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期,廣州市天河區振東花苑的多名業主向南都“記者幫”反映,去年6月,小區物業允許健身房在一樓違規建游泳池,經業主反對后相關部門介入,工程暫停施工,卻并未按要求恢復原狀。今年3月,物業補齊手續后重啟泳池項目,但業主們依然擔心已出現大面積外墻瓷
近期,廣州市天河區振東花苑的多名業主向南都“記者幫”反映,去年6月,小區物業允許健身房在一樓違規建游泳池,經業主反對后相關部門介入,工程暫停施工,卻并未按要求恢復原狀。今年3月,物業補齊手續后重啟泳池項目,但業主們依然擔心已出現大面積外墻瓷磚脫落的老樓,會因泳池水體重量和滲水而影響房屋安全。
業主:
泳池項目去年叫停后未恢復原狀
4月7日,南都記者來到振東花苑。小區共4棟樓,每棟有7層,其中一、二樓為裙樓,設多家商鋪,部分商鋪在裝修施工中,3樓以上是住宅樓。樓房外墻瓷磚多處大面積脫落,步入樓梯間,隨處可見墻面因滲水潮濕,墻皮剝落。
據振東花苑業主林玉(化名)介紹,小區樓齡約30年,去年6月,小區物業與一租戶簽訂合同,在二樓開健身房,一樓建游泳池作為健身房配套設施,并未經業主同意就私下開工。業主發現后反對,最終政府部門介入后,相關工程暫停施工。“
“當時責令停工并恢復原樣。”林玉出示了當時由天河區政府回復的12345反饋短信,“該處現已停工,現場對負責人開出責令整改單,責令立即自行拆除恢復原狀。”業主們發現盡管暫停施工,但并未拆除恢復原狀,且施工材料并未搬走。
今年3月,物業取得了泳池工程備案證明書后,游泳池項目再次施工。業主們發現兩次工程備案信息中的數據并不一致,比如2021年的證明中,該項目名稱為室內裝修,“規模500平方米,投資8萬元”;2022年的證明中,項目名稱為游泳池工程,“規模280平方米,投資20萬元”。
小區樓下是商鋪,樓上是住宅。
項目重啟后
業主質疑第三方鑒定結果
林玉稱,盡管物業目前補辦了相關手續,并聘請第三方機構做安全鑒定,證明建泳池不影響房屋安全,但她仍然認為需要更權威的機構出具證明,才能讓業主信服。
多名業主對于樓下建泳池引發的安全問題表示擔憂。業主劉雯(化名)稱,小區樓下商鋪正常經營業主并不反對,但在老樓建游泳池存在安全隱患,“承重墻長期泡在水里,很容易出現問題。”“原本這房屋外墻就老是脫落,自從游泳池施工后,脫落得更厲害”。
物業:
已補辦手續,擬請專家向業主答疑
“現在我們建泳池的所有手續都齊全。”振東花苑物業管理處負責人楊先生向南都記者出示了房屋安全鑒定公司、巖土勘測設計公司、施工單位等提供的檢測報告,證明“水池結構安全可靠,不影響原樓房的結構安全”。建在一樓的泳池建筑面積僅280平方米,泳池的產權部分歸物業所有,去年租給一健身房作為配套設施,建好用來作為培訓用途,該泳池和樓上住宅有關聯的“主要是幾根柱子”。
他稱,去年施工時相關手續未辦理齊全,業主反對后,除了補辦手續外,管理處請甲級設計院對泳池設計進行修改,將關聯樓上的柱子做好圍蔽保護。目前泳池已依法依規通過住建、規劃等相關部門的審批流程。針對部分業主的質疑聲,該項目暫停施工,物業擬近期請專家為業主答疑解惑。
街道:
項目施工合法,業主可請第三方鑒定
黃村街道辦城管科負責人郭先生回應,去年在沒有安全鑒定結果出具的前提下,確實要求泳池施工方恢復原狀,目前物業組織有資質的專業機構做了安全鑒定,鑒定結果顯示泳池施工不存在安全隱患。根據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的相關文件,該項目手續齊全,有施工備案許可證,施工屬合法。小區因樓齡久確實存在外墻脫落情況,但無證據證明泳池施工和外墻脫落存在直接關系。針對業主懷疑安全鑒定結果,他表示業主也可以請第三方做鑒定。
采寫/攝影:南都記者楊婷
丁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