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80后之前的藏友們想必對糧票有一定的印象,糧票是我國特定經濟時期的產物,其實當時不僅有糧票,還有布票、鞋票、甚至有自行車票、電視機票等。這類票證的用處是用來購買對應的物品,沒有這種票證即使有錢也不能買東西,之所以會出現糧票之類的票證,歸根結
80后之前的藏友們想必對糧票有一定的印象,糧票是我國特定經濟時期的產物,其實當時不僅有糧票,還有布票、鞋票、甚至有自行車票、電視機票等。
這類票證的用處是用來購買對應的物品,沒有這種票證即使有錢也不能買東西,之所以會出現糧票之類的票證,歸根結底就是當時對應的物品數量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
舉個例子,新中國建立之后國家經濟處于恢復期,糧食供給嚴重不足,無法敞開供應,如果像今天這樣公開供應,很有可能出現少部分人就把糧食買完而其他人沒有糧食可買的可怕局面,這個時候為了讓人們能夠吃飽,就不得不實行配給制,每個人或者每個家庭每個月只能領到一定數量的糧票,然后憑著糧票到糧站買糧食,用完了就買不到糧食,也不能多給,所以人們只能是計算著使用糧票,那時只夠基本的溫飽需求。再后來有了電視機,但是國內卻沒有足夠的電視機廠,生產和進口的電視機只能夠社會上極少數的人使用,這個時候國家就給那些可以擁有電視機的群體發放電視機票,然后對應的群體憑著電視機票去供銷站購買電視機。
糧票等這類憑證是我國困難時期的歷史見證,具有很大的歷史意義和紀念意義,而且我國是各種發行各種票證最多的國家,不僅物品票門類最多,發行的數量和發行的地區也是全世界最多的,這就造成了我國特別廣大的票證文化,至今遺存下來的各種票證也就紀錄了當時的特定歷史狀況。
如今,糧票等票證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是它們卻并沒有被集體銷毀,而是成了不少藏家的藏品,尤其是一些特殊歷史時期特定地點發行的票證,則更有收藏價值,一些稀少的票證甚至能上拍,不少還能拍賣幾十萬上百萬元,確實令人震驚。
遺存下來的票證數量是很大的,其中最龐大的就是糧票,不少藏家在收藏活動中都會遇到糧票,什么樣的糧票值得收藏,什么樣的糧票拍賣價格高,今天就跟隨著玉齋君一起來看看史上拍賣價格最高的30大糧票吧,看完后趕緊看看自己手上的糧票有沒有相似的。
糧票拍賣榜第30名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山東省糧食總局麥糧票伍拾斤、壹百斤共2枚不同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山東省糧食總局麥糧票伍拾斤、壹百斤共2枚不同,分別加蓋“供、給”二字,山東解放區發行,八成新。
糧票拍賣榜第29名 山東解放區糧票6種
山東解放區糧票6種,詳分:1941年膠東谷草兌換券拾斤;1945年(魯南專署糧食局)外出工作飯食證叁市兩;1946年山東省糧食總局紅色秋糧票拾斤、壹百斤,藍色麥糧票伍拾斤、壹百斤,均分印“供、給”字樣;八至九八成新。
糧票拍賣榜第28名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太原綏靖公署山西省政府軍用糧票2種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太原綏靖公署山西省政府軍用糧票2種,詳分:戡亂征用物料折抵小麥憑證(太原市)小麥伍斗1枚、食糧補給證拾石(米麥各半)1枚,均由閻錫山署名發行;南寧劉紹峰先生藏品,八至九成新。
糧票拍賣榜第27名 1949年廣西軍糧票壹佰市斤樣票
糧票拍賣榜第26名 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部軍用供給糧票樣票共16枚不同大全套
糧票拍賣榜第25名 解放區及志愿軍糧票等一組共9枚
解放區及志愿軍糧票等一組共9枚,詳分:晉冀魯豫邊區政府1944年兌米票拾貳兩;華中行政辦事處公草證1949年公草伍拾市斤、壹佰市斤、貳佰市斤;(志愿軍)就餐憑證1965年壹餐、壹天;南京市購糧券1966年貳拾市斤;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第十團流動購肉票貳市斤2枚;七成至全新。
糧票拍賣榜第24名 糧票5枚
詳分:太岳行署兌米票1946年拾貳兩、1947年拾兩、貳斤捌兩,兌料票1946年肆斤,均屬晉冀魯豫解放區發行;山西省政府飼草征購證1944年拾觔,由閻錫山署名;整體約八成新。
糧票拍賣榜第23名 1950年蘇南行政區糧食局馬糧票伍拾市斤、草票壹百市斤、麥票伍百市斤樣票共3種不同
糧票拍賣榜第22名 糧票一組
糧票拍賣榜第21名 山東地區飯票、糧票一組六枚
糧票拍賣榜第20名 建國初期糧票一組九枚
建國初期糧票一組九枚,包括: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新區借糧證米票壹斤四枚不同,拾貳斤一枚(邊紙有損);1948年華北區公糧票小米拾叁兩一枚;1950年西南區糧秣票大米票壹斤二枚;1950年浙江省糧食局草票拾市斤一枚,較少見,八成至九成新。
糧票拍賣榜第19名 民國·解放區東北糧食總局前方戰區粗糧米玖兩特種糧票
糧票拍賣榜第18名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菏澤縣經費籌委會·小麥糧票叁斤
糧票拍賣榜第17名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東北糧食總局·前方戰區特種糧票粗糧米玖兩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東北糧食總局·前方戰區特種糧票粗糧米玖兩,限南滿戰區使用,背印使用說明;東北解放區糧票之少見品,七五成新。
糧票拍賣榜第16名 民國三十六年東北行政委員會貿易總局購糧券壹千五百圓(打孔“PAID”) 遼北省政府購糧券壹萬圓 民國三十七年東北解放區后方糧票粗糧米柒兩各一枚
糧票拍賣榜第15名 太原綏靖公署山西省政府糧票2種
太原綏靖公署山西省政府糧票2種,詳分:1942年半日份食糧券改為半日份現品受領證;1948年食糧補給證五斗(米麥各半);票上均有閻錫山簽名,背印發行條例;八至九五成新。
糧票拍賣榜第14名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晉察冀邊區軍用糧票小麥壹佰斤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晉察冀邊區軍用糧票小麥壹佰斤,附帶有存根;森本勇先生藏品,七五成新(另附送:1945年涉縣政府公糧存據1枚、1949年永和縣城關倉庫夏借收據2種等,合計共3枚山西解放區糧單)
糧票拍賣榜第13名 1950年蘇南行政區糧食局糧票樣票一組九枚
1950年蘇南行政區糧食局糧票樣票一組九枚,包括:米票伍拾市斤;麥票拾市斤、伍拾市斤、叁佰市斤;草票拾市斤、伍拾市斤、叁佰市斤,其中一枚有損;馬糧票拾市斤、伍拾市斤,其中一枚有貼痕,較少見,八成至九成新。
糧票拍賣榜第12名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浙東行政公署糧票食米伍拾市斤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浙東行政公署糧票食米伍拾市斤,由浙東新四軍所發行,上印說明文字五條;江南前輩藏家出品,八五成新。
糧票拍賣榜第11名 1952-1953年行軍糧票一組九枚
糧票拍賣榜第10名 糧票一組
糧票拍賣榜第9名 民國·浙東糧票一組八枚
1941年-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的浙東地區,以丘陵為主,包括鎮海、慈溪、余姚等三縣的姚江以北地區和上虞縣東北部的一部分。它位于滬杭甬三角地帶的中心,北瀕杭州灣,西臨曹娥江,南達姚江,東至甬江。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人口100余萬。曾經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華中敵后抗日根據地八個戰略基地之一,也是全國19個解放區之一。根據中共中央華中局指示,在經濟方面采取與敵針鋒相對的斗爭,建立浙東銀行,發行自己的貨幣--浙東抗幣,同時發行浙東糧票,打破日偽經濟封鎖,調劑金融,抵制偽幣,促進了抗日根據地的經濟發展,在中國貨幣史上占有重要而又具有特殊意義的光輝一頁。
糧票拍賣榜第8名 1951年《華東區糧食管理局糧票票樣》1冊
1951年《華東區糧食管理局糧票票樣》1冊,內含23枚票樣,詳分:華東軍政委員會財政部1951年糧票(蘇南)米票壹仟市斤、伍佰市斤、貳佰市斤、壹佰市斤、伍拾市斤,(華東)米票拾市斤,(山東)麥票伍佰市斤、貳佰市斤、壹佰市斤、伍拾市斤,(山東)雜糧伍佰市斤、貳佰市斤、壹佰市斤、伍拾市斤,(華東)馬料伍佰市斤、壹佰市斤、伍拾市斤、拾市斤;中央人民政府財政部復員軍人生產補助糧糧票1951年主糧壹仟斤、伍佰斤、壹佰斤、貳拾伍斤、拾斤;195x年領糧介紹信及“華東區1951年糧票票樣說明”各1份;森本勇先生藏品,罕見,九五成新。
糧票拍賣榜第7名 1951年行軍糧票一組六枚
新中國成立后,1951年7月1日,1951年版中央人民政府財政部行軍糧票正式流通使用。這是第一套行軍糧票。同時,原來各部隊使用的中央人民政府財政部公糧票證停止發行使用。行軍糧票主要是為保障中國人民解放軍行軍部隊的糧食供應,簡化糧食劃撥領取手續而發行的,使用時只限行軍部隊持連以上證明函件在供應站或執行供應任務之糧食局(庫)兌糧,一次性流通。其收藏價值堪稱珍貴,全套共6枚,分細糧票和馬料票兩類,細糧票面額分別為50斤、100斤、200斤,圖案分別為打谷場、農田;馬料票面額分別為6斤、30斤、60斤,圖案為耕地,有效期至1952年6月底。該套票保留下來極少,且多為樣票,成套票目前存世量估計僅有10套左右。
糧票拍賣榜第6名 全國通用糧票叁市斤
糧票拍賣榜第5名 伍市斤全國通用糧票
糧票拍賣榜第4名 全國通用糧票 (一組)
糧票拍賣榜第3名 糧票一組 24枚
糧票拍賣榜第2名 黑龍江省糧票一組
糧票拍賣榜第1名 行軍糧票樣票一組一組12張
行軍糧票主要是為保障中國人民解放軍行軍部隊的糧食供應,簡化糧食劃撥領取手續而發行的,使用時只限行軍部隊持連以上證明函件在供應站或執行供應任務之糧食局(庫)兌糧,一次性流通。
王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