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新冠疫情發展到現在,雖然一部分國家通過嚴格的隔離封鎖政策,在付出巨大代價之后已經有效遏制了病毒的傳播,讓社會重新回歸正軌。但從全世界范圍內看,人類已經錯失了最佳的防控時機。要想在全世界范圍內徹底消滅病毒,就不得不寄希望于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研發。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在官網上公布了已經備案的新冠疫苗,共有110個,其中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有8個。這8個進入臨床試驗的疫苗,有5個來自中國或有中國的研究機構參與研發,另外3個來自美國或有美國的研究機構參與研發,1個有英國研究機構參與研發,1個有德國研究機構參與研發,1個有加拿大研究機構參與研發,1個有瑞典研究機構參與研發。中國獨立研發和參與合作研發的疫苗占據了其中一半以上,走在了世界最前列,堪稱在新冠病毒疫苗研發上的引導者。
與中國對新冠疫苗的分類有所不同,中國的新冠病毒疫苗研發是分病毒滅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以及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5條技術路線齊頭并進。而世界衛生組織對新冠疫苗的分類卻是DNA技術平臺疫苗、非復制性病毒載體疫苗,蛋白質亞基疫苗,復制病毒載體疫苗、滅活疫苗、減毒活病毒疫苗、類病毒顆粒疫苗和RNA技術平臺疫苗等。簡單地說,中國所說的核酸疫苗就等同于世衛組織所說的DNA技術平臺疫苗和RNA技術平臺疫苗。中國所說的重組蛋白疫苗就等同于世衛組織所說的蛋白質亞基疫苗。中國所說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和就屬于世衛組織所說的非復制性病毒載體疫苗。中國所說的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就相當于世衛組織所說的減毒活病毒。
在尚未進入臨床試驗的102個備案疫苗中,其中DNA技術平臺疫苗有9種、非復制性病毒載體疫苗有13種,蛋白質亞基疫苗有38種,復制病毒載體疫苗有12種,RNA技術平臺14種,其他采用的技術平臺還包括滅活疫苗、減毒活病毒、類病毒顆粒等。
在中國獨立研發的3個疫苗中,國藥集團參與研發的疫苗就有2款,分別是和中國生物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中國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發的兩款滅活疫苗。在這次疫苗研發競速中,國藥集團也堪稱中國滅活疫苗的標桿企業。除此之外,中國研究機構獨立研發的疫苗還有北京科興中維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研發的滅活疫苗。另外,有中國企業參與合作研發的還有由上海復星醫藥、美國輝瑞和德國BioNtech聯合研發的RNA疫苗BNT162;康希諾生物和加拿大醫學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聯合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非復制性病毒載體疫苗)Ad5-nCoV。
這入圍的進入臨床的8個疫苗中,美國目前參與研發的疫苗有3款,除前文所說有美國輝瑞參與研發的RNA疫苗BNT162之外,還有伊諾維奧制藥公司(Inovio Pharmaceuticals)研發的DNA疫苗INO-4800和Moderna公司研發的mRNA新冠疫苗mRNA-1273。
另外,還剩下一款進入臨床的疫苗是由英國牛津大學與瑞典阿斯利康公司AstraZeneca(AZN)聯合研發的非復制性病毒載體疫苗ChAdOx1 nCoV-19。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中國公布出的各個報道消息,中國目前進入臨床試驗的新冠疫苗其實是有6款,除上述入圍世衛組織名單的5款疫苗之外,還有科學院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研發的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病毒疫苗。這款疫苗也是在中國最早進入臨床試驗的疫苗,但不知為何并未在世衛組織官網公布的進入臨床試驗的疫苗名單當中。
何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