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伙伴們大家好,上個月有兩個有意思的新聞和大家分享。01第一個新聞估計很多伙伴已經聽說過了,就發(fā)生在建工行業(yè)。最近,中建四局在官方公眾號“中建四局正黔方”發(fā)了一篇文章,內容是對旗下的員工梁某的工作記錄,但這讓不少網友看得熱血沸騰。為啥熱血沸騰
伙伴們大家好,上個月有兩個有意思的新聞和大家分享。
01
第一個新聞估計很多伙伴已經聽說過了,就發(fā)生在建工行業(yè)。
最近,中建四局在官方公眾號“中建四局正黔方”發(fā)了一篇文章,內容是對旗下的員工梁某的工作記錄,但這讓不少網友看得熱血沸騰。
為啥熱血沸騰呢?
圖源:中建四局正黔方
因為文章中提到:這個梁某是負責印章工作的,去年一年,梁某總共做出了7億多次的蓋章工作,處理OA流程近6000條,用印登記率100%而且是零出錯。
本來只是內部的員工表彰,沒想到一傳十、十傳百,讓熱心的網友開始挖細節(jié)了:
一個人一年蓋章7億次,那就意味著這名員工哪怕一年365天、24小時不眠不休、不吃不睡不停地蓋章,也需要每分鐘蓋章1331次。
很多人忍不住調侃稱,這個速度甚至都超過了部分機槍的掃射速度……
還有人說中建四局成功講出了一個好故事,讓建筑人轉基因成為外星人了……
不過面對網友的嘲諷,中建四局迅速刪文并回應,這事是因為把關不嚴,數據統計有錯誤,所以把“萬”和“億”搞錯了。
回看文章中的“部門同事再三確認,都‘哇’了一聲。這份沉甸甸的數據,讓人驚嘆,又讓人心里發(fā)堵,因為這是怎樣的獨自奮戰(zhàn)和兢兢業(yè)業(yè)”,不知道你作何感想?
02
現實中,這種內部歌功頌德的小數據造假其實無傷大雅,但還有些數以億計的吹牛數據帶來的是血淋淋的教訓,比如接下來要給大家講的第二個挺火的新聞:
2018年,康美藥業(yè)被證監(jiān)會立案調查,主動承認虛增了300億的營業(yè)收入。前幾天,一審判決落槌,康美藥業(yè)被判賠償投資者24.59億元,除了公司高管和審計人員被罰款坐牢之外。
最值得關注的是,康美藥業(yè)的5位獨立董事也被判承擔5%-10%不等的連帶賠償責任,最低的一名也超過了1億元。
其中,有兩位獨董是在案發(fā)前3個月當選的,只因為在2018年半年報上簽了個字,就要背負上億的罰款。
而他們的年薪是多少錢呢?——據年報顯示,平均每年收入為8萬元。
這樣的處罰力度在A股歷史上屬于首次,被稱為“最慘獨董案”。
在康美案之前,獨立董事一直是一個很吃香的崗位,部分獨立董事甚至可以說是“躺著賺錢”。
先說說什么是獨立董事。
獨立董事這個崗位最早來源于美國,2001年進入中國,成立獨立董事,是為了防止股東操縱董事會。
所以想要成為獨立董事,一方面要求不能在公司任職,和公司及管理者沒有業(yè)務和專業(yè)聯系,另外還要具備專業(yè)背景,能對公司的事務做出獨立判斷。
因此,很多公司的獨立董事一般都是由律師、高校教授、財會專家擔任,這次被罰的康美藥業(yè),5名獨董里有3名都是教授,還都是985、211高校教授。
和“證書掛靠”差不多,獨立董事只需要在董事會掛個名,定期到公司開董事會,到了年報簽個字就完事。
獨立董事的獨立性很難得到保證,而 A 股散戶為主的投資者結構中,就會讓獨董的提名權落到了大股東或往屆董事會手中,獨董們難免會“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成為大股東的附庸,所以就導致了很多董事會一片和氣沒有制衡,獨立董事制度就會形同虛設。
按照法律規(guī)定,獨立董事也是要為上市公司負責的,但在2020年3月施行新《證券法》前,對于上市公司頂格處罰不過60萬元,對于很多高管來說不夠喝茶的,自然威懾力也沒那么強,所以獨立董事的崗位一直很香。
去年證監(jiān)會有位高級經濟師出具了一份數據:約9成的獨立董事在每家上市公司的工作時間在20天以內,獲取的薪酬平均為8.86萬。
一般來說,獨立董事是要由董事會推薦引進,普通人很難領這份錢,具備資格的獨立董事可能會兼職多家上市公司。
因為獨立董事們都太“忙”,很多公司為了激發(fā)獨董們的積極性,甚至會給參加會議的獨董發(fā)車馬費。
給上市公司做審計的會計公司亦是同理,我曾經有個朋友在會計師事務所,上市公司找你做業(yè)務,無非也是和獨董一樣,就是對其進行掩護配合,不然怎么會有這么多的上市公司進行財務造假,你真的以為會計師事務所會查不出來?
康美案可以說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近一周,20家上市公司紛紛發(fā)布公告,宣布了獨立董事辭職的消息。
這活兒干不了了,溜了溜了。
人民日報撰文稱,“康美藥業(yè)集體訴訟案的一審判決,應該說在切實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方面具有里程碑意義、值得載入A股發(fā)展史冊。”
以往獨立董事“不獨立、淪為簽字董事、光拿薪酬不負責任”的時代已經畫上了句號。
這件事兒,無疑也為掛靠證書的人敲響了警鐘。
經常會有伙伴問我,湧哥,掛靠證書靠譜嗎?
網上也會流傳一些證書掛靠的報價表,甚至有行業(yè)機構梳理了“中國十大證書掛靠費用排行榜”,大家熟知的一建、二建這些證書也都榜上有名,對應的費用對于家庭來說,填滿生活費應該還是夠用的。
相信不少伙伴都聽說了,近日,在四川、江西、天津相繼通報近期“掛證”查處情況,被通報的涉嫌“掛證”人員有數千人。
僅僅是在11月17日四川省住建廳發(fā)布的關于2021年度注冊建造師執(zhí)業(yè)資格“雙隨機”檢查(第三批)結果的通告里,2892人中僅有646人合格,2242人存在“掛證”行為將被嚴肅處理。
且不說國家一直在打擊掛靠,單說掛靠的行為,就和獨董一樣,其中的風險非常大。
就拿證書掛靠中的掛章舉例,公司會使用你的名字簽審計報告,或者掛工程項目經理等,雖然報酬很高,但如果出現問題不僅需要背負連帶責任,而很多掛靠的單位往往流程都不夠正規(guī),比如審計報告出現重大錯報,工程出現事故,簽字注冊專業(yè)人員首當其沖被問責,甚至還要承擔刑事責任。
所以再次提醒伙伴們:證書掛靠有風險,切莫像獨董一樣因小失大,賠的傾家蕩產!
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