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茶飲市場有望再次成為競爭熱點。知食君從伊利方面獲悉,這家中國最大的乳業巨頭即將推出旗下首個國潮茶飲品牌“茶與茶尋”,邁出進軍無糖茶市場的第一步。無獨有偶,就在伊利官宣推出無糖果茶之前不久,農夫山泉再次表示不想只局限當一名“大自然的搬運工”,
茶飲市場有望再次成為競爭熱點。
知食君從伊利方面獲悉,這家中國最大的乳業巨頭即將推出旗下首個國潮茶飲品牌“茶與茶尋”,邁出進軍無糖茶市場的第一步。無獨有偶,就在伊利官宣推出無糖果茶之前不久,農夫山泉再次表示不想只局限當一名“大自然的搬運工”,會即將推出茶飲料和碳酸飲料的組合物“汽茶”。
兩大巨頭公司相繼推出茶飲,除了頗有點英雄所見略同之意,還可能預示著茶飲有望再次迎來爆發期。調研數據也顯示,和發達國家市場相比,中國茶飲市場還處于早期階段。
兩大巨頭的不同算計
據知食君了解,“茶與茶尋”的品牌定位是“新派國潮茶飲茗家”,其誕生概因伊利團隊看中0糖茶飲的發展潛力,希望在不犧牲口感和口味的基礎上,給想品嘗甜味又有控制熱量需求的消費者提供一種新的健康選擇,其新,就表現為它添加有益生菌。
目前,“茶與茶尋”只有桃香烏龍和青柑普洱兩個口味。官方信息顯示,前者茶源是嚴選自福建安溪鐵觀音,搭配真實桃汁,后者則是嚴選自大葉種普洱和新會陳皮,兩種味道的飲品包裝均為400ml,每瓶中都添加有20億CFU(CFU為菌落形成單位)乳雙歧桿菌。
值得注意的是,伊利方面特別聲稱所含菌種獲得過NutraIngredients Award 2020體重管理大獎。知食君查詢后得知,NutraIngredients Award 2020是Vitafoods 集團在2020年舉辦的年度健康功能原料會展期間頒發的年度大獎,該會展的行業地位大致類似于法國戛納電影節的行業地位,頗具權威。而在2020年的會展上,僅有4種功能原料獲得“體重管理大獎”(Weight Management)。
此外,為了成功鎖定以Z世代、大學生和精致白領為主的消費群體,伊利還特別為該品牌設計了兩個原創IP形象——身著傳統服飾的“茶葉宗門傳人”茶雨和有一片茶葉尾巴的“茶寵”阿尋。
知食君還在伊利天貓旗艦店注意到,茶與茶尋由位于蘇州常熟高新產業園內的東洋飲料(常熟)有限公司生產。官方信息顯示,東洋飲料(常熟)有限公司由東洋制罐株式會社和日本飲料株式會社合資興辦的日資企業,這意味著最初的茶與茶尋系委外給第三方企業加工生產。不過,伊利方面也介紹說,后續產品將根據需求可能有所改變。
相比初次進入茶飲市場的伊利,農夫山泉已經在茶飲市場摸索了近20年。
在很多人的記憶中,鐘睒睒早在2011年就推出過“東方樹葉”品牌的茶飲,不過市場反應很糟糕,因為太苦太澀而被消費者稱為“最難喝飲料”,但熟悉其產品發展脈絡的人卻曉得,這位前“中國首富”早在2005年就染指茶飲市場,推出的第一個茶飲品牌就是“汽茶”——將碳酸飲料和茶飲料結合在一起,有充盈的氣泡感。后來農夫山泉又推出過tot蘇打紅茶和泡泡茶等兩款茶+碳酸的組合,但市場反饋都不如人意。
16年后,鐘睒睒重拾“汽茶”品牌,基于“真茶真汽,底汽十足”的市場定位,再次向碳酸+茶組合發起沖擊。據悉,農夫山泉這一次沒有跟風0糖概念,改走低糖路線,糖源分別來自于白砂糖、赤蘚糖醇和木糖醇等,在口味上有百香烏龍、青柑普洱、黃皮茉莉等三種供消費者選擇。事實上,鐘睒睒在低糖茶飲賽道上已潛心多年,他在2006年就推出過“農夫茶”,并在2016年上市有果汁甜味的茶π。
瓶裝茶飲市場還有巨大增長空間
1993年,旭日升推出瓶裝冰裝,由此開創了垂直的瓶裝茶飲市場。1996年,來自臺灣的康師傅和統一企業在大陸推出瓶裝冰紅茶,以及內地的娃哈哈綠茶等共同推動瓶裝茶飲發展。不過,當時的茶飲都是含糖飲料。1997年,日本三得利帶著無糖烏龍茶進入中國市場,然而市場接受度不高,隨后,統一、康師傅、農夫山泉相繼推出無糖茶產品,國內的無糖茶市場進入市場培育期,但是消費者習慣于微甜的冰紅茶,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各種品牌的紅茶、綠茶在茶飲市場里持續占有相當的份額。
從2013年左右開始,瓶裝茶飲市場增長乏力,原因是成長起來的90后年輕消費者在注重口感,包裝設計的同時,更看重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其中就包括對糖和熱量的擔憂。英國市場調查公司英敏特的食品飲料分析師徐文馨就曾指出,“消費者正變得越來越精明,他們開始關注飲料的制作原料是否是真材實料,會仔細觀看配料表里熱量和糖分含量。”另據歐睿咨詢的數據顯示,我國茶飲料市場整體從2013年、2014年左右景氣度開始下滑。2014年至2017年期間,銷量持續下滑但銷售額基本持平。
2018年,名不見經傳的元氣森林在行業內掀起0糖風潮,一時間0糖成了飲料標配,茶飲市場也被卷入其中,隨著農夫山泉、可口可樂和雀巢等中外巨頭企業的加入,無糖茶市場或許真的將要迎來一波爆發。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詢公司數據顯示,受到中國消費者健康意識增長的驅動,我國無糖茶飲料零售額持續快速增長,2019年零售額為41億元,2014年-2019年的復合年增長率高達32.6%。還有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無糖飲料行業市場規模為16.6億元,在軟飲料(不含包裝飲用水)中占比0.27%,2019年已發展至為98.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42.84%。盡管增速較快,我國無糖飲料在軟飲料(剔除包裝飲用水)中占比僅1.25%,而無糖茶飲的市場占比更加渺小。
相比市場更為成熟的發達國家,我國無糖茶銷量的市場占比也顯得微不足道——2019年,日本的茶飲料中約70%是無糖茶飲,澳洲在2018年的無糖茶飲占比也達到44.4%。而2019年我國無糖茶占比僅5.2%,大至類似于日本無糖飲料興起的初期。這意味著,無論是低糖,還是無糖,我國的瓶裝茶飲市場規模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或許正因為此,瓶裝茶飲市場上不僅有伊利、農夫山泉的身影,連新式茶飲中的喜茶、奈雪的茶和樂樂茶等品牌企業也卷了進來,可以想見,隨著更多飲料企業的入局,整個市場將風云再起,當然,競爭也將更加激烈。其中,健康和功能性將成為主旋律。
目前來看,茶飲市場依舊保持較高的增速。知食君在昨日的報道中指出,統一企業在2021年的茶飲業務收入為62.72億元,同比增長15.2%。而依據2021年半年報數據,康師傅在截止2021年上半年的瓶裝茶市場的占有率為42.1%,穩居市場首位。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高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