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2篇職場文章陪你成長哦。作者|楊小米+天一編輯|欣欣來源|遇見小mi(ID:yujianxiaomi2015)小米說在工作上,天一一直做得比較好,她是我學習的榜樣。但是在生活中,我經常批評她,每次她有點不舒服,我勸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2篇職場文章陪你成長哦。
作者|楊小米+天一 編輯|欣欣
來源|遇見小mi(ID:yujianxiaomi2015)
小米說
在工作上,天一一直做得比較好,她是我學習的榜樣。但是在生活中,我經常批評她,每次她有點不舒服,我勸她看醫生,她能找出108個理由不去。
有一次我都急了,“你哪是沒時間,你是從心里不重視,覺得這事不值得浪費你的時間。”
還好,現在有了她男朋友張同學,監督她去做,我好開心。
她最近一次看病的經歷分享給你。
正 文/
你好,我是天一。
1我又生病了
我又生病了。
在《中秋我做了一個小手術,花了41塊錢》一文中,米姐寫了我上一次看病的經歷。
當時是腳上長了跖疣,我拖拖拖,拖到不能拖,去了趟上海瑞金醫院,結果門診周日不上班,因為我自己不懂這些常識,也沒有提前在網上預約。
后來經過計劃,中秋回老家,順便做了一個小手術,涂了幾天藥,就好了。
這次是胳膊的小手臂上,長了一些小疙瘩。
最早發現是在去年夏天,我的手臂被陽光照射后會變癢,本來面積比較小,過了不到一個月,延伸到了整個小臂。外觀沒有變化,不仔細看是看不出來的,只有摸的時候,會感覺到皮膚有輕微凸起。
癢的時候,我會抓它,所以會變成紅色,有刺痛感。但是過一會就消下去了。
剛開始我不是很在意,后來癢得厲害,我又不想去醫院看,就在網上咨詢問診,醫生說可能是紫外線過敏,我就拿了一些藥膏涂。
進入秋冬后,手臂不露在外面了,照射不到紫外線,癥狀減輕,我也沒有堅持涂藥膏。但是到了今年夏天,陽光照到胳膊上,又開始癢了起來。
而且,癢的頻率不斷變高,以前只是白天被陽光曬到,現在變成了只要溫度比較高,就會癢起來。
男朋友小張看到我這么痛苦,堅持要讓我去看病。因為我對醫院有偏見,總是認為看病很難,很貴,我自己又不懂流程,本身對醫院有恐懼,就是不想去。
比如有一次過年放假回家,我感冒了,覺得不舒服,去醫院看病,醫生讓我拍CT,還做了一些其他的檢查,總共花了400多塊錢,最后拿藥只花了幾十,告訴我說只是普通感冒。
我當時覺得,這也太坑了吧,所以就形成了一些不太好的看病的印象。(其實,有些時候需要拍片或驗血的,是我自己的偏見,檢查出來沒有生病多好。)
但是在小張不斷催促下,加上手臂真的越來越癢,我最終還是在網上預約了華山醫院上周六(8月8日)下午的門診。
2去醫院看病其實很簡單
小張知道我對醫院不熟悉,沒有獨自看過病,也沒有研究過流程,所以他總結了流程跟我提前核對,我這次看病大概的流程是:
① 網上預約掛號(支付寶里搜:掛號;微信上關注你想去的醫院的公眾號,有自助掛號服務)
② 到醫院自助設備或人工簽到,付掛號費,拿就診卡和就診號
③ 排隊等叫號看病
④ 看病,描述病癥,方便醫生開藥方
⑤ 自助付藥費
⑥ 排隊取藥
其實,如果用醫保卡,可以更快,我的醫保卡里有很多錢了,但是我一直沒有去社保中心領卡,導致現在還得辦就診卡,多走了幾步流程。這里立下flag,領醫保卡的事,不能再拖了。
華山醫院的皮膚科是國家重點,看病的人很多,如果不提前掛號,有可能現場掛不到號,導致當天無法看病;不會網上掛號的話,可以早點去醫院排隊。
我掛的是普通門診,費用是25元。一般專家門診比較貴,要318元,我的皮膚是比較簡單的問題,所以沒必要去掛專家號,選擇普通門診就足夠了。
周六早上7點,我收到了就診提示的短信,拿到了就診號。
下午,我們1點半就到了醫院,排隊測體溫,看健康碼。進醫院后,在一樓還沒什么感覺,二樓拿藥也沒什么感覺,三樓是看病,一上去,我的天,到處都是人,有一種過年在外灘的擁擠感。
看到這么多人,我都暈了。
小張有條不紊,陪著我一起排隊,簽到,把掛號費付了(25元),拿到了就診卡(號碼31328)。
我們看到醫院的電子大屏幕上顯示的是30579號,這個號碼之前的可以去看病,也就是我和30579之間,還有800多個號等著。
小張說,按照我的經驗,咱們出去轉一個小時,再回來差不多能到我們。
我倆就找了最近的一家星巴克,買了兩杯咖啡,處理瑣碎工作+買一些生活必須品+聊天,時間過得非常快,等了1個多小時,我建議返回醫院。
到醫院看號碼,跟我們的判斷差不多,可以進去看病了。雖然有好幾個診室,好多位醫生,但依然在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伍,我們選了一個醫生最多的科室排隊(大概5位)。
進科室之前,小張在外面墻上拿了病歷本,這是醫生一會看病后,寫癥狀和藥品名稱用的。
排隊時,建議思考以下問題:
① 生病多久了?
② 一般發生的頻率如何?
③ 什么情況下會發病?
④ 具體的癥狀表現有哪些?
⑤ 最好準備幾張之前發病情況下的照片,便于醫生做判斷(有些皮膚疾病在平時表現不明顯)
進去看病,我明顯感覺到時間很緊張,還好提前思考了一些可能會被問到的問題,醫生快速詢問癥狀,又看了皮膚狀態,判斷是日光性皮炎,開了藥,整個過程不到5分鐘。我和小張就去付費拿藥了。
記得是先付費,再去拿藥哦。
三樓有個自助付款的機器,刷就診卡,就會出現要付多少錢,要拿的藥是什么,這是醫生看病時就輸入到電腦里的,微信掃碼付款,我一共花了100塊錢。
拿藥是在下一層,分5個窗口,大概有300多個人在排隊。
到窗口取藥時,只要把就診卡給工作人員就可以了,他們掃一下就知道拿什么藥,之后就可以回家了。
我現在每天吃藥、涂藥、注意防曬,并且不洗熱水澡,在積極治療中,已經在逐漸恢復了,應該很快就會好。
3小痛小病不要拖,否則越拖越嚴重
我這就屬于典型的小病越拖越嚴重,最后影響到了日常的狀態,癢的面積越來越大,越來越癢,導致無法忽略這個問題,而必須去看病。
我同事瑤瑤,也跟我一樣,在這方面也是個拖延狂。她是牙齒痛,應對方式是忍忍就過去了。
她的智齒是長在牙齦里面,被包裹在肉里的,所以經常會上火發炎,每次發炎沒有一個星期,基本是好不了的。
不僅這樣,智齒上火發炎之后,還經常會引起她的慢性中耳炎發作。都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她不僅是牙疼,還順帶著耳朵腫脹,聽力下降,那個感覺真的是不可描述。
可是即便是這樣,瑤瑤一直硬扛著,堅持不去拔掉智齒。
不是因為怕疼,而是因為覺得:拔牙,真的太貴了。(這也是一個偏見,跟我覺得去醫院看病貴、難一樣)
后來咨詢了米姐拔牙的經歷之后,瑤瑤知道,原來拔牙(上下智齒2顆牙)只需要1000多塊錢,不過當時她覺得1000多也不想花,還是繼續拖著,反正還能忍。
直到有一次,她的智齒又發炎了,臉都腫了一大圈,每天嘴巴里像含了個肉球,因為發炎很嚴重,嘴巴都張不開,吃飯說話都成了很大的問題。
消炎藥、下火藥、漱口水都用上了,堅持了一周才慢慢有所好轉。
后來我們去了一趟迪士尼,米姐給大家買禮賓服務,不用排隊,一天把迪士尼的重點項目玩了個遍。
瑤瑤突然認識到,這也太省時間了?原來花自己經濟承受范圍內的錢,可以節約這么多時間,玩得這么爽。
她自己呢?糾結于不想花錢去拔牙,但是導致要忍受長時間的疼痛,影響了生活和工作。
為什么不能花掉這1000多,換自己健康、舒服的工作呢?
能用自己承受范圍內的錢解決的事情,一定不要用時間去解決,更不能糾結、拖延。
從迪士尼回來兩個星期后,瑤瑤主動給米姐要了她看牙醫生的微信,約時間,就去拔牙了,上下兩顆智齒,本以為會疼一段時間,結果第二天就止痛了,過了不到一周,基本跟原來一樣了,臉全部消腫了,吃東西也沒太大問題了。
我們調侃瑤瑤,你的牙還挺爭氣的。
4所有工作最后都是拼身體,一定要保持身體健康
有時候我爸爸開我玩笑,說你天天坐在辦公室里,用電腦工作,也不用出去干體力活,這錢賺得多輕松呀。
這是完全錯誤的,天天坐辦公室的人,對身體素質的要求也非常高。就因為久坐,導致頸肩出問題的非常多,再加上加班多,不鍛煉,看似沒問題,實際上亞健康都非常嚴重。
我平時不鍛煉,現在逛街走個幾家店就累,跟米姐她們去迪士尼玩,我永遠走在最后,因為體力太差,跟不上她們的腳步。
以前熬夜加班到凌晨三四點也沒事,現在熬夜到凌晨一點半就必須要睡覺了。
因此,保持好的身體狀態特別重要,這體現在三方面:
① 認知層面:打破偏見,看病真沒那么貴
我和瑤瑤對看病都帶了偏見,我認為去醫院看病太復雜,自己搞不定。瑤瑤認為拔牙太貴,舍不得。
其實了解下來,根本不是我們想象的這樣,我們一定要打破這種偏見,想去做什么事情,要認真調研和了解,有時候我們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而已,真相往往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現在網上什么都方便,如果你想去醫院掛號,可以在支付寶上查找相應的功能,或者關注醫院的微信公眾號,上面都有服務的入口。
還有一些平臺,比如丁香醫生之類的,也有在線問診,可以去醫院之前,在線上咨詢。
② 不管大病小病,千萬別拖延
瑤瑤的牙,本來沒這么疼,就是因為拖延,越來越嚴重,生活和工作都受到影響,最后疼痛難忍,才下決心去拔掉了。
我的日光性皮炎,本來只有一小點,也不怎么發作。現在長了一大片,癢起來真的非常痛苦,已經足夠吸引我的注意力,為了防止繼續嚴重,去醫院看了。
網上這種生病了拖著不治,最后演變成非常嚴重的疾病的案例太多了,身體出現疾病就是身體不舒服發出的信號,我們一定要重視,有個好身體才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③ 堅持鍛煉身體,不為減肥,只為增強身體素質
最后一點,要堅持鍛煉,這一點得向米姐學習,她堅持健身很久了,其實她很瘦,但是健身讓她精神狀態更好。她不但自己健身,還鼓勵劉先生去健身,減肥塑形,保持一個好的身體狀態,這樣加班也不累。
我男朋友小張,以前170斤,發現自己這樣走路多了都喘,很容易累,就花了半年時間循序漸進地減肥,主要是合理控制飲食,并且加強鍛煉,現在不但成功瘦到了135斤,還練出了6塊腹肌。
他是自己在家就能鍛煉,每天雷打不動鍛煉1小時(極特殊情況除外),比如俯臥撐、波比跳、平板支撐等。家里只要有一小塊空地,都可以成為他的健身房,這充分說明,其實健身,可以不受環境限制,咱們只要動起來,合理控制好自己的飲食(要健康,不要不吃飯哦)就可以讓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健康。
希望咱們每個人都擁有強健的體魄,這樣才可以長久地在工作中拼搏下去,才可以持續不斷地賺錢,享受好的生活。
劉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