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hardsun創作立場聲明:看值得買上的文章不是偏理論,就是推薦不合時宜,所以斗膽介紹下自己的經驗。文章較長,希望能耐心看完。嚴冬疫情有所反彈,很多人琢磨著是不是該趁春運前買一波口罩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hardsun
創作立場聲明:看值得買上的文章不是偏理論,就是推薦不合時宜,所以斗膽介紹下自己的經驗。文章較長,希望能耐心看完。
嚴冬疫情有所反彈,很多人琢磨著是不是該趁春運前買一波口罩。 那看這篇就夠了。先說明,我不是從業人員,不是任何品牌的托,只是用過的口罩比較多,自感還是可以介紹些經驗的。
疫情期間我寫過一篇民用口罩的選擇,現在醫用口罩供應極度寬松,價格基本和疫情前持平了,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把醫用口罩作為首選了。醫用口罩就三個標準:外科口罩YY0469-2011;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也稱醫用護理口罩或普通醫用口罩)YY/T0969-2013;醫用防護口罩GB19083-2010。各種標準早都宣傳濫了,就不再贅述。本文只談外科口罩和護理口罩,所涉口罩品牌范圍是我自己接觸過的60多種醫用口罩。
我知道很多人喜歡問哪些口罩可以買,所以先直接上懶人篇。
授人以魚--我回購概率較高的口罩(排名不分先后)
醫用護理口罩(普通醫用口罩)
納尼,現在外科口罩才幾個錢,還買普通醫用口罩,莫不是腦子進水?嗯..雖然我也認為大部分護理口罩沒有購買價值,不過護理口罩也不至于這么沒牌面,還是有必要先為其正名。外科口罩和護理口罩的主要區別是外科口罩標準中有非油性固體顆粒物過濾要求,有合成血液阻隔,有阻燃性要求。
YY0469-2013標準的非油性固體顆粒物過濾要求非常低,PFE大于等于30%即可。而現實中合格的BFE95%及以上熔噴布,PFE都遠高于30%。民用口罩中都大把3fe≥99%的了。實際測試顯示不少優秀的普通醫用口罩在過濾效率方面完全可以和一線外科相媲美。比如弓立,早期G95系列是BFE和PFE都大于等于95%的,做工也好。后期改成PFE大于等于70%了,但也依舊達到外科的要求。
合成血液阻隔是將專門調制的2ml合成血液(表面張力有嚴格要求)在距離30cm的地方從內徑0.84毫米的針管中,以120毫米汞柱(模仿人體血壓)噴出來,10秒內檢驗。這是應對手術環境,不等于表面抗濕性。防病毒飛沫遠沒有那么高的要求,也和大量液體滲透不一樣。否則同樣沒有合成血液阻隔的KN95怎么能在更危險的環境中使用呢?務必保證正確貼合地佩戴口罩和及時更換,比戴什么口罩更重要。
另外,對于愛美和集郵的人來說,普通醫用口罩的花色更多樣,算是附加分。
合成血液阻隔也不是外科口罩的專利,只是標準的問題。像麥迪康,包括頤用佳品(就是Dr. Guard優護佳),是美國ASTM F2100 LEVEL 1標準,具備80毫米汞柱的合成血液阻隔能力,過濾效率遠超中國外科口罩標準,且是鋁鼻梁條。
除了麥迪康,我認為值得購買的普通醫用口罩不多,大致有穩健、振德、恩威、弓立、朝美(金士達和開麗耳帶略長),欣呼吸(湖北省金士達醫用產品有限公司)。這些口罩的綜合性能超過很多外科口罩。影響購買決策的主要因素就是價格了。麥迪康雖好,但價格一直偏高。恩威是湖北金士達代工,價格長期維持在19.9元/10只,優惠力度也不大。朝美,穩健和欣呼吸(只有1688有銷售)也一樣,不降價基本上就沒有性價比了。振德相對活動還多一些。
弓立是全球主要口罩供應商之一,代工業務很多(BMC等)。上文提到的G95系列口碑不錯,只是價位也不算便宜。前些日子大媽推送過新出的獨立裝醫用,價格美麗。這個是金雞獎典禮款式的醫用新款。應該是專門針對普通消費群的。雙鐵絲鼻梁條,舒適度和貼合度不錯。需要注意的是弓立在2020年11月因2萬片口罩的封口包裝工序在未潔凈車間進行,被處罰過。
外科口罩
穩健:上市公司,很多人認識醫用口罩應該是從穩健開始的。疫情時是搶購熱點,咸魚價格炒的很高。我以前主要就用穩健。舒適,貼合。
穩健俗稱小賤賤,因為價格太堅挺(以前價格就高)?,F在價格相對低的款式是非滅菌,也不包邊,屬于減配版。
這個完整版價格在優惠后依舊高貴。我還剩一盒2019的沒舍得用。有人嫌穩健包邊的兩邊翹。這是包邊和掛耳方式造成的,其他同樣結構的口罩基本都有。翹邊并不影響臉頰處的貼合。
旗艦店公布的檢測結果。我也看到過BFE>95%,PFE>86%的自檢報告。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有的人認為非滅菌就不能稱為外科口罩。事實上YY0469-2011標準中明確指出外科口罩分非滅菌和滅菌。對非手術,實驗室等環境,非滅菌口罩完全可以使用。而且即使是滅菌口罩,只要打開包裝就滅菌失效了。以前非滅菌比較少見。因為可以免去EO滅菌和解析的時間,快速增加供給,疫情中才大量涌現?,F在還存在就是成本問題了。
普通醫用口罩
外科口罩
GB15979
比較下非滅菌醫用口罩、外科口罩的微生物指標和國家對一次性衛生用品的國標,就知道使用非滅菌口罩很安全。
振德:上市公司。疫情期間它家的普通醫用口罩也是遍地開花。重要人物戴振德口罩的新聞照片進一步推廣了知名度。
振德的優惠活動也很多,整體價格相當親民。外科品牌為德美舒,目前供應的是紅色線下包裝和藍色線上包裝。比穩健稍稍硬一些。
旗艦店的檢測報告
包括振德在內,有一些醫用口罩是褶皺向上的,曾經引起安全質疑。實際上褶皺朝向根本不影響防護。所謂細菌堆積在褶皺處,呃,細菌能被表層無紡布擋住,還需要熔噴布干啥?如果細菌都擋在口罩外面了,不是正起到防護作用了?即使堆積,你難道一個口罩戴一輩子不換的?對血液不能流下來的擔心更是多余,合成血液阻隔是干啥的?而且一旦工作中被血液或污染物濺到應立即更換是標準工作流程。振德也為此出過聲明函。
奧美:上市公司,中國最大的醫用敷料出口企業(穩健第二、振德第三。股價卻差好多),7成口罩出口。疫情期間供應了湖北省2/3的醫用防護口罩和40%的外科口罩。價格相對其品牌來說還算低廉。主要是海王星辰等一些藥店旗艦店銷售,獨立裝為主。臉型關系,我戴奧美感覺還挺舒服,感覺比德美舒略薄。旗下還有安織愛、尚棉紀(花色口罩和屈臣氏合作)等子品牌。前階段張大媽推過超級好價,也不知都收到沒有。
亞都:廣為人知的袋鼠醫生就是亞都旗下的,屬于亞都面向普通消費群體的產品線,所以花色多樣。針對專業醫療市場的是運達。拼夕夕袋鼠醫生旗艦店搶購時最早提供的就是運達。袋鼠醫生在疫情嚴重時一直保持低價,贏得了很好的口碑。
運達沒有“正規”的銷售渠道,袋鼠醫生是電商銷售主力,花色多樣,價格也還是可以的。個人感覺比穩健和振德厚一些,硬一些。
京東自營店還有這種懷舊的老包裝樣式
旗艦店上運達和袋鼠醫生都是這張檢測報告,時間很早,參考價值不大了。
億信:明明也是大牌子,為啥我總覺得野雞呢?因為疫情時鋪貨較多,相對便宜?還是顏色(很多人喜歡億信的深綠色)?
看這則新聞就知道億信的層次了。
拼夕夕最早搶購的外科口罩安佶就是億信的子品牌。而現在拼夕夕上的安佶官方旗艦店只賣億信。
現在主要存在兩種包裝,按客服說法,上面的是供應線下,下面的是為線上設計的包裝。印象中億信是最早惹出LOGO爭議的口罩。不少人認為沒有LOGO鋼印的質量差一些或者干脆就是假貨。億信只能出面解釋,擴充生產線,新增設備無LOGO功能所致?,F在各家口罩基本都會寫上有無LOGO產品質量均一致。
億信自己發的檢測報告
衛安:國務院醫療物資保障組指定的重點醫療物資保障企業之一,老牌子,多家醫院使用。上文中的新聞里也有它。曾經查處的千萬假口罩案,仿冒的就是衛安和飄安。過濾效率和阻力均衡,很透氣,舒適度一流。
獨立包裝也不貴
藍禾:也是通過這次疫情打響了知名度。是最早向市場恢復供應外科口罩的企業之一,還是獨立裝,價格在當時也不算貴。疫情時還曾幫上文提及的某家企業代工過。
目前主要是這兩種款式。下面一種是電商版,優惠力度相當大。獨立包裝版和電商版現在能買到有包邊的概率越來越小了
我買的都是獨立裝,感覺還是不錯的。
我查到的檢測報告
海氏海諾:創口貼類產品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和上市公司藍帆醫療搞了個年產2億只口罩的大項目。它的口罩品質還可以,采用雙鐵絲鼻梁條,小臉的可能會覺得略松。海氏海諾的優勢是優惠活動天天有。
不過海氏海諾集團家大業大,打開企業關系圖錯綜復雜,下面的子子孫孫企業不少也做口罩,到底是哪個在活動得擦亮眼睛,別犯暈。常見的外科有
旗艦店等賣的滅菌外科
阿里健康大藥房賣的非滅菌。以上兩種是海氏嫡系。
大麥有品聯名的無菌外科
大麥有品聯名的非滅菌外科。以上兩個都是臨時證,4月到期
子公司搞的牌子,用的集團的證。還有蘇牧,卓護等普通醫用口罩。毋庸置疑,買嫡系即可
3Q:疫情期間非滅菌外科創下了每場搶購180萬人,連預約資格都要秒殺的記錄。原因無他,3Q可能是當時定時搶的最大牌外科,3q防護口罩更被當期貨轟轟烈烈地炒。薛姓公知大V也參與其中。
市場上主要有俗稱中國女人包裝的非滅菌和外國女人包裝的滅菌外科
。非滅菌是為了疫情做的,鼻梁條是塑膠材質。
口罩過濾效率不錯,也適合我的臉型。但近期產品外觀差異比較大,LOGO位置有在底部的,有在左上角的。有三折的,有四折的。有包邊,沒包邊,壓花邊的。鼻梁條也是單鐵絲,雙鐵絲都有。這簡直就和疫情時的高效過濾一樣,各種庫存組合發盲盒。
建議介意的朋友盡量買滅菌獨立裝,基本統一新款式。只是優惠的基本上是非滅菌的
是不是覺得我介紹的都是大路貨?是不是覺得自己覺得好的口罩都沒有?那就看下面最枯燥的內容(里面提及的口罩大多可以關注)。
授人以漁--我的推薦標準
口罩品牌千千萬,挑選大方向都差不多。大家可以參考我的挑選標準,結合自己的實際需要,組成自己的篩選方案,挑選最適合自己的口罩。我的具體標準如下:
1.過濾效率:口罩好不好,過濾效率是衡量的主要指標。一般賣家都會提供包含各項指標的檢測報告。實話實說,其中水份太多,借用其他品牌口罩做檢測,定制送樣,PS報告,甚至直接"搞定"的都有,不能全信。尤其是小品牌。需要自己去出具報告的檢測機構網站核對原文,需要自己有一定知識去判斷檢測報告數據的合理性。
感謝九粒米007大佬不厭其煩幫我測試了近百個口罩,使我能夠建立起一個挑選池。個人能力有限,用某個批次,一個口罩的結果來代表整個品牌,肯定是不合理的。可是如果所有廠商按標準嚴控質量,保證送檢和上市產品一致性,相關監管部門盡職盡責,我又何必出此下策呢?
2.呼吸阻力: 呼吸阻力與過濾效率是一對冤家。熔噴布質量不好,又要保證過濾效率過關,阻力肯定會變大。過往通報的不合格產品中阻力和過濾效率出問題的占相當比例,其次是耳帶。
我用過的華帥、奇吉、寶塔、棉花朵朵、金世康、納通等外科口罩都是過濾效率出色,阻力略大 。而翔翊、宏瑞梅花等一些外科口罩則是呼吸暢快,過濾效率欠佳了。
必須指出的是,我為了縮小購買范圍,自己篩選時對以上兩個指標定的比較嚴苛,尤其是呼吸阻力,遠遠小于國標要求,所以被剔除的口罩并不是不符合國標。
3.品牌知名度:知名品牌的價格往往不親民,品質也不一定與價格成正比,但質量相對最穩定。就像疫情期間熔噴布也優先保證供應大牌子。松然,康雅等品牌只能甘拜下風。你就算啥都不懂,無腦買大牌基本錯不了。
4.佩戴感覺:要考慮臉頰兩側貼合度,鼻梁條固定性(鋁>雙鐵絲>單鐵絲>塑膠),口罩軟硬適中(太硬不舒服,太軟糊嘴影響呼吸,康力就太軟),耳帶松緊適中(松然和開麗略長,適合大臉)。千人千面,這個指標很主觀。
5.購買渠道:口罩再好,不容易買到或者沒有可靠渠道也是白搭。然而口罩這東西原本小眾,主要利潤都來自線下,不少好口罩至今都沒有建立官方電商渠道。沒有官方旗艦店、京東自營、阿里健康大藥房和各平臺知名藥房旗艦店銷售渠道的,我這里都不敢推。我曾爆料過3M口罩,有的人就因為是拼夕夕平臺,認為是假貨,還指稱我是托。我也很無奈,只能委屈健琪,洛華,豫北等品牌了。
6.價格:主要指優惠活動力度和頻次。國外的醫用口罩、麥迪康、3L外科、朝美外科等價格高,優惠活動少的話就不能看了。選擇那么多,高攀不起就換個,差異不大,并非非你莫屬。
7.注冊證時間: 盡可能回避2020年注冊的產品和注冊證有效期只有一年的產品。疫情期間監管部門批了不少應急臨時證或者有效期一年的注冊證,大部分今年開始逐步到期。像百醫衛士今年3月到期,超亞是4月到期,folca是5月到期,福贊6月到期。此類口罩優惠力度和營銷強度都很大。鑒于很多企業沒有轉正的打算,回避是為了減少踩雷概率。當然臨時證口罩中也不乏高素質的產品,比如菲蒂Fitty,COE。
有種情況,像伊魯博/歐潔、弓立、金士達、維德等一些原來只做普通醫用口罩的企業,2020年才申請生產外科口罩或為無菌單獨申請臨時證。這些產品需要自己鑒別。我不特別推薦哪個品牌,只能說如果普通醫用口罩做得好,外科基本也OK。
另外還有一點要注意,有些企業是把其他廠生產的口罩拿過來貼牌,比如魚躍(我看到過三家生產廠的了),以前的可孚,還有已經提到的恩威。購買時要看看生產企業。
8.近期有沒有出過負面消息: 監管對口罩的監管在加強,隔三差五有質量通告??梢酝ㄟ^企查查之類軟件看看相關輿論有沒有中招的。負面也要分析具體情況,看問題的批次,時間,具體內容以及廠家回應。因被仿冒太多而大名鼎鼎的飄安就爆出2020年5月批次BFE不達標(2020年12月底的新聞),所以我暫時觀望(現在飄安還減配鼻梁條,鋁變成單鐵絲條,而且銷售渠道也不符合標準5)。
以上標準那么嚴是為了迎合“普世價值”,減少我被罵的風險,推薦口罩時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我自己買的話,會忽略3/5兩條,部分臨時證也ok。
這篇又臭又長的文章到此收尾。以上被點名的廠商都沒給廣告費,希望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的讀者能打賞則個
金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