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90年代是中國流行音樂的“黃金時代”,涌現出了以劉歡、毛寧、孫楠為代表的一批當紅歌手,他們金曲無數,名氣很大。但也有一些歌手,只有一兩首歌曲被傳唱,可能屬于他們的高光時刻只有一年或者兩年。但他們也是“黃金時代”的“黃金配角”,比如黃格選、王
90年代是中國流行音樂的“黃金時代”,涌現出了以劉歡、毛寧、孫楠為代表的一批當紅歌手,他們金曲無數,名氣很大。
但也有一些歌手,只有一兩首歌曲被傳唱,可能屬于他們的高光時刻只有一年或者兩年。
但他們也是“黃金時代”的“黃金配角”,比如黃格選、王子鳴、李琛......都是不可忽視的“綠葉”。
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他們都過上了怎樣的日子,有怎樣的故事?
今天就帶大家一起看一看他們的現狀。
1、李琛:大孝子被騙400萬;
在臺灣省有個拄拐的著名歌手,叫鄭智化,一首《水手》鼓舞了無數人。
在大陸也有一位拄拐的歌手,叫李琛,憑借一首《窗外》,在90年代末大火了一把。
論名氣,李琛比不上鄭智化,但是論勵志、論孝心,李琛毫不遜色。
1974年,李琛生于西安。
本來兒子出生是件很開心的事,但這種開心只維持了三年。
在李琛三歲時,被查出小兒麻痹癥。
經過治療,最終還是左腿嚴重殘疾。
高昂的治療費用,也讓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而在李琛八歲時,父母又因種種原因,離了婚。
李琛和姐姐,跟著母親回到老家生活。
父親很快再婚,并且很少過問孩子的事情,四年時間,從未相見。
在年幼的李琛心里,這個父親形同虛設,也因此埋下了深深的怨恨。
倒是母親很注意培養李琛:13歲便學完了西安中國畫院的課程,并且在畢業后,獲得了留院工作的機會。
而李琛選擇了加入陜西殘疾人射擊隊,還拿過殘疾人運動會,男子狙擊手槍的冠軍。
本來走體育之路也不錯,但是好強的李琛選了進修音樂。
1992年,李琛參加殘疾人歌手大賽,斬獲冠軍頭銜。
接下來的7年,他經常隨團參與慰問演出,甚至受到了朱镕基總理的接見。
但他的音樂之路,始終走得磕磕絆絆,沒有成名的作品。
直到1999年,他根據自己跟異地女友的戀愛故事,寫的歌《窗外》發行,李琛終于迎來了大紅大紫。
有了名氣,商演和各種節目的邀約也紛至沓來,李琛算是看到了光明。
在那幾年,李琛還參演了不少電視劇,算是多棲明星。
有了經濟實力,他跟女友也結束了9年戀愛長跑,在2003年走進了婚姻殿堂。
然而2004年,他又遭遇了一件事。
父親患上腦梗,命懸一線。
李琛拋開所有工作,立馬趕回西安。
當時父親已昏迷在家,很可能成為植物人。
因為家里窮,舍不得花錢治病。
李琛到家后,立刻將父親送到醫院搶救。
經過治療,昏迷幾天后,父親竟然奇跡般地醒了
出院之后,李琛的妻子提出來,將父親帶到北京方便照顧。
在北京,李琛盡量減少演出,在家陪伴父親,兩人的關系也逐漸得到了緩和。
隨著父親的病情得到控制,也想回老家,覺得更舒坦。
考慮再三后,李琛理解老人家的心思,便同意了。
李琛為什么能獲得那么多國家榮譽,包括“全國德藝雙馨藝術家”,我想這就是最好的理由。
可是就是這么個好人,在2018年,又遭遇了“金融詐騙”。
辛辛苦苦攢的400萬,被騙了個精光。
可能對于一般人來說,這么大損失,心態早就崩了。
但是對于趟著各種困難長大的李琛而言,這只是上天的又一個挑戰而已。
他還是一如既往地站在舞臺上,為觀眾帶去歡樂,把痛苦留給自己。
現在李琛除了演出,也開始接觸直播,跟歌迷們在直播間友好互動。
盡管人氣一般,但是在樂觀的李琛面前,這些都是小兒科。
如今47歲的李琛,跟妻子結婚18年,依舊恩愛如初,彼此扶持。
還有陽光帥氣的兒子,兩人還曾合作登臺獻唱,氣場不俗。
回顧李琛的前半生,就是兩句話:
那些打不倒你的,必將使你更強大;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真心地祝愿這一家子,能夠幸福快樂一輩子。
2、王子鳴:成了富豪。
在90年代有名的男歌手中,王子鳴算比較特殊的:正規音樂學院出身,年少成名、模仿功力超強、紅得快冷得也快。
王子鳴,1972年出生在一個音樂世家,從小得到很好的藝術熏陶。
初一加入學校的合唱隊,高中主修鋼琴和聲樂,高考時順利考進星海音樂學院,主攻民族唱法。
還沒畢業時,就靠給唱片公司錄卡拉OK唱片,賺得盆滿缽滿。
王子鳴非常善于模仿,港臺的譚詠麟、張國榮、劉德華都是他模仿的對象,還獲得了“小王杰”的稱號。
最多的時候,一個晚上能賺到一萬塊錢。
20出頭的王子鳴,已經手握三萬的大哥大、腳踩7萬的摩托車,簡直是壕得不得了。
本來是唱民歌的王子鳴,也在一眾朋友的“慫恿”下,改唱了流行歌。
1994年,剛畢業的王子鳴就加入了李海鷹的“廣州音樂工作室”,成為首位簽約歌手。
李海鷹可是很厲害的詞曲作家,楊鈺瑩的《我不想說》、劉歡的《彎彎的月亮》、韓磊的《走四方》等,都是出自他之手。
多少剛出道的歌手翹首期盼,能唱到李海鷹的歌,做著一夜成名的夢。
1995年,王子鳴首張專輯《傷心雨》推出,暢銷三十萬張,取得巨大成功。
主打歌《傷心雨》紅遍了大江南北,成為當時的治愈系金曲。
斬獲了上海東方臺“1994年度十大金曲獎”和江蘇文藝臺“1994年度十大金曲獎”等,
王子鳴也被冠以“情歌王子”的頭銜。
1996年,第二張專輯《為我歸來吧》多首單曲收獲金曲獎,
王子鳴多次獲得“最受歡迎男歌手”榮譽,風頭很足。
那幾乎是廣州音樂最后的輝煌,此后很多歌手紛紛北上。
王子鳴也在1999年,先簽了一家上海的公司,只做了一年,便跟當時5大唱片公司之一的索尼簽下長約。
本以為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哪知公司將所有的資源都投注在港臺歌手上,內地歌手成了“二等人”,
本來答應的5年出6張專輯,最后是三年半才擠出一張。
心灰意冷的王子鳴提前跟公司解約了,和小剛成立了公司,自己干。
2009年,王子鳴再發專輯,但是沒翻起什么浪花,屬于他的時代也早已經過去。
那十年,中國的音樂經歷了好幾次更迭:流行音樂到刀郎的民間音樂、再到龐龍的網絡音樂,最后是李宇春的選秀音樂。
大勢所趨,時也命也。
從那之后,王子鳴幾乎從娛樂圈消失,徹底退隱,回歸家庭。
王子鳴的妻子叫馬麗敏,北京廣播學院畢業,還在溫州主持過不少節目。
后來進入商界,生意做得很成功,如今早已身價不菲。
兩人認識很早,20多歲就結婚了,如今依舊恩愛,兒子長得很帥氣,都18歲了。
3、黃格選:“憂郁王子”演戲去了。
1970年,黃格選出生于武漢,打小就熱愛文藝。
16歲時,孤身一人闖蕩深圳,花了半年時間,學了一口標準的粵語,而后在各大歌廳駐唱。
后來參加“深圳十大歌星”比賽,拿了個獎。
經人介紹,認識了當時赫赫有名的谷建芬。
于是,黃格選擇追隨解曉東,跟著谷建芬學習唱歌。
并從深圳搬到了北京,孫楠也剛從大連到北京,倆人一合計,就合租地下室了。
住了幾年地下室,吃了不少苦,黃格選的唱功也修煉得差不多了。
1993年,經紀公司給黃格選發行首張專輯《傷心是一種說不出的痛》,全國盜版賣了三百萬,正版賣了三十萬。
專輯中的兩首歌《春水流》和《傷心是一種說不出的痛》,火了。
歌曲MTV中,黃格選俊美的面龐、深邃的眼神、清秀的五官、一頭自然微卷的頭發,略帶韓范的氣質,配合干凈、充滿磁性的嗓音,媒體給封了一個“憂郁王子”的名號。
1996年,黃格選參加了春晚,后面還參加了幾次,名氣越來越大。
黃格選從小還有個演員夢,有了名氣的加持,在1995年,就有劇組拋來了橄欖枝。
在電視劇《孟姜女》中,黃格選貢獻了自己的熒幕處女秀。
此后也是一發不可收拾,把唱歌當成了副業,靠演戲謀生。
黃格選后來還自己開了公司,投資做影視,可惜倒閉了,又回去做歌手。
后來他也發了幾張專輯,但都沒翻起什么浪花,倒是在影視圈玩得風生水起。
在電視劇《女巡按》、《都是愛情惹的禍》、《快嘴李翠蓮2》、《風云爭霸》等,都有出演一些小角色。
黃格選去年出現在“快手”的直播間,引起不少轟動。
為粉絲們唱了不少經典歌曲,嗓子還是很亮,風采不減當年。
如今的黃格選唱歌的機會很少,重心還是在演戲上。
閑下來時,就跟北京的朋友約約飯、找孫楠打打高爾夫。
他的臺球技術非常好,據說在北京明星圈沒有對手。
如今51歲的黃格選,回歸了平淡,跟妻子結婚十多年,一直低調恩愛,兒子也已經進入大學。
4、陳星:“流浪歌王”直播遇冷。
在90年代成名的歌手中,陳星絕對算是個另類。其他歌手都在唱情和愛,而陳星唱的是思鄉情懷。
他的成名曲《流浪歌》和《望故鄉》,都是訴說一個流浪者對遠離故鄉的無盡思念,在那個年代,引發了無數人的共鳴。
1966年,陳木清出生在湖北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家中四兄妹。
父親和爺爺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民間藝人,陳木清從小耳濡目染,也愛好唱歌。
小小年紀的陳木清,就有種莫名其妙的預感:自己會成為一個歌星。
還給自己改名陳星,諧音成星。
小時候的陳星,特別討厭干農活,就喜歡唱歌。
初中開始,陳星就跟著父親到處演出,也能賺一點演出費。
高考填志愿,也是大筆一揮就填了武漢音樂學院,可惜落榜了。
第二年復讀,如愿考進了湖北江漢大學藝術系,學習唱歌。
大學期間,陳星就在外面到處唱歌,每天晚上能賺個幾十塊錢,還可以接濟家里。
大學四年,他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音樂和賺錢上,算是吃盡了苦頭。
也是在大四的寒假,陳星寫出了日后的成名曲《流浪歌》。
畢業之后,被分配到一個中學,成為音樂老師,算是吃上了國家糧。
但是陳星并未覺得快樂,因為歌星才是他的夢想。
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后,陳星果斷辭掉了教職,背上簡單的行囊,到了廣州。
為了夢想,他第一次孤注一擲。
到了廣州后,他找到新時代和中唱唱片,但都覺得他的歌不合適,肯定沒人聽。
最后一個叫朱德榮的答應給他錄唱片,但是得陳星自費,所有費用加起來,最低得十幾萬。
在90年代,十幾萬對于一個剛畢業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他只得灰心喪氣回到武漢家里,父母看出了孩子的心思,得知要籌措十幾萬。
父母組織家里所有成員,開了個家庭會議:大家把所有的積蓄、值錢的東西全部拿出來。
借遍了所有的親戚和朋友,七湊八湊后,最終還差7萬。
為了兒子的夢想,母親表現得異常的堅決,她求助一個親戚做擔保,從銀行貸款7萬。
就這么的,終于湊齊了費用。
回到廣州,陳星錄完了《流浪歌》。
在等待的過程中,陳星整天都心神不寧,焦慮不安。
母親安慰他,萬一不成功,欠的錢,一家人慢慢還,都是苦過來的,不怕。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陳星成功了。
在鎮子里的理發店里,陳星無意間聽到了自己的歌。
再三確認后,他和弟弟拼命的擁抱,喜極而泣。
廣州的唱片公司抓緊時間,趕緊跟陳星簽約。
還給陳星量身定制了《新打工謠》,又火了一把,陳星被打上了“流浪歌手”的烙印。
整個1997年,電臺和卡拉OK,都是陳星充滿哭腔的獨特聲音,安撫了無數流浪者孤獨的內心。
2000年,陳星又以一首《離家的孩子》,站在當時歌壇的頂流位置。
陳星自費的十幾萬,也獲得了幾十倍的回報。
在還清了所有欠款后,陳星還給父母蓋了兩層小洋樓。
曾經受盡白眼的一家子,終于可以昂首挺胸了。
進入2000年,中國樂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陳星的熱度也慢慢消退。
2010年,陳星也結了婚,妻子是個非常漂亮,而且孝順的姑娘,如今兩人的孩子也好幾歲了。
2013年,父親患病過世之后,陳星也將母親接到了廣州。
賺了錢的陳星,也不忘家鄉,出資十幾萬,幫老家修了水泥馬路,還出資建希望小學。
為了養家,陳星也經常參加一些商演,哪怕是在小縣城,他都盡心盡力唱歌。
最近兩年,陳星也開始進駐短視頻和直播行業。
但是因為人氣不在,直播顯得有些冷清,甚至還被一些人冷嘲熱諷。
但是對于這樣一個勵志的歌手,除了給與尊重和掌聲,誰都沒有資格指手畫腳。
5、黃鶴翔:“副團長”也愛直播。
黃鶴翔的成名也比較特殊,屬于歪打正著型的。
成名曲《九妹》,是為了湊數,從紙簍里撿出來的。
當時黃鶴翔都不樂意將這歌放到專輯里,是制作人堅持,這才讓黃鶴翔一炮而紅。
黃鶴翔生于河南平頂山的一個文藝世家,一家子最喜歡干的事就是唱歌。
黃鶴翔被訓練得很好,從小酷愛唱歌。
1988年,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王昆(在《白毛女》里演喜兒),將黃鶴翔特招進入東方歌舞團。
可惜僅僅一年后,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黃鶴翔離開了歌舞團,到了廣州。
在歌廳做了兩年駐唱,錢是賺了一點,但是唱歌技巧毫無長進。
黃鶴翔覺得不對勁,得找個正規的學校好好系統學學。
于是花了一年時間努力備戰,在1991年,終于考進武漢音樂學院,就是當年陳星落榜的學校。
本來是兩年的專科,但是黃鶴翔確實優秀,學校破格讓他繼續深造,這樣讀了四年,拿到了學士文憑。
在讀大學期間,黃鶴翔還在武漢歌劇院開了兩場演唱會,氣氛很轟動,攢了不少人氣。
大三時,就有唱片公司給黃鶴翔出了專輯《一生離不開的的是你》,可惜沒什么動靜。
1995年大學畢業,就雙喜臨門:被分配到煤礦文工團,還被中國唱片總公司簽了。
而1996年的一首《九妹》,讓20出頭的黃鶴翔也品嘗了一把一夜爆紅的滋味。
《九妹》的MTV被央視放在黃金時間反復的播放,理發店、餐飲店、卡拉OK,到處都是這首歌。
很奇怪的是,黃鶴翔并沒有受邀參加當年度的春晚,算是個例外。
毛寧、解曉東、高林生等都是在爆紅后,參加了當年春晚。
黃鶴翔的專輯憑借《九妹》這首歌,就賣出一百萬張,賺得盆滿缽滿。
但這也是最后的狂歡,黃鶴翔后來又出了三張專輯,但是光芒都被《九妹》掩蓋了。
參加所有的商演,他還沒開口,下面觀眾就呼喊“九妹”,搞得他很郁悶,但又沒辦法。
隨著網絡的普及,黃鶴翔也逐漸走向了“過氣”。
如今的黃鶴翔已經是煤礦文工團歌舞團副團長,還是國家一級演員,算是衣食無憂了。
但是黃鶴翔也是不甘寂寞,這兩年,也加入到了直播行業。
只可惜,他的粉絲群體年齡都偏大,現在的90后和00后們,對他幾乎無感,所以直播人氣不高,互動很尷尬。
還是希望調整心態,就把這純粹當成休閑娛樂吧,別太當真,容易傷自尊。
6、感謝有你。
這5位歌手可能在音樂成就和知名度上,無法跟毛寧、解曉東等相比,但是他們對于音樂的熱愛,卻一點不比他們少。
他們曾經唱過的經典歌曲,也同樣會被寫進中國流行音樂的歷史,被大家反復唱起。
因為有了他們,我們過去的歲月才變得更加的豐盈。
祝愿他們都能幸福。開心。
張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