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跑跑鸚鵡鞋子自費購入,歡迎品牌看到后給我打錢或者送樣品。太長不看的總結:迪卡儂幾雙頂級跑鞋購買建議路跑:KDPlus/KD500(強緩震,適合慢跑)300左右緩震跑鞋的標桿通用跑鞋: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跑跑鸚鵡
鞋子自費購入,歡迎品牌看到后給我打錢或者送樣品。
太長不看的總結:
迪卡儂幾雙頂級跑鞋購買建議
路跑:KD Plus/KD 500 (強緩震,適合慢跑)300左右緩震跑鞋的標桿
通用跑鞋:KS Light,干啥都良好,沒有什么地方優秀。
場地跑:超輕 UltraLight (塑膠跑道)
跳繩:KDLight (這鞋子不適合跑步,但是反應及能量回饋效果極佳,因此我經常用來跳繩和打羽毛球)
迪卡儂襪子:盡量買便宜的那幾款(19.9的那幾雙)。五指的不要買。嗯,我都有,效果很差,我很喜歡五指襪,基本上重要場合才穿,但是那是injinji的,打折的時候79,比迪卡儂貴不了多少錢。
迪卡儂的29.9的背心和短褲(帶內襯)的都不錯,等打折19.9的時候都可以入手。139的背心和短褲非常好(打折的時候99不到),輕薄透氣,這個我和襪子是珍惜著穿的。
迪卡儂29.9的腰包挺好用,一分錢一分貨。水袋背包給它中性評價。壓縮小腿套、空頂帽和太陽眼鏡我買了基本上都沒有用,主要自己跑步不喜歡這些東西。
為什么嘗試迪卡儂的跑鞋
我平時的跑步訓練裝備,除了耳機和跑鞋,基本上全部都是迪卡儂的。無他,就是便宜。
打折時候19.9的背心,19.9的短褲,19.9的腰包,均價10元不到一雙的襪子。
即使是國產,也很難找到質量類似但更便宜的跑步裝備選擇。(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推薦,請評論區里面留言推薦。)
之前看了一些跑步相關的文獻,發現迪卡儂也是對跑步有專門的研究的。剛好高中校友跑群里面有兩三個認真跑步的師兄弟對于迪卡儂的跑鞋也挺有好感的,因此總想著試試看迪卡儂的幾雙跑鞋。
第一次有好感是買滑板車湊單了一雙原價129打折后70+的跑鞋。
第一次穿了這雙100不到的跑鞋。腳感卻是非常好,很驚艷,重量,回彈,防滑都非常出色。就是不太耐磨,不過100元不到,要什么自行車。所以基本上無論那里我都推薦這鞋子作為入門級的最佳選擇了。這就是有了后面心心念一定要試試迪卡儂的跑鞋了。
技術
循例先介紹一下迪卡儂的技術
回到題目,為什么說迪卡儂是一個讓多數跑鞋博主失業的牌子。因為這個牌子解決了內翻外翻的選擇困難癥。
迪卡儂經過研究發現,很多消費者都不知道自己外翻還是內翻(嚴謹的科學研究發現,走路和跑步是不一致的)。所以迪卡儂就研發了K-Only技術。讓他們的鞋子無論內翻還是外翻都能夠合適。
K-Only 技術是什么呢?
經過3年多的研究,大部分跑者80%的發力發生在大拇指跖骨位,所以跑鞋是否穩定,這個區域的中底很重要。第二點是腳跟到前掌之間的過渡。針對這兩點,迪卡儂采用的技術是。
使用雙密度中底,在大拇指跖骨位增加中底密度,讓落地更加穩定
在鞋子用一塊Pebax板來增加支撐。
迪卡儂研發了這個技術以后,請了611個跑者做6個月的試跑研究。最終372個人能夠提供合格的數據,這300多人一共跑了12,558個長跑訓練,共跑了116,723公里。
最后得出的結論有三個
并在2016年發表了文章。《Injuryrisk in runners using standard or motion control shoe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trial with participant and assessor blinding》 L.Malisoux, N. Chambon, 2016.
得益于這個研究,因此,我們看到現在很多跑鞋都有類似的結構。
K-Ring
另外一個讓我很感興趣的技術是K Ring技術。聽上去是很簡單,就是在腳跟處放入一個EVA圓環。增加緩震效果。
可以說,我第一次傳KD Plus的時候,被這個特殊的緩震震撼了,那種感覺是相當相當特別。即使是我前腳掌落地,腳跟落地時也明顯有形變然后輕輕彈一下的感覺,平時走路的時候感受是不強烈的,僅跑步時有。而且這個圓環有種讓腳跟落在鞋跟中部,感覺防止移動的供能。
當然,這個技術也能夠充分說明來鍵盤看鞋的有多不靠譜了。當我穿著同樣號稱具有King ring技術的KS Light,腳跟方面就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了。除非我嚴重前跨,用腳后跟很后的地方著地才有一點點的感受。
另外迪卡儂的鞋子,鞋頭方面都會涂一層薄的防水膠,感覺這方面的細節還是做得挺出色的。
每一家專業(包括不專業)跑鞋都說自己中底很厲害,但是目前沒有發現迪卡儂的中底有任何特別之處。好處大概就是,他的韌性特別好。不過一百多元的風行10韌性也是一流啊。
迪卡儂有個通用的缺點,就是鞋墊上面的印字非常容易就掉落了。基本上每一雙鞋都撐不過30k,不過這個對于跑步基本沒有太大的影響。
下面介紹幾雙鞋子
Kiprun Ultra Light超輕
薄底競速跑鞋,號稱輕量化,不過其實重量不小(220g)。
中底緩震幾乎沒有(因為薄底),鞋面透氣性良好。包裹性也相對ok
跑過100km左右,大底的磨損其實還正常
不過這鞋子因為緩震奇差(比多威戰神還要差),因此僅適合緩震環境好的塑膠跑道,不適合公路跑。
而薄底競速鞋經常有特價,多威什么一百來塊經常也有不錯的選擇。因此,不推薦購買
Kiprun KD Plus / KD500 (好價,300)
建議買小半碼。
一雙重量合適的緩震鞋,我覺得這算是300左右價位的緩震慢跑鞋的標桿。前掌著地就選斯凱奇的MaxRoad,后跟著地就選擇KD plus 或者KD500吧(國產將在另外的文章推薦)。
為什么放一起說,因為我覺得這兩雙鞋子真的沒啥區別。
中底緩震方面,KD Plus的后跟有前文提到的King-Ring技術帶來的舒服腳感,而前掌部分的韌性也良好。缺點時回彈少許稍有欠缺,提速優點困難,不過這是緩震鞋的通病。
支撐方面,中底是明顯的梯形結構,讓每一步著地都挺安心的。
鞋面的一體編織挺舒服的,包裹性與透氣性感覺都相當良好,比起那種襪套要舒服多了。另外,和同牌子的KD Light與KS Light相比,后跟的包裹感舒服非常多。
大底:沒有明顯的打滑情況,100k左右的大底基本上沒有明顯磨損。
不過有個明顯的缺點,鞋墊掉色嚴重。稍微洗了一下鞋子就染成粉紅色了……假如你們洗鞋子的時候要注意一下。
總結下來,養生跑最重要就是舒服,因此這雙鞋子的腳感絕對舒服的。在緩震、重量與支撐之間達到一個較好的平衡。唯一缺點,也是緩震鞋的缺點,就是如果想穿著這雙鞋跑速度,那么泄力感還是非常明顯。另外,如果這雙鞋子重心相對靠后(跑步的感覺),如果前掌著地跑法,這鞋會讓跑者感覺笨重,后跟著地的話就基本沒有問題了。
Kiprun KS Light (好價,288)
廣泛適用于日常訓練, 中底非常穩定器,緩震良好,但回彈一般。鞋面貼合舒適且尺寸偏小; 買大半碼(到一碼)。
這雙鞋子作為一雙通用訓練跑鞋腳感挺好的,重量合適。無論跑快(馬拉松配速)跑慢都有一定的回饋感,腳感非常好。只是練習速度和沖刺的時候腳感相對較糯,但也比遠好于KD plus。300多的價格,腳感比起經典的飛馬,wave rider和ghost系列,還是稍遜一籌。
另外一個缺點太追求輕量化了,因此腳跟處有點低,跑起來的時候總感覺包不住,換成鎖腳踝的綁帶法就好很多了。
耐磨是一如既往的出色
Kip run KD Light (好價,280)
和超輕類似,這雙鞋子的特點就是中間加了一塊Pebax板,能夠增加彈性。比如索康尼的啡速,Nike的Tempo Next%。中間加的都是這種塑料板。因為加入了Pebax板,所以就沒有辦法用King Ring緩震技術。
純靠中底材料緩震,中底加上Pebax的硬板。在水泥地跑步,我年初受傷沒有充分痊愈的腳踝有點扛不住,只能塑膠跑道上練習一下間歇了。
這雙鞋子和KS Light一樣,因為追求輕量化,所以腳踝處有點過低,包裹性感覺不太好,換成鎖腳踝綁帶方式有改善。
不過為最近發現這雙鞋子跳繩感覺很好。可能因為Pebax板,每一次跳躍都很清脆。需要跳繩的話,這雙鞋子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迪卡儂的東西我還買了亂七八糟的一堆
比如空頂帽,買的時候是怕太陽曬,后來發現如果太陽曬的時候根本就不合適跑步,現在就給我媽用了。同理的還有太陽眼鏡。
還有一個水袋背包專門跑LSD用的,本來挺好用的。但是現在路線規劃的時候會考慮沿路的補給,比如自助售賣機以及各種便利店,所以那個水袋也沒啥用了。
那迪卡儂比較好用的跑步物品,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樣。
特別是短褲,有內襯,跑步的時候對男士比較友好。
99.9的背心和短褲也是比較舒服的,明顯輕量化和皮膚的貼合性,排水性更好。但是跑步嘛,便宜的裝備就好,我一直這么認為的。
襪子
襪子其實是跑步里面很重要的一項裝備,作為訓練,我覺得迪卡儂的襪子可以隨便買(除了五指襪,這個是真垃圾,就是普通襪子加五個指頭,沒有專門設計,很差的),都很不錯。
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相關,歡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諧討論~
丁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