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現在很多人買空調時都會認為,空調越貴越好用,質量更有保障,所以要買進口的,價格昂貴的。前段時間,我跟一位賣空調的售貨員聊天,她跟我透露說,空調的制造技術已經十分成熟,便宜的空調,不一定質量差,有一些空調之所以賣得貴,往往是因為品牌溢價,又或
現在很多人買空調時都會認為,空調越貴越好用,質量更有保障,所以要買進口的,價格昂貴的。前段時間,我跟一位賣空調的售貨員聊天,她跟我透露說,空調的制造技術已經十分成熟,便宜的空調,不一定質量差,有一些空調之所以賣得貴,往往是因為品牌溢價,又或者增加了一些我們不常用的“高端”功能,買回來并不劃算。
因此,如果我們要買空調,尤其是壁掛式空調,不用買太貴的,買2000~3000元的就夠了。但是,這個價位的空調款式十分多,要挑選到一款好用的可不容易,如果想要買到高性價比,便宜好用的空調,尤其要關注以下這幾個方面:
品牌
空調的品牌,一般決定了空調的價格與綜合性能,外資品牌要比國產品牌更貴,而國產的一線品牌,又要比二線品牌更貴一些。像1.5匹的空調,外資品牌普遍賣三四千元,四五千元;而國產品牌,普遍賣兩三千元,哪怕是國產一線品牌里的高端款,價格也是三四千元就能買到。
要知道,空調的制造技術因為已經很成熟,所以無論是買外資品牌還是國產品牌的空調,都能用七八年以上,平時使用起來也沒有特別明顯的區別,制冷都足夠強勁。買國產品牌,2500元左右,可以選擇的款式更多,性價比高,功能也足夠齊全,所以真沒必要花高價來買外資品牌的空調。
當然,買國產空調,能夠買國產一二線品牌的,盡量別買三線品牌的,三線品牌的空調,價格最低才一千元左右,看起來性價比更高,但它的質量和性能都比較一般,制冷效果差,往往沒用上幾年就壞了。
匹數
空調最核心的作用,就是用來制冷,因此,空調制冷是否強勁,能否滿足我們家庭的制冷需要,是我們選購空調時最重要的標準。空調的制冷效果如何,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它的匹數,空調匹數(制冷量)越大,制冷效果越好,但價格也越貴。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能夠以低價,買到大匹數的空調,就代表我們省了錢,買到一款性價比高的空調。但是,空調的匹數并不是越大越好,比如說一個房間,原本只需要1匹的空調,但我們卻買了2匹的空調,制冷量太強,使用體驗反而不好,也更費電。
因此,想買到性價比高的空調,我們在關注它的匹數時,還要關注它的實際制冷量。比如說同樣是1.5匹的變頻空調,有的最高制冷量能達到5000W,有的最高制冷量才4000W,肯定是5000W的制冷更強勁,更劃算,更值得買。
一般來說,兩三千元的空調,都是大1匹和大1.5匹的壁掛式空調,這種匹數的空調最多人購買,銷量也最高,畢竟這種空調都用在臥室房間里,每個家庭基本都要買上3~4臺。在選購時,建議挑選制冷量更高的。
壓縮機
空調的核心是壓縮機,壓縮機的好壞,直接決定了空調質量、性能的好壞。我們在選購空調時,之所以要選一二線品牌,就是因為這些品牌應用的技術更出色,制造出來的壓縮機質量更好。
壓縮機技術,可分為定頻、變頻兩種。定頻壓縮機,運行功率是固定的,壓縮機會頻繁啟停;而變頻壓縮機,會根據實際工況來調節運行功率,所以變頻空調要比定頻空調更加省電節能,舒適度更高,溫控性能也更好。因此,我們在選購空調時,應該認準變頻空調。
參數
空調最重要的參數,除了匹數大小外,主要有三個:能效等級、循環風量、噪音值,它們共同反映了空調的性能好壞,對我們的舒適度也有一定的影響。
空調的功率大,而且全屋一般會安裝好幾臺空調,加起來的電費特別高,選一臺省電的空調,能夠省下不少電費。空調是否省電節能,主要看它的能效比,能效比越高,能效等級越低,空調就越節能。
因此,我們在選購空調時,應該認準高能效比的一級能效空調,雖然高能效比的空調購買價格更貴一些,但空調普遍能用七八年以上,用三四年,我們就能從電費上省回來了。
循環風量的大小,決定了空調送風速度的快慢,同樣是1.5匹的空調,循環風量的大小也有高低之分,我們在選購時,建議挑選循環風量較大的,畢竟制冷的速度更快,我們的舒適度也會更高。
空調運行時,風機向外吹風會產生一定的噪音,噪音的大小,對我們的使用體驗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安裝在臥室里的空調。因此,為了有更舒適的使用體驗,我們在選購空調時,應該挑噪音值小的(同時也代表壓縮機、風機性能好)。
功能
很多人在買空調的時候,對空調功能的要求都不高,只要能滿足我們家庭的制冷、制熱、除濕的需要就可以了,這些基礎功能,市面上的空調都能滿足。如果我們對空調的使用體驗沒有太高的追求,選購時不用太關注空調的其它功能。
當然,有一些高性價比的空調,會增加不少附加功能,比如說除菌自清潔功能,防直吹功能,智能互聯功能。一般來說,2000~3000元的空調,如果能夠具備以上的功能,就已經很不錯了。
至于一些高端的空調,還會帶有更加高端的功能,比如說新風功能,負離子除塵、智慧聯動功能,兒童專屬功能等等,我們一般很少用到,甚至有一些是“智商稅”,選購時主要看個人的預算和使用需要。
金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