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說到甲鈷胺,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甲鈷胺屬于一類內源性輔酶B12,存在于血液和脊髓中,主要用于周圍神經病變。目前甲鈷胺在周圍神經病變等方面應用廣泛,聯合用藥效果顯著。甲鈷胺和維生素B12的區別維生素B12又稱鈷胺素,是唯一的一種需要腸道內分泌
說到甲鈷胺,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甲鈷胺屬于一類內源性輔酶B12,存在于血液和脊髓中,主要用于周圍神經病變。目前甲鈷胺在周圍神經病變等方面應用廣泛,聯合用藥效果顯著。
甲鈷胺和維生素B12的區別
維生素B12又稱鈷胺素,是唯一的一種需要腸道內分泌物(內因子)幫助才能吸收的維生素,主要包括:氰鈷胺、羥鈷胺、腺苷鈷胺和甲鈷胺。藥物維生素B12是指氰鈷胺。氰鈷胺口服吸收最快的(甲鈷胺其次),但不能被機體直接利用,需要在體內經過轉化生成甲鈷胺和腺苷鈷胺后方可起效。
氰鈷胺性質較穩定,而甲鈷胺性質不穩定需要避光保存。與氰鈷胺相比甲鈷胺對神經組織具有良好的傳遞性,因此在治療周圍神經病變方面,甲鈷胺臨床應用的安全性及療效均優于氰鈷胺,而氰鈷胺的主要適應癥為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維生素B12服用以后不能為人體所利用。維生素B12進入血液循環以后需要甲基化,轉化為有活化的維生素B12,才能被機體所利用,甲鈷胺是不需要經過肝臟代謝。不需要進行生物氧化,可以直接發揮生物活性。
甲鈷胺屬于廣義維生素B12中的一員,但與常用藥物維生素B12(氰鈷胺)也存在一定差異,所以應當根據跟人選擇合適的藥物方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甲鈷胺的作用機制、用途和用法
甲鈷胺參與體內甲基轉運,有利于進入神經元細胞器,參與腦細胞和脊髓神經元胸腺嘧啶核苷的合成,促進葉酸的利用和核酸代謝,且促進核酸和蛋白質合成作用較強,從而營養神經,對于受損的神經具有較快的修復功能;其也能促進軸索內運轉和軸索的再生,在人體內能加速突觸傳遞恢復,對神經組織有良好的傳遞功能。同時甲鈷胺會影響到同型半胱氨酸的合成有研究報道,甲鈷胺能降低神經末梢的敏感性,進而減輕瘙癢。另外其中鈷為人體內的重要元素。
1.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屬于糖尿病比較高發的并發癥。表現為肢體麻木,有刺痛感或灼熱感等。甲鈷胺直接進入2 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神經細胞,有助于促進神經組織蛋白質、脂肪以及核酸的新陳代謝,刺激軸突再生,進而促進神經傳導速度。常與依帕司他、硫辛酸等藥聯用。
2.帶狀皰疹后神經痛:帶狀皰疹治愈后出現的疼痛感,甲鈷胺提高機體軸突的運輸功能以及再生能力。進而達到延遲患者神經突觸傳遞的效果,幫助患者控制疼痛感。此外,甲鈷胺能夠恢復神經遞質含量,有效改善患者神經纖維的興奮程度,促進患者神經系統的修復情況。
3.視神經萎縮、麻痹性斜視等:甲鈷胺可參與蛋白質、核酸代謝,修復受損神經;促進卵磷脂合成,從而加快修復神經纖維;影響乙酰膽堿合成,改善神經膜細胞代謝。研究表明,甲鈷胺對神經系統的保護作用。
4.頸椎、腰椎等嵌壓性神經損傷引起的疼痛: 甲鈷胺可有效的營養神經,促進神經細胞的再生,改善并維持神經的正常功能,從而促進患者各肢端的正常運動,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5.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用于因缺乏維生素B12引起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6.其他:如三叉神經痛、特發性面神經麻痹、腦血管意外手足麻木的后遺癥、腦外傷及血管硬化引起的神經障礙、酒精性神經炎等。
用法用量
治療周圍神經病
片劑:口服。通常成人一次1片(0.5mg),一日3次,可根據年齡、癥狀酌情增減。
注射劑:成人一次(含甲鈷胺0.5mg),一日1次,一周3次,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可按年齡、癥狀酌情增減。
治療巨幼紅細胞貧血
成人一次1次(含甲鈷胺0.5mg),一日1次,一周3次,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給藥約兩個月后,作為維持治療每隔1~3個月可給予一次1安瓿。
集中采購甲鈷胺片的價格
甲鈷胺副作用
甲鈷胺副作用較少,可能副作用包括:
1.過敏反應 可出現皮疹、面部紅腫等,出現后需要停止用藥。極少人出現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等過敏樣反應。
2.胃腸道反應 甲鈷胺有可能會導致食欲不振、惡心等,停藥后即消失。
服用注意事項:
1.甲鈷胺見光易分解,需閉關保存。
2.如連續使用1個月以上沒有效果,需停止服用。
3.長期接觸汞及其化合物的人員不可長期大量使用。
請幫忙點個贊或是點個關注,謝謝轉發!
馬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