整備質量108kg,濟南鈴木UY125整備質量112kg,五羊本田御鯊125整備質量107kg,從這些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目前主流一點的125踏板車它們的平均自重都在100公斤左右,這個重量在這個級別中其實算不上很重。
我們可以拿同排量的一些跨騎類車型做一下對比,五羊本田CG125整備質量113kg,領御125整備質量124kg,新大洲本田CBF125R整備質量129kg,CBF125T整備質量118kg,這些車的整備質量明顯會更重,所以在這些常見車型上題主的這種論斷并不成立,因此沒收獎金罰站一天。
再來看150踏板車PCX150整備質量132kg,三陽FNX150整備質量125kg,巡弋150整備質量138kg,光陽彎道情人整備質量128kg,隨著排量的提升,車體結構的變化,150的踏板車顯然自重有了明顯的增加,在這樣的狀態下它們是否會表現出比較重的一面呢?
我們來看看同排量的跨騎類摩托車就會有答案,五羊本田雄帥150整備質量127kg,新大洲本田CBF150R整備質量133kg,豪爵DR150整備質量148kg,建設雅馬哈飛致150整備質量128kg。從這些數據來看,同排量的踏板車同樣也沒有發生過重的表現,基本上和跨騎類車型打了個平手,所以雞腿也不能給題主了。
接下來我們直接將排量增加到250及以上,光陽賽艇250整備質量199kg,賽科龍RT3整備質量194kg,三陽九妹整備質量188kg,光陽賽艇400整備質量211kg,這個整備質量猛一看有點重,但因為它們的軸距都達到了1550mm左右所以也算不上很重,不信看看下面同排量的一些跨騎類車型。
飛致250整備質量154kg,GW250整備質量187kg,貝納利BN302s整備質量204kg,春風400NK整備質量206kg,春風400GT整備質量211kg,以上這些車型都是一些緊湊型的跨騎車,它們的軸基本上都會在1400mm左右,所以結合軸距和整備質量來看,踏板摩托車依然沒有偏重的表現,所以題主的這種說法根本就站不住腳。
而題主之所以有這種感覺,主要還是來自于車身結構所帶來的一種誤判,眾所周知踏板摩托車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比較豐滿,并且車體也會碩大一些,尤其是一些中大型巡航踏板車,就會更容易凸顯出這方面的表現,而跨騎類的車型因為設計緊湊,就會給人一種輕巧感,所以題主在沒有做客觀分析的前提下,就得出了踏板車比跨騎車中的結論。
不過雖然數據上自重表現踏板摩托車會優于同排量的跨騎車,但實際的騎行表現就不是這么一回事事情了,顯然跨騎車的操控會更靈活,尤其是一些偏運動的車型,這方面的表現會更給力,而踏板車使用過程中就會有一種笨重感,并且平時挪個車也會不方便,這里面的差異主要就來自于車身結構和性能取向。
踏板摩托車它所強調的第一要素就是舒適,如果一款踏板摩托車騎上以后沒有舒適感,即便它的外觀做的很誘人,配置也很豐富但基本上就是不合格的。而這類車型在注重舒適性的前提下,軸距必須要拉長一些,輪胎的尺寸也會更寬,在這樣的設定下就有了它不夠靈活的一面。
而跨騎類摩托車所強調的第一要素就是輕巧,但因為成本的原因,很多車型的輕量化控制都不是很出色,不過它們完全可以通過短軸距來彌補自重給操控所帶來的影響,所以在實際的騎行中我們就會感覺到踏板車不夠靈活,跨騎車很是輕盈的表現。
但事實上從文章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踏板車的輕量化控制明顯會好于同排量的跨界車,只不過一些外觀的表現造成了它很重的錯覺,所以題主有這方面的誤判也很正常,因此在這里口頭獎勵一下題主你辛苦了。
大家好,我是 騎士分享 歡迎您的關注!
金夕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