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每年315晚會播出時,都是各大企業膽戰心驚的時候,今年的晚會中,想必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就是“土坑酸菜”。01插旗菜業靠出售酸菜,年入賬8億左右在曝光的相關視頻當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在腌制酸菜的土坑里,工人們正在用腳踩。甚至還有的工人,正在
每年315晚會播出時,都是各大企業膽戰心驚的時候,今年的晚會中,想必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就是“土坑酸菜”。
01
插旗菜業靠出售酸菜,年入賬8億左右
在曝光的相關視頻當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在腌制酸菜的土坑里,工人們正在用腳踩。
甚至還有的工人,正在一邊抽著煙,一邊工作,抽完后的煙頭也直接扔到了土坑酸菜里。
這樣的場面播出之后,確實讓人連連作嘔。
不少網友對此直呼:土坑酸菜,果真“酸爽”!。
一時間,“土坑酸菜”成為了眾矢之的,市面上的相關產品都已經接連下架,其中包括大家熟知的康師傅老壇酸菜牛肉面。
也許這還不是最讓人感到氣憤的,要知道在這之中負責出售土坑酸菜的企業名為插旗菜業,是酸菜行業中的佼佼者。
憑借著這份信任,插旗菜業卻在一直踐踏著食品安全,每年的入賬金額至少在8億左右。
可以說是營收頗豐。
不僅如此,插旗菜葉面對海外內市場還是兩幅面孔,在國內出售的是土坑酸菜,出售到海外的則是至少清洗12遍的合格產品。
光是在2016年這一年,插旗菜葉靠著出口酸菜到日本,就凈賺了3000萬人民幣。
很顯然它對待國內外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可這樣的態度,今后勢必不會再得到中國消費者的認可。
02
土坑酸菜背后10萬菜農備受重創
在視頻曝光之后,現在相關聯的企業、產品都已經進入到了黑名單中,這樣看來,這件事已經告一段落,一切恢復平靜。
但殊不知,這背后還有10萬菜農備受重創。
芥菜是制作酸菜的主要原材料,而我國華容縣因為盛產芥菜,所以也被稱之為“芥菜之鄉”。
追溯其發展根源,則可以將時間倒退回1500多年前,當時當地不少人為了冬天生活做準備,便將芥菜制作成了酸菜。
這種食用方法一直延續到了今天,成為我國大一傳統美食,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而據悉,當地有10萬菜農從事的都是芥菜種植工作,每年收入也主要源于此,在過去,當地芥菜根本不愁賣,基本上成熟后就被企業收走了。
當地不少菜農憑借此,每年的收入能夠超10萬,這對于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但在“土坑酸菜”成為眾矢之的后,這一切都發生了改變,如今再看,當地芥菜堆積如山,即便是對其進行大降價,也無濟于事。
正常情況下,每年的3月份,正好是芥菜大豐收的時候,也是各大菜農賺錢的好時機,家家戶戶都忙著將其收割,之后再賣給回收企業。
03
芥菜降價到2毛1斤,依舊是無人問津
如今酸菜在市場中遇冷,相關產品也已經下線。
很顯然在這種背景下,酸菜沒有了銷售渠道,那芥菜作為其原材料,自然也賣不出去了。
在過去,芥菜還能賣一個好價錢,一斤售價大約在1元左右,現在一斤的售價則已經下降到了2毛錢,卻也依舊是無人買。
據悉,當地今年的芥菜產量已經達到了120萬噸,這些賣不出去,就只能淪為積壓貨,到時候就會一文不值。
在表面上看,也許只有插旗菜葉,以及購買其產品的相關企業備受影響,但實際上,這件事的影響范圍已經超出想象,背后還有10萬名菜農在為其買單。
在相關視頻曝光之后,當事方插旗菜葉就被罵上了熱搜,隨后公司老板嚴欽武主動出面道歉,并表示會認真接受相關部門的調查。
可我們都知道,即便插旗菜葉真的從市場中徹底消失了,但實際上,在多年發展中,嚴欽武作為公司老板也早已賺足了錢,留下這一個爛攤子。
現在背后這10萬名菜農面對此行此景,也是無濟于事,只能得到市場環境變好后,再將芥菜出售出去。
可試問,酸菜的市場環境又何時能變好呢?
大家對此有怎樣的看法呢?
金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