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經常有要開店的朋友問我:零食行業利潤有多少,我一般就是根據他所在的城市報一個參考利潤給對方,比如說30%、20%等等,因為利潤受競爭環境影響很大,不同城市是不一樣的。昨天零食創業邦的粉絲群剛好又問了我關于零食店的利潤和定價的問題。本文深入分
經常有要開店的朋友問我:零食行業利潤有多少,我一般就是根據他所在的城市報一個參考利潤給對方,比如說30%、20%等等,因為利潤受競爭環境影響很大,不同城市是不一樣的。昨天零食創業邦的粉絲群剛好又問了我關于零食店的利潤和定價的問題。本文深入分析以下零食店的利潤和定價問題。
來自廣東的一個做進口食品的網友“和平路堅果園港貨店”在微信群問到:
@李志強~全品類零食供應鏈?:您曾經說過,零食店的生存之道在于廉價多銷,我也非常認同。我們本地有不少的進口商品店,據我觀察,普遍溢價比較嚴重,您怎么看待這種現象?
以下內容摘自“零食創業邦-開店交流群”的回答,深度分析了零食店的利潤問題和定價方法。
我原話不是這么說的哦,我是說過薄利多銷,但是沒有說這就是生存的唯一方式哦,你這句話斷章取義很嚴重啊。李雷韓梅梅的模式是靠暴利賺錢,小時候懷舊零食是靠暴利賺錢,來一份和良品鋪子毛利也超過50%,合肥樂大嘴35%以上的毛利也開了100多家店。絕大多數行業,最終的價格規則都是“薄利多銷”,但是一定不是一開始就薄利多銷的。一個新興行業的發展,他的價格規律基本上都是呈現這幾個特點的:第一階段:最早進入這個領域的發明家、引領者,他們因為技術領先、或者模式獨一無二,他們是行業獨特的存在,根本沒有競爭對手,此時他們掌握定價權,毛利都會很高。最典型的就是 來一份、良品鋪子,他們毛利高達50%~60%,他們切入是時機能給他們很好的毛利率,但是不一定能讓他銷售額最高,因為行業還沒有普及,大多數客人還不完全認可他們。 所以:門店銷售額平均2500的來一份因為高毛利可以活的很好,可以開出2000多家店。第二階段:一個行業開始逐漸成熟,毛利點會慢慢進入正常狀態。 當你毛利很高,但是又拿不出獨一無二的優勢的時候,后面必然有新進入的對手跟你搶飯吃。新進來的人大多數會研究上一家公司,研究他的定價體系,研究產品結構。老婆大人就是這樣研究來一份的,這個時候,行業又被來一份帶起來了,低價開始能有銷量了。 來一份的培養了客戶消費零食的習慣(如果來一份一開始就是25%的毛利,估計早倒閉了,早期,你賣的再便宜也是這么點銷售額的),但是來一份的高價也壓抑了客人的消費量。這個時候老婆大人低價搶市場,非常有效。但是因為早期自己的對手是超市、來一份,所以老婆大人即使把價格壓低,那也還有25-30%的利潤空間。這是零食這個行業正常要有的水平。再到第三階段,老婆大人火了。25%~30%的毛利率,讓很多競爭對手敢于跟上,覺得市場還是有操作空間。這個時候,要么競爭對手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降低到20%,要么老婆大人自己降低利潤空間,把利潤壓到20%,讓競爭對手看到老婆大人的定價體系就自己打退堂鼓。顯然,老婆大人團隊夠狠,夠牛逼。在第二階段進入市場,用薄利多銷打敗第一階段的領跑者,在第三階段又拿出“欲練此功,必先自宮”的狀態,率先甩出低價打趴第三階段的競爭對手。
企業定價是由市場環境、市場階段決定的,不是傻乎乎的去賤賣就有市場的。
劃重點:決定銷售額高低的是市場規模和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價格不能決定銷售額,但是價格可以決定你的市場分額。簡單說,薄利多銷,是用在競爭環境,而不是吃獨食的時候。決定銷售額高低的是市場規模和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價格不能決定銷售額,但是價格可以決定你的市場分額。
很多小縣城開零食店,老百姓吃都不怎么吃那個東西,如果這個時候,你上來就很便宜,沒什么利潤,走薄利多銷路線,基本上這個店會死的很慘的。因為市場規模還沒有起來,需要培育市場。一個行業早期進入新市場,銷售額還不會太高的時候,店鋪的毛利率會比較高的話,這個店鋪生存下來的機會會更高。
決定零食店最終毛利率的因素有很多,這些因素取決于店主的經營定位和操作能力。
1、周邊的競爭環境,決定了你的毛利率高低;(店鋪不遠處就有同行,那么我們去定價肯定要考慮這個競爭情況的)2、所在的城市,行業整體的發展水平決定了毛利率高低;(比如江浙地區,行業非常普及,毛利肯定低一點,內陸地區還剛剛興起,毛利肯定很可觀)3、你的產品結構決定了決定了毛利率的高低;(不同的產品類型,不同的單品利潤的不一樣的,比如浙江散稱毛利20%,但是條碼卻可以做的35%,產品搭配比例很影響毛利率)4、你的產品更新速度決定了毛利率的高低;(產品更新很慢,一直在銷售老產品的話,很容易被客戶比價,這個時候毛利率是高不起來的,相反新品推進很快,新產品市場還沒有的時候,價格操作空間就很大了)
說了半天,可能很多朋友還是想要知道一個準確數值,零食店的利潤率到底是多少呢?我這邊給出一個表格,供大家參考
浙江 | 江蘇 | 內陸 | |
散稱類 | 20%-25% | 25%-30% | 30%-40% |
超市類 | 20%-25% | 20%-25% | 20%-25% |
裸貨類 | 35%-50% | 35%-50% | 40%-50% |
進口網紅類 | 30%-50% | 30%-40% | 30%-50% |
綜合毛利 | 25%-35% | 25%-35% | 30%-40% |
張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