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小編注:想要免費得到文中的眾測評測產(chǎn)品么?就來什么值得買消費眾測頻道,新人中選幾率高!你問眾測報告?最低標準僅需300字+5張圖片!本內(nèi)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SMZDM.COM|網(wǎng)友一大碗蘑菇湯一、感謝在我寫這篇文章時,注冊什么值得買已經(jīng)有1
小編注:想要免費得到文中的眾測評測產(chǎn)品么?就來什么值得買消費眾測頻道,新人中選幾率高!你問眾測報告?最低標準僅需300字+5張圖片!
本內(nèi)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SMZDM.COM|網(wǎng)友 一大碗蘑菇湯
一、感謝
在我寫這篇文章時,注冊什么值得買已經(jīng)有1234天了,作為一個懶癌及拖延癥晚期,好像注定做不了這種約稿類型的工作,之前申請過大媽的藍V,也成功成為一名光榮的見習藍V,但是好景不長,由于瑣事太多(LAN)沒完成考核被踢出了藍V隊伍(達人小小值:2個月要求寫4篇,你一個字也沒寫!),當然這么久的時間也只寫過幾篇裝修文,可能也沒寫過曬單類的文章,樓主對于眾測也是一直在申請,從來沒中過(當然是在眾測改版不用寫申請理由了之后,理由也是懶得寫的)。
直到那一天!幸福來的太突然,感謝大媽對我的信任,讓我第一次中了眾測!
二、開箱
大媽發(fā)的是順豐,大概收到短信的第二天東西就寄到了,效率非常高。
可惜沒有經(jīng)典的朕值道了的封條。
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快遞,從深圳到北京,再從北京來到了浙江,也走遍了半個中國。
也經(jīng)歷了傷痛。
不過還好,外面的只是馬甲而已,里面沒有被傷到。
拆開之后有把手,會比較好拿一些。
順便也學習一下眾測的規(guī)則。
自從上大學時我的一臺老式的戴爾inspire 1530筆記本電腦卸載了360管家后,電腦反而變得如絲般順滑,再后來我就對360沒什么好印象,各種360的軟件基本上是敬而遠之。不知什么時候開始,360進軍了硬件產(chǎn)業(yè),打的是性價比的牌,包括行車記錄儀和手機等都是在同檔價格里硬件配置的佼佼者,但是前段時間360免費的小水滴攝像頭隱私泄露事件也鬧的沸沸揚揚,這樣一個“招黑”公司的智能硬件產(chǎn)品到底怎么樣呢?至少從第一印象上是讓我滿意的。
包裝內(nèi)包含主機,底座,電源線,濕拖板,繞線清理刀。
還有說明書。
說明書還挺厚的,不過現(xiàn)在好像也沒什么耐心看了,直接掃了二維碼下載APP就是了。
三、參數(shù)對比
由于樓主家里現(xiàn)在使用的是小米機器人一代加上iRobot380拖地機,實際情況是小米由于設定了每日清掃,基本每天都在用,而iRobot380由于續(xù)航短,缺少高效的路徑管理,經(jīng)常有地方拖不到,已經(jīng)吃灰很久了。
小米一代的清掃記錄顯示清掃了401次,清掃面積27000平方米,對于小米掃地機一代的具體情況樓主應該是有一定體會的,在這邊樓主收集了對比小米一代和360 S6掃地機,還有小米二代也就是石頭掃地機的參數(shù)對比(石頭由于樓主沒有,只是羅列了公布的參數(shù)信息,并沒有具體使用感受)。
四、APP使用
拿到機器第一步就是要與APP配對,掃描說明書中的二維碼或者搜索360智能,安裝即可。
雖然名字叫做360智能,但是目前好像只有掃地機這樣一個產(chǎn)品,與米家琳瑯滿目的只能設備比起來要寒酸很多,也無法形成智能生態(tài),期待后續(xù)增加智能產(chǎn)品種類。
APP的開始頁面是卡片形式的,進入設備后,與米家掃地機的界面很類似,配對連接WIFI的過程也與小米的一樣。另外與小米1/2代一樣,也不支持5G wifi,原因可能一個是5G的穿墻能力較弱,另外就是成本的問題吧,連的時候不要連5G的網(wǎng)絡就好了。
如果用過米家的APP,基本上可以無縫轉(zhuǎn)換使用。
設置完就可以清掃了,因為剛拿到也沒充電就開始使用了,電池沒有滿。
由于是新出的機器,應該還存在著比較多的BUG,第一次連上會跳出更新,修復的問題還挺多的。
五、評測與對比
1、外觀
兩個掃地機都是以白色微主色,360的主機大小是350mm*350mm*100mm,米家的大小是345mm * 345mm * 96mm,米家基本上長寬高都小了4-5mm,但是實際看起來兩者并沒有明顯的差距。
按鍵也是同樣的款式,只是米家的是豎排,360的為橫排,當然掃地機上的按鈕不會經(jīng)常用到,一般直接用APP遙控就好。
正面照,米家已經(jīng)傷痕累累,正面是超聲波防碰撞傳感器,好像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基本還是靠撞,只是在撞之前會減速,360是把很多傳感器都集中到那一長條黑帶下面,看起來會顯得更有科技感,讓人想到了機械戰(zhàn)警。PS.跟這個表情真是神似啊。
小米的碰撞傳感器是半圈式的,而360的則是完整的一圈,使用前需要把保護用的泡沫圈取掉。
尾部出風口對比,小米的由于采用側(cè)面充電的方式,將出風口分成兩部分,中間留給了充電金屬觸點,而360就沒有這個問題,采用直接出風的形式,從理論上來說,風道的彎越多,阻力也就越大,所以直接出風的風口阻力會相對小一些。
底部來看布局非常相似,360多了觸點,多了一個邊刷。
而小米有4個懸崖傳感器,360只有3個,可能會對防跌落能力造成影響。
兩者的輪胎也都是相同材質(zhì)的,凹凸的材質(zhì)可以起到防滑作用,小米的用了一年多可以看到磨損并不嚴重。
360的主刷安裝形式也是與小米的相同,采用上蓋卡口的形式便于安裝。
可以看到小米的主刷要比360的長一點點。
2、充電座
充電座大小的差距是一目了然的,在一線城市的話,這零點幾平方的地也要好幾千塊錢呢,當然是越小越好,米家掃地機的座充內(nèi)部集成了變壓器,由于回充方式是機器人自己發(fā)射激光導航,所以上面黑色部分應該只是一個反射信號的反射板,并沒有集成傳感器,而360的底座集成了紅外發(fā)射功能,可與機身前部的四組紅外線接收器通訊,結(jié)合激光導航提供更精確的回充功能。
360的充電座上提供了指示燈。
360采用的是與石頭一樣的底部充電,個人猜測這么做的原因一個是可以控制座充的體積,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由于采用了掃拖一體的設計,后部有水箱不安全,正前方又有傳感器無法側(cè)面充電,只能把充電接口放到正前方的底下。而得益于前方高精度紅外線回充傳感器與一定的越障能力,360掃地機與石頭機器人都采用了這個方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兩款充電座都采用了電源內(nèi)置的方案,而360采用了電源外置(雖然插頭比較小),從收納來說是內(nèi)置電源方式更為簡潔,但是如果電源損壞就要換整個底座,而360只要換一個電源適配器就可以,集成度高和可維修性向來是要用戶自己取舍的。小米1代充電座功率為55W,石頭為42W,而360僅為24W,過大的電源也是小米系列必須電源內(nèi)置的原因。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就是米家和360的底座都支持電源線繞線收納,而石頭卻取消了這個功能,可能是充電底座太小了沒法集成這個功能,電源線會拖在外面,用戶可能要自行理線,不然不僅不美觀,還可能干擾掃地機正常運行,甚至會絆倒人。
3、傳感器
米家機器人宣稱采用了十二類傳感器,包括:1.LDS 激光測距傳感器 2.塵盒檢測傳感器 3.沿墻傳感器 4.碰撞傳感器 5.超聲雷達傳感器 6.風機轉(zhuǎn)速傳感器 7.跌落傳感器 8.里程計 9.陀螺儀 10. 加速度計 11.懸崖傳感器 12.電子羅盤傳感器。
360掃地機器人則宣稱采用了十大類傳感器,包括:1.LDS激光雷達 2.雷達防撞傳感器 3.塵盒檢測傳感器 4.PSD沿墻傳感器 5.物理碰撞傳感器 6.紅外碰撞保護傳感器 7.回充傳感器 8.雷達防撞傳感器 9.陀螺儀/加1速度傳感器 10.跌落傳感器 。
石頭機器人宣稱使用了十三類傳感器用了包括:1.激光頭壓力傳感器 2.LDS激光測距傳感器 3.塵盒檢測傳感器 4.沿墻傳感器 5.碰撞傳感器 6.回充傳感器 7.風機轉(zhuǎn)速傳感器 8.跌落傳感器 9.里程計 10.陀螺儀 11.加速度計 12.懸崖傳感器 13.雙電子羅盤傳感器。
從發(fā)布的內(nèi)容上來看,小米把加速度和陀螺儀分開算成了2類傳感器,而360官網(wǎng)示意圖上標下方雷達防撞傳感器的同樣位置小米標的是跌落傳感器,姑且認為360下面的雷達防撞傳感器就是跌落傳感器,而紅外線防撞傳感器與超聲波傳感器算是同樣功能的傳感器。
360雖然在之前的十大類傳感器中沒提到有里程計,但是在后面的描述中確實寫到有這個功能,這樣小米機器人就只比360多了風機轉(zhuǎn)速傳感器,而360又比小米多了上部雷達防撞傳感器和回充傳感器,石頭機器人傳感器是最多的,但是好像沒有了一代的超聲波雷達傳感器以及360的紅外保護碰撞傳感器。
頂部的激光LDS傳感器算是最重要的傳感器了,可以明顯看到360的上面有一個小黑塊,應該就是雷達防撞傳感器,如果家中正好有和這個雷達頭差不多高的障礙,小米一代很可能會“卡頭”,而360和石頭都搭載了雷達防撞功能(原理不一樣)可有效防止出現(xiàn)“卡頭”現(xiàn)象。
在核心的激光傳感器上,小米的1/2代均采用了5X360度/秒掃描,1800次/秒測距的方案,而360采用了6X360度/秒掃描,2160次/秒測距的方案,可以說提升不少。
360前方配備9組紅外碰撞保護傳感器。當檢測到障礙物時,掃地機器人會自動減速輕觸障礙物,并判斷障礙物是否為窗簾、流蘇等,避免漏掃的同時溫柔呵護設備和家具。小米一代配備超聲波傳感器,可以探測玻璃,具體的形式就是發(fā)出超聲波,然后檢測到前方有東西,減速,然后撞上去也就是360描述的自動減速輕觸障礙物。
在硬件配置表方面,360可謂超越小米1代,和石頭機器人互有優(yōu)劣了。
然而與小米1代對比實際測繪出的地圖會發(fā)現(xiàn),360畫出來的圖邊緣并不平整,特別是角落,都是圓角,不知這是由于傳感器的原因還是軟件算法的問題。
4、塵盒
個人認為360的塵盒設計是一個亮點,按OPEN鍵就會彈出。
小米的則是需要掀開頂蓋然后按取出,有蓋子的地方必然會藏污納垢,而且塵盒本身比較臟,用手直接拿也不太衛(wèi)生,從取出的方便程度來說也是360略勝一籌。
從容量來說小米的塵盒長一些,360的寬一些,目測小米的大一些,但是大的也不多,使用的時候垃圾會堆積在濾網(wǎng)前,小米的長可能起不到儲存灰塵的作用。在實際試用中,一般等不到塵盒滿就會提示濾網(wǎng)已堵塞,除非增長濾網(wǎng)長度,不然個人認為塵盒容量再大也沒用。
塵盒還有一個細節(jié)就是360在進塵口設置了一個單向擋板,可以防止塵盒取出時灑出灰塵的可能性,而小米的就只有一個洞而已。但是小米的塵盒都裝上了密封條,可以增強氣密性,提高風機效率。
5、濾網(wǎng)
組合式可水洗濾網(wǎng)也是360的亮點之一,采用了粗濾+中濾+高效過濾的三種濾網(wǎng)可單獨水洗,減少了后期耗材的開支,在正常使用加水洗一年之后還能保持95%的過濾能力,小米新的石頭機器人也采用了這種濾網(wǎng)形式。
來看一下這是我的第四個小米濾芯,換的頻率還是挺高的,一段時間就提示要更換了,這個估計馬上又要換了。
6、防撞條
可以看到掃地機前面黑色傳感器下方的就是防撞條了,石頭機器人也采用了同樣的設計,在現(xiàn)階段雖然什么超聲波啊紅外線啊能上的傳感器都上了,但是該撞還是得撞,加上防撞條不管對機器還是對家具都多了一層保護。
沒有防撞條的小米一代,這傷痕好像上過戰(zhàn)場,還好家里也沒什么貴重的家具。
7、路徑規(guī)劃
這里記錄了2月4日第一次使用的地圖與2月11日最新一次使用(設定禁區(qū)的)的地圖對比,感覺是有進步的,至少雜亂的線沒有那么多了。
米家的掃地記錄好像只有8天,我這邊能看到的最久的一次就是2月2日的,兩個軌跡差不多,都是比較整齊的。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360每次啟動是在上一次畫出的地圖范圍中進行再次打掃,而小米一代則是每次都重新繪制地圖,不會積累學習。
7、電池續(xù)航
電池方面小米系列兩臺掃地機都安裝的是14.4V/5200mAh 約74.88Wh的鋰電池,而360這邊就比較奇葩了,僅僅使用了14.8V/3200mAh 約47.36Wh的鋰電池。但是實際使用情況確實續(xù)航時間差不多,我家的一樓面積135,去除掉一些不用打掃的房間實際打掃面積80平方左右,都能一次掃完,而且剩的電都差不多,這是什么情況呢?
看了兩者的銘牌,原因原來在功率上,小米一代的額定功率為55W,石頭的功率為58W,而360的功率僅為30W,在僅僅使用了30W的功率就能達到1800pa的吸力,在風機均采用NIDEC無刷電機,甚至塵盒也沒有做密封處理的情況下僅用對手一半多的功率就達到同樣的吸力,如果不是360的所謂蝸型風道是黑科技,那就。。。在360的官網(wǎng)上關于吸力這段介紹是靜音檔:800pa節(jié)能除塵,標準檔:1300pa~1500pa地毯增壓智能切換 強力檔:1800pa強勁除塵 (*以上數(shù)據(jù)來源于實驗室物理測試環(huán)境)從這段話來看,地毯增壓模式才1500pa,后面又來一個1800pa的強力除塵模式,那為什么不把地毯增壓模式直接設成1800pa呢,只能猜測360掃地機的設計吸力可能為1300-1500pa,在短時間內(nèi)能達到1800pa,由于年前各種事情特別多,也沒時間進行系統(tǒng)的測試,后期將進一步進行吸力及清掃能力測試。
8、噪音
在噪音這塊360是明顯低于小米一代的,為了這個測試樓主還專門買了一個分貝儀,可惜春節(jié)臨近物流受到影響,等不及還是用手機先測了,反正是定性測試,只要知道哪個比較響就好了對吧。
這個數(shù)值是在兩臺機器都開到強力模式下測試的,最大的那個分貝值均發(fā)生在把手機放下去的那個瞬間,而小米的由于是從靜止到啟動,所以最小分貝值會很低,可以看出360確實比小米的噪音低,但考慮到前面的關于功耗的疑問題,對于360如果在相同吸力下噪音的控制是否會比小米好還存在疑問。
9、雙邊刷
“雙邊刷慢速輕撫,如人工一樣細膩溫柔的清掃,將直徑36cm范圍內(nèi)的灰塵雜物聚攏到身下。
中部滾刷二次清掃,快速滾動將灰塵雜物揚起”關于雙邊刷360官方是如此描述的,但實際上邊刷不是用來清掃的,只是起到一個聚攏作用,個別情況下甚至還容易將顆粒物打飛,而且邊刷本身也是一個容易繞線的部位,事實上,包括iRobot 、neato在內(nèi)的國際大廠均采用單邊刷甚至無邊刷設計,而采用雙邊刷方案的大概也就是科沃斯之類的廠商吧,不過360宣稱邊刷側(cè)壁設置毛發(fā)隔離束,隨邊刷同步轉(zhuǎn)動,即防止毛發(fā)纏繞軸承又便于收集毛發(fā)。但是具體使用起來對清潔能力并沒有明顯提升。
10、越障能力
在使用小米掃地機的時候,衛(wèi)生間一直是它的禁區(qū),并不是因為怕衛(wèi)生間有水,而是衛(wèi)生間門口的門檻石與瓷磚之間有大概1cm不到的落差,小米掃地機進去基本就屬于鬼打墻再也出不來了,每次記得把門關上也不現(xiàn)實,后來用了虛擬墻貼在地上,但是時間長了就失去粘性了,又不起作用了。
清掃記錄里2月4號那次就是進去了就沒出來,而360面對這種情況屬于如履平地,基本不用擔心。
11、識別地毯
這個功能說實話想我這種無腦MAX模式的人基本上也用不到,不過我想除了那些家里面積特別大的,需要用普通模式才能一次掃完的,大家跟我應該是同樣的選擇的吧,畢竟大吸力肯定會吸的比較干凈吧。
12、禁區(qū)設定與指定打掃
禁區(qū)設定的功能還是比較實用的,小米一代如果要設定禁區(qū)只能另購虛擬墻,虛擬墻的價格也不便宜,如果是范圍大一些,那價格也是一筆錢,而且小米的虛擬墻無法長時間有效的固定也是一個問題,我設定了一樓主衛(wèi)為禁區(qū)。
可以看到效果還是挺好的。
而指定清掃區(qū)域這個功能也是比較實用的功能,指定區(qū)域之后360掃地機會默認將指定區(qū)域清掃兩次。據(jù)說小米一代由于單電子羅盤精度的問題一直沒有更新禁區(qū)和指定功能,而在360上市后,有消息稱年后小米會有更新使小米一代也實現(xiàn)此功能,有競爭對普通消費者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13、掃拖一體
“拖地功能有助于深度保潔,可有效減少人工拖地次數(shù),但不可完全代替人工。”這是360自己給拖地功能的定義。
360掃地機的拖布采用了超寬設計,與同樣具有拖地功能的石頭不一樣,石頭采用的是與主刷同寬抹布,具體使用情況各有優(yōu)劣,360的寬抹布可能會讓一些沒有掃過的地方被拖到,而石頭則可能會有漏拖的地方。
這邊可以看到360采用了3個滲水口,但是并沒有像石頭那樣使用“植物仿生學濕拖系統(tǒng)”,但是功能上也是能實現(xiàn)“工作時水箱自動緩慢滲水,使拖布濕度均勻濕潤,靜止時停止?jié)B水,無漏水隱患。”
水箱上的注意事項,有地毯的時候使用濕拖務必設定禁區(qū),同時充電時務必取下水箱,而且一次加水只能拖40平米,這些限制條件使得濕拖遠遠不如掃地功能那么無腦方便。
對比iRobot 380的濕拖板,360的面積和水容量會更大一些,但是由于是異形的抹布,后期替換會比較麻煩,還有就是拖地模式,雖然380沒有高效的導航方式,導航基本靠撞,也會有很多地方拖不到,但是它那獨特的來回拖地的方式是我見過拖地效果最好的,360與石頭在這方面都比不了,當然說了這么多,拖得再厲害還是不能和人力拖地比,畢竟拖地也算是個力氣活,機器可沒那么大力氣。
六、總結(jié)
由于時間倉促,有許多項測試都沒來得及進行,包括清掃能力測試,吸力測試,濕拖測試等,請原諒我要把一篇眾測要寫成連載(雖然可能也沒人看),但是總體來說,個人感覺360的配置相當于小米1.5,有接近石頭機器人的配置,清潔能力也不錯,現(xiàn)在原價1699(可疊加券),預約上市價格1399,要知道石頭機器人可是賣2499的,用小米一代的價格買一些大部分2代才有的功能,屬于性價比挺高了。
優(yōu)點:價格便宜,功能配置較高。
缺點:智能生態(tài)完善度較低,最大吸力存在疑問,電池容量較低,濕拖功能不完善。
適合人群:家中雜物較少,并且沒有掃地機的人,或者想嘗試掃拖一體功能的人。
不適合人群:不喜歡360的人,認為現(xiàn)階段機器能完全代替人工的人。
高陽東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