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有車以后導購】作為吉利品牌2021年最重磅的新車,星越L從正式定名的那一天起就收獲無數關注,最終上市的指導價為13.72-18.52萬元,共6款車型,翠羽藍外觀內飾需額外5000元選裝。其實當時星越L這個名字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一是跟自家的
【有車以后 導購】作為吉利品牌2021年最重磅的新車,星越L從正式定名的那一天起就收獲無數關注,最終上市的指導價為13.72-18.52萬元,共6款車型,翠羽藍外觀內飾需額外5000元選裝。
其實當時星越L這個名字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一是跟自家的轎跑SUV星越在命名上強行扯上關系,二是這個名字跟某德系SUV“異曲同工”,沒錯,就是途觀L。
在今年的粵港澳車展上,途觀L完成了中期改款,全系6款車型的指導價區間為21.58-28.18萬元。這個價格當然是有點“虛高”的,幾乎是一上市終端就有優惠,目前降價一萬元左右,如果此后已停產的舊款庫存售罄、同時芯片供應逐漸充足一些的話,終端售價有望進一步下探,達到2-3萬元。
要是只看價格的話,似乎并不會有人把這兩款車放在一起考慮,二者之間的差價已經達到7-8萬,對于十幾二十萬的車來說,這相當于“一輛半”的價錢。不過,從車型定位上看,星越L和途觀L是實打實的競品關系,尺寸接近、用車場景類似,吸引的是用車需求相似的一類用戶。那么究竟是直接下定更便宜的星越L,還是咬咬牙上途觀L呢?
設計風格接近,顏值見仁見智
星越L和途觀L的造型其實幾乎是同一個風格,穩重大氣但又有一些時尚感。這樣的設計很符合目標用戶的喜好,雖然沒有太明顯的個性,但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中庸之道”屬實被大眾玩明白了。吉利也意識到了“大眾化”的作用,自家王牌轎車星瑞并沒有走“花里胡哨”的個性化路線,反倒是規規矩矩了起來,在今年的全新SUV星越L身上,穩重的特質被進一步發揚光大。
近兩年,各國產品牌對造型設計的重視程度明顯提升,海外知名設計師頻頻入華,國產車設計水平的提升大家有目共睹,既有類似長安UNI系列“天馬行空”的個性化造型,也有吉利“中國星”系列車型的保守派,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
具體到星越L,外觀造型相當霸氣,前臉的盾形中網、內凹直瀑式格柵,還有車側平直凌厲的腰線,這氣場跟“自家大哥”XC60有的一比。尾部設計也很有大車的感覺,貫穿式尾燈提升視覺寬度,看上去非常大氣,腰線直接與尾燈相連的設計看起來很是流暢。總之星越L是一款長得很和諧的SUV,沒有太跳脫常規的部分,屬于低調的好看。
如果想高調一點的話,翠羽藍套裝千萬不能錯過,從以上兩張實拍圖不難看出這個配色的質感吧!比普通深藍色多了一點綠色的感覺,在陽光下會有非常特別的效果;內飾當中藍色部分采用麂皮包覆,觸感非常舒適,搭配黑色皮質,很有格調,也比另一款棕白內飾更耐臟一點。不過這套外觀內飾需要額外加5000元選裝,這錢花得值不值就看個人了。
中期改款后的2022款途觀L也越來越時尚了,僅僅是大燈組和前包圍的調整,就讓新款途觀L甩掉了油膩的帽子,不得不說8代高爾夫上這套設計語言真的很不錯。尾部設計同樣應用了大眾最新的家族設計,將英文名“Tiguan L”放在扁平化的大眾LOGO下方,逼格迅速提升,尾部雙邊四出方形排氣也是高爾夫同款,比現款的單邊兩出圓形排氣美觀不少。途觀L經濟實用的基調沒變,但細節處的調整確實讓它的顏值更能打了,不再是短板。
內飾部分,2022款途觀L變化最明顯的就是12英寸懸浮式中控屏了,它終于從中控臺里面獨立出來了!現款車型最被詬病的就是這個鑲嵌在中控臺上的8英寸小屏幕,簡直像上世紀的產物。新款途觀L除最低配外,全系配備了12英寸中控屏,懸浮式的設計讓中控臺簡約美觀了不少,配合棕灰配色,整體的時尚感提升明顯,的確是一次很良心的中期改款。
國產車,配置沒輸過
比配置,國產車真就沒輸過,更不用說定位品牌旗艦的星越L,確實是“破格”應用了不少高端配置,這也是它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智能化絕對是星越L的一大亮點,全系標配高通驍龍8155芯片,搭載了吉利最新的銀河OS車機系統,配合中控的三塊12.3英寸大屏,無論是UI顯示效果、語音識別速度和精度,還是觸屏操作的反應速度,在同級別產品當中都是數一數二的,并且銀河OS支持從應用市場下載APP,讓車載影音娛樂功能更豐富。不過星越L也沒有過于追求科技感,常用的功能依舊保留了實體按鍵,一目了然。
如果一定要說缺點的話,星越L的車機是不支持Carplay和Carlife的,要想用中控屏,必須得習慣這套車機系統,好在學習成本不算高,而且語音功能非常方便,所以這倒不是很大的障礙。
2022款途觀L的中控大屏讓人很是驚喜,可惜高爾夫上那套車機系統并沒有配備,稍顯遺憾。好在新車的車機依舊支持Carplay和Carlife,兼顧蘋果和安卓手機用戶,這大概就是車機不佳手機來湊?不過有一說一,Carplay、Carlife確實是非常成熟的車機互聯方式,日常使用還是比較方便的,非常順手。
至于輔助駕駛功能嘛,其實用戶真正高頻使用的功能,二者在中配以上車型都有配備,例如360度全景影像、ACC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車道偏離預警、自動泊車等,算是水平接近吧。
動力打個平手
星越L和途觀L均搭載2.0T渦輪增壓發動機,而且都分高低功率調校。數據方面,星越L低功率的發動機最大功率為218馬力,峰值扭矩為325N·m,匹配吉利自研第二代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高功率版最大功率為238馬力,峰值扭矩為350N·m,匹配愛信8AT變速箱。
2022款途觀L取消1.4T版本,低功率的330TSI版本最大功率為186馬力,峰值扭矩320N·m;高功率的380TSI版本最大功率220馬力,峰值扭矩350N·m,兩個版本均匹配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
對比下來,其實兩款發動機的參數比較接近,星越L的發動機功率略勝一籌,扭矩基本一致,并且星越L提供愛信8AT的版本,雖然價格稍高一些,但總歸是有這么一個選擇。
行駛品質方面,星越L畢竟有CMA架構背書,在國產車經常被詬病的機械素質方面表現非常不錯,開起來的感受和星瑞類似,調校是家用取向,發動機出力線性,有大馬力但不急躁,轉向力度也偏輕一些。底盤濾振屬于是“兩段式”設計,懸架行程的前半段稍硬,路面的小顛簸不會全部過濾掉,但減速帶之類的大顛簸會被懸架后半段化解。
其實星越L的底盤調校,不就是傳說中的“德味兒”嘛!途觀L當然也是如此,雖然是偏舒適家用的風格,但整體上還是有歐洲車硬朗的感覺,保留一定的路感,而且懸架支撐性很不錯。動力方面,DSG變速箱依舊“穩如老狗”,說它是雙離合變速箱的標桿產品也不為過,中低速城市路況下的換擋邏輯和平順性值得點贊,搭配EA888發動機充沛的動力,市區或高速行駛的動力儲備都充足。
這么看下來,兩款車的動態表現是比較類似的,都是家用取向的城市SUV,底盤調校、動力儲備也都非常不錯,途觀L動力輸出的線性程度稍弱一點,星越L雙離合版的變速箱換擋會有一點點“佛系”,只要不激烈駕駛,一般也感受不到。
編輯總結
細數設計、配置、動力、底盤等多方面的表現,星越L和途觀L相比,產品力并沒有明顯缺陷,機械素質在線,動態表現給力,可以說打破了“國產車好看不好開”的偏見,也許為數不多的短板還是在于品牌價值和車型口碑。途觀車系入華十多年,積累下來的口碑是星越L這個新人比不上的,特別是此類家用SUV的受眾人群年齡稍大,對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會弱一點,星越L還需要在品質、售后等方面更加努力,讓首批車主建立起正面的口碑。
途觀L中期改款后,在設計和配置方面的提升明顯,一定程度上丟掉了老氣橫秋的帽子,時尚的造型也許會讓更多年輕人去考慮它。如果是舊款車型,那星越L真是“贏麻了”,似乎除了品牌過硬,再沒有買途觀L的理由。現在呢,在二者之間還是有選擇的可能——對智能化配置要求高,不介意等車時間長,看重性價比,就買星越L;要是有Carplay就行,用車比較急,看重品牌,預算相對充足,就買途觀L。趁著國慶假期,趕緊看車去吧,金九銀十說不定還有優惠呢!
高同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