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我有幸參加了某某班的家長會,聆聽了貴校某老師的講話,欣賞了家長會上的精彩課件,并通過老師點評了解了自己孩子的綜合情況,家長會心得體會范文。通過此次家長會,我看到老師們教學方法的靈活豐富,體會到學校對學生的良苦用心和高度負責;作為家長,我感到由衷的喜悅和欣慰。
作為一名家長,我非常贊同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經歷磨練的觀點,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讓孩子在競爭中進一步強化孩子的能力,而要做到這一切,不是一時一刻能完成的,這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很多家長也包括我,都希望孩子不走彎路、不吃苦頭,殊不知,只有吃的苦中苦,才能做得人上人,我們不應剝奪孩子經歷挫折的機會和孩子戰勝困難的機遇,讓孩子在一次一次挫折和失敗中成長起來才是最客觀理智的態度。
通過家長會,作為一個孩子的家長,感受到了一次意義深刻的教育,也讓我從中領悟到了怎樣教育孩子、改善孩子的不足之處。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課堂,家長是老師的助手,我們應在重視孩子“健康”(包括身體和心理)的同時,盡力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把孩子當做一個朋友,多理解,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不指責。
這次家長會開得非常成功,我們家長十分滿意,對班主任工作更是倍加肯定。同時,希望各位老師們一如既往的關心、關注孩子,對孩子好玩、不下苦功的特點嚴加管教,我們作為家長也積極配合老師的教育。相信在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的學習成績會再上一個臺階。
1、請班主任本周通知學生及家長,提前告知家長召開會議的時間,學生所在班級樓層和具體班級,杜絕家長因找不到孩子教室在校園內亂跑的現象。
2、各年級主任要根據學校家長會總體方案,將本年級班主任集中進行培訓。班主任老師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班級特點寫好發言材料、制作家長會PPT。
3、圍繞家長會做好教室布置,盡量展示我校的辦學特色,班級管理特色。
4、家長會當天下午2:20之前,進行衛生保潔,在黑板(或PPT)上寫好歡迎標語。
5、班主任提前在天明小學教師群中下載《防溺水安全教育》視頻,提前檢查班內多媒體設備,如有問題及時與電教處聯系,保證家長會正常播放。
在我的印象中,家長會對好學生是表彰會,對學習成績差的是批斗會,對其他學生就是列席會。班級后面的整堵墻上掛著排名表,全班幾十個學生排得整整齊齊。老師在講臺上巴拉巴拉,成績好的家長趾高氣揚,興奮得意的表情一目了然;成績差的家長低頭垂眉,恨不得找個縫鉆進地下。
加拿大的家長會很有意思,一般中小學一個學年有兩次。一次在開學后的一個月左右,小學老師會約好時間單獨見面,每個學生10分鐘。之前會發一張調查表,需要家長填寫孩子的基本情況,包括孩子的特長,興趣愛好,和需要改進的地方。老師也是根據所填填的表格,跟家長一起討論如何讓小孩適應新學年以及老師對孩子和家長的要求,同時也會詢問家長對學校及老師的要求。
中學的第一次家長會是讓家長去孩子的每一個教室(中學沒有固定教室,孩子根據選的課要在不同的教室之間轉換),一次也是10分鐘,主要是老師介紹課程情況同時聽取家長的意見。
小學的第二次家長會有一個專有名詞叫"Student-led conferences",一般在第一學期的期中,時間為25分鐘到半小時,主要是由孩子向家長展示半個學期以來的學習成果,主要是孩子講,家長聽,學校鼓勵家長向孩子提問,孩子要自己準備講什么內容,怎樣展示自己的作業,同時還要準備回答家長可能問到的問題。這時就會有有趣的現象發生,老外家長總是滿嘴的good,awesome,you are genius。而中國家長一般是這兒怎么錯了呀,怎么才這么點分,這字怎么不好好寫。從這里我們能看到東西方文化的不同,我們中國人美其名曰,精益求精,但我想對孩子心理造成的不同影響今后會慢慢顯現出來。
中學的第二次家長會也是在第一學期期中以后,那是和所有老師的一對一單獨會面,但由于時間少,學生多,所以是網上預約,而且要搶,我一般早7點預約一開始就上去搶,一般也不能搶到所有老師的預約,9門課中能搶到5-6門主課就很不容易了。見面時,老師一般會告訴你孩子學習情況怎么樣,會提出一些不足需要改進的地方,也就10分鐘時間,家長也可以了解一下班里其他孩子的成績,但老師只會告訴你你孩子的分數,其他就不會多說了。加拿大沒有排名的習慣,因為他們認為分數是個人隱私,孩子之間也不相互打探成績。那么有家長問你怎么知道孩子的成績是好是壞呢?說實話我只能看絕對值,同時告訴孩子,我們只進行縱向比較,你只要每次超過你自己以前的成績,爸爸媽媽都為你自豪,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只有努力超越自我,就是你人生最大的成功。
除了這兩次之外,平時你也可以和老師或者學校的輔導員聯系,及時掌握自己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如果學校里或者你的孩子有任何事情發生,學校老師和輔導員也會和你取得聯系,一起幫孩子度過艱難的時刻。
雖然加拿大的孩子在學術上跟中國同年齡的孩子相差較遠,但他們在交流,自律,課業壓力及快樂程度上遠超中國的孩子。加拿大教育中家長的參與程度也遠遠超過中國的教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必須相互補充,才能培養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缺一不可。
我在加拿大溫哥華定居20年,希望能夠幫助大家了解加拿大,了解加拿大的教育和文化。
如果大家覺得有幫助,請點個贊,也歡迎評論區提問。
小學家長會適合放《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這首歌歡快節奏感強,聽著這首歌能引起家長的向上能量,是正能量滿滿的歌曲。聽著這首歌對未來充滿希望。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我們家長和老師都在培養祖國的花朵。也可以放一些歡快節奏感強的歌曲。
一、家長希望老師講一些家庭教育的理念
現在的家庭只有一個孩子,每一位家長其實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是只有一次機會,他們不像當老師的,這一屆學會沒有教育好,可以積累經驗在下一屆學生的身上繼續去探究。從這一點上來說,家長對家庭教育的知識其實是相當渴望的,但家長往往由于工作的繁忙,很少有人會靜下以來去仔細研究家庭教育的理念。那么,在家長會上,做老師的不失時機地在家庭教育這一方面做一個引導是很有必要的。作為年長一些的教師不妨拿教育自己孩子的優秀經驗來與家長分享,而作為年輕教師,不妨通過一些家庭教育書籍的學習作為一個途徑來向家長們做一個引導,不管怎么說,一定要讓家長懂得一個孩子的成材絕不能僅靠學校的力量,還需要家庭的有利教育。
二、家長希望老師分層具體指導學生學習
家長會上相當多的老師喜歡將學生的成績籠統地做一個分析和說明,或者只說“優生”和“差生”兩種情況。這就使得相當多的家長聽得模棱兩可,不知自己的孩子具體應該歸到怎樣的一類里來。其實,我最希望召開分層的小型家長會,把人數控制在15人以內。但現實有時候不允許老師這么去做。每個學科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家長們在家長會上希望任課老師在分析成績的時候最好能分層具體就學生的情況做一指導,這一分層我個人認為分得越細越好。若能在分層中就學生在試卷中表現出來的某一方面的能力的不足給家長做一個詳細的說明和交流,會讓家長在針對孩子學習的時候發言顯得有理有據。我還在設想,如果在家長會上就這一點,將分層的成績制作成幻燈片,將分層中的學生的不足之處具體地羅列出來的話,效果會更好。
三、家長希望老師對孩子的進步給予肯定
每次開完家長會回到家里,兒子都會急著問我家長會上老師表揚他了沒有。看來,從孩子的角度來說,還是希望老師在家長會上能夠表揚一下自己,好讓父母也在家長會上露一露臉。是啊,有時候父母的臉就是孩子給撐的。但是,在我們的家長會上,老師們往往批評的很多,表揚的寥若晨星。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老師對孩子的進步給予了肯定,家長在回家以后肯定會把老師的肯定或表揚有意識地放大,因為孩子給自己長臉了。坐在全是成人的教室里,說句老實話,比的不是官位金錢,而是孩子的優秀。從我自身的體驗中,我覺得老師們還是應該在家長會上多一些表揚,尤其是那些積極努力多少有進步的學生一定要給予肯定,您的肯定會成為家長和孩子不可估量的向上的動力。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