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茶,竟然是食管癌的幫兇?據《看看新聞》報道,丁先生今年66歲,是廣東潮汕人,每天早上都喜歡和老友聚在一起抽煙飲茶。兩個多月以前,丁先生吃東西時胸口總有一點被噎住的感覺,本來以為只是上火而已,喝了涼茶卻一點效果都沒有。最終丁先生到醫院檢查,被
茶,竟然是食管癌的幫兇?
據《看看新聞》報道,丁先生今年66歲,是廣東潮汕人,每天早上都喜歡和老友聚在一起抽煙飲茶。
兩個多月以前,丁先生吃東西時胸口總有一點被噎住的感覺,本來以為只是上火而已,喝了涼茶卻一點效果都沒有。最終丁先生到醫院檢查,被確診為食管鱗狀細胞癌。
為什么自己會患上食管癌?丁先生百思不得其解,還是醫生告訴他,和他平時喜歡喝茶的習慣有關,正是因為長期喝燙茶,導致食管粘膜慢性損傷,進而慢慢癌變。當然了,這還和他平時抽煙喝酒的習慣也有關系。
廣東潮汕地區喜歡喝茶養生,但是食管癌的發病率也高得嚇人,達到了40/10萬人,在廣東發生的食管癌,大概有85%的患者是潮汕人。
那么問題來了,經常喝茶,到底是養生,還是養癌呢?
一、經常喝茶,能養生嗎?
茶一開始就是用來治病的——我國古籍中《廣雅》,記錄著最早的茶方劑,到了唐宋,藥茶更是發展到單方、復方并用。明清時期,藥茶通過不斷更新和充實,茶療處方更是豐富,不僅覆蓋兒科、婦科、內科、外科、皮膚科還運用于養生保健等各方面。
到了現代,茶的保健功效也越來越多人在研究。發表在《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志》來自中國醫學科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的研究團隊發現,習慣性飲茶者有著更長、更健康的預期壽命,而且似乎在預防心血管疾病,降低全因死亡率有著潛力。
此次研究團隊從中國15個省份,招募了100902名普通中國成年人作為研究對象。研究人員將觀察對象分為:習慣性飲茶組(每周三次以上),和從不或非習慣性飲茶組(每周飲茶少于三次)。在平均7.3年的隨訪時間后,研究發現:
始終保持每周喝茶三次的人,相對從不或非習慣性的人——
1、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降低了20%;
2、致命性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降低了22%;
3、全因死亡的風險降低了15%。
茶葉可能對壽命有增益,但此次研究只是一項觀察性研究,無法確定茶和減少疾病降低死亡率之間的因果關系,茶作為一種食物,還需理性看待其保健性能,不可過分依賴,也無法替代專業的藥物,當成是防病的神藥。
二、喝這4種茶,有健康隱患
適量飲茶對身體有好處,但有些茶,則對身體無益。
1、太燙的茶
很多人喜歡喝熱茶,感覺可以暖胃、暖身,非常舒服。但過燙的食物,卻可能會增加食管癌風險。世界衛生組織曾明確表示,超過65℃的飲料屬于2A級(很可能致癌)致癌物。
北京大學健康中心的余燦清博士領導,發表在《內科醫學年鑒》的大型研究,通過對中國45萬多人(年齡在30~79 歲之間)進行了9年跟蹤調查發現,高溫飲茶、過量飲酒和吸煙會顯著增加食管癌的風險。
2、發霉的茶葉
茶葉其實也有保質期限,大部分茶葉只能存放18個月左右,長時間存放,或存放不當就會發霉。發霉的茶葉可能含有大量的毒素,比如黃曲霉素,飲用后輕則可能引起頭暈、眼花、腹瀉,重者可能會引起肝、腎等病變。
3、串味茶
茶葉結構多孔,極易吸收異味,與帶有氣味的東西放在一起,很容易變味。若是飲用了吸入了油漆、樟腦味等茶葉,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4、濃茶
濃茶指茶葉過多,沖泡的水較少,導致茶味苦澀的茶。這種茶,放置一段時候,還會出現一層茶油。濃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過量攝入咖啡因可能會導致神經興奮、心跳加速等問題。
另外,濃茶也會刺激胃蠕動,胃酸增加,導致胃粘膜刺激加強,容易引起胃潰瘍等胃部疾病。值得注意的是胃酸分泌異常增多、胃潰瘍都是胃癌的危險因素。
三、拓展閱讀:春天喝什么茶合適?
春天到來,萬物生發,喝茶是一個不錯的養生選擇,那不同的茶,有哪些功能呢?
1、花茶
花茶具有芳香辛散之氣,可幫助提神醒腦,令人精神振奮、心情舒暢。春困時,可適當飲茉莉、桂花等花茶,幫助散發人體寒氣。
2、薄荷茶
薄荷能夠清心怡神,疏風散熱,增進食欲,幫助消化,適合解春困,驅趕疲憊。
最后,要提醒大家,茶煙中的咖啡堿有興奮作用,最好避免在睡前飲用茶葉,否則影響規律睡眠,影響第二天的精神狀態。
參考資料:
[1]《院士牽頭!超10萬國人的研究顯示:喝茶能降低心血管病死亡風險》.中國生物技術網.2020-01-11
[2]《發霉的茶葉可致癌,還可引發重要器官病變?》.南山疾控.2021-01-06
[3]《喝茶喝對勝過補藥,這七杯茶不同人群這樣喝》.廣東省第二中醫院.2020-04-23
丁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