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不知什么時候開始,大家口口相傳的一句話這樣講:“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雖然沒見過幾個人把自己喝年輕的,但是國人愛酒的文化好像成了一種傳承。我因為身體的原因,本是不怎么能喝酒的,但是對于白酒的熱愛卻從來沒有缺席過。身邊有一個二級品酒師的朋
不知什么時候開始,大家口口相傳的一句話這樣講:“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雖然沒見過幾個人把自己喝年輕的,但是國人愛酒的文化好像成了一種傳承。
我因為身體的原因,本是不怎么能喝酒的,但是對于白酒的熱愛卻從來沒有缺席過。身邊有一個二級品酒師的朋友熏陶下,在他的不斷掃盲下,我也逐漸明白了白酒的類型。在他的叨叨絮絮科普下,我也終于知道濃香型白酒的代表就是一直大名鼎鼎的五糧液。繼而在他的影響下,我也喜歡上了這種“濃香型”的味道。
“窖香濃郁,入口綿,入口甜,余味悠長”這是前年回家過年,我們倆私下聚會時他教給我的。用他的話說,這瓶52度的五糧液1618,品的就是它的“窖香”。雖然我沒有品出什么是“窖香”,但是“入口的舒爽和甘柔,下肚以后的余味”卻令我就此掛懷。這種感覺,也許就是他交給我的“入口綿、入口甜,余味悠長”吧!
四川產(chǎn)酒我是自小就知道的,五糧液、劍南春、瀘州老窖、郎酒、沱牌曲酒這些都是從小在廣告上了解的。而這些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在職場的摸爬滾打,五糧液也開始頻頻出現(xiàn)在我的視線和我的桌前。推杯換盞過程中,對于它的喜愛也是越來越深。越喜愛,也就越了解。
五糧液的傳承
人們評價“香氣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落喉凈爽、各味諧調(diào)、恰到好處”,是對美酒五糧液的贊譽。這個由1909年“利川永”作坊通過紅高粱、大米、糯米、麥子、玉米五種糧食為料,取其精華得到的佳釀,傳承至今,是人們對于其特殊口感和品牌的認可。時代變遷,工藝革新,但是它延續(xù)至今的是一代代五糧液人的辛苦付出。
品味美酒的甘甜,回味它的余味悠長之時,我們不免想到那群“五糧液人”的付出。一代代人的傳承和經(jīng)久不衰的經(jīng)典背后,是他們的匠心獨運。揮灑出來的汗水隨著酒香散去,封裝進特有包裝酒瓶的,是留給我們這群消費者的禮物。(雖然它有點貴)
【僅是路人談“五糧液”文化】
在高檔白酒的世界里,醬香型酒和濃香型酒爭霸天下的故事產(chǎn)品能夠來沒有停止過,我自身也從來沒有放棄過對它們的關注。從產(chǎn)值到市值,從市場到口碑,仿似哪里都是刀光劍影,但是恰似這樣的斗爭,更讓消費者感受到它們“用心”帶來的好結果。
和朋友結緣讓我認識了五糧液,從他的絮叨當中我品出了“窖香濃郁,入口綿,入口甜,余味悠長”。在五糧液的歷史里,它囊括的是傳承和勤勞,匠人匠心背后是智慧和汗水的凝聚。這樣的一群人故事,更他們釀造的佳釀一樣余味悠長。
有一部影視劇當中描述白酒的喝法曾提到“一線喉、入口柔,中國龍”類似的說法,對于五糧液我相信這樣的合法絕對不適合,酒的味道在于品,越是好酒,我們越應該去用“品”的方式表示對釀造者的敬意。當然,美酒雖好,我們可別貪杯,喜歡酒文化,但是別做嗜酒如命的酒鬼!
丁原華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