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生》
[原創] #現代詩#
走了一夜
哭著
喊著
臉上流淌著淚水
渾身沾滿鮮血
從天堂
來到了
人間……
《漢子詩人~2020年4月6日農歷三月十四日11時11分宅家于北京》
《媽.爸.親愛的……》
[原創] #現代詩#
叫一聲
媽
天地轟然倒塌……
叫一聲
爸
日月瞬間褪色……
叫一聲
親愛的
江海猶如脫韁的野馬……
《漢子詩人~2020年4月5日農歷三月十三日12時12分宅家于北京之作》
《*清.明*二首》
文/@漢子詩人【原創】
其一,
寒枝風
中瑟,墳頂生
飛花。
疏煙沾
帶淚,影落誰
人家。
其二,
黃泉噴涌思
念淚,
陰陽相隔夢
斷魂。
滿天泣聲喚
親人,
再有來生永
不分。
《漢子詩人~2020年4月4日農歷三月十二日*清.明*5點55分愴然淚下于北京》
王國維最有名的十首詩如下: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3、《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4、《渭城曲》渭城朝雨_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5、《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6、《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7、《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8、《老將行》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射殺山中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須兒!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自從棄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昔時飛箭無全目,今日垂楊生左肘。路旁時賣故侯瓜,門前學種先生柳。蒼茫古木連窮巷,寥落寒山對虛牖。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潁川空使酒。賀蘭山下陣如云,羽檄交馳日夕聞。節使三河募年少,詔書五道出將軍。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愿得燕弓射大將,恥令越甲鳴吾君。莫嫌舊日云中守,猶堪一戰取功勛。
9、《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云裘。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10、《桃源行》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山口潛行始隈_,山開曠望旋平陸。遙看一處攢云樹,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云中雞犬喧。驚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云山。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游衍。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峰壑今來變。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云林。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應該是杜甫的這首
《登高》寫盡了人間的苦難,孤獨,寂寞,疾病,愁悵,無助和憂國憂民的情懷。
猿嘯哀,鳥飛回,落木蕭蕭下,長江滾滾來…。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作對中國古典詩歌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并被世人尊稱為“詩圣”。
少年的杜甫意氣風發,游覽四方,生活快意無憂。
中年失意,輾轉流離,因不忍官場的黑暗,決意離開長安,四處奔忙 ,但壯志未籌,心情非常落寞。
相比中年,杜甫晚年的生活更顯得格外凄慘。“安史之亂”,杜甫親眼所見百姓在酷吏壓迫下水深火熱的生活,對老百姓們深表同情,卻又無可奈何。而他自己也是要靠友人的接濟才勉強有一個棲身之所。
杜甫的一生飽經憂患,顛沛流離。“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是杜甫在“安史之亂”結束四年之后所作。杜甫淪落他鄉,病魔纏身,于高樓上感慨身世的無奈,生活的悲涼。
他憂國憂民,即便身處逆境,也時刻不忘關懷身處困境的百姓,擔憂國家的前途命運。
這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曾被編入中學語文教材里。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在逆境中,他向我們展現的不僅僅是對自身不幸遭遇的哀嘆,更是其心系天下的家國情懷。
你見過最動情的句子是什么?回答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寶庫,豐富多彩,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動情的句子,數不勝數,實在太多。我最喜歡的 ,記憶猶新的是宋代詩人張先的《一叢花》:“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蒙蒙。嘶騎漸遙,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橈通。梯橫畫閣黃昏后,又還是,斜月簾櫳。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這首詩,分上下兩闋,上闋寫情中之景。下闋寫景中之情。從怨婦與丈夫離愁別恨的產生原因寫起,以愁恨之多所產生的“不如桃杏嫁東風”作結。層層推進,條理清楚,情真意切。寫一位女子,丈夫離別,獨守空房,苦悶悲傷,離愁別恨。讀來讓人同情感慨。尤其是“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還勾起了我的共鳴。獨守空房,寂寞難耐凄涼。不如那桃杏,風拂雨潤,撫媚 嬌嬈。
這首詩的大概意思是:登高遠望,萬念俱焚。我與丈夫這種離愁別恨,什么時候才能能結束?“問世上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世上沒有任何東西 ,能比上我對丈夫的思念情懷,這么濃厚。思念丈夫讓我心亂如麻,正遇上這柳絮飛揚。望著楊柳絮絮叨叨,想著當年與丈夫離別時的情景:“嘶騎漸遙,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丈夫騎著高頭大馬,馬隊嘶叫著,向遠方跑去,揚起團團塵灰,直到望不見夫君的蹤影。。。。思念丈夫,扯心裂肺的痛,無可奈何的傷。悲痛凄慘,無處訴說。
第二段,也就是下闋。從情中之景,轉到景中之情。也就是從回憶轉到眼前的景物。由景及情,更加突出了重點,強化了情感。池水溶溶,小船南來北往 ,鴛鴦悠悠然嘻戲。。。這一切,怨婦看在眼里,但不覺高興,反而傷痛。如果我們把整篇詩句 ,承接起來:怨婦白日“傷高懷遠”,夜晚“斜月簾櫳”,孤獨寂寞之狀,令人不寒而栗。“更何況”又“還是”不只今夜如此,而是長此以往,夜夜煎熬!日日受煎熬,夜夜守斜月。女子思前想后,“沉恨細想”。。。觸景生情,怨極生恨!情愁怨恨達到了極致。自怨自艾,不由自主的發出感慨:“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風拂桃杏,綽約多姿。人不如花,孤獨寂寞。你看人家桃杏,風兒輕輕吹拂,綽約多姿,顯得嬌艷撫媚。而我還不如那花兒,在這里獨守空房。細細想著,怨婦由思念丈夫,變成怨恨丈夫。唐代詩人李益:“嫁得翟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于弄潮兒。”嫁給你,讓我夜夜守活寡,日日感寂寞。早知道如此,還不如嫁給一個日日夜夜能與我長相廝守的人。
這位怨婦的愛恨情愁,在這里表現得活靈活現,淋漓盡致。這首詩,深深地打動了我,感染了我,蕩擊了我脆弱的心,不由得對這位思念丈夫,牽腸掛肚,離愁別恨的女子,深感同情,想起自己,也有同樣的遭遇。本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所以說,這首詩句,是我看過的最動情的句子。謝謝!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詠蘭 徐 渭《墨蘭》
醉抹醒涂總是春, 百花枝上綴精神。 自從畫取湘蘭后, 更不閑題與別人。 周 易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孔 丘《猗蘭操》
習習谷風,以陰以雨。之子于歸,遠送于野。 何彼蒼天,不得其所。逍遙九州,無所定處。 時人暗蔽,不知賢者。年紀逝邁,一身將老。 陶淵明《幽蘭》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屈 原《九歌》
綠葉兮素權,芳菲菲兮龔余。 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 余既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 《離騷》 扈江蘺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時暖暖其將罷兮,結幽蘭而延佇...... 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佩...... 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 張 衡《怨 篇》
猗猗秋蘭,植彼中阿。 有馥其芳,有黃其葩。 雖曰幽深,厥美彌嘉。 之子云遠,我勞如何。 釋無可《詠蘭》
蘭色結春光,氛氳掩眾芳。 過門階露葉,尋澤徑連香。 畹靜風吹亂,亭秋雨引長。 靈均曾采擷,紉佩掛荷裳。 李德裕《花藥欄》(花藥四時相續,常可留玩) 蕙草春已碧,蘭花秋更紅。 四時發英艷,三徑滿芳叢。 秀色濯清露,鮮輝搖惠風。 王孫未知返,幽賞竟誰同。 陳 陶《種蘭》
種蘭幽谷底,四遠聞馨香, 春風長養深,枝葉趁人長。 智水潤其根,仁鋤護其芳。 蒿藜不生地,惡鳥弓已藏。 椒桂夾四隅,茅茨居中央。 左鄰桃花島,右接蓮子塘。 一月薰手足,兩月薰衣裳。 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腸。 幽人饑如何,采蘭充糇糧。 幽人渴如何,醞蘭為酒漿。 地無青苗租,白日如散王。 不嘗仙人藥,端坐紅霞房。 日夕望美人,佩花正煌煌。 美人久不來,佩花徒生光。 刈獲及葳蕤,無令見雪霜。 清芬信神鬼,一葉豈可忘。 舉頭愧青天,鼓腹詠時康。 下有賢公卿,上有圣明王。 無階答風雨,愿獻蘭一筐。 杜 牧《蘄州蘭溪》
蘭溪春盡碧泱泱,映水蘭花雨發香。 楚國大夫憔悴日,應尋此路去瀟湘。 《和令狐侍御賞蕙草》
尋常詩思巧如春,又喜幽亭蕙草新。 本是馨香比君子,繞欄今更為何人。 溫庭筠《蘭》 芃余昔自西濱,得蘭數本,移熱于庭,亦既愈歲,而芃然蕃殖。自余游者,未始以芳草為遇矣,因悲夫物有厭常而返,不若混然者有之焉,遂寄情于此寓賞本殊致,意幽非我情。 吾常有疏淺,外物無重輕。 各言藝幽深,彼美香素莖。 豈為賞者設,自保孤根生。 易地無赤株,麗土亦同榮。 賞際林壑近,泛馀煙露清。 余懷既郁陶,爾類徒縱橫。 妍媸茍不信,寵辱何為驚。 真隱諒無跡,激時猶簡名。 幽叢靄綠畹,豈必懷歸耕。 唐彥謙《蘭》(二首) 清風搖翠環,涼露滴蒼玉。 美人胡不紉,幽香藹空谷。 謝庭漫芳草,楚畹多綠莎。 于焉忽相見,歲晏將如何? 黃 滔 《芳草》 澤國多芳草,年年長自春。 應從屈平后,更苦不歸人。 張友正《春草凝露》 蒼蒼芳草色,含露對青春。 已賴陽和長,仍漸潤澤頻。 日臨殘未滴,風度欲成津。 蕙葉垂偏重,蘭叢洗轉新。 將行愁浥逕,欲采畏濡身。 獨愛池塘畔,清華遠襲人。 崔 涂《幽蘭》 幽植眾能知,貞芳只暗持。 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 白露沾長早,青春每到遲。 不知當路草,芳馥欲何為。 韓 偓《偶題》 俟時輕進固相妨,實行丹心仗彼蒼。 蕭艾轉肥蘭蕙瘦,可能天亦妒馨香。 孫 顧《清露被皋蘭》 九皋蘭葉茂,八月露華清。 稍與秋陰合,還將曉色并。 向空羅細影,臨水泫微明。 的礫添幽興,芊綿動遠情。 夕芳人未采,初降鶴先驚。 為感生成蕙,心同葵藿傾。 趙元淑《聞楊炯幽蘭之歌作》 昔聞蘭葉據龍圖,復道蘭林引鳳雛。 鴻歸燕去紫莖歇,露往霜來綠葉枯。 貫休《書陳處士屋壁》 有叟傲堯日,發白肌膚紅。 妻子亦讀書,種蘭清溪東。 白云有奇色,紫桂含天風。 那應迎鶴書,肯羨于洞洪。 《秋望寄王使君》 靜躡紅蘭徑,憑高曠望時。 無端求句苦,永日壑風吹。 大月生峰角,殘霞在樹枝。 只應劉越曰,清嘯正相宜。 李世民《芳蘭》 春暉開紫苑,淑景媚蘭場。 映庭含淺色,凝露泫浮光。 日麗參差影,風傳輕重香。 會須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賦得花庭霧》 蘭氣已熏宮,新蕊半妝叢。 色含輕重霧,香引去來風。 拂樹濃舒碧,縈花薄蔽紅。 還當雜行雨,仿佛隱遙空。 上官儀《假作幽蘭詩》 日月雖不照,馨香要自豐。 有怨生幽地,無由逐遠風。 李 嶠《蘭》 虛室重招尋,忘言契斷金。 英浮漢家酒,雪儷楚王琴。 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 河汾應擢秀,誰肯訪山陰。 王 勃《春蘭》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 直知人事靜,不覺鳥聲喧。 陳子昂《感遇》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 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生。 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 張九齡《園中時蔬盡皆鋤理唯秋蘭數本委而不顧彼雖一物有足悲者遂賦二章》 場藿已成歲,園葵亦向陽。 蘭時獨不偶,露節漸無芳。 旨異菁為蓄,甘非蔗有漿。 人多利一飽,誰復惜馨香。 幸得不鋤去,孤苗守舊根。 無心羨旨蓄,豈欲近名園。 遇賞寧充佩,為生莫礙門, 幽林芳意在,非是為人論。 《詠 蘭》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李 白《孤蘭》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贈友人 三首其一》 蘭生不當戶,別是閑庭草。 夙被霜露欺,紅榮已先老。 謬接瑤華枝,結根君王池。 顧無馨香美,叨沐清風吹。 馀芳若可佩,卒歲長相隨。 《于五松山贈南陵贊府》 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 蘭秋香風遠,松寒不改容...... 賀蘭進明《古意》 崇蘭生澗底,香氣滿幽林。 采采欲為贈,何人是同心。 日暮徒盈抱,徘徊幽思深。 慨然紉雜佩,重奏丘中琴。 牟 融《山寺律僧畫蘭竹圖》 偶來絕頂興無窮,獨有山僧筆最工。 綠徑日長袁戶在,紫荃秋晚謝庭空。 離花影度湘江月,遺佩香生洛浦風。 欲結歲寒盟不去,忘機相對畫圖中。 韓 愈《猗蘭操》(一曰幽蘭操 孔子傷不逢時作)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不采而佩,于蘭何傷。 今天之旋,其曷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貿貿,薺麥之茂。 子如不傷,我不爾覯。 薺麥之茂,薺麥之有。 君子之傷,君子之守。 劉禹錫《令孤相公見示新栽蕙蘭二草之什兼命同作》 上國庭前草,移來漢水潯。 朱門雖易地,玉樹有馀陰。 艷彩凝還泛,清香絕復尋。 光華童子佩,柔軟美人心。 惜晚含遠思,賞幽空獨吟。 寄言知音者,一奏風中琴。 白居易《問友》 種蘭不種艾,蘭生艾亦生。 根亥相交長,莖葉相附榮。 香莖與臭葉,日夜俱長大。 鋤艾恐傷蘭,溉蘭恐滋艾。 蘭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 沉吟意不決,問君合何如。 元 稹《春別》 幽芳本未闌,君去蕙花殘。 河漢秋期遠,關山世路難。 云屏留粉絮,風幌引香蘭。 腸斷回文錦,春深獨自看。 宋 朝 范成大《次韻溫伯種蘭》 靈均墮荒寒,采采紉蘭手。 九畹不留客,高丘一回首。 崢嶸路孔棘,凄愴肘生柳。 逐令此粲者,永與窮愁友。 不如湯子遠,情事只詩酒。 但知愛國香,此外付烏有。 栽培帶苔蘚,披拂護塵垢。 孤芳亦有遇,灑濯居座右。 君看深林下,埋沒隨藜莠。 朱 熹《秋蘭已悴以其根歸學古》 秋至百草晦,寂寞寒露滋。 蘭皋一以悴,蕪穢不能治。 端居念離索,無以遺所思。 愿言托孤根,歲晏以為期。 《詠 蕙》 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 適意欲忘言,塵編詎能老。 《蘭 澗》 光風浮碧澗,蘭杜日猗猗。 竟歲無人采,含薰只自知。 《蘭》 去歲,蒙學古分惠蘭花清賞,既歇復以根叢歸之故畹,而學古預有今歲之約,近聞頗已著花,輒賦小詩以尋前約。 秋蘭遞初馥,芳意滿沖襟。 想子空齋里,凄涼楚客心。 夕風生遠思,晨露灑中林。 頗憶孤根在,幽期得重尋。 《蘭》 謾種秋蘭四五莖,疏簾底事太關情。 可能不作涼風計,護得幽香到晚清。 劉克莊《詠蘭》 蕭艾榮枯各有意,深藏芳潔欲奚為。 世間鼻孔無憑托,且伴幽窗讀楚辭。 《蘭》(二首) 深林不語抱幽貞,賴有微風遞遠馨。 開處何妨依蘚砌,折來未肯戀金瓶。 孤高可把供詩卷,素淡堪移入臥屏。 莫笑門無佳子弟,數枝濯濯映階庭。 兩盆去歲共移來,一置雕闌一委苔。 我拙扶持令葉瘦,君能調護遣花開。 隸人挑蠹巡千匝,稚子澆泉走幾回。 亦欲效顰耘小圃,地荒終恐費栽培。 趙以夫《詠蘭》 一朵俄生幾案光,尚如逸士氣昂藏。 秋風試與平章看,何事當時林下香。 王 柏《蘭》 早受樵人貢,春蘭訪舊盟。 謝庭夸瑞物,楚澤擷芳名。 蒼玉裁圭影,紫檀含露英。 奚奴培護巧,苔蘚日菁菁。 方 岳《買蘭》 幾人曾識離騷面,說與蘭花枉自開。 卻是樵夫生鼻孔,擔頭帶得入城來。 趙孟堅《題蘭》 六月衡湘署氣蒸,幽香一噴冰人清。 曾將移入浙西種,一歲才華一兩莖。 陳 旋《題畫蘭》 九畹光風轉,重巖墜露香。 紫宮祠太乙,瑤席薦瓊芳。 釋道潛《吟蘭》 陰崖月窟得芳叢,滿屋歸來夸所逢。 凈掃幽徑植蘚墀,紫莖綠葉弄奇姿。 疏簾風暖日華薄,芳馥滿懷君自知。 真山民《春日》 韶光今幾許,我欲問流鶯。 花影掃不去,草根鋤又生。 心安諸妄息,身老萬緣輕。 正是春風好,幽蘭不肯爭。 鄭思肖《墨蘭》 鐘得至清氣,精神欲照人。 抱香懷古意,戀國憶前身。 空色微開曉,晴光淡弄春。 凄涼如怨望,今日有遺民。 周竹坡《蘭》 藝蘭當九畹,蘭生香滿路。 紉君身上衣,光明奪縑素。 孤芳一衰歇,凋零濕秋露。 佩服得君子,亦足慰遲暮。 張 詠《蕭蘭》 種蕭芳蘭中,蕭生蘭亦瘁。 它日秋風來,蕭蘭一齊敗。 自古賢者心,所憂在民泰。 不復夢周公,中夜獨慷慨。 丁 謂《蘭》 彼羨南陔子,其誰粉署郎。 渥丹承露彩,紺綠泛風光。 屢結騷人佩,時飄鄭國香。 何須尋九畹,十步即芬芳。 梅堯臣《蘭》 楚澤多蘭人未辯,盡以清香為比擬。 蕭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馨襲衣美。 文彥博《幽蘭》 燕姞夢魂唯是見,謝家庭戶本來多。 好將綠葉親芳穗,莫把清芬借敗荷。 避世已為騷客佩,繞梁還入郢人歌。 雖然九畹能香國,不奈三秋鵜鴂何。 王安石《朱朝議移法云蘭》 幽蘭有佳氣,千載閟山阿。 不出阿蘭若,豈遭乾闥婆。 楊 杰《春蘭》 春蘭如美人,不采羞自獻。 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 《蕙 花》 蕙本蘭之族,依然臭味同。 曾為水仙佩,相識楚詞中。 王 令《蔬蘭》 曉折寒蔬野圃間,荒林深處有芳蘭。 世無賢士紉為佩,猶有幽人日取餐。 蘇 軾《題楊次公春蘭》 春蘭如美人,不采羞自獻。 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 丹青寫真色,欲補離騷傳。 對之如靈均,冠佩不敢燕。 前四句為楊杰詩。 蘇 轍《次韻答人幽蘭》 幽花耿耿意羞春,紉佩何人香滿身。 一寸芳心須自保,長松百尺有為薪。 《幽蘭花》(二首) 李徑桃蹊次第開,穠香百和襲人來。 春風欲擅秋風巧,催出幽蘭繼落梅。 珍重幽蘭開一枝,清香耿耿聽猶疑。 定應欲較香高下,故取群芳競發時。 《種蘭》 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穢, 更鄰細葉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叢倚修筠午陰涼。 欲遣蘼蕪共堂下,眼前長見楚詞章。 惠 洪《早春》 山中春尚淺,風物麗煙光。 澗草殷勤綠,巖花造次香。 浮根爭附絡,細葉正商量。 好在幽蘭徑,無人亦自芳。 朱淑真《乞蘭》 幽芳別得化工栽,紅紫紛紛莫與偕。 珍重故人培養厚,真香獨許寄庭階。 楊萬里《詠蘭》 健碧繽繽葉,斑紅淺淺芳。 幽香空自秘,風肯秘幽香。 《蘭花》 雪徑偷開淺碧花,冰根亂吐小紅芽。 生無桃李春風面,名在山林處士家。 政坐國香到朝市,不容霜節老云霞。 江籬圃蕙非吾耦,付與騷人定等差。 陸 游《蘭》 南巖路最近,飯已時散策。 香來知有蘭,遽求乃弗獲。 生世本幽谷,豈愿為世娛。 無心托階庭,當門任君鋤。 薛季宣《種蘭》 蘭生林樾間,清芬倍幽遠。 野人坐官曹,茲意極不淺。 西窗蔽斜日,松釵架春晚。 墻陰蒔花木,憔悴根日損。 植此山國香,坐與前事反。 扶疏可紉佩,心緒端有本。 芽生僅盈壇,高風成九畹。 群芳顏色好,祗自夸園苑。 何如淡嚼蠟,草莽曾誰混。 對我靜無言,忘形如莽篿。 《刈蘭》 東畹刈真香,靜院參瓶水。 高遠不勝情,時逐微風起。 和雨翦閑庭,誰作騷人語。 記得舊家山,香來無覓處。 明 朝 文 彭《蘭竹卷》 西齋半日雨浪浪,雨過新梢出短墻。 塵土不飛人跡斷,碧陰添得晚窗涼。 王谷祥《蘭》 綠葉轉光風,紫英泛清馥。 不受當門鋤,托根在空谷。 文 嘉《蕙》 清風從東來,幽香忽西去。 欲以寄所思,所思在何處。 《蘭》 幽蘭奕奕吐奇芳,風度深大泛遠香。 大似清真古君子,閉門高譽不能藏。 徐 渭《墨蘭》 醉抹醒涂總是春,百花枝上綴精神。 自從畫取湘蘭后,更不閑題與別人。 《題蘭竹》 蘭與竹相并,非關調不同。 氤氳香不遠,聊為引清風。 《題水仙蘭花》 水仙開最晚,何事伴蘭苕? 亦如摩詰叟,雪里畫芭蕉。 《蘭》 蘭亭舊種越王蘭,碧浪紅香天下傳。 近日野香成秉束,一籃不值五文錢。 《寫蘭與某子》(仙華其號也) 仙華學杜詩,其詞拙而古。 如我寫蘭竹,無媚有清苦。 《蘭谷歌》 句踐種蘭必擇地,只今蘭渚乃其處, 千年卻有永和事,右軍墨藻流修禊。 吾越蘭譜本如此,只今春來稽山里, 蘭花蘭葉垂云紫。 近聞楚國之黃州,雄山絕谷通金牛, 蒼蒼元氣秘不得,一夫大嗓鳴天球。 門人歸來對我說,正是劉君稱彥哲, 于世百物無所耽,谷里種蘭盈百葉。 有時幾案拂玉光,鎮夜管毫僭蕊芒, 古來楚越本接疆,不待風吹兩國香。 《蘭》 莫訝春光不屬儂,一香已足壓千紅。 總令摘向韓娘袖,不作人間腦麝風。 景翩翩《紫蘭》 碧玉參差簇紫英,當年剩有國香名。 風前漫結幽人佩,澧浦春深寄未成。 陳繼儒《王楚玉畫蘭》 年來空谷半霜風,留得遺香散草叢。 只恐樵人混蘭艾,紅顏收在束薪中。 李日華《蘭竹》 江南四月雨晴時,蘭吐幽香竹弄姿。 蝴蝶不來黃鳥睡,小窗風卷落花絲。 《蘭》 燕泥欲墮濕凝香,楚畹經過斗蝶忙。 如何東家入幽夢,盡教芳意著新妝。 李肇亨《竹下倚蘭》 翠織罘罳綠煙密,唇膏珠露香欲滴。 驂鸞舞鵠仙洞來,不與人間斗顏色。 《蘭石》 驀然香來我自知,山齋半雨半晴時。 卻思摩詰黃磁斗,曾向春前發幾枝。 胡應麟《猗蘭操》 泛泛崇蘭,在彼空谷。 以芬以芬,達于平陸。 大國之香,薄言掇之,以遺明王。 以遺明王,疇適逢自。 歲月行暮,芬芳將逝。 芬芳爰逝,羌不留神。 忡忡我心,曷維其憂。 《擬古》 采采叢蘭花,美人隔江沚。 褰裳涉其波,舟楫誰為理。 回風動羅裳,日暮聊徙倚。 安得雙鴛鴦,銜到篋中綺。 《寓懷》 崇蘭處深谷,綠葉凌朝陽。 回風一披拂,百里傳芬芳。 惜哉叢 林下,無人知國香。 燁燁桃李樹,托根歧路傍。 飛花落閨闥,弄影臨華堂。 詎以盛衰故,易此貞素常。 不見西山老,食薇終首陽。 《題畫》 亭亭臥幽谷,冉冉回陽春。 日暮馨香發,持將贈遠人。 《蘭》 瑤琴月下彈,羅帶風前解。 大似薛家娘,幽香勻素彩。 《滋蘭室》 移將九畹芬,散植雕楹畔。 悠然丈室中,如坐瀟湘岸。 《蘭薄》 采采幽蘭花,清香畏零落。 何處佳人來,含情坐林薄。 《題松茂蘭馨圖二十韻有序》 蔡啟明先生,家大人同榜也,年七秩初度,稱觴者四集而適,以是日舉家孫姻友,咸傳詫以為希遘;爰繪松茂蘭馨圖,而索余賦之。 霽日明松檜,光風毓蕙蘭。 一弧懸海上,雙舄墮云端。 殿宇金莖矗,庭階玉樹團。 丹膏凝琥珀,翠萼綻瑯玕。 五粒垂山徑,孤根翳石壇。 沅湘思楚客,泰岱覓秦官。 勁節回春意,幽芳襲歲寒。 亭亭標院落,冉冉拂欄桿。 突兀朝霞映,紛披夕露?。 當風旗獵獵,雜雨佩珊珊。 鸑鷟文猶貴,熊羆夢未闌。 燕臺新驥足,渭渚舊漁竿。 象緯中天謫,波濤弱水殘。 含飴呈極樂,設醴助清歡。 火棗頻餐易,冰桃再得難。 后堂羅管龠,中路集衣冠。 北極催綸誥,南冥兆羽翰。 青云傳上國,紫氣接長安。 奕葉清芬播,蘢蔥瑞靄蟠。 云礽八千祀,絳闕下還丹。 朱 耷《蘭石》 王孫書畫出天姿,慟憶承平鬢欲絲。 長借墨花寄幽興,至今葉葉向南吹。 《石濤畫墨蘭》 南北宗開無法說,畫圖一向潑云煙。 如何七十光年紀,夢得蘭花淮水邊。 釋遷俊《題畫蘭》 綠葉微風際,清香小雨馀。 湘江春水闊,悉殺楚三閭。 楊文聰舟過虎丘,月生索余作蘭卷,走筆圖之,并題其后。詩中之畫耶,畫中之人耶,唯月生自參之。 枯毫開數畝,指指生春風。 參差各異狀,花葉隨西東。 淡者若苦禪,性定水石中。 狂者若名士,傲僻羞雷同。 亦者嫵媚姿,美人臨青銅。 蛾眉遠于秋,素妝如書空。 性情等山理,盤礴圖修容, 國得與國色,皆有千秋功。 方治堯《蘭陰山》 紛紛游妓薦江蘋,暗祝江神站水濱。 斗草擷蘭應待伴,桃花留與踏歌人。 鮑宴和《和廷秀山人題蘭》 絕谷窮源惠風和,幽蘭燦發蕤叢苕。 山人所獻置闌下,朝溉暮觀精勤調。 娟娟凈質世稀少,香逾梅花風味多。 詩出先生高胸臆,字珠詞玉重金貂。 清姿妙態雖畫得,淚溢寒窗濡輕綃。 欲寫草書芬馥句,牧羊山少吳公樵。 深居非是求顯達,歲晚山空甘寂寥。 根植紫泥素抱節。蘭花映向不凌凋。 宋玄僖《蘭谷 為王遁庵作》 中谷見芳草,令人憶沅湘。 沅湘不可往,極目煙塵黃。 獨醒一何苦,佩服垂幽光。 懷人千載下,楚越遠相望。 《蘭室》 幽人種芳草,宛在書室前。 天香熏夕寢,琴曲人春弦。 耿耿同心友,飄飄遺世賢。 相逢曾解佩,山澤往來便。 《蕙花圖》 香飄百畝正茵氳,作賦靈均豈厭聞。 我愛南風吹汝急,參差花葉總成文。 貝 瓊《蘭》 叢蘭何青青,羅生滿中澤。 阿那風葉翻,葳蕤露房拆。 芳潔終自持,光榮諒誰飾。 勿為時所化,歲晚同荊棘。 朱 右《題畫蘭》 九畹香清霧氣寒,三湘月落淚痕乾。 楚天空闊秋無際,誰復行吟澤畔看。 宋 濂《蘭花篇》 延佑戊午年賦,時予始九歲。屢焚舊詩,而此特以幼作存,今復錄之。 陽和煦九畹,晴芬溢青蘭。 潛姿發玄麝,幽葩凝紫檀。 綠蘿托芳鄰,白谷挹高寒。 玄圣未成調,湘累久長嘆。 綠蔎雖外蔽,貞潔終能完。 豈知生平心,卒獲君子觀。 雜以青瑤芝,承以白玉盤。 靈風曉方薦,清露夜初溥。 此時不見知,駢羅混荒菅。 春風桃杏華,爛若霞綺攢。 徒媚夸毗子,千金買歌歡。 棄之不彼即,要使中心安。 愿結美人佩,把玩日忘餐。 釋宗泐《題蘭》 溪寺曾栽數十叢,紫莖綠葉領春風。 年來蕭艾過三尺,白首看圖似夢中。 葉子奇《塘上聞蘭香》 大谷空無人,芝蘭花自香。 尋根竟不見,茅草如人長。 高 啟《題王翰林所藏畫蘭》 春到懷王舊渚宮,沙棠舟去水煙空。 孤叢不有幽香發,應沒江邊百草中。 劉 溥《蘭竹畫》 湘江雨晴白云濕,湘妃愁抱香蘭泣。 望望夫君去不還,佩珠落盡無人拾。 碧天秋冷明月多,千里洞庭橫白波。 請君莫唱竹枝曲,水遠山長其奈何。 朱瞻基《漪蘭操》 昔孔子自衛反魯,隱居谷中,見蘭之茂與眾草為伍,自傷不逢時而托為此操。予慮在野之賢有未出者,故擬作篇。 蘭生幽谷兮,曄曄其芳。 賢人在野兮,其道則光。 嗟蘭之茂兮,眾草為伍。 於乎賢人兮,汝其予輔。 史 鑒《子昂蘭》 國香零落佩纕空,芳草青青合故宮, 誰道有人和淚寫,托根無地怨東風。 李東陽《觀畫蘭有感》 春風吹香出芳林,叢蘭開傍西巖陰。 幾回欲采意不適,路轉溪回山更深。 虛堂披圖對幽襟,忽如攬衣度崎坎。 杏壇尼父去已遠,湘江屈原空獨沉。 我方揮弦坐微吟,微吟未成日將晚。 冰箱欲來侵九畹,蘭兮蘭兮竟誰管。 文徵明《蘭》(二首) 葉?東風翠帶斜,白云根底茁紅芽。 山中誰得稱君子,滿地無名野草花。 纖纖小雨作輕寒,最好疏篁帶雨看。 正似美人無俗韻,清風徐灑碧瑯玕。 《建蘭》 靈根珍重自甌東,紺碧吹香玉兩叢。 和露紉為湘水佩,臨風如到蕊珠宮。 誰言別有幽貞在,我已相忘臭味中。 老去相如才思減,臨窗欲賦不能工。 《澤蘭圖》 草堂安得有琳瑯,傍案漪蘭奕葉光。 千里故人來解佩,一窗幽意自生香。 夢回涼月甌江遠,思入風云楚畹長。 漸覺不聞馀馥在,始知身境兩相忘。 陳道復《幽蘭》 翠帶何飄遙,紫莖多馥郁。 佳人千里心,日暮倚空谷。 《墨蘭》 楚畹蘭芽茁,分來結好盟。 茶杯輕渥處,覺有暗香生。 余同麓《詠蘭》 (三首) 手培蘭蕊兩三栽,日暖風和次第開。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 百草千花日夜新,此君竹下始知春。 雖無艷色如嬌女,自有幽香似德人。 何處幽香撲酒樽,洲中杜若畹中蓀。 紉來為佩裁為服,不許瓷施掛蓽門。 楊 慎《采蘭引》 秋風眾草歇,叢蘭楊其香。 綠葉與紫莖,猗猗山之陽。 結根不當戶,無人自芬芳。 密林交翳翳,鳴泉何湯湯。 欲采往無路,局步愁褰裳。 美人馳目成,要予以昏黃。 山谷歲復晚,修佩為誰長。 采芳者何人,蓀芷共升堂。 徒令楚老惜,坐使宣尼傷。 感此興中懷,弦琴不成章。 陸 治《丫蘭圖》(八首) 嘗聞東海仙崖種,若個分攜西畹香。 細數花枝參造化,卻因奇偶辨陰陽。 不與秋蘭并九英,仙葩二八自天成。 只緣無力禁香重,幻作髕支駕玉莖。 新栽魯縞袗秋衣,肌骨冰清酒暈微。 獨立嫣然風自舉,低回翻學舞容璣。 亭亭浴露立西清,澹薄秋容幻態輕。 獨有檀心禁不得,一庭香思動蜂櫻。 玉戟棱棱應節分,枝枝柔玉紉香云, 凝妝擬待三更月,露染生綃六幅裙。 方空輕葉竊青黃,制得霓裳稱淡妝。 香抱幽懷嬌不語,含情渾欲待迎將。 瓊干涼叉蕊玉容,湘枝香魂引玲瓏。 分明月下歸環佩,恍似羅浮夢里逢。 三尺豐標高髻妝,兩行釵玉一奩香。 朝朝擬待煙屏展,徐攬輕羅上畫堂。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