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中午那會又看到鄰居老李出售他家圈養的西門塔爾肉牛牛犢了,出于好奇,順便也想打聽下現在的牛價,于是我便湊上去看熱鬧。老李和牛販子商量了半天,最終決定把那頭5月齡的斷奶小公牛犢以9800元的價格賣給牛販子。看樣子老李還不太樂意,嘟囔著嘴嚷嚷了半
中午那會又看到鄰居老李出售他家圈養的西門塔爾肉牛牛犢了,出于好奇,順便也想打聽下現在的牛價,于是我便湊上去看熱鬧。
老李和牛販子商量了半天,最終決定把那頭5月齡的斷奶小公牛犢以9800元的價格賣給牛販子。看樣子老李還不太樂意,嘟囔著嘴嚷嚷了半天,意思是要湊個1萬元的整數,牛販子好說歹說,才把小牛犢裝上車,然后給錢走人。
看著老李數錢時笑逐顏開的神情,我是真心羨慕呀。人家1頭5月齡斷奶牛犢能賣將近1萬元,我的1只3月齡斷奶羔羊才賣1200元,這個差距,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嘛,以后我也改行養牛得了。
不過,等我冷靜下來才發現,原來養牛也并非易事,要不然為何大部分搞養殖的農戶都選擇養羊而不選擇養牛呢?
首先,養牛需要的場地比較大。牛的體積大,這點從外觀上就能看出來。農村雖然閑置土地較多,但是能用來修建小規模牛場的土地可不多,大部分農戶都沒有這個條件。農戶打算養牛,至少要10頭起步吧?如果數量過少,根本賺不到錢,還不如出門打工。養羊就不一樣了,羊的體格小,把農家小院稍微改造下就是一座簡單實用的羊圈舍,我們這邊的養羊戶都是這么做,而且親測效果非常好。
其次,養牛前期投入本錢較高。比如養10頭西門塔爾繁殖母牛,連同修建牛舍和草料備用以及其他費用,前前后后大概需要準備30萬左右的本錢。花了這么多錢,還養不了幾頭牛,關鍵是一般農戶哪來這么多本錢呢?我昨天才詳細計算過,如果圈養40只小尾寒羊,所有費用加起來也才8萬左右。看看這養牛的成本,咱們農村人沒幾個能承受得起呀。
接著,養牛的回本速度非常慢。牛這種家畜,養好一點能做到一年一胎,但很多養牛戶只能做到三年兩胎,這跟養殖技術、氣候環境和牛的品種有關系。據鄰居老李講,他家圈養的西門塔爾肉牛回本期在3~4年,而我自己養的小尾寒羊,大部分為兩年三胎,還有少部分是一年兩胎,每次能生產2~5只羔羊,2年之內基本上可以回本。我把它們放一起做比較,養羊的回本速度明顯比養牛快,看來我還是適合養羊,也別眼紅人家養牛的收入了。
最后,養牛的風險相對比較高。個體的價格越高,相對應的風險就越大。一頭西門塔爾繁殖母牛2萬元,一只小尾寒羊繁殖母羊2千元,價格整整相差10倍。養殖過程中難免出現家畜生病的情況,如果損失一頭牛,半年可就白忙乎了;如果損失一只羊,至少后面還有補救的機會。大部分養殖戶的“小心臟”哪能經受得起如此折騰?所以呀,絕大部分養殖戶寧愿選擇比較平穩的養羊業,也不會選擇高風險的養牛業。
結尾
牛價雖高,農戶養牛的積極性卻不高,重點還是受以上4方面的因素制約。想想我的鄰居老李,他已經在我們這個地方養殖西門塔爾肉牛10幾年了,并且只此一家,再沒有其他的養牛戶。人家經驗足、根基深、還屬于“獨門生意”,基本沒有制約因素,想不賺錢都難,要是換做其他農戶養牛,這4點制約因素會像“緊箍咒”一樣牢牢束縛著他們。
高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