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食用油中有玄機廚房瑣事,無外乎柴、米、油、鹽、醬、醋、茶,其中的油在烹飪中的地位非常高。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少了食用油,想做出美味的食物也如蜀道之難。人類生存所需七大營養物質,分別為: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礦物質、水分和各種維生
食用油中有玄機
廚房瑣事,無外乎柴、米、油、鹽、醬、醋、茶,其中的油在烹飪中的地位非常高。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少了食用油,想做出美味的食物也如蜀道之難。
人類生存所需七大營養物質,分別為: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礦物質、水分和各種維生素,而其中脂肪來源有一半是來自日常的食用油。
我們常用的食用油包括植物油和動物油,動物油泛指豬油,又稱為大油或葷油,而燒烤或熬制火鍋底料常用的牛油、羊油、雞油等動物油脂也屬于食用動物油。
植物油按照原材料的不同,種類繁雜,大致可分為香油、玉米油、豆油、橄欖油、菜籽油等。
人們每天都離不開食用油,但關于各類油的優點和缺點,也都是眾說紛紜,甚至有些人根據不同種類食用油的價格來確定油的優劣,食用油的哪些成分對人有益或有害,如何物盡其用?
今天就來看看食用油的秘密。
物美價廉的大豆油,其實是“血管清潔工”
大多數人接觸最多的食用油就是大豆油,大豆油也是我國古人智慧的結晶,我國也成為了大豆油的發源地。
如今,我國東北依然是大豆的主要產區,大豆油是一種價廉物美的高蛋白植物食用油,其產量大,油脂透亮,自帶豆香,壓榨成本低,成為了全球消耗量最多的植物油。
前年,美國食用植物油消耗量近1600萬噸,大豆油就占了其中的三分之二,美國、巴西、阿根廷等美洲國家、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都已成為大豆油主要出產國。
大豆油的脂肪酸構成非常好,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D、卵磷脂和亞油酸,亞油酸可以起到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對心血管有益。
而其中的卵磷脂是人體生物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生物活性和新陳代謝起著關鍵作用,被人稱為“血管清潔工”,另外人體對大豆油的消化率達95%以上,因此大豆油是一種易吸收優良食用油。
葷油:增香利器,卻有利有弊
葷油在植物油流行前十分常見,一般特指豬油,應用十分廣泛:豬油渣酸菜餡餃子、豬油拌飯、空湯、豬油陽春面,豬油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激發出了食物特殊的香味。
豬油的香味主要來自一種微量的特殊蛋白質和甘油酯的分解物質,凝固的雪白豬油本身沒有任何味道,但熬制豬油或豬油炒菜時,就會產生一種醇厚的香味。
這是豬油在高溫下生成了γ-庚內酯、γ-辛內酯等易揮發的內酯類物質,這類香味小分子就可以被我們的味覺和嗅覺所捕捉。
豬油做出的食物滑口味美,這是因為其富含飽和脂肪酸,可以將油、淀粉、纖維素等物質充分地融合在一起,使食物口感更加酥脆嫩滑。
但豬油中飽和脂肪酸含量高也有弊端,過量食用會升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對血脂和心腦血管不利。
“變廢為寶”的玉米油,雖然便宜,但健康
玉米和大豆一樣,都是非常重要的糧食作物,玉米油顏色清亮,有特殊的玉米香味且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亞油酸、阿魏酸和鐵、鋅、硒、等微量元素。
其中玉米油中的阿魏酸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對細胞有保護功能,對自由基可以起到清除作用,對產生自由基的酶有抑制作用,所以玉米油對心臟,心腦血管有較大益處。
玉米油加熱發煙點較高,所以不僅適合涼拌、炒菜,還特別適合油炸食物,能夠保持食物原有的香味和營養。
玉米油其實是“變廢為寶”的食用油,玉米油是從玉米胚芽中提煉出來的,而玉米胚芽是生產玉米淀粉時剔除下來的無用“下腳料”,所以變廢為寶的玉米油雖然比較健康,但價格不高。
液體黃金?橄欖油
橄欖油可謂身價不菲,小小一瓶動輒成百上千,與普通百元一桶的普通食用油價格相差甚多,所以橄欖油又被稱為“液體黃金”。橄欖油自帶特殊油香,而其來源于可揮發性的有機物成分。
在所有植物油中,橄欖油中所含的脂肪酸中單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最高,可達到75%左右,而單不飽和脂肪酸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橄欖油還含有羥基酪醇等多酚化合物,可以起到抗氧化作用,對血管有益。
但橄欖油的發煙點很低,只能達到200℃左右,高溫還會破壞橄欖油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所以橄欖油一般用來做沙拉、拌涼菜、幼兒輔食等。
葵花籽油:大部分需要進口的營養油
和我們常嗑的瓜子不同,榨油的葵花籽體型雖然小,但所含油脂量更高,且味道更濃郁,葵花籽油富含亞油酸和維生素E,可以幫助清除體內垃圾,降低膽固醇,對血管有益,被稱為營養油。
雖然在幾個世紀以前,向日葵就已經被引入我國,但受地質及光照因素影響,世界上近八成的葵花籽油都產自烏克蘭與俄羅斯,烏克蘭有“葵花王國”之稱,我國五分之三的葵花籽油都進口自烏克蘭。
棕櫚油:大量食用,影響壽命
速食方便面、面包、糕點、巧克力、炸雞、餅干等商品中會大量使用一種食用油,這種油就是棕櫚油,去年,我國棕櫚油的使用量為650萬噸左右,需求量僅次于大豆油、和菜籽油。
棕櫚油產自棕櫚樹果實,棕櫚樹壽命長,基本不受氣候影響,其果實四季都可收獲,產油量非常大,大約是大豆油的11倍,所以價格低廉,已經成為食品加工業最常使用的食用油。
但棕櫚油不健康,大量食用可影響壽命。棕櫚油中含55%的飽和脂肪酸,可導致肥胖,對心血管有害。經常食用棕櫚油的印度尼西亞人平均壽命只有70歲,而較少食用棕櫚油的新加坡人平均壽命可達80歲。
我國南方的明星食用油:菜籽油
菜籽油是我國南方的明星食用油,像川菜、火鍋底料、辣椒油大都使用的就是菜籽油,菜籽油也占據了我國自產食用植物油的半壁江山。
但是,菜籽油中含有大量的芥酸和硫代葡萄糖苷,大量食用菜籽油,可能會造成心肌脂肪堆積,引起充血性心衰,食用菜籽油也要注意用量。
椰子油:被吹捧的“高級”食用油
椰肉中可以提取出食用油,其飽和脂肪酸含量比葷油都高出一倍,所以大量多食椰子油,對心腦血管會產生不利影響。但椰子油曾一度被推舉上“神壇”,甚至許多嬰幼兒產品中也被滴入椰子油,其實椰子油徒有其名。
以前,有科學家認為椰油非常健康,能起到減脂和抗失智的作用,這是因為椰油中含有中鏈脂肪酸,可以增加飽腹感和維持腦細胞功能,從而起到減脂和抗失智的作用。
但別忘了,椰油中還含有大量短鏈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這種成分對抗失智和減脂會起到反作用。
抗衰老的花生油?
花生油也是超市中繼大豆油之外最為常見的食用油,花生油有花生的獨特香味,其中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及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十分均衡,很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花生油中含有一種特殊的物質,白藜蘆醇,這種物質可以起到抗衰老作用,每克花生油中含有大約26微克的白藜蘆醇。
染色體的完整性會隨著人體的衰老而破壞,但多酚物質白藜蘆醇卻能激活一種叫做去乙酰化酶的修復染色體的蛋白質,從而起到減緩衰老的作用。
點睛之筆的香油
在東北,提起大拉皮、雞蛋糕、紫菜湯,其中的點睛之筆肯定就是最后的幾滴香油了。
香油是芝麻榨出的食用油,香味濃郁,沁人心脾。香油中的香味成分近50種之多,其中就包括芝麻素和芝麻酚林,芝麻酚林受熱分解為芝麻酚,這也是香油的香氣的主要成分。
香油分為普通香油和小磨香油,產量低且口感好,所以價格比較高,一小瓶香油就要近20元,價格和橄欖油不相上下,由于香油發煙點不高,所以一般只能用來調味。
總結
今天詳細介紹了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食用油,但食用油的種類應該經常更換,不要認準一種油就一直食用,更不要大量或重復使用食用油。
圖片來自網絡侵聯必刪
陳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