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985年7月13日,一場史無前例的公益演唱會“拯救生命”(LiveAid)在英國倫敦和美國費城同時舉行。1991年11月24日,曾在那場演唱會上壓軸演出的皇后樂隊主唱弗雷迪·墨丘利(FreddieMercury)死于艾滋病引發的肺炎。近3
1985年7月13日,一場史無前例的公益演唱會“拯救生命”(Live Aid)在英國倫敦和美國費城同時舉行。1991年11月24日,曾在那場演唱會上壓軸演出的皇后樂隊主唱弗雷迪·墨丘利 (Freddie Mercury) 死于艾滋病引發的肺炎。
近30年的時間過去,我們看到了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 我們以為那場演出是皇后樂隊的巔峰,是弗雷迪煙火般的盛放與隨之而來的戛然而止。然而,我們很可能不了解的是,皇后樂隊從未解散,他們的音樂和抗擊艾滋的公益行動,從未停歇。今年9月28日,皇后樂隊還會和“美國偶像”亞當·蘭伯特合作,在紐約聯合國大會期間登上“全球公民節”的舞臺,為推動世界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而歌唱!
是的,留下來的人,依然在用音樂,感動你我,拯救生命。
皇后樂隊合照(圖源:billboard)
音樂超越國界、團結世界
1984年圣誕節前夕,愛爾蘭著名搖滾歌手鮑勃·吉爾道夫(Bob Geldof) 召集了多位明星錄制了慈善單曲《他們知道圣誕節就要來了嗎?》(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希望為當時遭遇嚴重饑荒問題的非洲籌集資金。這首單曲一問世就大獲成功,成為當年英國單曲榜冠軍歌曲并成功募集到了數百萬英鎊的善款。
美國音樂界也不甘人后:“天皇巨星”邁克杰克遜與萊昂納爾·里奇迅速合作了一首We Are The World作為呼應,并且還召喚了諸多流行巨星加入,成立了一個超級公益樂團:“美國為非洲”(USA For Africa)。
鮑勃親自將籌集的善款送到了非洲,然而,他發現這些錢對于幫助非洲來說不過是杯水車薪。所以,他決定組織一場超大型的公益演出,籌集更多資金。“拯救生命”(Live Aid)公益演唱會就此誕生 —— 音樂不但沒有國界,還能團結全世界。
1985年7月13日,在鮑勃和制作人哈維·歌德史密斯(Harvey Goldsmith)的共同努力下,這場橫跨大西洋兩岸的超大型演唱會,終于在倫敦的溫布利體育場及費城的肯尼迪體育場同時上演。60多組藝人參加義演,長達16小時的演出,以接力的方式共演唱了70多首作品,超過10億觀眾收看了100多個國家的實況轉播 —— 音樂的魔力創造了一個迄今難以超越的“音樂 + 公益”的奇跡。
弗雷迪作為皇后樂隊的主場,奉獻了被公認為全場最燃情的演唱:當弗雷迪在鋼琴前彈出《波西米亞狂想曲》的動人前奏;當弗雷迪把話筒支架掄了起來當作吉他彈奏;當弗雷迪將一只胳膊搭在攝像大叔的肩膀上開始面對面互動;當費雷迪在全場觀眾的拍手節奏中演唱We Will Rock You;當費雷迪唱到We Are The Champions 中的最高音跳下臺階—— 這些畫面成為全球無數樂迷銘記的經典。
“拯救生命”演唱會,共為非洲饑荒救濟籌集了1.27億美元的善款。
—— 后來的事實證明,這只是皇后樂隊用音樂幫助世界的開始。
請你為我,再將雙手舞動......
1991年11月24日,弗雷迪死于艾滋病并發的肺炎。
弗雷迪:“我死后,希望人們記住我是一位有價值、有內涵的音樂家。”
在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中,弗雷迪告訴其他樂隊成員自己患上了艾滋病,但請他們不要公開 —— 因為他不想成為艾滋病的“海報男孩”或“反面教材”。而真實生活中,弗雷迪向世人坦陳了這個消息,希望提高人們對艾滋病的認知。
硬核知識:艾滋病及其并發癥,治療藥物和疫苗研發的挑戰
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傳染性疾病,是影響全球健康的三大傳染性疾病之一(其他兩個是結核病和瘧疾)。HIV主要攻擊的是人體T淋巴細胞,免疫系統因此受到嚴重破壞,導致病人很容易受到各種致病菌的感染,并發生惡性腫瘤。
所以,最終導致艾滋病患死亡最常見的原因是各種并發癥,其中合并卡波西肉瘤以及肺孢子菌肺炎者死亡率最高。
HIV是一種逆轉錄病毒,到目前為止,我們尚無根治艾滋病的藥物。1996年,由華裔美籍科學家何大一提出的高效抗逆轉錄病毒(ART)療法,成為人類治療艾滋病研究進程中一個重大里程碑,這被人們通俗地稱為“雞尾酒”療法的聯合療法,能讓感染者血液中的病毒載量迅速下降,CD4細胞迅速增加。此后,該療法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普遍應用。近年來,聯合用藥的組方也在不斷調整。療效更好,對病毒抑制的時間更長,副作用更小的藥物不斷加入“抗艾軍團”。堅持服藥的HIV感染者能維持幾乎與常人一樣健康的身體與預期壽命。
而到目前為止,我們也沒有研發成功有效的HIV疫苗。HIV病毒是一種“完美病毒”,其繁殖和變異非常快,抗體很難發揮作用。此外,其遺傳多樣性比迄今已知的任何其他病原體都要大。這些給艾滋病疫苗的研發帶來了巨大挑戰。
鋼琴彈出的前奏一響起,撲面而來是那熟悉而令人熱血澎湃的旋律。弗雷迪在歌中唱到:媽媽,如果明天的這個時候我還沒有回來,你要一定要好好活下去......歌詞仿佛暗合了自己的命運。然而,音樂、藝術,超越生命,也能點亮無數生命。
弗雷迪死后,樂隊成員布萊恩·梅(Brian May)、羅杰·泰勒(Roger Taylor)以及經紀人吉姆·比奇(John Deacon)決定在5個月后舉辦一場專場音樂會,紀念他們的朋友費雷迪并且為抗擊艾滋病籌款。消息發布后的幾個小時之內,音樂會的門票就售罄。音樂會在76個國家實況播出,同時為世界各地抗擊艾滋病籌集資金。
在這場紀念音樂會之后,梅、泰勒和比奇正式成立了墨丘利·菲尼克斯信托基金(MPT),致力于抗擊HIV/艾滋病。MPT側重于資助全世界的基層組織 —— 它們往往被政府和大型非政府組織忽視,但在抗擊艾滋病的戰役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14年,皇后樂隊發行了歌曲《讓我再一次走進你的心里》(Let Me In Your Heart Again)。這首歌最初是和弗雷迪一起錄制,但直到這一年才被世人首次聽到。他們希望這首歌,能再次走進歌迷心中,并且開啟為期一個月的“零艾滋一代”倡議行動 —— 直至12月1日的“世界艾滋病日”。樂隊想通過音樂再次傳播希望和力量,激勵今天的年輕人認識到:他們可以成為終結艾滋病危機的一代人。
隨后,皇后樂隊與美國當紅流行歌手亞當?蘭伯特(Adam Lambert)開啟了新的合作。蘭伯特曾獲得《美國偶像》亞軍 (他在海選中就演唱了《波西米亞狂想曲》)。2014年,蘭伯特加入了這支傳奇樂隊,并以“皇后+亞當·蘭伯特”的角色開始了為期66天的巡演。
此外,亞當一直在為LGBT青年的反欺凌運動發聲,并獲得英國LGBT音樂獎的音樂偶像獎。亞當·蘭伯特在獲獎時發表感言:“我從偶像弗雷迪·墨丘利的故事里受到了很多啟發”。
皇后樂隊和亞當·蘭伯特通過對LGBT群體和抗擊HIV/艾滋病的承諾,以及對各種慈善事業的支持,定義了什么是真正的“音樂偶像” —— 他們用音樂和行動,為這個世界“聽上去更好”,每個人都有機會“過得更好”而努力著。
今年9月28日,皇后樂隊還會和亞當·蘭伯特一同登上紐約中央公園的“全球公民節”舞臺。與數以萬計的“全球公民”一起呼吁世界各國領導人、政府、組織、每個人,攜手努力,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并且能在2030年消除極端貧困、戰勝艾滋病。
劉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