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如今越來越多的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在“高考獨木橋”上順利過橋,進入自己期待已久的大學校園。能進入大學,不僅僅是大學生自己的驕傲,可以說是令整個家庭自豪的事情。當然,能考上大學肯定是令人高興的事情,但是緊接著要面對未來大學四年的所有花費,可能
如今越來越多的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在“高考獨木橋”上順利過橋,進入自己期待已久的大學校園。能進入大學,不僅僅是大學生自己的驕傲,可以說是令整個家庭自豪的事情。
當然,能考上大學肯定是令人高興的事情,但是緊接著要面對未來大學四年的所有花費,可能在部分家庭中也會成為比較大的“阻礙”。眾所周知,現在讀大學的成本并不低,如果家庭經濟條件不是很好,可能就要向國家申請助學貸款,向學校申請助學金等,以此來承擔自己讀大學的經濟負擔。那么,對于一個普通大學生,讀四年大學究竟需要花上多少錢,才能圓滿完成自己的學業呢?
從當前的高等教育實踐來看,大學期間的消費情況還是要根據就讀專業、學生個人消費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如果就讀藝術類專業,大學期間的總消費肯定要比普通專業的學生要高出一大截。在藝術類專業就讀,如果購買樂器或者宣紙、美術用紙的話,這個花費肯定是很高,樂器一般都要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等。
下面我們來具體的看一下,讀四年大學,一個普通大學生究竟要花費多少錢?
學費
從學費的角度來講,可能不同性質的學校、不同的專業,也會有不同的收費標準。如果是民辦高校,它的學費收費標準往往會高于公辦高校,從近年來民辦高校的學費收費來看一般在9000元以上,最高的有兩三萬元的。而在公辦高校的話,每年的學費就會相對低一些,一般在4000-6000元之間。
此外,即使在公辦學校也會有很多不同的學費收費標準,雖然現在國家明確提出廢除三本,但在如今的高等教育實踐中,三本的辦學模式仍然存在,也就是說仍然屬于“換湯不換藥”的模式,原來的三本教育仍然按照之前的標準收取學費,一半也是在10000-30000元之間。
生活費
對于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費來講,可能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標準,這要根據大學生個人的消費習慣與家庭經濟實力來決定。也就是說如果家庭經濟基礎相對較好,可能父母每月贈與的生活費就會相對較多,反之,大學生從父母那里得到的生活費就會相對較低。
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曾經組織了一次京城大學生生活費的實地調查,從調查中結果中發現,在調查中的大學生中有將近3成的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費用達到1600元。同時在調查中還發現,一般女性大學生的生活費用普遍高于男性大學生,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女大學生往往需要“裝置費用”,簡而言之就是女性大學生需要購買化妝品等,這幾乎成為所有女性大學生在讀大學期間的必需品。從以上的調查中,我們也知道了為什么有人會將大學校園稱為女性大學生的“整容院“。
住宿費
在就讀大學期間,幾乎所有大學生都是要選擇寄宿學校的,那么在學校里住宿肯定不會是免費的,因此就會產生住宿費。當然住宿費在讀大學期間并不是占據非常大的比重,也僅僅只是其中比較小的組成部分而已。
從當前高校收取住宿費的標準來講,也是根據不同的住宿條件、高校所在城市等因素綜合考慮。如果宿舍人數越少、條件越好,收取的住宿費肯定就會越高。從目前的收費標準來講,一般每年的住宿費標準從600元-1500元不等,大多數城市高校制定的標準為600、800、1000、1200元,當然也有不少高校收取的費用會更高,畢竟人家的住宿條件可能會更好一點。
電子產品費用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信息時代的來臨,家庭經濟條件越來越好,上大學所需要的東西也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與時俱進。如今網絡時代的電子產品成為大學生的必備品,比如: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學習機等。
雖然電子產品的配備也是根據大學生具體的實際情況,有的大學生購買的電子產品比較多,有的僅僅也就只有手機而已。我們從當前的電子產品種類來談談其所需的費用。一部手機基本要維持在2000元左右,就是再便宜也得1000元以上,而且大學四年,很多有可能需要2-3部手機;一臺筆記本電腦,至少要在3000元以上;一個平板電腦,至少要在800元以上。
書籍、各類培訓費
雖然大學的課程不再像中小學階段那么緊,但在大學期間仍然需要努力讀書,因此還需要購買教科書,此外很多大學生還會在大學期間考取各種證書等,需要培訓費、考試費等。
在大學期間,每個學期學校都會收取一定量的教科書費用,當然這部分費用并不高,一般每學期300元左右。此外,很多大學生還會考取各種證書,比如:計算機等級證書、四六級證書、人力資源師證書、專業英語證書、會計從業資格證及等級證書等,每個證書的培訓費加上考試費用,也基本維持在600元左右,有些證書的考取費用還會更高。
畢業費用
相信很多家長、大學生看到這項費用感到不解,畢業還需要什么費用,畢業之后大學生不就直接結束了嗎,還需要什么費用?畢業費用是近年來才興起的,之前并沒有這項費用,其實這項費用并非一定將其納入大學階段,只是由于一般情況下,仍然還是由父母為這部分費用埋單,因此將其列入大學費用之列。
現在公務員、事業編、教師成為眾多大學生追捧的三大職業,但是想要成功考取這三類職業,一般情況下都需要報培訓班,需要在培訓班中集中訓練、學習。當然并不是所有大學生都需要這部分費用,畢竟有些人不需要報班,有些人直接就不考,我們只說說報考這三類職業,并報培訓班的大學生。
按照當前的市場價格來講,報考公務員培訓班,普通班次在6000元-8000元,如果想要保過班就需要10000元左右,如果是全程(筆試、面試)保過班,可能就要在20000元-100000元不等,當然大部分也就2萬元到5萬元之間;事業編報班費用相對較低一些,一般筆試、面試的成本也就在10000元左右;教師編制的報班費用也是相當高,普通班次可能六七千元,如果全程保過班需要兩三萬元的成本。
從當前的高等教育實踐來看,父母承擔孩子讀大學的經濟負擔還真的是非常的重,難怪很多父母吐槽自己的孩子在讀大學期間,不懂得勤儉節約,一味的就知道各種花樣的浪費錢。作為大學生,既然已經達到成年人的年齡,就應該學會獨立生活的習慣,在讀大學期間,保證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到社會上去賺些生活費,為父母減輕一下經濟壓力。
金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