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本人從事專業日語翻譯多年,發表一下見解。
1.日語翻譯需要對語言和文字有敏感性,對日語和漢語都要有較高理解,需要敏捷的思維和反應能力,長時間翻譯也需要充足體力,做專業翻譯的話幾乎肯定需要通過日語一級考試。
2.現在對日語翻譯人才的需求大多在北上廣深、蘇州以及大連。國內一線高校畢業生大多選擇政府、國企及大型日企,二線高校畢業生大多選擇當地日企或與日本相關的民企。很多女生也會選擇繼續深造,研究生或博士畢業后選擇到高校工作,工作穩定且待遇不錯。也有很多人畢業后到日本工作并定居,出國前就要想好以后是否要留日本,日本國內企業工作壓力較大,加班較多,也存在很多女生去日本待了幾年發現很難在日本結婚定居最后回國的情況,但日本國內企業各項福利待遇完備,穩定性好,政策開放公平,買房壓力會比國內小一些,孩子入學容易,教育也比國內公平,生活成本與工資相比也與國內一線相比比較舒適。
3.北京和上海是大多日企在中國的總部,但大多是事務所,工作大多以營業和事務類為主,蘇州和大連則是實體制造類日企居多。很多日企都是前店后廠模式,北上廣深營業接單,二線城市工廠制造并發貨。蘇州和廣州周邊有大量日企工廠,大多為機械類,工資待遇一般比大連等北方城市高一些,大連擁有眾多軟件外包企業,大連幾個高校也開通了軟件+日語的專業,畢業后從事對日軟件開發和日語客服,對日軟件開發+日語的崗位在大連比較吃香,待遇隨工作經驗水漲船高,去日本從事軟件開發的人也是大有人在。
4.北京上海對日語人才要求最高,一般都要求有留日經歷或多年經驗,但單純翻譯類工作并不多,大多是有主業(如外貿、人力資源、財會等),語言作為工具,所以想單純做翻譯的話會比較難找工作,建議多掌握一些技能,如有經濟實力并能吃苦,建議去日本留學,畢業后在日本工作幾年再回國,會有較大的競爭優勢。蘇州和大連的日企大多為制造類企業,制造業的日語人才跳槽率與北京上海這些事務所的日語人才跳槽率低一些,但因待遇問題和個人職業發展問題,也有部分人愿意跳槽到北京上海拼一把。制造業翻譯需要在其行業內擁有專業知識,日企內的升職一般都比較漫長,在公司內不混個七八年基本不會升職,熬到部長及以上管理層基本也要十五年以上,但福利待遇都很齊全,適合想在當地定居生活的人。
5.因語言工作有很大的替代性,日語翻譯大多做了幾年之后就會發現路越走越窄,單純靠語言也很難找到好工作,工資待遇也很難有大的提升,基本上都會慢慢轉向其他崗位,逐漸從翻譯轉向管理,屆時語言也只會作為工具。除非想一輩子干翻譯,走同聲傳譯的道路,但同聲傳譯非常人所能,沒有十年二十年的功力不可能達到,國內真正能做到同聲傳譯的也是鳳毛麟角,且大多也只是精通某個或某幾個領域,基本上不會有人達到各行業拎起來就用的水平。
總之,想單純做日語翻譯的話,需要較高的天分和堅持,會比較辛苦。個人建議,如有能力則出國歷練一番,定居日本或回國選擇一個主業,以語言為工具,這樣發展前途會廣闊一些。
產值穩步增長
根據中國翻譯協會的統計,2021年中國以語言服務為主營業務的企業數量達到9656家,與2019年相比增加了806家,企業總產值也實現穩步增長,達到554億元,與2019年相比上升了25.6%。
從企業規模來看,截至2021年底,中國語言服務企業中注冊資本在100萬元以上的企業數量僅占總數量的17.86%,而注冊資本在0-10萬元的企業數量占到了總數量的42.69%;整體來看,中國語言服務行業企業規模普遍較小。
從產值分布來看,注冊資本在100-500萬元的1265家企業創造了177.1億元的產值,占行業總產值的31.94%,是行業的中堅力量。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翻譯業務顯著增長
隨著我國“一帶一路”計劃的不斷推進,國內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與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相關翻譯業務量也顯著增長。2021年,阿拉伯語、俄語、德語、英語和白俄羅斯語為語言服務市場最急需的五個語種。
機器翻譯與人工智能業務集中在廣東地區
2021年,具有機器翻譯與人工智能業務的企業達252家;從地域分布來看,具有機器翻譯與人工智能業務的企業在廣東分布最多,占到了總數的27.4%。從企業性質來看,具有機器翻譯與人工智能業務的企業以民營企業為主,占比為92.3%,外資企業與合資企業占比均為3.7%,而國營企業占比僅為0.3%。
翻譯與語言服務行業向多元化發展
2015年以來,中國語言服務企業翻譯業務涉及的主要領域由化工、機械等制造型產業逐漸過渡到科技和教育類產業。2015年排名前三的翻譯領域為法律合同(80.6%)、化工能源(77.8%)和機械制造(75.9%),而2021年排名前三的翻譯領域為教育培訓(41.1%)、信息技術(40.8%)和知識產權(38.8%)。翻譯覆蓋領域更加分散、多元,反映了我國語言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語言服務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要有淵博的知識面,還要有毅力,多聽說練。這個行業能做的人很少,承受壓力也大,就業前景很好,收入高。
首先是語言專家,有踏實并且系統的語言功底。所以,你要
把老師在大學里教的外語所有科目知識全部學會,一定要基礎扎實。
大量閱讀外語文學作品,大量閱讀各種外語原文件(文學作品之外的,特別是經濟類的),大量看外語影視劇,大量作各種筆記。
找一個經驗豐富的老譯員或老師,特別是從事多年翻譯實戰的老師,跟他一起大量做翻譯。翻譯完后,讓老師把修改的稿子返回給你,好好研究。
進行一些同傳方面的訓練。
其次,必須是個行家,是指各行各業的行家。
比如你要翻譯商業文件,從事商業同傳,你必須懂商業,把商業知識與語言知識統一起來,才能從事這個行業的翻譯。又比如做醫學行業的同聲翻譯,同傳譯員必須懂得醫學行業知識。所以,你必須博覽群書。
但是,每年報考外語類專業的孩子并不少,尤其是女生和文科生,很多都是這個專業!那么,外語類專業究竟怎么樣?真的是“備受吐槽”嗎?
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外語類專業,包括外語類專業介紹、考研方向和就業前景分析。外語類專業介紹外語類專業是個通俗的說法,如果用專業術語表示的話,它屬于外國語言文學。而外國語言文學,是文學門類下的一級學科名稱,設有英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法語、德語、日語、印度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11個二級學科專業。除了有英語這門國際通用語言,還有翻譯和商務英語,以及幾十個小語種專業,或者稱為“非英語語種”。在外語類專業中,英語專業的學生居多!英語專業的核心課程有四大塊,分別為專業知識、英語技能、第二外語和特色方向。第二外語是獨立于英語之外,學生在大二或大三期間,根據學校開設情況而自選一門非英語類外語的學習,簡稱“二外”。英語專業的二外是自選,小語種專業的二外則是英語。外語類專業考研方向那外語類專業有哪些考研方向可以選擇?我們以英語專業為例。我們可以把它們分為兩類:1、學碩學碩: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翻譯學、課程與教學論(英語)特點:需要考二外(英語之外的外語,比如日語,俄語,德語,法語等等),考試科目只有政治是全國統考,另外3門全是學校自命題,跨考生一般考不了,因為沒有二外基礎,所以望塵莫及。招生人數非常少,基本個位數,特別是一些好學校,名額更是非常少,一般在5個以內,有些甚至一兩個,兩三個人。錄取分數比較高,基本380+,名校更是難考,基本400+。不過難度集中在名校,考一般的學校,雖然招生少,但是報考人數也比較少。?英語語言文學:英語語言文學,也就是平日說的“英美文學”。這個專業是大家接受最廣泛的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比如中學教師招考報名網站,一提到英語崗位,默認的專業就是英語語言文學專業。這個專業進可讀博士,退可考教師,比較適合求穩健、熱愛科研的孩子報考。?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簡稱“語言學”或“外應”。由于該專業全稱很長,社會上了解的人相對較少。特別是參加中學教師招聘考試,有些地方的教育局不把這個專業列為外國語言文學類,導致碩士畢業生雖然出身于英語專業,但無法報名,不能參加當地教師招聘考試,碩士畢業打算進公立學校當英語教師的孩子就要小心權衡了,但是打算讀博士的孩子可大膽嘗試報考該專業,在大學中前景還不錯。?課程與教學論(英語):課程與教學論(英語),屬于教育學學碩,招生院校很少,一般集中在師范類高校,名額基本只有一兩個人,適合搞學術研究的孩子報考,難度較大。主要難在招生少。?翻譯學:翻譯學,只有很少學校具有翻譯學碩士點,比如北外,上外,廣外。2、專碩專碩:翻譯碩士、學科教學(英語)?翻譯碩士:翻譯碩士,分為英語筆譯和英語口譯,文學類的專碩。初試階段,筆譯和口譯試題完全一樣,在復試考查形式上有所區別。翻譯碩士專業類似于“萬金油”,除學術外,英語相關的工作幾乎都能勝任,包括中小學教學與培訓。特點:適合跨考生,不考數學,沒有二外要求,所以報考人數非常多。本專業也可以,二外不好的也可以考,有先天優勢。招生院校和招生人數多,由于是專碩,一般學校招生人數都是幾十個人,上岸幾率更大。招生院校類型范圍廣,無論是語言類,綜合類,師范類,還是理工類高校,很多高校都有招生,所以整體上岸幾率更大。?學科教學(英語):學科教學(英語),教育類專碩,和課程與教學論(英語)相對應,一個學碩一個專碩,也是這里面幾個專業報考人數最多,最搶手的專業,畢竟對口就業是英語老師,考編也是沒任何限制,讀英語專業的大部分考生,以后的就業方向基本都是當老師,所以學科教學英語就是為它而生。雖然這幾個專業都非常的不好考!因為只要跟英語相關,就很熱門!但是,翻譯碩士相對來說,算是里面競爭稍微小一點的專業,因為學校招生多,上岸的幾率就更大一點~3、跨專業考研如果跨專業考研的話,選擇有:國際貿易學,國際商務,這兩個屬于經濟類專業,但是需要考數學,不太好考。另外,還有新聞與傳播專業國際新聞方向,政治學,還有漢語國際教育專碩等!當然,如果選擇跨考的話,還要考慮跨考專業的就業前景!就業前景分析在國內,外語類專業畢業生可以在翻譯公司、政府機關、大型央企的外派機構、大型跨國公司駐中國的辦事機構、各種外貿進出口公司、新聞傳媒機構企事業單位、移民留學服務行業、學校、以及一些需要所學語言人才的機構,從事翻譯、市場、銷售、財務、教學等工作。也可能去中建、中航、中石化等大型工程類國企做駐外翻譯,條件艱苦但是薪資比較高。外語類專業的學生在報考公務員上也占一定優勢。外交部、文化部等國家部委、地方政府、各省市外辦、安全局等行政機關都需要對口人才。一些職級較高的崗位本科應屆生即可報考,一般從事與外事相關的文職。薪資待遇的話,有調查顯示,西班牙語、意大利語、法語、德語是薪資較高的“小語種”專業,緊隨其后的是日語、韓語。1、翻譯翻譯工作有科技口譯、會議口譯、法庭口譯、商務口譯、聯絡陪同口譯和文書翻譯。翻譯人員的就業前景可以用“兩個極端”來形容。中低端翻譯和用人單位之間也存在“招工難”和“就業難”的結構性矛盾,一方面是用人單位抱怨翻譯人員水平難以滿足工作需求,愿意高薪聘請;另一方面是中低端翻譯人員抱怨找不到理想的翻譯崗位,懷疑翻譯市場已經“飽和”,認為翻譯低要求、低收入、高辛苦、高付出的非理想行業。而同時,高水平的翻譯人員則是滿負荷工作,有時難以調整“檔期”;尤其是頂尖級翻譯更是高薪酬、高職位的金領行業。2、英語教師?高校、中小學英語教師:如果孩子喜歡穩定的生活,并且熱愛教育,那么可以選擇去中小學當個英語教師,或者選擇考研讀博,提升學歷,留在高校當老師。?國際學校、培訓機構英語老師:近年來隨著私立教育的發展,一線大城市的國際幼兒園、中小學校對英語教師的需求也在逐步增長。另外一些針對國內學生開設的課外英語輔導的機構也需要英語教師。競爭性較強,能力足夠的話,薪酬還是不錯的。?對外漢語老師:近10年來,來華學習漢語的留學生保持30%的年遞增率;隨著大批外國人士來華工作或居住,上海不少中學相繼開設國際部,以在華海外人員子女為招生對象;各類以外國人士為對象的漢語培訓機構紛紛設立,這都為雙語雙文化專業人才提供了用武之地。3、外貿工作外貿工作英語類的選擇空間也很廣泛,可以從事除了技術崗之外的所有崗位,包括翻譯、策劃、銷售、人力資源、市場營銷、文化宣傳、新媒體運營等。很多公司有外派的項目,會優先考慮英語專業的學生。從事外貿工作機會會大一些,不過會面臨國際貿易相關專業的學生的競爭。建議從事工作前可以學習或參加培訓了解一些行業知識,或者從基礎做起,不追求薪資待遇,更多關注經驗的積累。4、雙語編輯國內外一些主流媒體都有自己的英文或中文版網站或新媒體號,還有一些出版社出版英文書籍或譯著也需要英文編輯崗位。英文編輯的崗位涉及翻譯、翻譯審校、文案策劃、版式策劃、撰稿等工作,如何雙語夠好,有能力勝任的話,英文編輯的崗位也是不錯的選擇!5、政府公務員考取公務員要經歷筆試和面試兩個階段,公務員的要求比較高,一些人都是經歷了兩三次考試才通過筆試。不過,在公務員招考中,外語類人才是熱門專業之一,尤其是隨著近些年國家推行"一帶一路"和亞投行等重大政策,使得外語類人才開始走俏,尤其是既懂專門語言,又懂經濟。為什么外語類專業備受吐槽?由于擴招導致的人才飽和、競爭壓力,以及新冠疫情對留學、出國和旅游市場的強大沖擊,這類本該容納大量外語畢業生的行業進入困難時期,就業面臨很大挑戰。最主要的是,外語類專業備受吐槽的原因在于,很多大學畢業生中,許多非語言專業學生的英語、甚至小語種水平不比科班出身的差,他們能勝任一部分語言職責的工作內容。再加上一部分海外留學生的回國,對外語專業學生的就業崗位產生一定沖擊。而高大上的同聲傳譯工作,對學歷以及學校和專業要求非常高。除了教師工作外,英語專業的孩子如果做其他工作的話,并沒太多優勢!還有一種說法是,外語專業可能會被人工智能替代,實際上,能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是翻譯,還只是翻譯中的基礎部分。外語專業的概念遠遠大于翻譯的概念,壓根就不是一回事。機器翻譯只能滿足最基本的日常交流需要,學術性的、專業性的還是得靠人,所以,外語類專業就業前景并沒有那么悲觀。但是,語言類專業只是學習一門工具,工作上可能還需要結合其他能力(比如寶馬公司的財務職位,那些既懂德語、又精于財務管理的人才將更受歡迎),若有條件,可以輔修感興趣的第二專業,比如物流專業、會計等專業課程,提高綜合能力,拓展視野,提高將來的競爭力。對于外語類專業的孩子,有以下幾點建議:第一,孩子要多學其他的技能,變成復合型人才。比如說學學經濟學、金融、管理、傳媒、政治、社會學、心理學等等,或者是去學習第二專業。把自己的語言優勢,跟其他的專業知識技能結合起來,拓寬自己未來工作的選擇。比如對人工智能翻譯有興趣的學生,也可以同樣去學學編程,學學人工智能相關的技術。第二,把外語學好,學精。那么這里的學好,學精的意思是,不但孩子的外語語法要好,而要聽說讀寫方方面面都不能有短板。要多看書,或者是多看外語的一些新聞電視劇電影,培養自己的外語語感,學習地道的表達方式。第三,多說多練,多表達?,F在很多外語的學生,確實可以做到把外語學精了,但是真正要做到他去和外國人交流、真的要他說的時候,往往會出現,緊張得不知所云,說得亂七八糟的情況。這就是平時不注重口語練習導致的。所以再次強調, 加強口語練習真的很重要。第四,如果孩子對某一行感興趣,要提前了解崗位所需要的具體技能,并客觀分析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查缺補漏,爭取去相應的行業實習,通過實踐檢驗自己是否真的適合以及熱愛這一行業。個人感覺翻譯行業還能有五到十年的穩定期,目前以英語為例,目前中國懂英語的人會不斷增加,不久的將來說不定人人都懂英語了,不是說懂英語就能從事翻譯行業,但是對于英語翻譯的需求肯定會大幅下降。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在國際上地位的不斷提高,國外學習漢語的人也有了很大的增長,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于翻譯的需求。最后一個因素就是翻譯軟件的不斷進步。雖然現在翻譯軟件還不是很完美,翻譯的質量有待提高,但保不齊幾年之后翻譯軟件會有突破性進展,這是完全有可能的。綜上所述,個人覺得翻譯行業整體的需求會有下降,但是對于高水準的多語種互譯估計還有很大的需求,因為這方面的人才一直以來都是十分短缺的。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