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北京市疾控中心發布了2018年中國互聯網煙草營銷數據監測情況,結果顯示,煙草營銷信息在中國的互聯網平臺上仍大量存在,而且女性和青少年群體正在成為網絡上煙草營銷信息的主要傳播對象。對此,記者調查發現,比起傳統香煙,以“爆珠煙”為代表的風味卷煙
北京市疾控中心發布了2018年中國互聯網煙草營銷數據監測情況,結果顯示,煙草營銷信息在中國的互聯網平臺上仍大量存在,而且女性和青少年群體正在成為網絡上煙草營銷信息的主要傳播對象。對此,記者調查發現,比起傳統香煙,以“爆珠煙”為代表的風味卷煙,正成為商家軟性植入的重點產品,在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百度貼吧、小紅書、快手等多個社交平臺上推廣,甚至存在直接交易行為。
? 發布 軟植入廣告更具隱蔽性
去年1月至6月,北京市疾控中心聯合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在網上共抓取煙草廣告和促銷相關信息51892條、煙草新聞7289條、煙民討論47304條。此次監測發現,大量的煙草廣告和促銷存在相關情懷軟文信息和偽科學信息,不僅通過渲染煙草與愛情、友情、親情之間的關系,傳播煙草信息,美化吸煙行為,提升公眾對煙草品牌的認同度;還傳播與科學相反的偽科學信息,以此加強品牌的認知度,從而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這些隱蔽的廣告信息,會給相關部門的監管工作帶來難度和挑戰。
? 調查 “風味卷煙”隱患多
記者調查后發現,目前在新浪微博、百度貼吧、快手平臺等多個社交平臺上,主要在傳播各種披著多樣化“口味”外衣的風味卷煙,而且瞄準了年輕人和女性做重點營銷。值得一提的是,以女性為主的小紅書平臺存在9萬多篇煙草軟文,小紅書回應稱,反對以任何形式來傳播煙草,并已經下線了所有提及煙草的筆記,但截至記者發稿時,仍能在APP內找到大量與多種煙草有關的軟文筆記及營銷信息。
記者翻閱數十篇營銷軟文及短視頻圖文等發現,與傳統香煙相比,“爆珠煙”等擁有更多元的“口味”,如草莓味、哈密瓜味、冰淇淋味、紅酒味等。眾多“寫手”則刻意強調“爆珠煙”的細節口感,傳授爆珠捏碎時間節點的技巧,卻對“爆珠煙”同樣含有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成分只字不提。
業內專家告訴記者,“爆珠煙”等風味卷煙將含有香精香料的有機物溶液加入了卷煙吸食過程中,目前并不具備完善的行業規范和安全認證;某些營銷信息把調香的結果直接說成是提取物、精華物的實際添加,涉及虛假宣傳;由于玩法新穎,“爆珠煙”極易誘導人們吸煙。
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加拿大、美國和歐盟先后禁止銷售風味卷煙,但由于我國還沒有煙草制品的成分管制及披露的規定,國產煙草中添加劑的安全仍是監管空白。
? 應對 將處理違反廣告法案例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表示,對于這一問題,將繼續深入和相關部門的合作,繼續開展互聯網煙草營銷狀況監測,深度挖掘監測數據,收集典型案例,定期公布監測結果。
疾控部門還將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合作,對典型案例進行甄別,對涉嫌違反廣告法的案件提交有關部門進行處理;組織專家針對偽科學信息進行梳理和批駁,充分利用互聯網加強對公眾的控煙教育和法律教育,發動社會監督力量,凈化互聯網環境。
來源:北京晚報記者 袁璐 賈曉宏
流程編輯:RB013
丁陽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