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骨刺是什麼?許多患者在我的專家門診中,拿著影像學報告非常憂慮,說得最多的一句話都是,關節長骨刺了,有骨質增生的現象,黃教授我該怎麼辦?那么首先我們就先來討論一下,骨刺是什麼?骨刺(Spur)我們人類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有機生物體,透過數百萬年的
骨刺是什麼?
許多患者在我的專家門診中,拿著影像學報告非常憂慮,說得最多的一句話都是,關節長骨刺了,有骨質增生的現象,黃教授我該怎麼辦?那么首先我們就先來討論一下,骨刺是什麼?
骨刺(Spur)
我們人類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有機生物體,透過數百萬年的演化,為了能在不同險惡環境中生存下來,最終形成目前我們看到的樣子,其中最明顯與其他生物不同的是,人類是唯一可以利用雙腳行走的哺乳類動物,在兩個非常小的足部支撐當中,可以對抗地心引力,進行走路,跑步,跳遠等動作,因此我們認定,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對人體的最大挑戰自然是重心與承重.
各位發現了嗎?幾乎所有發生骨質增生的部位,都與地心引力承重相關,頸椎-腰椎,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及足跟,這些部位經過長時間的使用或過度使用(比如職業競技選手),都會出現骨質增生現象,而骨刺本生的構造,就像我們的骨頭是一模一樣的,屬于緻密型的結締組織,其中也是蛋白質和鈣離子等成分組成,因此我們應該將骨刺視為是人體的一部分,只是當我們出生的時候,這些結構并未出現,骨刺的出現,或許也是人類為了適應環境的挑戰而衍生出來的防衛機制!
為什么長骨刺?
根據前文所提,人類的直立行走能力是一種演化的結果,因此身體上的所有結構也必須有精妙的設計,因為骨頭只是基本的架構,本身并沒有任何推進的能力,走路需要的是神經,筋膜,肌肉,韌帶,肌腱,軟骨,椎間盤,半月板支撐,甚至是能量(ATP)的燃燒才能完成,于是當嬰兒落地的一瞬間,這一切的能力就按部就班地開始進行:包含大腦皮質層的生長,骨架的增加,肌肉骨骼系統的強化,心肺系統的擴增,以及軟骨椎間盤的成形,這些大量的準備都是為了要完成直立行走的基因(DNA)做準備.
但是,人類在成長過程中開始加大對于肌肉骨骼系統的需求,生活,工作,娛樂,運動,甚至是休閒時刻,都在無形中加大對于關節的壓迫,尤其是競技運動,為了更快,更高,更遠的目標,每天不斷地重複訓練,只為了取得站上領獎臺的那一刻,可是競技運動最大的殘酷是,超負荷大量的訓練,對于關節的磨損程度非常大,比如足球運動對膝關節穩定度的需求非常大,往往加速膝關節中半月板的磨損,也因此足球員的運動生命并不長,往往都是因為退化與疼痛而結束職業生命.不過,這世界上最公平的一件事,就是老化與死亡,當我們面對這個不可逆的事實時,其實就能明白骨刺真的無可避免,因為過度使用或者平時沒有鍛煉習慣的人,會開始面臨肌肉骨骼系統的退化,比如人在30歲之后,肌肉的數目,每年以1%的速度消失,如果到了50歲,肌肉纖維的數量將減少20%,再加上有肥胖的因素干擾,更可能讓肌肉纖維減少30-40%.肌肉骨骼系統對關節的保護力消失,人體只好利用骨頭來成為最后一到防線,透過骨質增生來維持直立行走的穩定度,因為跌倒很可能是我們基因設計裡的一大挑戰與缺陷,我們發現中老年人有將近60%的人有跌倒的危機,而跌倒進一步成為臥床甚至死亡的一大潛因.
骨刺的作用:
骨刺一旦出現即不可能消失,它最大的作用是為了讓身體上的承重關節,進一步提升穩定度,比如膝關節,而骨刺增生所提示的另一個深層意義,代表身體機能的快速下降,因此我認為骨刺增生是人體最聰明的防衛機制,其實不是生病了,而是透過骨刺來提高我們能直立的本能.甚至保有行走的能力,所以我們并不需要去按摩或貼膏藥來想著消除骨刺,因為這是不可能的,如果透過這些方法就能消除骨刺,那麼我們的骨頭不也就同時被消滅了?想想這些廣告真是挺有趣的.
只是,骨刺增生有好的一面,必然也可能有弊端,比如膝關節開始骨質增生,同時代表的是半月板開始喪失緩沖減震的能力,只好利用骨頭來分擔壓力,同時因為骨刺占據了原本不應該存在的空間,使得關節腔變小變窄,而影響膝關節的關節動力學表現,比如肌力下降,關節活動度下降,無法蹲起,生活品質下降,甚至加大腰椎與髖關節的壓力,引發一系列的不正確的代償模式,各位發現了嗎?膝關節疼痛的患者,75%以上都伴隨著腰痛或腰椎間盤膨出現象,這都是人體的連鎖反應,無可避免.
如何面對骨質增生呢?
骨刺發生的后期可能造成疼痛,炎癥,腫脹或者是關節活動度下降,周圍的軟組織喪失柔軟度,所以我建議的處理方式如下:
1,對骨刺保有正確的認知,骨刺不是一種病,是人體自然防衛機制
2,尋求專業機構幫助解決疼痛,比如微波,超短波,超聲波,中頻干擾電,高能激光,沖擊波等物理因子療法
3,日常生活中,開始有意識的保護關節,比如減少跪,蹲,上下樓梯負重,爬山運動,選擇對承重關節壓力小的活動(游泳,自行車)并戴上支撐性透氣性佳的護膝.
4,運動療法:選擇對關節壓力小的開放鏈運動,比如彈力帶,直腿抬高,或者前往專業的運動康復中心進行懸吊系統訓練,這裡必須強調的原則是,關節的能力必須保有活動性與穩定性兼備的狀態,因此運動療法的內容,必須由專業人員來加以指導,并通過在家中自我執行,保有關節最佳狀態,可減緩骨質增生及退化速度.
5,關注營養補充,比如氨糖,鈣,維生素補充品,減緩骨質疏松
6,充足的陽光
總結
從以上文章發現,對于人體的使用率過與不及,似乎都可能發生骨刺,骨刺的形成,我們一定要謹慎地看待,最重要的是釐清發生的原因,不要聞骨刺而心生畏懼,骨刺增生是有方法補救的,可千萬不要等到骨刺增生到不可收拾,壓迫神經產生無可挽救的疼痛,才選擇手術切除置換,手術只是解決眼前看見的骨刺,但是只要身體的肌肉骨骼系統能力沒有改善,骨刺依然會聰明地出現,我們根本阻止不了.黃教授在此溫馨提示,千萬不要相信任何可以消除骨刺的廣告與方法,充其量都是單純的疼痛治療,以免花大錢去治療之后,會發現骨刺不但沒有消失,反而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黃教授碼字不易,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或轉發給需要的人,祝福大家@康復醫學黃教授
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