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武漢大學校情
武漢大學,簡稱“武大”,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珠峰計劃。 武漢大學溯源于189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武昌創辦的自強學堂,歷經傳承演變,2000年,武漢大學與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合并組建新的武漢大學。設有34個學院(系),開設123個本科專業,擁有5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7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6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46個一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57個一級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42個博士后流動站、設有三所三級甲等附屬醫院。武漢大學位列2020QS世界大學排名第257位。截至2015年9月,武漢大學共有5個一級學科被認定為國家重點學科,共覆蓋29個二級學科,另有17個二級學科被認定為國家重點學科;6個學科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6個一級學科被認定為湖北省重點學科;擁有42個博士后流動站。
重點學科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10個):理論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礦業工程、口腔醫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國家重點學科(5個,一級學科):理論經濟學、生物學、水利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6個)。
湖北省重點學科36個。
國家級特色專業(28個):國際經濟與貿易、核工程與核技術、環境工程、歷史學、物理學、遙感科學與技術、思想政治教育、法語、法學、新聞學、信息安全、通信工程、軟件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口腔醫學、哲學、漢語言文學、化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數學與應用數學、地理信息系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圖書館學、核工程與核技術、環境工程、經濟學、生物技術。
湖北省品牌專業(14個):信息安全、漢語言文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遙感科學與技術、新聞學、法學、圖書館學、化學、生物科學、地理信息系統、物理學、口腔醫學、水利水電工程、測繪工程。
四輪評估(19)
B(26)和C(6)
廈門大學校情
廈門大學,簡稱廈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國家“2011計劃”牽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
師資力量
廈門大學共有專任教師266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851人,擁有博士學位的2206人,學校共有兩院院士22人(含雙聘院士9人),文科資深教授2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5人、青年學者6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0人,國家級教學名師6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簡稱“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3人、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5人、教學名師1人、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9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22人學科建設。
廈門大學擁有31個博士后流動站;3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5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9個交叉學科;1個博士專業學位學科授權,24個碩士專業學位學科授權。
重點學科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5個) 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5個) 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化學、海洋科學、工商管理 。
二級學科國家9
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17個)。
福建省省級重點學科(46個) 博士后流動站(31個)。
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學科50個:A類7個(1個A+,4個A,2個A-);B類31個(14個B+,11個B,6個B-);C類12個(4個C+,5個C,3個C-)。
廈大有7個一級學科進入A類,洋科學 A+ 工商管理 A 應用經濟學 A 統計學 A 化學 A 4法學 A- 生物學 A-。
國際影響力 據ESI數據庫2019年3月公布的統計結果顯示,廈大共有1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分別是:化學、工程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植物與動物學、環境與生態學、生物與生物化學、數學、農學、社會科學總論、計算機科學、分子生物與遺傳學、微生物學、藥理與毒理學、地學、物理學,其中化學進入全球1‰。
對比權衡
武漢大學世界一流學科(10)國家重點(5)國家特色(28)四輪評估(A19 B26 C6)。
廈門大學世界一流學科(5)國家重點(5)四輪評估(A7B31C12)。
武漢四大王牌
測繪工程 測繪工程專業是武漢大學的王牌專業,一直排在全國第一位。武漢大學金融學專業雖然跟清華五道口、人大金融、北大金融不在一個檔次,但是也是非常不錯的,處在第二個檔次。
法學 ,中國法學教育頂尖的王牌院校“五院四系”之一。
地球物理學 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武漢大學的地球物理學專業獲評A+學科,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并列全國第一。
廈門大學王牌專業金融學財政學會計學工商管理在全國排名很靠前。
結論,校園各具特色,美麗無比,專業各有側重,排名各領風騷。一目了然了。
我是高中老師,專注于高校校情,致力于高考報考。
廈門大學,建立于1921年,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創辦的,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也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每年4月6日是校慶日。校訓是“自強不息,止于至善”。現有三個校區:思明校區(本部),翔安校區,漳州龍海校區,還有一個馬來西亞分校。
廈門大學:985、211、雙一流、公辦、綜合性、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
校訓:自強不息,止于至善
學校占地8200多畝,在福建有三個校區,其中思明校區2600多畝、漳州校區1000多畝、翔安校區3600多畝、并建有馬來西亞分校,廈大馬校是我國首個在海外建設獨立校園的大學,占地約900畝,校舍建筑總面積220多萬平方米。
2017年,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5個學科入選國家公布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2777 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45人,占專任教師總數73.6%;擁有博士學位的有2363人,占85.1%。學校現有在校學生40000余人(含外國留學生1208人),其中本科生20651人、碩士研究生16712人、博士研究生4737人,本研比約為1:1。
想要考入廈門大學并不容易,曾有比較形象的說法,985高校,就是98.5%的人考不上的大學。而廈門大學,作為985高校的中堅力量,一般的學霸,想要考生,都有點難度的。(國內考生)
來看一下,學校2021年的錄取情況,我們還是用具體的分數以及位次來說明,這樣比較客觀一些,同時,也好給2022年的考生,一個參考。
2021年廈門大學在 高考綜合改革省份院校錄取數據一覽
2021年廈門大學在新高考“3+1+2”模式八省份錄取數據一覽2021年廈門大學在傳統高考省份院校錄取數據一覽
老馬有話說:1、廈大馬校,費用相對要高一些,但錄取分數較低,拿到的畢業證是一樣的。
2、這里錄取分數所對應的的省內位次情況,沒有列出。感興趣的話,可以對照2021年本省考試院所發布的一分一段表查處。
3、目前學校在一些省份的專業錄取數據,沒有公布。如果是想要看2020年的相關數據的話,可以查看老馬之前的文章《最詳實的錄取數據告訴考生,考入廈門大學要多少分》。
最后,祝福2022年的每一位考生,都能夠考入心儀的高校。
廈門大學校園面積:占地9700多畝。 是學校直屬教育部、中央直管副部級建設、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 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福建省和廈門市重點建設高校。校園依山傍海,風景秀麗。 可以用濱海的景色、美麗的顏色吃飯,建筑物散落在云霧中,如果是蓬萊仙境的話,那就是最棒的海塘堤壩、紅花的綠影、珍珠翡翠一樣,鑲嵌在鷺島的西邊。 這是廈門大學最美的概括。
首先廈門大學本身就不存在主校區不主校區的說法,廈大現在兩個校區,一個是思明校區,一般稱之為老校區,部分人會叫本部校區。另一個是翔安校區,是新校區。
目前錄取在生命科學學院、海洋與地球學院、環境與生態學院、醫學院、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和能源學院的新生和國際學院愛爾蘭都柏林項目的新生入住翔安校區,其它學院新生入住思明校區。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