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元寶雞腿短身矮,小腿約6厘米左右,五趾。有的通體羽毛黑色,油光锃亮,黑中藏金,艷麗奪目,尾羽向上內翹,酷似一只黑色發亮的金元寶,故又名“元寶雞”;有的通體羽毛白色,大從冠,冠齒從聲如火焰,紅耳如紅寶石,光彩照人,秀美無比。下面具體來了解一下
元寶雞腿短身矮,小腿約6厘米左右,五趾。有的通體羽毛黑色,油光锃亮,黑中藏金,艷麗奪目,尾羽向上內翹,酷似一只黑色發亮的金元寶,故又名“元寶雞”;有的通體羽毛白色,大從冠,冠齒從聲如火焰,紅耳如紅寶石,光彩照人,秀美無比。下面具體來了解一下:元寶雞的飼養技巧。
一、品種特征
元寶雞體型嬌小,雞冠鮮紅、艷麗奪目,耳如紅寶石,光彩照人,尾羽向上內翹,首尾緊接,秀美無比,生性活潑,可供食用與觀賞,深受人們喜愛。元寶雞被譽為“絕世珍品”,迎合了時下發展微型特禽的潮流,其經濟效益是普通肉食雞的3~4倍,目前國內元寶雞養殖業才起步,市場潛力很大,僅上海市場每年的需求量就達200萬只,是發展高效與休閑農業的重要品種。因此,飼養元寶雞前景可觀。
二、項目優勢
1.采食量小。元寶雞的采食量相對較小,一般成年元寶雞每日所需飼料量為40~60克,比普通家雞可節約飼料40%以上。元寶雞飼料轉化率較高,肉料比為1︰2。
2.抗逆性強,適應性廣。元寶雞具有較強的抗寒和耐熱性,在嚴寒和炎熱的氣候里,種雞仍能正常產蛋,育雛溫度比普通家雞低3~5℃。凡能飼養家雞的地區均可飼養元寶雞,既可大規模工廠化籠養或棚養,也可利用果園、山坡放養或圈養。
3.抗病力強、飼養成活率高。只要保持飼養環境潔凈、飼料新鮮和室內搭木架讓其夜間棲息,其自然成活率高,患病機會少。種雞自然交配種蛋受精率為90%,受精蛋的孵化率為95%,雛雞的成活率為92%。
三、觀賞與食用價值
由于元寶雞外形美觀,體型較小,其常被人們作為手把件(掌中把玩之物),在觀賞禽類市場中,元寶雞占有一席之地。在許多發達城市人們還將元寶雞作為寵物飼養。元寶雞的營養價值較高,蛋白質含量高達23%,肉質非常鮮美。元寶雞采用燉、炒、煮、蒸等烹飪方法均可,經常食用有強身健體的效果。
四、經濟效益
飼養元寶雞具有投資少、見效快、技術簡單、收益高的特點。成年公雞體重0.6~0.8公斤,成年母雞體重0.4~0.5公斤,母雞開產日齡為140天,年平均產蛋量為140枚,蛋重20克,蛋殼為淡褐色。一般商品雛雞飼養3個月左右,體重為0.4~0.8公斤即可上市,其耗料不超過2公斤,而售價50~100元/只。且其作為觀賞雞售價更高,優良品種每只可賣到幾百元甚至上千元,故經濟效益較為顯著。
五、注意事項
元寶雞抱窩性強,一般母雞每產10~15枚蛋就開始就巢抱窩,比普通家養產蛋雞就巢性能高幾倍,其休產期為1~2周。因此,在飼養管理中,應特別注意及時對其進行催醒,阻止抱窩,提高其產蛋能力。
飼養特點
(一)省料又方便,元寶雞的飼料及管理與家雞相同,由于其體形小,采食量相應也少。與普通家雞相比可節約飼料40%以上,節糧一半,肉料比1:3,單位飼養量提高40%以上。
(二)抗逆性強,適應性廣 元寶雞具有較強的抗寒和耐熱機能,在嚴寒和炎熱的天氣下,青年雞均能正常生長發育,成年種雞仍能正常產蛋,凡能養雞的地區全年各個季節都可飼養,其仔雞成活率高達95%-98%,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均為95%左右。
(三)抗病性強,成活率高 只要保持飼養環境、潔凈、飼養管理科學、飼料新鱒,并在接種好馬立克和法氏囊疫苗的情況下一般很少患病。
(四)經濟效益高,飼養中國元寶雞具有投資少、見效快、飼養簡單、收益高的特點。雛雞孵出即可上市,三個月時體重達1-1.5市斤,耗料不超過2公斤,而商品售價達50-100元.作為觀賞價值更高,好品種少則幾百多則上千,故經濟效益較為顯著。
雛雞飼養
雛雞出殼后應采用保溫棚育雛,方法可因地制宜,平養、籠養均可。育雛應重點做好以下幾點:
(一)溫度 第1-3天育雛室溫度為33-35℃,以后逐日下降,每周下降1—2c,以雛雞均勻分布不堆疊為宜。溫度過低,雛雞則堆疊于熱源邊,易壓死壓傷;溫度過高,雛雞則遠離熱源,張口呼吸、出汗。保溫熱源可用紅外線燈、電熱管等。
(二)開食 開食前先供0.01%的高錳酸鉀飲水。
(三)密度 密度每平方米100只,往后隨著日齡的增加逐步減少。
(四)防病 主要預防白痢和球蟲,可用0.2%的土霉素拌料或每只200單位的青、鏈霉素飲水,三天一交換。
孵化繁殖編輯
一、孵化的原理
雞胚的新陳代謝依賴于種蛋內各種酶(如淀粉酶、蛋白酶、氧化酶、溶菌酶等)的活力,而酶活力的強弱又受到溫度的制約。使酶活力最強所需的溫度,就是胚胎發育所要求的最適宜溫度,這就是孵化的原理。
二、孵化的條件
孵化技術可采用電孵化、土法孵化或家雞代孵等辨認法。孵化期21天。孵化要點如下:
1.溫度:入孵第1~18天溫度,冬天37.8℃~38℃為宜,夏天37.5℃為宜。第19天轉入出雛機,機內溫度,冬天37.2℃為宜,夏天37℃為宜。
2.濕度:相對濕度要求第1~18天為60%,第19~21天為70%,調濕方法可在機內增加水盤或每天在蛋面噴霧溫水3~4次。 3.翻蛋:每2小時翻蛋一次,角度為45度。
4.照蛋:可在孵化第6~7天時進行。
元寶雞三、育雛技術
剛出殼的雛雞最好清明后進場,因為從此后氣溫逐漸轉暖,氣候適于雛雞的生長,不需要其他保溫設備。氣溫過低對貴婦雞的生長發育會產生不利影響,易造成感冒、呼吸道感染、白痢等疾病的發生。
1.保溫:雞苗出殼后1~30日齡內要做好保溫,以雞苗均勻分布在保溫燈下為宜。
2.飼料:可喂給一般雛雞顆粒飼料。有條件可拌入進口魚粉4%、飼料酵母粉6%等,可使雛雞料所含蛋白質從22%提高到28%,更適合貴婦雞苗生長發育需要。全日供料自由采食。
3.飲水:全日供足清潔飲水,冬天以溫水更好。
4.密度:每平方米可養100多只,日齡增大逐漸疏散到50~60只。同時每天注意更換墊料。
5.勤觀察、重防治:每天注意觀察雞苗精神、食飲欲、糞便、呼吸狀態,根據各地家雞疫情,針對性的預防性疫苗接種或投喂藥物。
元寶雞四、種蛋的構造與形成
1.種蛋的構造 種蛋由蛋殼、蛋殼膜、氣室、蛋白、蛋黃、系帶、胚胎七個部分組成;
2.蛋的形成 蛋是在母雞生殖器官內形成的。母雞的生殖器官主要包括卵巢和輸卵管兩部分。
元寶雞五、種蛋的選擇、保存、運輸與消毒
1.種蛋的選擇
種蛋品質的好壞與孵化率的高低、初生雛的品質及其以后的健康、生活力和生產性能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對種蛋必須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嚴格認真的選擇。所謂種蛋是指公母雞按一定性比例組群配種或運用人工授精配種后所產的蛋。
(1)種蛋的來源 種蛋必須來源于非疫區高產的健康雞群。公母比例恰當,受精率才高,種蛋受精率應在80%以上。初產母雞半個月以內的蛋不應作種蛋,因為這時的母雞性機能活動差,故受精率低。
(2)種蛋的保存期 種蛋越新鮮越好,一般以保存一周以內的蛋為好。夏季保存期應不超過10天,春秋季不應超過半個月。
(3)種蛋的顏色 蛋殼顏色應符合品種特征,如來航雞蛋呈白色,洛島紅、白洛克以及當地的土種雞則為褐色,色不正表明品種不純。
(4)蛋殼厚度 蛋殼應致密,厚薄要適度,過厚不利于破殼出雛,過薄易破碎。凡蛋殼不光澤、粗糙有砂眼(稱砂皮蛋)或硬殼(稱鋼皮蛋)、皺皮者不可用作種蛋,一般殼厚應在0.2~0.4毫米之間,殼厚0.33~0.35毫米孵化率最高,0.27 毫米以下孵化率較低。
(5)種蛋大小及形狀 大小應以品種而論,一般在45~65 克之間。如來航以在45~50克范圍內為好,巴布考克B-300在50~60克之間為好,其他兼用種應在50~65克之間。種蛋的形狀應正常。過大的、過小的、過長的、過圓的、腰鼓蛋等畸形蛋均不宜做種蛋,而且雙黃、三黃、蛋中蛋,血斑、肉斑蛋都不可作種蛋。
(6)種蛋表面要清潔衛生 如蛋上沾染糞便、污泥、飼料等,易遭細菌侵人,引起種蛋腐敗變質或造成死胎。
元寶雞2.種蛋的保存條件 雞的胚胎發育的臨界溫度是23.9℃,因此種蛋保存的環境溫度應保持10~15℃,如果保存期較長則以不超過12℃為宜。濕度以70%~75%力量適宜。種蛋放置的位置應小頭向上,如大頭向上則必須每天翻蛋一次。
3.種蛋的運輸 運輸種蛋要注意包裝,嚴防震動,應用有格的蛋箱裝,將每個蛋、每層蛋分隔開并裝上填充物,如紙屑或碎草等。填充物必須充實,裝蛋應大頭向上豎放,在運輸途中切忌震動。蛋箱要保持清潔衛生、干燥。4.種蛋的消毒 為控制和消滅病原微生物的傳播,保證雛雞的健康,在孵蛋前必須對種蛋進行消毒,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消毒方法:
(1)新潔爾滅消毒法 新潔爾滅原液為5%,用時加水50倍配成千分之一濃度(取5%新潔爾滅原液0.5千克倒人25千克清水中,攪拌均勻即成),用以噴灑種蛋表面即可。但此種溶液不可與堿、肥皂、碘和高錳酸鉀混合。
(2)氯消毒法 將種蛋浸在含有活性氯1.5%的漂白粉溶液中3分鐘(即50千克水中加0.75千克含活性氯的漂白粉),瀝干即可。
元寶雞(3)高錳酸鉀消毒法 將種蛋浸泡在萬分之二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申1~2分鐘(即50千克水中加10克高錳酸鉀粉,攪拌均勻,水溫為40℃),瀝干即可。
(4)碘溶液消毒法 將碘配成0.1%濃度的碘溶液噴灑蛋面即可(配制碘溶液時需1.5倍的碘化鉀以利碘溶解)。具體配法:1千克水加10克碘片和15克碘化鉀使之溶解,然后倒入9千克清水中,水溫約40℃。
(5)福爾馬林消毒法
①用福爾馬林(即40%的甲醛原液或工業用甲醛)與高錳酸鉀混合熏蒸。每三次方米用15克高錳酸鉀加30毫升福爾馬林溶液熏蒸30~45分鐘。方法是:將種蛋碼好盤后放人孵化箱中或攤床上,然后將高錳酸鉀均勻地放在容器中(容器要大于所用福爾馬林量的10倍),再倒進福爾馬林,關緊門窗。
②福爾馬林直接熏蒸法。用同上法相同的標準量將福爾馬林加入適量水中,直接放在火
爐上加熱熏蒸。
③福爾馬林浸泡消毒法。將40%甲醛原液配成1.5%的溶液(即0·75千克福爾馬林倒入50千克水申)浸泡種蛋2~3分鐘即可。
(6)抗生素溶液浸泡清毒法 將蛋溫提高到38℃,經6~8小時,置于配好的萬分之五的土霉素或鏈霉素溶液(即50千克水中加25克土霉素或鏈霉素拌均勻即可)中,浸10~15分鐘即可。
(7)呋喃西林溶液消毒法 將呋喃西林碾成粉后配成0.02%濃度的水溶液浸泡種蛋3分鐘洗凈晾干即可。
(8)紫外線消毒法 在離地約l米高處安裝40瓦紫外線燈管,輻射10~15分鐘即可達到消毒目的。
元寶雞六、雞的胚胎發育
1.雞胚胎發發育階段的劃分 整個發育可分為兩個階段:成蛋階段的發育與成雛階段的發育。
(1)胚胎在卵形成過程中的發育 即母體內的發育,也即是成蛋階段的發育。這個階段的發育過程是:受精卵 卵裂 囊胚期 原腸期。當胚胎發育到原腸期時,已分化形成內胚層和外胚層,從外觀上看形如一個圓盤狀體即為胚盤,當卵排出體外,因溫度下降,胚胎生長發育隨即停止。
(2)胚胎在孵化過程中的發育 卵排出體外后,保存在18℃以下的環境中,胚胎發育基本處于靜止狀態。當人孵后,胚胎即開始發育。胚胎在孵化過程中發育的時期稱孵化期。雞的孵化期為21天。
種蛋人孵后,胚在原腸期形成的同時,上胚層像個碟狀圓盤,在其末端,細胞不斷地向中線集中,形成一條細胞帶,稱原條。原條細胞通過原溝的底部逐漸轉人外胚層與內胚層之間,并分別向兩側擴展,這些輳至內外胚層之間的細胞稱為中胚層。原條細胞也逐漸轉人外胚層與申胚層之間,并分別向前伸展,伸展的結構稱為頭突,后發育成脊索。脊索是胚胎期的縱軸支持器官,最終為脊柱所代替,隨著胚胎的不斷發育,由外、中、內三個胚層逐漸形成各種腺體、器官、骨骼、肌肉、皮膚、羽毛和喙,最后形成新的機體——雛雞。
元寶雞2.胎肢的形成及其物質代謝 胚胎的發育包括兩個部分:胚內部分即胚胎自身的發育;胚外部分即胚膜的形成。胚胎的物質代謝所齋的營養和呼吸主要是靠胚膜來實現。胚膜包括四個部分:
(1)羊膜與絨毛膜 羊膜在孵化后33小時左右開始出現,第二天即覆蓋于胚胎的頭部并逐漸包圍胚胎,至第四天合攏將胚胎整個包圍起來形成兩層膜,靠近胚胎內層稱羊膜,包圍整個蛋內容物的稱為絨毛膜。絨毛膜與尿囊共同形成尿囊絨毛膜。羊膜腔中充滿羊水而起保持雞還不受機械損傷、防止胎膜粘連及促進雞胚運動的作用。
(2)卵黃囊 卵黃囊是早期形成的胚膜,于孵化的第二天開始形成,以后逐漸向卵黃表面擴展,第四天包圍卵黃1/3,第六天包圍卵黃1/2,到第九天幾乎覆蓋整個卵黃的表面。在卵黃囊上有許多血管,T成循環系統,通人胚體,供胚胎從卵黃中吸取水分與營養。卵黃囊在孵化初期具有與外界交換氣體的功能,出殼前與卵黃一起被吸人腹腔中。
(3)尿囊 尿囊位于羊膜與卵黃囊之間,在孵化第二天開始形成,以后逐漸增大,第六天達到蛋殼膜的內表面,孵化到 10~11天時包圍整個蛋內容物并在蛋的小端合攏。在尿囊接觸蛋的內壁繼續發育的同時,與絨毛膜結合成尿囊絨毛膜,貼于蛋殼,開始起氣體交換作用。同時通過尿囊血管吸收蛋殼的礦物質供給胚胎,而胚胎所有的排泄物則積存在尿囊,尿囊內充滿尿囊液使胚胎與蛋殼分開,便其處于濕潤的環境中,以保護胚胎。元寶雞在孵化過程中,胚胎物質代謝主要取決于胎膜的發育。孵化兩天后卵黃囊血液循環開始形成,這時胚胎主要吸收卵黃囊的營養物質和氧氣;孵化5~6天后,尿囊血液循環形成,這時胚胎既靠卵黃囊血液循環吸收卵黃的營養物質又靠尿囊血液循環吸收蛋殼中營養物質。因尿囊已接近蛋殼膜,又可通過尿囊循環吸收外界氧氣;孵化10~11天以后尿囊合攏,胚胎的物質代謝及氣體代謝均大為增強,蛋溫升高;孵化到18~19天后蛋白已經耗盡,尿囊枯萎,開始肺呼吸,靠卵黃囊吸收卵黃中營養物質,脂肪代謝加強,呼吸量增大。
實踐中應特別注意孵化前期與孵化后期氣體代謝的差異,一般雞胚氧氣耗量末期為初期的64倍,呼出的二氧化碳為初期的146倍,產熱量為初期的230倍。為此,要合理安排胚胎發育各個時期所需要的外界條件。
3.胚胎發育的主要特征
為了解胚胎的發育情況,及時糾正不利的孵化環境因素,掌握胚胎發育的主要特征是必要的。
親愛的養殖朋友們從現在起,關注微信公眾號:(天行健生物科技 / txjdwyy),有什么養殖方面的問題,行情分析,養殖疑惑,疾病防治,政策解讀我們會有專業老師第一時間給你回復!
高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