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吳國永肺癌無論從發病率與死亡率均為全球首位的惡性腫瘤,而肺腺癌是肺癌中最為常見的非小細胞癌。在談癌色變的今天,面對非小細胞肺腺癌,我們已經擁有了對付它的諸多“武器”,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一一介紹。手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吳國永
肺癌無論從發病率與死亡率均為全球首位的惡性腫瘤,而肺腺癌是肺癌中最為常見的非小細胞癌。在談癌色變的今天,面對非小細胞肺腺癌,我們已經擁有了對付它的諸多“武器”,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一一介紹。
手術治療
早期發現的非小細胞肺腺癌推薦使用手術切除的方法進行根治治療,其手術方式為解剖性肺切除術。
藥物治療
EGFR-TKI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非小細胞肺癌中亞裔人群肺腺癌EGFR基因敏感,突變陽性率約為50%。這就意味著EGFR基因陽性突變的患者通過使用EGFR-TKI,能有效的抑制腫瘤的生長。
1、第一代EGFR
① 厄洛替尼
規格:100 mg、150mg
用法用量:每天一次, 每次1片(150mg),至少在飯前1小時或飯后2小時服用。
② 埃克替尼
規格:125mg
用法用量:每天三次, 每次1片(125mg),空腹或與食物同服,高熱量的食物會明顯增加藥物的吸收。
③ 吉非替尼
規格:0.25g
用法用量:每天一次,每次1片(250mg)空腹或與食物同服。
2、第二代EGFR——阿法替尼
規格:40mg
用法用量:每天一次,每次1片(40mg),本品不應與食物同服。在進食后至少3小時或進食前至少1小時服用。
3、第三代EGFR——奧希替尼
規格:80mg
用法用量:每天一次,每次1片(80mg),本品應在每日相同時間服用,進餐或空腹時服用均可
鉑類藥物
在非小細胞肺腺癌的化療治療中,鉑類作為一線治療手段的基礎藥物,在臨床中被廣泛的應用,包括:第一代鉑類抗腫瘤藥物順鉑,第二代鉑類抗腫瘤藥物卡鉑、奈達鉑和第三代抗腫瘤藥物奧沙利鉑和洛鉑。
但是,鉑類藥物在實際使用期間也常常會出現腎毒性、胃腸道反應、血液毒性和神經毒性等不良反應,因此,在使用過程中仍然需要結合患者用藥情況予以針對性預防。
新一代多靶點抗代謝藥物
培美曲塞二鈉是多靶點代謝抑制劑,是一種抗葉酸類化療藥物,含有吡咯嘧啶,它在化學結構上含有核心為吡咯嘧啶基團,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抑制包括甘氨酰胺核苷甲酰基轉移酶、二氫葉酸還原酶、胸苷酸合成酶及氨基咪唑羧酰胺核苷酸甲酰轉移酶等關鍵酶的活性而起干擾抑制細胞內嘌呤及嘧啶合成和復制,影響其復制過程,顯著促進腫瘤細胞凋亡起到抗腫瘤作用,培美曲塞二鈉抗癌療效確切,但是,為了減輕毒性,第一次給予培美曲塞治療開始前7天中,至少服用5次日劑量為350-1000μg,常用劑量是400μg的葉酸,而且—直服用整個治療周期,另外,患者還需在第一次培美曲塞給藥前7天內肌肉注射維生素B12一次,維生素B12劑量為1000μg。以后每3周期肌注一次。還有,地塞米松4mg口服每日2次,在培美曲塞二鈉給藥前1天,給藥當天和給藥后1天連服3天 。
紫杉醇類藥物
紫杉醇是從太平洋紅豆杉中提取分離出的天然化合物,通過其含氧四環的紫杉烷環及酯側鏈的聚合和穩定微管作用發揮抑瘤效應。臨床常用的藥物有紫杉醇注射液、紫杉醇脂質體、半合成紫杉醇類藥物多西他賽和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其中紫杉醇注射液在使用前12及6小時左右給予地塞米松20mg口服,或在用本品前30-60分鐘左右靜脈滴注地塞米松20mg;靜注或深部肌肉注射苯海拉明(或其同類藥)50mg,靜脈滴注西咪替丁(300mg)或雷尼替丁(50mg),而多西他賽等藥物為了預防其過敏反應和體液潴留的發生在使用前需預服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用量為:每日2次,每次8mg,持續3天。
其他
細胞周期特異性抗腫瘤藥物依托泊苷、長春瑞濱、血管靶向藥物貝伐珠單抗、重組人血管內皮抑素、PD-1和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等都是臨床上常用的抗癌藥物,通過一種或多種藥物聯合使用,發揮其抗腫瘤作用。
最后,肺腺癌雖然可怕,但是,在擁有諸多抗癌“武器”的今天,只要我們抱有積極樂觀的心態,我們定能戰勝癌癥。
審稿專家:廣東藥學會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魏理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愿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注明作者和來源!
【藥盾公益】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盾公益(公眾號:PSMChina),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
馬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