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提起養老金的計算與調整,不少人都在擔心工齡的地位越來越低。這不是空穴來風,而是2021年上海市養老金調整方案中就有體現,上漲不再與工齡掛鉤。更令人難解的是,同樣在2022年退休,工齡15年和工齡19年的養老金相差不大,僅僅300元,這是什么
提起養老金的計算與調整,不少人都在擔心工齡的地位越來越低。這不是空穴來風,而是2021年上海市養老金調整方案中就有體現,上漲不再與工齡掛鉤。
更令人難解的是,同樣在2022年退休,工齡15年和工齡19年的養老金相差不大,僅僅300元,這是什么情況?靈活就業人員難不成真的卡著最低年限繳費才劃算嗎?
多繳多得是養老金的原則,但往往領完養老金后,會發現有點小失望,似乎15年工齡和19年工齡并沒有拉開差距,為什么呢?
為了讓大家清晰了解工齡在養老金中的作用,本文將用案例數據進行解析,供大家參考,建議收藏、轉發,日后慢慢看:
01、工齡15年,養老金多少?
曾經眾人口中的工齡是企業工作年限,包含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現如今的工齡其實就是繳費年限,尤其是對于沒有視同繳費的靈活就業人員來說。
工齡=繳費年限,這意味著,無論參保人是否參加工作,只要按時繳納養老保險,退休時都會擁有所謂的工齡。
就拿鄰居老王來說,他是菜市場擺攤的,每年自己交社保,一直堅持了15年。這之后,他選擇了坐等領取養老金,用他的話說,“有個養老錢就行,不至于開口問兒女要!”
鄰居老王是土生土長的大連人,從2000年到2014年繳費后,就坐等2022年退休,基礎養老金=(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全部繳費年限×1%=(8234+8234*0.6)÷2×15×1%=988元。
不考慮這么多年個人賬戶的利息的話,個人賬戶養老金是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23570÷139=170元,也就是說,老王養老金是1158元,維持個基本生活勉勉強強。
02、工齡19年,養老金多少?
與老王的想法恰恰相反,老李反倒是覺得能多交一年能多領養老金,畢竟一年的錢就算是不交社保也攢不下,相當于攢錢了,下面是老李的繳費情況:
也就是說他和老王同時繳費,雖然老王在繳滿15年時終止了,但他一直堅持繳費,交了19年,后來因生活支出太大,沒再繳費,總共比老王多了4年繳費,養老金什么情況呢?
因為多了4年工齡,多了4年繳費,老李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必然是要高于老王的,個人賬戶的金額是37137元,再除以139個計發月份,個人賬戶養老金=267元。
有人說,個人賬戶的余額為什么不等于個人繳費的總錢數,那是因為靈活就業人員家佛誒40%進入個人賬戶,60%進入統籌賬戶。
基礎養老金=(8234+8234*0.6)÷2×19×1%=1252元;經過計算我們發現,老李的養老金是1519元,比老王多了361元,似乎并不如自己想象中差距大,這就是老李糾結的地方。
02、多繳長繳到底有哪些好處
有些人看重回本年限,那我的建議是,按照最低繳費年限、最低繳費基數參保,回本的年限是最快的;有些人看重養老金的金額,那我的建議是多繳長繳,好處自然很多。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上文提到的,工齡長的,繳費多的,在退休養老金核算時就別別人多一些,雖然上述老李比老王多了361元,但是全年多4332元,生活質量明顯提升。
其次是養老金可以多漲,當年退休雖然沒法享受當年的漲幅,但是從次年開始就能夠上漲,按照歷年來養老金的調整方案,明顯看出工齡長,養老金多的人會多漲。
久而久之,老李每一年都比老王多漲的話,養老金的差距會越來越大,多繳長繳的好處也越來越明顯,所以,有經濟條件的還是拉長繳費年限比較劃算。
靈活就業的你,如今繳費了多少年了?養老金領了多少?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陳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