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按:商家聲討美團外賣平臺傭金太高,部分騎手也正面臨著降傭……錢到底誰賺去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迫使不少行業按下了暫停鍵,停滯的背后讓無數商家陷入焦慮。餐飲是疫情期間受沖擊最大的一個行業,不少餐飲店只能靠外賣平臺做最后的掙扎。然
?
■按:商家聲討美團外賣平臺傭金太高,部分騎手也正面臨著降傭……錢到底誰賺去了?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迫使不少行業按下了暫停鍵,停滯的背后讓無數商家陷入焦慮。餐飲是疫情期間受沖擊最大的一個行業,不少餐飲店只能靠外賣平臺做最后的掙扎。
然而,外賣平臺“漲傭”讓商家叫苦連天,多地的商戶集體呼吁線上餐飲平臺降低傭金,美團就是其中一個。4月10日,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公開發布了《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直指美團外賣涉嫌壟斷、高額傭金、不公平競爭等諸多問題,呼吁美團外賣取消壟斷條款,減免高額傭金,此舉將美團再度置于輿論漩渦。
4月13日中午,美團對此回應稱2019年美團外賣八成以上商戶傭金在10%-20%,傭金收入的八成用來支付騎手工資,其中第四季度外賣平均每單利潤也不到2毛錢,占收入的2%。對于美團的回應,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再次發出說明,表示美團外賣在回應中公布的某些數據并不準確,同時再次呼吁美團取消排他限制,期待美團在4月17日之前給出一個有實質意義的回復。
實際上,這已不是第一次有餐飲協會呼吁外賣平臺減少傭金。此前,山東、重慶、四川等地餐飲協會發布的呼吁美團外賣平臺降傭金費的公開信也引起了熱議。
據了解,部分已入駐美團外賣平臺的商家其傭金高達20%及以上,另外還要承擔一定金額的配送、推廣、活動等費用。商家除了面臨原材料成本、人工工資、房租等固定支出外,外賣平臺的費率過高無疑讓商家們無利可賺、雪上加霜。
美團被指壟斷經營 雙平臺傭金更高
“雙平臺沒有補貼,服務費(傭金)扣25個點,起步5元,快無法生存了。”山東青島的秦先生對《消費者報道》說。
疫情之下,不少餐飲店無法開展堂食,只能通過線上的外賣平臺苦苦支撐。然而,面對美團平臺的高傭金,不少商家表示吃不消,秦先生也是在此期間苦苦煎熬的商家之一。他向《消費者報道》透露,傭金費率高只是一方面,還要另外承擔配送費、配送范圍費、夜間服務費、超級會員費。“當顧客在夜間下單支付22.5元時,扣除服務費、配送費、超級會員費、配送圈費和夜間服務費,最低到手9.2元,專送的話到手8.7元。一個訂單需扣了10-15元左右。”
據央視財經的報道,一般餐飲業的毛利率在30%至40%之間,美團的傭金費率上漲到商家營業額的21%,甚至更高。如果按毛利率是30%來計算,那就是每賣100塊,就賺30塊,要給美團21塊,剩下9塊,美團抽掉了商家利潤的70%;如果按毛利率是40%來計算,美團抽掉了商家利潤的52.5%。總體來說,美團抽掉了商家一半以上的利潤。
為了維持經營,不少商家只能上調外賣菜品價格。據了解,不少消費者反映近期的外賣價格明顯變高了,表示快吃不起外賣。秦先生告訴《消費者報道》,“不上漲就賠錢,賠的多了,堂食賣16元,外賣就要賣21-23元,最后我們商家到手才12元左右。因為還有一個超級會員也要扣費,現在要求商家要開通會員,不開通就沒有單。顧客在平臺用2.5元購買的5元紅包,如果顧客使用面值為6元的升級紅包,商家卻在其中承擔4元,變相是扣商家費用,平臺賺錢。”這使得不少外賣菜品的價格均高于堂食,最終為此買單的是廣大消費者。
為何美團外賣平臺收取傭金如此之高?高傭金背后是否涉及壟斷?秦先生告訴《消費者報道》,“只要雙平臺就要扣25-28的點,就是必須獨家做美團才扣得少,不讓干其他平臺。”《消費者報道》了解到,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此次公開發文指責美團,指其涉嫌壟斷經營和不正當競爭,并呼吁美團取消獨家合作限制等其他壟斷條款。事實上,這早已不是美團第一次逼獨商家。此前,廣東佛山、四川成都、海南海口等地均上演過“二選一”的戲碼,導致不少商家被迫放棄使用其他外賣平臺。
除此之外,秦先生還告訴本刊,月銷85單的店鋪無故被封了。記者了解到,其店鋪于3月11日被美團風控團隊判定其存在刷單情況,做出了置休處罰。
據了解,該店從3月1日至11日之間所接獲的外賣訂單平均每日接單50份左右。據秦先生提供的賬單顯示,該期間日均收入不超于140元。在銷量并不高的情況下,美團風控是如何評定該店存在刷單情況呢?秦先生表示,目前為止仍未收到一個合理的解釋,只能等待系統自動“解封店鋪”。
對此,《消費者報道》針對美團風控如何判定商家存在刷單行為、傭金上漲等問題向美團致電并發送采訪函,截至發稿時間,美團暫無任何回復。
最后,秦先生告訴記者,因費率(傭金)太高,且菜品價格在美團平臺過高無法吸引消費者,無奈之下只能選擇下線店鋪。
除了餐飲行業之外,酒店與娛樂行業也深陷窘境。記者通過黑貓投訴廣東站聯系到廣州某“密室逃脫”的商家張小姐,她向《消費者報道》透露,由于疫情響應國家要求關閉了門店,但準備將店鋪重新在美團上線時發現之前的訂單業務無故消失,聯系美團時被告知重新操作上線需要由原來5%的傭金上調到7%,理由是合約已過期。
張小姐告訴《消費者報道》,“我覺得很奇怪,系統合約明明寫著2020年7月到期,我們也是響應國家的政策才暫停營業,美團竟然借機提點數,這簡直就是趁火打劫發'國難財',提高傭金是明顯不合理的。”張小姐表示,“因疫情期間無法開店導致損失慘重,已經快撐不住了,原本開了兩家店,現在可能要關閉一家。之前因為這件事多次投訴卻無法解決,可能由于多地餐飲協會發布公開信呼吁美團外賣平臺降傭金費一事,目前店鋪的傭金比例已恢復正常。”
商家與平臺之間矛盾激化 美團或將再次陷入虧損泥沼
現今,餐飲行業為了自救,外賣成了不少商家的謀生之路,然而美團傭金費率過高、排他性規則讓廣大商家難以承受,怨聲載道。
在過去的五年里,美團累計虧損了近200億元。受疫情的影響,剛盈利不到半年的美團或將再次陷入虧損泥沼。餐飲外賣和到店、酒旅業務以及共享單車等新業務是美團的三大業務模塊,餐飲和酒旅業務營收狀況良好,其中外賣業務貢獻了超過一半的GMV和營收,但外賣業務長期虧損,騎手是最大的成本項。加上新業務的擴張,美團2018年的經營虧損達到了110.8億元,比2017年擴大了近兩倍。
直至2019年第二季度,因外賣業務的盈利,美團才正式扭轉盈虧,迎來首次的盈利。值得注意的是,外賣業務交易額增長38.9%。而餐飲外賣毛利卻暴增94.2%,提高傭金費率是加速變現的最有效手段。
據了解,美團創立之初,傭金并不高,有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傭金維持在5%左右。2018年,美團在香港港交所掛牌上市,2018年三季度后,美團外賣的傭金逐漸上漲,從15%漲到18%,有的甚至更高。
部分騎手傭金下降 處罰制度嚴苛
除了商家面對外賣平臺的壟斷和高傭金之舉讓商家不堪重負之外,美團的外賣騎手也成為市場競爭中的犧牲品。據美團年報顯示,2019年外賣傭金收入為496.5億,其餐飲外賣騎手成本為410.4億,占比達82.7%。2019年有399萬騎手從美團獲得收入,其中,25.7萬人是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
據了解,美團的外賣騎手并不是美團內部的團隊,為了節約成本,美團平臺將配送業務分包出去,由第三方外包公司進行招募管理。《消費者報道》在廣州市天河區隨機采訪了多名美團“專送”騎手,均表示公司沒有為他們繳納五險一金,一專送騎手透露,“每個月會從工資里扣除幾十元的保險費用。”
目前,美團外賣的工種分為“專送”和“眾包”兩種,“專送”受公司管理,要求按時出勤,“眾包”則可以自由選擇工作時間和工作量。北京市京師(鄭州)律師事務所的歐陽一鵬律師認為,依照我國《勞動法》的規定,如果勞動者事實上已成為企業、個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并為其提供有償勞動,適用勞動法。勞動者只要與企業存在管理與被管理關系,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的,即便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也具有被認定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可能性。美團“專送”員工如果受公司管理,并要求按時上班,保證8小時上班時間,性質上“就跟普通白領一樣”就要適用勞動法的規定,保證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依法應當及時履行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的義務,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拒絕承擔該項法定義務。
“最近因為疫情,很多工廠已經沒有招人的需求,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做外賣騎手,接的單也越來越少。”廣州某奶茶店門前正在等待出餐的騎手對《消費者報道》說,“我們每個月至少要跑500單外賣,也就是說那500單就相當于我們的基本工資,為4000元。現在大部分騎手一般一個月能跑700單,工資能拿6500元左右。”
對于近期美團關于傭金爭議一事,多名美團騎手表示不知情,“不知道(商家)漲傭金的事情,我們跑的單的單價也沒有上漲啊,聽說個別站點的單價還下降了。”一名專送騎手告訴《消費者報道》,“目前每跑一單(外賣)的單價為8-10元左右。”
一名來自武漢的“眾包”騎手告訴《消費者報道》,現今平臺結算的傭金越來越低,“取餐到送餐距離五公里,疫情之前這個距離的單價最低都是7元,現在以平臺虧錢的理由給我們克扣傭金,我也不知道錢去哪了?”從騎手提供的接單截圖看,該訂單只有4.4元的傭金。
該騎手表示,訂單高峰期的傭金依舊和以前一樣,但其余時間訂單的傭金均有下降,“平臺現在把傭金壓的越來越低,可是就算再低也有人跑,如果不跑就沒錢,很多人都失業出來跑外賣,為的就是吃上一口飯。
此外,外賣系統對送餐時間有嚴格要求,據廣州的一名騎手透露,“每個站點的要求不同,超過送餐時間8分鐘以上可能會扣一半的費用,有的甚至會把送餐費全部扣掉。目前扣錢最多的是客戶投訴還有退單問題,我們站點是每單的差評扣100元,有的扣200元,如果客戶打電話給美團專門投訴我們騎手的話,要扣1000元,沒有上限。”
在這如此大的處罰壓力之下,因個別商家出餐較慢,不少騎手在訂單高峰期時冒著生命危險違反交通規則以保證在配送時間內完成任務,避免罰款。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每20個外賣小哥就有3個遇過交通意外。
在疫情的影響下,餐飲、酒旅及娛樂行業首當其沖,到店業務幾乎全部停滯。本來,美團的運營模式能較好地彌補餐飲業的損失。但伴隨著上市后的盈利壓力,美團嘗試用提高傭金以及被質疑壟斷的模式“刷亮”公司業績。這也使得餐飲商家和美團的矛盾關系不斷激化。更值得深思的是,面對缺乏勞動保障的騎手及深陷窘境的商家,這種模式又能否持續下去?
《消費者報道》將密切關注相關事件的最新進展。
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