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從城鄉居民醫保試運行開始到現在,從每年的9月到12月,都是農民繳納下一年醫保的窗口期,如果錯過了,下一年就不能享受醫療保障了。今年也是一樣的情況,相比于去年,今年需要繳納的醫療保險費用達到320元,從最開始時候的每人10元,到現在的320元
從城鄉居民醫保試運行開始到現在,從每年的9月到12月,都是農民繳納下一年醫保的窗口期,如果錯過了,下一年就不能享受醫療保障了。
今年也是一樣的情況,相比于去年,今年需要繳納的醫療保險費用達到320元,從最開始時候的每人10元,到現在的320元,可以說漲了32倍。
個人繳納的保費增加了,國家補貼的保費也隨著增加了,今年國家補貼580元,算下來每個人每年的保費達到了900元,而且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城鄉醫療保險可以報銷的單項比例以及范圍都越來越廣,最高的,可以報銷90%。
這是一項利國利民的保障,但隨著時間的發展,我發現有一些農民不想交了,要知道,城鄉醫療保險是交一年,保一年,如果今年窗口期不交,來年就享受不到醫療保障了,難道這些農民都不生病?還是有什么其他原因呢?
一、部分農民為什么不想繼續繳納城鄉醫療呢?
看病的時候,醫院都會問你有沒有醫保,如果有醫保,那么最后結算的時候就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同的補助,整體下來,自己承擔的部分就只有一小部分了,相當于是給自己省錢錢了,要沒這個醫保,那么所有費用都只能是自己承擔了。
但卻有一些農民不想繳納這個費用,這是為啥呢?
根據這個問題,我也問了下村里的一些鄰居,綜合下來,總體就是幾方面的原因。
1、家庭比較困難。
相比于城市來說,農村里面的農民,家庭條件確實不如城市,窮是農村里面的主題曲,城鄉醫療開始的時候,村民們大家都很支持,也都繳納了,那個時候的費用比較低,一家下來也就幾十塊錢,而現在呢。
今年的情況,是每人320元的標準,如果按普通農村家庭來算,上面4個老人,下面再加兩個娃娃的話,這里就差不多2000塊錢了,還不能算上自己的,這筆費用對于農民來說,是一筆很大的支出。
而我們村的情況,大多數農民家庭,每年的收入在3到5萬元,除去生活、小孩教育、贍養老人等各種開支,一年下來能剩下個幾千塊錢算不錯了,這一下子就幾千塊錢出去了,說真的,很心疼的。
2、繳納了醫保費用,很少享受保障。
這個情況在農村里面比較突出,誠然是個人都會生病,但在農村里面,大多人都是生病了就自己找藥吃,實在扛不住了才到鄉鎮衛生院打針,這樣下來,一年內的小病基本都能對付,而在鄉鎮衛生院看病的,基本也都是門診為主,能夠報銷的也很少。
所以很多農民就會有這樣的想法,交了也沒什么用,小病在鄉鎮衛生院看看就行,大病就算交了醫保那也沒錢治,所以交不交都沒多大的影響。
3、部分農民覺得交醫保是虧本的。
對于農民來說,有這么一個很直觀的感覺,就是能夠報銷的醫院看病都很貴。
直白地講,就是覺得自己身體不舒服了,到鄉鎮衛生院一看,幾十塊錢搞定,雖然不能夠報銷或者報銷得很少,但勝在便宜。
而到了縣醫院看病,沒個幾百上千塊錢出不來,就算報銷比例比鄉鎮衛生院高一些,但總體上來看自己需要承擔的費用比鄉鎮衛生院多出了很多。
農民本來就沒多少錢,每一分錢都要用到對的地方,他們不允許把自己的錢浪費在各個地方。
所以有些農民覺得交醫保是虧本的,在哪里不舒服鄉鎮衛生院看看得了,還省錢,要真有個什么大病,那也沒錢治,在哪里看都一樣,能省一分是一分。
4、和原先的期望不一致。
說句真話,當城鄉醫療開始實施的時候,其實很多農民最直觀的想法就是按比例報銷,上面劃分多少比例,就報銷多少比例,簡單明了。
但到了實際操作中,生病了到了醫院,經常碰到這樣不能報,那樣不能報的情況,有些能報的比例又不高,產生了很多不愉快的經歷,本來自己生病心情就不愉快了,在碰到這種情況,吵鬧那是免不了的,心情就更差了。
這就是和自己的期望值不一樣,自己期望的就是一刀切,簡單明了,卻不想碰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一氣之下,就不想交了。
二、城鄉醫療還是強烈建議繳納
就個人而言,我認為,不管是小孩,還是老人,又或者是年輕人,都應該繳納城鄉醫療保險的。
對于上面幾種情況,我按個人想法進行分析一下。
首先第一個,家庭困難。
這個是農民實實際際存在的問題,尤其是那些剛脫貧的家庭,家里窮,有點錢,都是用在家庭開支和孩子學習上面,其他的醫保什么的,只能是想想了。
面對這種情況,其實國家是有政策的,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到村里面查一下,如果自身符合條件的,可以部分或者全部減免費用,也能夠享受到城鄉醫療的保障。
第二點,農民覺得交了會虧本或者享受的機會不多。
其實這個問題,在很多農民心里面都會想,因為他沒有切切實實感受到城鄉居民醫保的好處,認為自己只做貢獻,沒有收益,吃了虧上了當。
孰不知,沒有報銷就是最大的收益。因為城鄉居民醫保只針對生病的人,沒報銷就說明自己沒有生病,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么比健康是更大的收獲呢?
另外生了病去鄉鎮衛生院幾十塊錢能治好的病,到了縣醫院各種檢查之后打針開藥卻要幾百上千,所以很多人覺得不值。
這種情況確實存在,主要是兩個層次醫院承擔的責任不一樣,鄉鎮衛生院能做的檢查很少,大多是憑借自己的經驗,要他們覺得可能會有其他的問題,都會要求轉院,因為他們知道自己這里沒有對應的治療條件,而轉到縣醫院去,又是一樣的檢查住院治療。
只要轉過一次院的人就知道了醫保的用處有多大了。
就像我有個親戚,開始時候只是覺得胃脹不舒服,到鄉鎮衛生院去看病,人家說這里的條件看不了這個病,讓到縣醫院去看;到了縣醫院,檢查做了一個星期,也只是大致確診,再讓轉到省上檢查治療。
其中在縣上的時候,因為有醫保,1000多塊錢的費用個人只用出100多塊錢;而到了省上的時候,總的花了8000多塊錢,個人只用承擔1000塊錢,如果覺得交醫保虧而沒有繳納的人,這一去一來,就將近1萬塊錢花出去了,都是自己承擔。
最后一點,就是和自己的期望值不一樣。
這個只能說理解萬歲了,國內的人口眾多,醫療體系的壓力很大,如果真的什么病都一刀切的報銷,就目前看來是不現實的,當然也不排除將來可以實現。
而且不同的病情,不同的檢查,不同的針水藥物,在不同級別的醫院,報銷比例都不一樣,但不可否認的是,就今年的城鄉醫療,雖然費用上比去年增加了40塊錢,達到320元,但能夠報銷的范圍和比例,范圍都比去年增加了很多。
三、寫在最后。
整體來看,每年的城鄉醫保,一直都在漲,從開始時候的10塊錢,到現在到320了,但整體而言,國家補貼得更多,達到了580元,在這方面對于個人而言,福利確實很好。
而且對于老人和小孩來講,我認為還是應該購買醫保的,買一年保一年,買個心安,因為老人和小孩患病的概率比年輕人高很多,誰知道什么時候就生病了,一生病就要去醫院,去了醫院就要治病就是錢,所以還是能報點就報點吧。
另外,一定不能擁有僥幸心理,因為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從來都不會生病,以后也不會生病。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我們根本無法確定,以后會不會生病?
因此,購買城鄉居民醫保,非常有必要。哪怕是每年都漲價了,但是對于動輒幾千上萬甚至幾十萬的醫療費來說,一個人一年只要交個幾百塊錢,是非常劃算的。
大家對此怎么看呢?您今年的城鄉居民醫保有沒有交費呢?歡迎在下面留言說一說您的觀點。
圖片來源為網絡,侵刪!
金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