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從16元到45元,三年兩倍,川牛膝于2018年開始了“牛市”之路。2019年行情開始上漲,刺激了川牛膝種苗歷史高位,隨著陜西和雅安扶持種植大范圍開始,加上湖北的規模預計過萬畝。如今二季末,川牛膝產地行情回到歷史低位的10元大關,種苗在種植結
從16元到45元,三年兩倍,川牛膝于2018年開始了“牛市”之路。2019年行情開始上漲,刺激了川牛膝種苗歷史高位,隨著陜西和雅安扶持種植大范圍開始,加上湖北的規模預計過萬畝。如今二季末,川牛膝產地行情回到歷史低位的10元大關,種苗在種植結束時僅為之前的3成,數量只有一半。川牛膝價格暴跌了2年,與瘋狂擴增有關,也與品質混雜退化有關。隨著價低,種植積極性在減退,底部顯現。甜牛膝品質提升工程也在進行,低迷過后,需品質提升迎接未來。
1、歷史價格走勢
川牛膝商品分為,甜牛膝和麻牛膝,甜牛膝為植物川牛藤的干燥根,麻牛膝為植物頭花杯莧的干燥根。雜交可成雜牛膝。目前市場上,以重慶及湖北雜交的麻牛膝為主,生長需時短,見效快,只需1-2年。而品質較好的甜牛膝生長需3-5年,原產于樂山金河口,利益驅使,加上趁鮮加工混入,目前市面上越來越少。
川牛膝歷史價格走勢圖
川牛膝的歷史價格波動較少,1997年高價14元過后,2001-2009年川牛膝價格從2元到9元,三年一個小波動周期的,持續9年之久。
2010-2011年,藥市大行情下年均上升40%,進入10元以上的新局面, 2011至2018年,川牛膝價格始終在15元上下徘徊。農戶種植意愿消極,種植面積縮減,陳貨庫存削弱,行情才有好轉。
2018年11月后其開始上漲,2019年5月快漲,斜率增加,到2020年10月產新前升至45-46元,兩年時間已翻2倍。2020年年尾,川牛膝終因高價抑制了其消耗,且為非清熱類品種,新冠疫情中不受關注,它逆市下滑到30元附近,下滑30%后緩和。
2021年產出規模又預計能增加20-30%,全國規模待產規模接近萬畝,產新初期就下滑,重慶鮮貨公斤價4元,折干貨在18元左右,到了產新結束行情跌落到16元左右,六月淡季來臨,轉產藥農急于出貨,湖北等規模較大的板橋鎮產地行情進入10元附近底部階段,市場的藥廠貨價僅有15元左右,一年跌幅45%,可謂川牛膝和懷牛膝形成對調反轉。
據了解,甜牛膝資源已不多,雜交牛膝的品質在下滑,而在周邊的多個產區開始興起,也導致了貨源混雜,加上從去年開始,川牛膝趁鮮加工在重慶、 湖北、天津的推行,提前混入可能性增大,使得成本進一步降低。
2、指數走勢
2022年6月23日川牛膝價格指數值為1263.57點,低于此時總指數的1738.98點。從2015年5月13日至2022年6月23日川牛膝價格指數與總指數的歷史走勢來看,川牛膝價格指數與總指數出現多次交叉,生產規模變動頻繁。
兩年的積累漲幅,兩年產新后跌去,每年下滑30-50%,印證了其高價年份不足3年。
川牛膝價格指數走勢圖
3、漲跌分析
2022年6月23日川牛膝價格指數值為1263.57點,今年以來川牛膝價格指數累計下跌了20.74%,弱于總指數的趨勢。最近一個月時間,川牛膝基本停止了下滑。
與前年同期(2020年6月23日)相比,下跌了47.32%,比上年同期(2021年6月23日)下跌了44.29%。同期,總指數分別上漲35.62%,上漲20.93%。震蕩方向來看,川牛膝價格指數與總指數反向走動,跌幅明顯大于總指數。
川牛膝價格指數與總指數漲跌對比
從歷史(2013年4月16日至2022年6月23日)價格指數走勢看,指數最高值出現在2020年9月4日,當時指數值為2709.7點,最低值為2013年11月11日的850.68點,兩者相差1859.02點,說明川牛膝的價格波動很大。
4、近期快訊及價格
亳州:市場川牛膝貨源充足,行情穩定,現市場川牛膝四川統貨售價19-20元,湖北統貨售價16-17元。
玉林:川牛膝產地行情持續低迷,庫存豐厚,2年統貨產地進貨價14-15元,市場行情在18-22元
湖北宜昌:產地所剩貨源不多,有商家尋貨,正常走動中,價格保持穩定,統條價格13元左右。
重慶奉節:川牛膝還有一定貨源供應,今年新貨產出仍有量,在低迷中運行,本地川牛膝小統貨價在13-14元之間,中統售價在14-15元之間,后市關注貨源。
近期各市場川牛膝產品報價統計(單位:元/千克)
5、后市預測
5月,2022年川牛膝種植完成的情況來看,苗價僅為原來的30%,育苗數量減少一半,扶持種植基本退出,所以明年川牛膝的新種產出有望減少,本品種可以在地3-4年,歷史留存的規模還在消化中。
川牛膝的用量不足5000噸,近3年的高價育苗產能要到2024年才消耗殆盡。根據目前投入成本和運輸成本,川牛膝開始進入2年的磨底階段,但甜牛膝規模不大,依舊一貨難求。
注:單位若無特別注明,均為“元/公斤”
張原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