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萬物生長都離不開氧氣,而醫用氧氣,直接關系到病人的生死。最近,由于印度的病患激增,當地的氧氣瓶,已經被炒到了4000人民幣一個的高價。但是這種藍色的鋼瓶,在國內大醫院的病房里里面幾乎絕跡了。這是為什么呢?氧氣瓶笨重、難看又危險常見的醫用氧氣
萬物生長都離不開氧氣,而醫用氧氣,直接關系到病人的生死。最近,由于印度的病患激增,當地的氧氣瓶,已經被炒到了4000人民幣一個的高價。但是這種藍色的鋼瓶,在國內大醫院的病房里里面幾乎絕跡了。這是為什么呢?
氧氣瓶笨重、難看又危險
常見的醫用氧氣瓶,容量40升,重量有120斤,全靠人力來搬運,醫院每天用氧量非常大,幾百瓶氧氣的充氣、放氣、運輸是個大問題。同時,床頭擺一大瓶氧氣,也非常影響病人的心情。
氧氣瓶屬于高壓容器,壓力一般在15兆帕左右,比重型卡車輪胎的胎壓還要大10倍。加上氧氣助燃的屬性,儲藏、使用、搬運的過程中如果磕碰嚴重,很容易造成傷人事故。
2018年,湖南的湘雅醫院就發生了一起氧氣瓶爆炸事故,造成5人不同程度受傷;2019年,埃及首都開羅的癌癥研究所發生氧氣瓶爆炸,當場死亡16人,另有21人受傷。
隨著技術進步,醫療設備也在升級換代,目前在大醫院,中心供氧系統已經取代了笨重的氧氣瓶,成為了供氧系統的主流。
2016年,針對全國200家醫院的調研結果表明,絕大多數醫院都采用了中心供氧系統。在氧氣來源上,采用液氧的醫院占49%,采用分子篩制氧設備的醫院占27%,還有一部分用氧量小的醫院采用氧氣瓶供氧。
用液氧的醫院,院區里會放若干個液氧儲罐,從氧氣生產商那里購買液氧,經過汽化以后,通過管道輸入病房。
液氧的好處是省地方,4個立方的液氧,相當于530個標準氧氣瓶的容量,足夠一個800張床位的醫院使用一周。這種氧氣的理論純度能達到99.5%,是大型手術、ICU病房,高壓氧倉的標配。
而分子篩制氧機,可以讓醫院實現就地取氧,但這種制氧機產生的氧氣,濃度最多只能達到95%。雖然不能用于危重病人的搶救,但用于輕癥病人的氧氣供給也足夠了。
采用氧氣瓶供氧的中小醫院,也告別了以前的單瓶供氧模式,把氧氣瓶集中起來,通過匯流排串在一起,再通過減壓箱逐級減壓,送到病房。
對醫院來說,中心供氧的好處就是節省了人力,使醫護人員在供氧操作上變得簡單快捷。
雖然在醫院病房里面,單個的氧氣瓶已經很少見了,但在患者上救護車或者轉院的時候,氧氣瓶還是非常有用的,因為它的壓力大,儲存的氧氣多,能夠保障病人在短時間內吸到足夠的氧氣。
當然,印度大量使用氧氣瓶的場景,不在醫院,而是在患者家中,因為當地的醫療系統已經崩潰,不少印度病患只好選擇在家吸氧度日。相信有了中國制造的制氧機,印度人民一定能渡過難關。
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