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說起古錢幣的歷史發(fā)展不得不提到兩位名人。一位新朝王莽,思想古怪像是現(xiàn)代人穿越到千年以前。另一位就是今天的主角——宋徽宗趙佶。他除了當皇帝不稱職,其它的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尤其擅長書法,自創(chuàng)瘦金體,鐵畫銀鉤,深峻舒暢,飄逸灑脫。由他書寫的“大觀
說起古錢幣的歷史發(fā)展不得不提到兩位名人。一位新朝王莽,思想古怪像是現(xiàn)代人穿越到千年以前。另一位就是今天的主角——宋徽宗趙佶。他除了當皇帝不稱職,其它的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尤其擅長書法,自創(chuàng)瘦金體,鐵畫銀鉤,深峻舒暢,飄逸灑脫。由他書寫的“大觀通寶”錢幣精美異常,版別眾多。
大觀通寶,為方孔圓錢,大小合適,尺寸頗佳,布局合理,很是大方。錢幣正面書有直讀“大觀通寶”四字,有簡有繁,書寫流暢;背面素面無紋。文字瘦直挺立,橫畫收筆帶點,豎畫收筆帶鉤,撇如匕首,按如切刀,勁健有力,灑脫自若,有著瀟灑雋美的視覺感,風味別致,充分展現(xiàn)出“瘦金體”,堪稱一絕。此外,再加上廓深肉細的精湛作工,更顯得豪縱俊逸,氣度不凡,不失為一枚錢幣收藏精品。
縱觀整幣,品相完好無缺,制作精致美觀,地章平整,面文和緣深峻,線條配合得十分妥當、調(diào)和;在圓錢上鑄字本就不易處理妥當,操作困難,但這枚錢幣卻能布置、規(guī)劃得恰到好處,觀賞性很強,甚是難得,令人大為贊嘆!再者,“大觀通寶”有著古代三大美泉之一的稱譽,現(xiàn)今,其存世量鳳毛麟角,保存完整的更是稀罕,極具收藏價值。
北宋錢幣,從鑄造工藝、鑄造質(zhì)量、到藝術(shù)價值,堪稱鑄造工藝時期的巔峰。大觀通寶是北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年間(公元1107年至1110年)所鑄造的年號錢,它有小平、折二、折三、當十等多種版式。宋代鑄錢頻頻,錢幣版別極多,與大觀通寶同一時期的錢幣還有建國、崇寧、重和、宣和、圣宋等。其中,大觀通寶的錢文是徽宗親書的瘦金體,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觀賞價值。
宋徽宗不僅在鑄錢上表現(xiàn)突出,他書寫的錢文更是異乎尋常,有著自己獨有的特色,這充沛顯示出徽宗的書法藝術(shù)特性和美感。
在中國歷代鑄幣錢文,趙佶的“瘦金書”給人印象最深,讓人過目難忘,故而有“風流天子出崇觀,鐵劃銀勾字字端”之譽。徽宗書法超妙絕倫,瘦勁淡雅中透著無比富貴之氣,古往今來,這種字體少有人能將其氣韻臨摹出來,獨一無二的特性更顯其價值。
張夕遠
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