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瓷器鑒賞02引言近年來,頻頻破紀錄的瓷器拍賣市場,給瓷器增添了一種神秘莫測的印象,基于大眾愈來愈強烈的好奇,本系列瓷器鑒賞,在參考了大量已出版的重要拍賣圖錄,經過多方資料的收集和比對,嘗試為大家呈現一系列具有特色的瓷器的解讀,為瓷器愛好者和
瓷器鑒賞 02
引言
近年來,頻頻破紀錄的瓷器拍賣市場,給瓷器增添了一種神秘莫測的印象,基于大眾愈來愈強烈的好奇,本系列瓷器鑒賞,在參考了大量已出版的重要拍賣圖錄,經過多方資料的收集和比對,嘗試為大家呈現一系列具有特色的瓷器的解讀,為瓷器愛好者和收藏界朋友提供一己之見,僅供參考。
01 青花五彩魚藻紋罐
底徑:20.5cm 口徑:21.7cm 高:40.5cm
青花五彩魚藻紋大罐唇口,短頸,豐肩,圓腹,平底,圈足。通體以青花、紅、綠等色繪傳統魚藻紋。屬于青花五彩,就是釉下青花加釉上彩。肩飾覆如意紋,腹部以礬紅、青花彩繪鯉魚,暢游在荷花、水草、浮萍之間。近足處繪蕉葉紋,其造型碩大,畫風古拙,罐上鯉魚姿態各異,以線條勾勒魚鱗,以黑彩點睛,活靈活現,充分表達了魚戲水草、悠然自得的意境。
魚在中國傳統藝術中有著濃重的象征意義和文化涵意。魚的造型最早是出現在六千年前的西安半坡仰韶文化的彩陶上,當時它就具有了圖騰性質,象征著種族繁衍的涵意。因“魚”與“余”諧音,在此器上是游魚與蓮花紋的組合,寓意”連連(蓮)有余(魚)”之意。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體現了人民群眾追求幸福生活,求吉納福的傳統心理需求。同時,文人雅士也熱衷于描繪“魚樂之趣”?!肚f子·秋水篇》中講到戰國時莊子與惠子在濠梁岸邊賞魚,莊子達到了物我兩忘的境界,深深體會到了水中游魚的自由自在之樂,感受到生命的喜悅。他這種“知魚樂”的體會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讓眾多文人雅士神往于精神自由的追求。
02 龍泉青瓷六開光雕花紋瓶
底徑:23cm 口徑:20.8cm 高:51cm
青瓷瓶撇口,束頸,溜肩,圓腹,圈足。通體施青釉,釉色蒼翠,瓶身圍刻纏枝花卉紋,枝葉繁茂,上下六開窗,內飾折枝花卉紋,紋飾樸拙,頗有龍泉青瓷之素雅韻味。
龍泉青瓷始于五代,盛于南宋,其極具典雅端莊、古樸青淳之特色著稱于世。觀整體,帶給人的是一種靜謐的意境;觀其色,青翠碧綠之色,具有著深沉、素雅和寧靜的特征。它與中國文化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審美取向有著不謀而合的意味。品味由色生意,由意生情,達到了人與自然共存的理想境界,凝神靜氣,百看不厭也。清代朱談《陶說》中有寫道:“龍泉窯土細質厚,色甚蔥翠,妙者與官窯爭艷?!闭娌焕榇芍兄畬?,珍奇名貴。
03 紅綠彩嬰戲紋罐
底徑:22.5cm 口徑:19cm 高:35cm
唇口,鼓腹,腹下至足漸收。罐身繪嬰戲圖,筆道流暢自然,表情生動,場面熱鬧。以礬紅為主色調,綠釉點綴,紅綠相映,給人以艷而不俗的視覺效果。紅綠彩為器物上僅用紅、綠兩色繪畫,低溫燒成,紅者如棗,綠者發翠,富有濃郁的民間藝術氣息。紅綠彩具有簡練、直率、粗獷之美,紅綠兩種對比色調的強烈沖擊,正是其的審美情趣之所在。
往期欣賞
玩轉拍賣 | 瓷器鑒賞01
丁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