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這是一次臨時的大膽的行動。主角是媽媽。蔣莉老師和丑丑都是第一次客串演出。時間定在11月6日、7日。周末。大家都預想那兩天會是一個美好的秋日,輕風,微涼。01不帶先生行嗎?原本只是想讓媽媽們從密不透風的生活里抽身出來,到山林里去放松放松,聊聊
這是一次臨時的大膽的行動。主角是媽媽。
蔣莉老師和丑丑都是第一次客串演出。
時間定在11月6日、7日。周末。
大家都預想那兩天會是一個美好的秋日,輕風,微涼。
01 不帶先生行嗎?
原本只是想讓媽媽們從密不透風的生活里抽身出來,到山林里去放松放松,聊聊天,睡睡懶覺。
可以帶上孩子,但可以不帶先生。
想一起放慢腳步,在山間姍姍而行,在一吸一呼之間,感受自己。
地點定在莫干山的62號忘山別墅,那里有個大院子,院子里有兩棵古老的楓樹。
邀約的文章只提前了一周才發出。
來咨詢的媽媽很多。丑故事的伙伴們恍然發覺,這個邀約讓媽媽們很為難:
很想去啊。可是太臨時了。周末難得有空,半個月前已經安排各種活動了。
再說,要趕這么大的一個活動,需要勻出兩天的時間,好難。孩子要上興趣班、補習班,大人也要加班、奮斗。
而且,這么遠的路,不帶先生行嗎?讓媽媽自己一邊開車,一邊帶娃?關鍵是很多媽媽是二寶媽媽,有大的,有小的。
兩天后,預定名額滿員。
大半報名家庭是四口之家。大家正為別墅房間住不下而發愁時,疫情防控形勢突然又變得嚴峻起來。
02 為自己準備的帳篷和油燈
丑故事的牛牛、心陽教育的明菲,提前一天上山,為活動做準備。
11月5日,中午12點。
牛牛趕到爆倉的快遞站點,收齊了活動物料。其中一個是長約兩米、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大家伙。
汽車后備箱已經裝得滿滿當當。
有活動物料:花籃、海報、活動牌、圍脖、貼紙……
有戶外露營裝備:帳篷、天幕、折疊椅、油燈……天幕是為家長和孩子們。
牛牛想在楓鵑谷忘山別墅的大楓樹下,搭建一個可以悠然而坐,品茶賞景,聽風拂聽葉落的慢空間。
帳篷和油燈,是牛牛為自己準備的。
報名的家庭,多是三口四口之家,人數大大超出預計。牛牛準備晚上自己在院子里睡帳篷。
圍繞別墅的院子很大,古木參天,只有半道象征性的圍墻。
下午3點。牛牛接上心陽教育的明菲,開車從杭州出發,前往莫干山。
03 車到山前,夜幕降臨
也是這一天的下午,忘山別墅主理人蕎麥包,在杭州城北接上丑故事的團團,一起出發進山。
蕎麥包從家中帶了一大箱的鮮花。她還在超市采購了水果、面包、牛奶和點心。
車到山前,夜幕降臨。汽車沿著盤山公路蜿蜒而上。夜霧越來越濃,車子越走越慢。這昏黃的溫暖的車燈,就像冬天的人們哈出來的熱汽。
打開車窗,一陣清冽芬芳的氣味涌進鼻腔,是路邊綻放的桂花,也是悄然彌漫的深秋。
04 明天天氣會好嗎?
晚上6點多,團團和蕎麥包到達莫干山上的華廳停車場。景區規定,車子只能開到這里。要換乘,或者走路。
去忘山別墅,還要往下走100多級臺階。這條路也是游客前往莫干山最著名的景點——劍池最常走的路。
從華廳往下走。輾轉迂回處,便能看見樹林里忘山別墅透出的暖黃色燈光,靜默著,照亮了夜。
莫干山62號忘山別墅,掩映在密林中。一條清澈的山泉溪水,從山頂流經別墅門口,潺潺繞墻而下,直奔“劍池”。
山上的氣溫要低一些,山下的桂花已經謝盡,山上院子里的丹桂正開得盎然。
先期到達的牛牛和明菲,已經搭好了兩米多高的花框。“姍姍而行”的海報懸掛其中,簡約不失柔美。
牛牛、團團、明菲商量后決定將茶席放置在“民國舞池”中央,茶桌由四張長桌拼接而成,整齊放上方椅,能坐下十幾個人。
三人齊力,一個多小時的搬轉騰挪,終于將室外區域布置妥當,就等第二天早晨擺上鮮花和茶席。
晚風夾雜著水汽與寒意,牛牛點燃了油燈,三人站在院子中央望著無月的夜空,一時無話:明天天氣會好嗎?
05 推門一看,心涼了半截
11月6日,清晨7點。
團團早早起床,來到別墅一樓。打開門往外一看,心涼了半截。
庭院里濃霧彌漫,連石徑小路都模糊不清了。風雨聲混合著溪流聲,不絕于耳。
期待中的朗秋,沒來。
團團和明菲決定,馬上重新布置別墅一樓客廳。
忘山別墅的客廳空間并不寬闊,團團和明菲老師合力將沙發、茶幾全部搬進書架后面的小房間里。
再將房間內的兩張方桌挪出,與客廳內的長桌合并,鋪上白色的亞麻桌布,一張近四米長的大茶桌誕生了。
前一晚蕎麥包新插的花束也布置在客廳各處,嬌艷的玫瑰,燦爛的向日葵,清雅的繡球花,一枝一葉皆是用心。
只是牛牛的天幕、帳篷和油燈……沒有用武之地了。
06 這個人整天只泡茶
9點多,蔣莉老師、丑丑和木木、志愿者紅亞也到了。
木木為這次活動準備了一大箱茶具、茶葉,連燒水爐、接線板都自備了。木木說,今天我負責為大家泡茶。
言罷,他便一個人在大茶桌前布置起來,燒水,煮杯,溫壺。不疾不徐,安定坦然。
木木問大家:“什么茶都有,你們想喝什么?”
蔣莉老師和丑丑都說:“喝熟普吧。”
木木取茶,投茶,沏茶。一杯杯又香又醇的普洱茶悄然擺到面前。
談笑間,第一組家庭已至。
07 取消行程的媽媽們
一位江蘇常州的媽媽,報名參加這次“姍姍而行”體驗營。她計劃自己開車帶孩子來莫干山。
但是因為常州本地發現了3名新冠陽性人員,她出不來了。聽說,常州往浙江的高速也封道了。
有位寧波的媽媽,也因為疫情防控的原因,不能出市。
還有兩戶家庭,是杭州市區的,孩子學校發緊急通知,要求孩子們不能離開杭州。只好不來。
還有一位媽媽,因為孩子生病,在11月5日早晨臨時取消了行程。
這些臨時決定不來的家庭,蕎麥包都及時辦了退費。蕎麥包也是媽媽,覺得“姍姍而行”的主題太好了,為了支持這次活動,她半個月前就關閉了忘山的訂房通道。
另外幾戶家庭,克服了種種困難,堅持來到莫干山,赴這場“姍姍而行”之約。我們很感動。
11月5日,上午10點30分,報名的家庭陸續抵達。還有一戶,因為孩子學校有活動,要午后才能到達。
蔣老師特意穿了一件漂亮的旗袍,與這民國的老別墅相得益彰。她坐在那里,像極了這別墅真正的主人。媽媽們辦好入住手續,就在她面前坐下來。
話題總是自然而然地聊到孩子,聊到家庭教育。
蔣老師是老校長,資深教育專家。她不時地寬慰大家不要急,慢慢來。有辦法的。
08 這都是人生的第一次
下午的安排是,蔣老師、丑丑、爸爸媽媽和孩子們結伴游玩,目的地是蘆花蕩和白云山館。
如果是在一個晴朗的深秋,在這個丹桂飄香的山間,一眾人馬迤邐而行……
不,此刻秋雨綿綿,霧氣彌漫。你得穿著雨披或打著傘,在陡滑的臺階上忽上忽下……
都別想太多吧。午餐后稍事休息,出發。
孩子們早已迫不及待地奔出屋子。這樣的天氣,這樣的世界,這樣的活動,對他們都是人生的第一次。
山上霧蒙蒙的,分不清是雨是霧,仿佛在仙境中穿行。深綠色的竹子在迷霧中若隱若現,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一行人沿著氤氳的竹林,拾級而上。
來到蘆花蕩花圃,門口有一棵紅楓,樹葉已經五彩斑斕,微風吹過,樹葉晃動。媽媽們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這美麗的瞬間。
大家還發現了一株神奇的植物——扶芳藤。
樹上枝繁葉茂,還結了許多果實。果子是淡黃色的,上面透著一點點粉色,像一顆還未成熟的小桃子。
“看起來明明是一棵樹,為什么叫藤呢?”孩子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細心的媽媽找到了答案:“你看,里面還有一棵樹,扶芳藤是繞著樹生長的。藤已經爬滿整棵大樹,和樹融為了一體。”
09 哪有雨天這么玩的
來到蘆花蕩飯店,飯店門口有一個大平臺。天氣晴朗時,這里視野非常好,可以眺望群山。今天這里云霧繚繞,又仿佛是在云頂天宮。
帶隊的明菲提議大家來玩一個小游戲:家長們戴上眼罩,蒙眼行走,在孩子們的引導下找到物品,然后互換身份再玩一輪。
一位爸爸剛蒙上眼睛,兒子就一溜小跑,在三十米外藏了一把雨傘。
爸爸問兒子:“我要怎么走呀?”
兒子說:“先往前走三十步吧。”
“不是吧,三十步?”爸爸將信將疑。
他拿著一把長柄傘,當作探路棍,往前小心摸索著。兒子和媽媽在一旁笑開了花。
還有一個小男孩,蒙著眼睛,邊走邊笑說:“哈哈哈,其實眼罩下面有條縫,我都看得見。”
不知不覺已到下午兩點。本以為,能聽到蘆花蕩飯店的鐘聲,詢問了景區的工作人員才知道,兩點是裸心堡,蘆花蕩要等到三點。
“陳毅詩碑亭”邊,一棵桂花樹散發著濃郁的花香,桂花灑落一地。媽媽們停下腳步,在樹下來一個深深的呼吸。
參觀完白云山館,走小路下山。
石階上鋪滿了金黃色的落葉,兩旁是一排排高大的梧桐樹,時不時有幾片落葉飄落在肩頭。
不趕路,也不慌張地介紹景點。走走停停,不急不緩。
從未這么專注地走過路,走路的時候就只是在走路。路很滑,這一步踩穩了再邁下一步。一步一個腳印,感受腳掌和石階接觸,感受輕輕踩在落葉上的感覺。
10 原來擔心都是多余的
回到忘山別墅,已是下午四點。
蔣老師在大茶桌前坐下。媽媽們圍坐過來。木木給大家泡上熱茶。
媽媽們說,剛出門的時候很擔心。從不敢嘗試在雨天帶孩子出門游玩。沒想到,孩子玩得這么開心。
也沒想到,雨中的風景,別有一番韻味,是平常欣賞不到的美麗。
原來,自己的擔心是多余的。孩子們在大自然里,像吸飽了能量和水分的鮮花,放松又舒展。
媽媽們緊皺的眉頭也終于舒展開來,開始欣賞鋪滿落葉的小徑,灑滿桂花的搖椅,看到孩子可愛的笑臉。
有位媽媽說到動情處,淚水溢滿眼眶。
幸福一直就在,是忙碌和焦慮讓我們“失明”了,看不見。
孩子們已經玩熟了,四處追逐、打鬧。
新交的好朋友
男孩們喜歡下棋,向牛牛發起了挑戰。牛牛支撐了一會兒,敗下陣來。
晚飯后,牛牛成了孩子王。一天相處下來,孩子們都很喜歡他。
11 為什么要打架呀
晚餐后,家長們進入小房間,開始“圍爐夜話”。
牛牛這位“超級奶爸”,擔負起了一人帶一群孩子的重任。
牛牛搬來了棋盤。經歷白天的慘敗后,牛牛誓要一雪前恥。
首先登場的是個小弟弟,他布下了“閃電陣”,但被牛牛的“一字長蛇陣”巧妙化解,牛牛以較小優勢獲勝。觀戰的哥哥不服,加入進來挑戰牛牛。
晚上七點放電影。別墅備有大銀幕。可是投影儀壞了。只好在電腦上將就看。
電影開始了,孩子們排排坐。民宿主理人蕎麥包姐姐,拿來一罐南瓜形狀的爆米花,請大家吃。
電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年齡最小的妹妹,不斷拷問牛牛:
“哪吒是男孩還是女孩啊?”
“他們為什么要打架呀?”
“他為什么哭了呀?”
把在邊上陪伴的“牛牛哥哥”問禿了頭,讓牛牛本就不富裕的發量,雪上加霜。
12 圍爐夜話
蔣老師和媽媽們圍爐夜話,聊聊心里話,聊聊孩子的養育。
雖然才認識一天,但這個夜晚,大家像多年的好朋友一樣,敞開心扉暢聊。
蔣老師帶領大家感受自己這一天的情緒。
有位媽媽說,從昨天就開始焦慮。擔心帶兩個孩子太累,下班已經很晚,一大早還要起來整理行李。孩子動作慢,老公不體貼。
這位媽媽長得很美,也很能干。走路如風,講話語速很快。
另一位媽媽,因為爸爸有事,她硬著頭皮帶著了兩個兒子上山。
她很緊張,擔心自己照顧不好兩個孩子。
現在發現,原來的擔心都是多余的。
兩個孩子都玩得很開心。大兒子在這里無憂無慮的樣子,她已經很久沒看到過了。小兒子和新交的朋友形影不離,根本不來煩她。
竟然這么輕松。
還有一位媽媽,她看到了自己對孩子的過分嚴厲,和不信任。
她的心開始變得越來越柔軟。
有位媽媽,是單位里的主力,平時經常出差,陪伴孩子的時間不多。孩子整天宅在家里,很少出門。
今天,孩子很投入地參與了所有的活動,每個游戲都玩得很開心。媽媽只是靜靜地待在一旁,兒子就在別墅里自由自在,自得其樂。
媽媽們聊得很開。蔣老師不時地穿插提問,啟發大家思考。丑丑則一直坐著傾聽。
夜深了,濃霧從門縫里鉆進來,四處彌漫。
13 孩子原來這么好
11月7日清晨。丑丑起得特別早,來得院子里。阿姨在清掃地上的落葉。
丑丑望著院子里的梧桐樹,出了神。
如果不清掃,這些金黃的落葉,會靜靜地躺在院子里,不急不躁,靜臥一冬,變成肥料,滋養這棵大樹。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大自然的生物鐘,也是生命的節律。
上午9點,早餐后,大家又聚在一起。
蔣老師問大家:早晨起來,你們看見孩子有什么不一樣嗎?
有兩位媽媽都說,完全沒有想到,昨晚孩子玩過后,主動地在房間里做作業。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
原來,媽媽沒有催促,沒有批評和責備的時候,孩子們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做。
告別前,播放了一個短視頻,是團團捕捉這一天爸爸媽媽和孩子們的場景。團團拍了一千多張照片,孩子們開心的笑臉,又讓媽媽落淚了。
一位媽媽說,家庭每周都會出游,但都沒有留下照片,也已經忘了途中有什么趣事。只記得,一路在趕,趕幾點出門,趕幾點去哪個景點,趕幾點回家,趕作業……
那些原本應該美好的經歷和記憶,竟一片模糊。
而這次出行,短短的24小時,不趕路,姍姍而行,卻留下了那么多美好的瞬間。
她三歲多的小女兒,開心得自編了很多兒歌唱給大家聽。她唱她撿到的一片很大的落葉,她看到盛開的小花,她看到的蝴蝶……
這才是童年該有的快樂。這才是生命該有的狀態,姍姍而行,你才能看到生命的美麗。
還有媽媽分享,大兒子早餐為她烤了面包。
其實她不知道的是,大兒子還為牛牛烤了兩片面包,涂滿果醬后幫牛牛送上餐桌。沒有人吩咐他,他只是想表達他對媽媽、對牛牛的愛。
孩子原來那么好。
14 貼心的好孩子
在這篇文章結束之前,再講一個小故事吧。
大寶剛到的時候,不說話,一臉嚴肅。放好行李,他坐在桌子邊,掏出手機低頭看。
媽媽想提醒他,欲言又止。眼光不斷地瞟過去,猶豫著該不該制止他。
牛牛湊到邊上問他:“要不要和我下棋?”
大寶眼睛一亮,問:“什么棋?”
牛牛說:“什么都有,你來看看吧。”
兩人找了個角落下五子棋。幾個回合下來,牛牛領先。大寶回房間,躺床上玩手機了。
下午外出活動,大寶放下手機走出房間,和同伴一起奔跑。爬到半山腰,他累了,說要回別墅。
媽媽有點抓狂,不知如何是好。蔣老師示意媽媽跟著大部隊往前走。
牛牛已經爬上山,得知大寶走不動了,馬上折返回去。下來發現大寶已經不在原地了。牛牛有點擔心,沿著盤山公路往回跑。
跑過一個轉彎,看到了大寶,忘山別墅的管家正陪著他往回走 。牛牛放心了,返回與大部隊會合。
晚上,牛牛與其他小朋友在下棋。大寶看到了,加入了進來。他端來一碗剛泡好的“紅燒牛肉面”,一邊嗦面,一邊和牛牛對弈。
戰斗了七八盤,兩人平分秋色。戰況太過激烈,等大寶回過頭來吃面時,面條已經完全泡脹了。
他不再想去玩手機,也不為泡脹的面苦惱,時不時哈哈大笑。
第二天早上,牛牛去餐廳,看到大寶一家在吃早餐。和他們打了招呼后,牛牛找了個位置坐下。
這時候,大寶站起來,去烤了兩片面包,說要給牛牛哥哥。
牛牛連忙起來說:“謝謝你,我自己來吧(從面包機里拿出來)。”
大寶攔下牛牛的手,一定要親自把面包送到牛牛桌子上。他細心地在面包上抹好果醬,然后幫牛牛送到桌上。
那一刻,牛牛非常感動。這是一個貼心的好孩子。
屋外細雨蒙蒙,屋內,有愛在流動。不到24小時的相處,孩子感受到愛和關懷,他也樂意付出愛,愿意關懷別人。
15 尋回溫柔而堅定的自己
上午十點。天氣開始放晴,陽光穿透云霧,薄薄地灑在忘山別墅的院子里。
按原定計劃,“姍姍而行”行程圓滿結束。爸爸媽媽和孩子們各歸各家。
孩子們都舍不得走,問下一次活動什么時候才有,他們還想參加。和剛認識的朋友約定,回到杭州,要一起玩。
媽媽們回到家,紛紛反饋孩子的變化。
原來和父親關系緊張的男孩,穿上親子裝和爸爸頭靠頭拍照。
有位媽媽承諾要減少出差,多陪伴孩子,多看見孩子的優點。
姍姍而行,就是放慢腳步,時刻體驗生活的美好。行走坐臥。一花一葉。
對媽媽來說,姍姍而行,就是尋回溫柔而堅定的自己,從容前行。
不要急,慢慢來。把空間還給孩子。家庭教育會很簡單,孩子會很好。
大家都在問,下一次活動什么時候有。孩子說,還要找牛牛哥哥玩。
恩,一定會有。丑故事和心陽的伙伴會繼續組織類似的活動,宗旨只有一個:
溫柔而堅定,我們結伴同行。
媽媽放松,孩子輕松。
馬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