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導語:東北的頂級食材,有些就連本地人都沒品嘗過,舍得花錢都未必買得到。文|金甲叁東北菜,素以硬菜聞名。所謂硬菜,并非硌牙,而是指肉食豐厚,素食鮮亮,且菜碼碩大敞亮,用東北話講,那叫嘎嘎香。東北菜常常被人們誤解。飽受詬病的無外乎,東北人生食蔬
導語:東北的頂級食材,有些就連本地人都沒品嘗過,舍得花錢都未必買得到。
文|金甲叁
東北菜,素以硬菜聞名。
所謂硬菜,并非硌牙,而是指肉食豐厚,素食鮮亮,且菜碼碩大敞亮,用東北話講,那叫嘎嘎香。
東北菜常常被人們誤解。
飽受詬病的無外乎,東北人生食蔬菜蘸大醬,還有東北亂燉等等,更被很多人戲稱“黢黑、稀nèng、膠黏、齁咸”為東北菜之四大特點……
其實這些人都錯了!
東北人的飲食實則得天獨厚,物產豐饒,有廣袤肥沃之東北平原,有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之原始森林,有遼東半島之海產,更有“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之河鮮。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東北的頂級食材,其中有些食材就連本地人都沒有品嘗過,讓我們一起來領略大東北之豐饒味道。
1.東北蝲蛄
東北蝲蛄,酷似南方小龍蝦,可它還真不是小龍蝦。
蝲蛄,又叫大頭蝦,是一種水生甲殼動物,屬于河蝦科蝲蛄屬節肢動物。
東北的蝲蛄對水質要求高,喜流水,棲息于水質清新透明的山地溪流中。
不同于南方小龍蝦對于棲息水域要求不高,東北蝲蛄對于水質的要求幾近苛刻,任何污染都會讓其死亡滅絕,尤其對化肥等極其敏感。
我們小時候抓蝲蛄,拿回家用井水都養不活這玩意兒,可見對蝲蛄之難養,現如今在山里溪水中更是難見其蹤影。
吃東北蝲蛄,可油炸,可水煮,但最有風味的吃法便是蝲蛄豆腐。
鮮活的蝲蛄去殼洗凈,用石臼搗成糊狀,用濾布去除殘渣,取其湯汁。蝲蛄湯汁中加入一個蛋清與少許清水,攪拌打散備用。
蔥姜熗鍋,加入開水煮沸,將蝲蛄湯汁澆入鍋中,開鍋后便可看到如豆花一般的蝲蛄豆腐漂浮成型。
出鍋時,散入切碎的韭菜末,那鮮美的滋味不禁讓人食指大動。
2.刺嫩芽
刺嫩芽,山野菜之王。
在東北,開春時節上市最貴的山野菜,便是刺嫩芽。
刺嫩芽,也叫刺老芽、刺龍芽,是龍芽楤木的嫩芽,最佳食用季節便是開春,嫩芽可采摘食用,長老后生成尖刺便不堪食用,
明朝李時珍曾記載:“楤木樹頂生葉,山人采食。”
刺嫩芽的營養豐富,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氨基酸、及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鎂、錳、鋅等,還含有三萜皂甙、鞣質、原兒茶酸、生物堿及揮發油等。
刺嫩芽的香氣濃郁,口味甘醇微苦,是東北地區傳統的食藥兩用山野菜,被譽為“山野菜之王”,同時也是出口創匯的主要野菜之一。
吃刺嫩芽,無需復雜加工手段,為了最大的保留其中營養物質,可焯水后涼拌或者蘸醬而食,如果家里有笨雞蛋,炒蛋亦是美味。
3.花里羔子
花里羔子,學名花羔紅點鮭,棲息于東北江河干流及支流清冷水域。
花里羔子體色艷麗,營養價值高,以肉質極為細嫩、鮮美而名貴,被譽為“冷水魚之王”,經濟價值較高。
在我們小時候,還可以吃到野生的花里羔子,在當時價格就很貴。記得90年代初,父親抓到一條花里羔子被朋友買走,相當于當時父親一個月的工資。
現在野生花里羔子已經很少見了,目前已經有人工養殖的花里羔子,不過打眼一瞧,總感覺已經變種,模樣與體色與野生的總有一種貌合神離之感。
4.松茸
松茸,東北菌中之王。
松茸不僅生長于我國西南地區,在東北長白山地區也有分布。
主要生長于無任何污染的松樹和自然雜交林中,它與松樹根具有共生關系,富有一股奇妙的松脂香氣。
松茸,是一種珍貴的真菌,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具有很高的藥用食療作用。由于松茸對自然生長環境條件要求嚴格,難以實現人工培養,全靠野生采摘。
在我們家鄉林區,知道在哪個山上能采到松茸,是嚴守的秘密。
每逢秋季,采摘松茸的季節,會采松茸的山里人都可以大賺一筆,補貼家用。
采到的松茸品相好的,自家人是不舍得吃的,只有賣不上價的才肯自家食用。
松茸味道奇香,松脂香氣馥郁,無需繁復的烹飪手藝,只要油煎或者燉湯便是人間美味。
我的母親一直固執地認為,松茸生食最好,清凈后手撕成條,蘸一點醬油小料,在口中慢慢咀嚼,滋味最是妖嬈。
5.牛毛廣&薇菜
牛毛廣,學名桂皮紫箕,又叫薇菜,是東北地區一種珍貴的天然野生蕨類植物。
牛毛廣的營養十分豐富,含有蛋白質、糖及鈣、硒、鐵、磷、胡蘿卜素、抗壞血酸等多種營養成分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還有稀有的促脫皮甾酮、鞣質等成份。
牛毛廣味苦性涼,具有安神、降壓、抗癌、清熱、減肥等功效,并對流感、乙型腦炎等病毒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牛毛廣是東北當地人的名貴山野菜,在日本更是宴席上被視為野味佳肴。
對于山里的人,牛毛廣雖然很值錢,可也是十分辛苦的。
牛毛廣采摘后,要進行熱水焯燙,然后要去毛漂洗,然后就是反復地揉制與晾曬,揉制成黑褐色卷曲球狀才算大功告成。
6.遼參
遼參,海八珍之首,遼寧地區的頂級食材。
遼參,中國傳統的名貴食材,有養血補氣,固本培元的功效。
遼參富含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其中精氨酸,是構成男性生殖細胞的主要成分,且具有調節性激素的功能,對于成年男性腰酸腎虛有著非常顯著的療效。
海參中豐富的精氨酸、賴氨酸、牛磺酸、鈣、磷、碘、鐵、鋅,是人體發育成長的重要物質,它們直接參與人體的生長發育、免疫調解、傷口愈合、生殖發育等生理活動,在人體能量儲備和運轉中起著重要作用。
在民間,產后婦女、術后患者食用小米遼參,可以幫助恢復體力,促進傷口愈合。
7.羊肚菌
羊肚菌,是羊肚菌科羊肚菌屬的真菌,菌蓋頂端鈍圓,表面有似羊肚狀的凹坑,故名羊肚菌,多生長在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的腐殖質層上,尤其在火燒后的林地上常常出現大面積生長的情況。
羊肚菌在中國的分布廣,北至東北,南至嶺南,東至山東,西至西藏,遍及共28個省市自治區。
羊肚菌富含抑制腫瘤的多糖等抗菌、抗病毒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抗疲勞、抗病毒、抑制腫瘤等作用。
羊肚菌含有豐富的硒,是人體紅細胞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的組成成分,可運輸大量氧分子來抑制惡性腫瘤。
羊肚菌中有機鍺含量較高,具有強健身體、預防感冒、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礦質元素
在我小時候的記憶中,吃炸醬面,在炸醬中放入一些切碎的羊肚菌末,那叫一個鮮!
8.黑龍江鰉魚
鰉魚,是的!就是當年被炒得沸沸揚揚“燉魚宰客”的鰉魚。
此鰉魚非彼鰉魚,它并不是我們常吃的鱘鰉魚,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達氏鰉”。
達氏鰉,是一種鱘科鰉屬的軟骨魚類,身色黃褐,身上無鱗,而在背脊和兩側有5列菱形的骨板,身長可達六米,體重可達上千公斤,棲息于中國黑龍江之中,為淡水魚類,從不游入海里。
黑龍江鰉魚,作為白堊紀時期保存下來的古生物群之一,曾與恐龍在地球上共同生活過,其原始古樸的外形1億多年來幾乎沒有改變,具有珍貴的科研價值。
鰉魚為肉食性兇猛的魚類,具有個體大、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經濟價值高等特點。
黑龍江鰉魚肉質鮮美,營養豐富,軟骨食之可口且具有保健功能,其“魚子醬”為上等佳肴,被譽為“黑色黃金”,古時作為貢品送往京城供皇家享用。
當然,它最好吃的就是它的鼻子,是的,就是鼻子!
9.野山參
野山參,自然生長于深山密林十五年年以上的人參,才配得上“野山參”的名號。
野山參的主要產地為林海茫茫、山勢險峻、人跡罕至的長白山原始森林。
參體靈秀、五形俱佳,故稱之為人參,體態精悍強健,須長如龍蛇飛舞,自古被世人贊譽有加,情有獨鐘,為古時皇室貢品。
《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為:“人參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可輕身延年。”
野山參,歷來是珍貴的藥食兩用的食材,百年野山參更有“續命吊氣”一說。
野山參可泡酒,泡茶,可干制磨粉服用,亦可烹飪。
人參燉雞,便是民間常用來滋補身體的美食。取老母雞一只,取少許人參,加入幾顆紅棗與栗子,小火慢燉2-3小時。
聲明:野山參藥力猛烈,不可過量服用,必須聽從醫囑再行服用。
10.雪蛤&雪蛤油
雪蛤,學名東北林蛙,因冬眠期長達五個月之久,故被稱之雪蛤。
東北林蛙主要棲息于為中國黑吉遼及內蒙古東北部地區的山林地帶,被當地人俗稱為哈士蟆、蛤蟆。
雌性雪蛤,俗稱為“母抱子”(雄性俗稱公狗子),體內輸卵管中營養物質曬干后,叫作雪蛤油、蛤蟆油。
雪蛤油是中國傳統的名貴食材,可強身健體,一般對體弱氣虛、神經失調等癥有顯著功效。
食用雪蛤,一般在開春之時,剛結束冬眠的雪蛤,肚腸干凈,食用相對衛生。夏季雪蛤大量捕食昆蟲,當地人不吃雪蛤肉的,而到了秋季則是取用雪蛤油的時節。
因雪蛤的習性能大量捕食森林中害蟲,野生雪蛤是重要的森林保護動物。
目前食用的雪蛤多為人工養殖的雪蛤,其肉質鮮美,是藥食同源的佳品,成為當地十分可貴的經濟類動物之一。
結語
東北,雖然冬季寒冷,但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物產卻極為豐富。
遼闊的東北平原被譽為中國之糧倉,廣袤的原始森林更是孕育了無數的山珍野味。但本文中提到的諸多食材,除了東北蝲蛄,其他都已經實現了人工養殖。
最后,呼吁大家,拒絕食用野生動物,保護大自然,珍惜我們的美好生活。
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