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電動車是真的比燃油車貴還是價格虛高?由于現(xiàn)在動力電池成本居高不下,而且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還需要額外增加一套復雜的油電耦合機構,所以目前電動汽車的成本均遠高于一輛燃油車,這并不是價格虛高,至于具體高多少,可以參考下圖。可以看出,目前電動汽
1、電動車是真的比燃油車貴還是價格虛高?
由于現(xiàn)在動力電池成本居高不下,而且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還需要額外增加一套復雜的油電耦合機構,所以目前電動汽車的成本均遠高于一輛燃油車,這并不是價格虛高,至于具體高多少,可以參考下圖。
可以看出,目前電動汽車在動力總成方面的成本是燃油車的3-5倍,所以現(xiàn)在買電動車,多掏錢是肯定的。除此之外,充電麻煩、里程焦慮也是電動汽車的顯著劣勢。
2、那還有人要買電動車嗎?
實際上,買電動車的人并不少,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16年我國共計銷售電動車50.7萬輛,其中乘用車33.6萬輛,同比增長62.3%。而預計2020年我國電動汽車銷量將突破200萬輛大關,保有量突破500萬輛大關。
支撐電動汽車銷量規(guī)模快速擴張的人群,則主要集中于兩類:一類是受地方特殊政策制約而必須購買電動汽車的人群;一類是不受政策制約、買電動車純粹是個人喜好。而從當前情況來看,第一類占據(jù)了絕大多數(shù)。
3、如果確實需要買電動車,應該買哪種電動車?
既然目前絕大多數(shù)人是由于政策限制而被迫購買新能源汽車,而國家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標準是統(tǒng)一的,那么考慮購買哪種類型的電動車就要著重參考地方政策了,因為不同地區(qū)出臺的新能源汽車政策也是大相徑庭的。
比如在北京,消費者就只能購買純電動汽車,根據(jù)《北京市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管理辦法》等政策規(guī)定,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北京并不屬于“新能源汽車”,所以地方補貼、搖號、不限行等政策一律無緣,在北京就只能買純電動(燃料電池目前非常不成熟,根本不用考慮)。
但反之,在上海就應該考慮插電式混合動力,因為上海市政府給予的插混補貼十分接近純電動,而且同樣享受免牌照費(接近9萬元/塊),對消費者的吸引力無疑更大。
還有一些城市,傳統(tǒng)燃油車是被限購、限牌的,如深圳、杭州,這些城市就要根據(jù)自己城市出臺的地方政策來看,總體參考原則是牌照>補貼>限行。如果牌照費過高而補貼相差不大,建議購買插混;如果牌照費用較低或者沒有牌照費用,再參考補貼;最后才是限行與否。
4、如果買純電動汽車,如何看劃算不劃算?
如果你所在城市對購買純電動汽車政策支持力度更大,則考慮劃算不劃算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綜合衡量:購車資金、用車需求、價格平衡。
所謂購車資金就是刨除國家和地方補貼、免購置稅等財稅優(yōu)惠后,你需要付多少錢,如果你只有二十萬,那么特斯拉這種肯定是不適合的,也就是要“量力而行”。
如果資金不是問題,就要看用車需求了,你90%的用車都僅是每天往返20公里不到的上下班,那么買個200公里左右續(xù)航里程的車是比較“劃算”的;如果你比較多的時間需要跑長距離,那么300公里以上的車是比較“劃算”的。
如果資金、里程都不是問題,僅僅考慮收支,那么就可以參照下面這個表來看了:
可以看出,隨著車型越大,需要的電池容量也就越多,收回成本的時間也就越長(不考慮每年幾百元的保養(yǎng)費用)。大多數(shù)車主一年能跑2萬公里,所以對于這類車主而言,如果你不是環(huán)保主義或者特斯拉粉絲,建議購買小型純電動汽車,這樣至少在5年左右的時間能實現(xiàn)收支平衡。其它車型就不是很劃算了,畢竟沒有幾個純電動能堅持到8年。
5、買插電式混動,哪種劃算?
如果買插電式混動,目前市場上的主力是緊湊型和SUV,那么類似的,這類車型的收支平衡要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有牌照費用,如下:
可以看到,高額的牌照費用瞬間就會讓同等級的燃油車毫無任何優(yōu)勢,隨著用車時間越長,插混節(jié)約的燃料成本會逐年增加,毫無疑問不是劃不劃算的問題,是有多劃算的問題了。
但是如果你所在城市沒有牌照優(yōu)惠,那就另當別論了,以一輛緊湊型車為例,同等燃油車、純電動、燃油車的收支平衡如下:
所以,年均行駛2萬公里以下就不要考慮收支平衡的問題了,7年以上的時間是完全不具備競爭力的。而如果年均行駛3萬公里以上,則可以考慮純電動,插混仍然處于一定劣勢,年均行駛4萬公里的車主則推薦考慮插混,因為這樣的車主需要長期跑長途,純電動的充電時間和便利性是一大問題,插混則更加方便,也就更加“劃算”。
6、如果政策退出,什么時候買電動汽車才會真正“劃算”?
由于電動汽車目前還存在成本偏高、不太成熟、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問題,與燃油車相比還是普遍不劃算的,目前的銷量都是政策主導下的結果。但如果政策完全退出,購買電動汽車就必須滿足以下年均行駛2萬公里的車主3年內(nèi)能通過燃料節(jié)約收回成本這個基本條件。
以純電動為例,達成這個條件一定需要電池系統(tǒng)成本大幅下降,按照燃油車動力系統(tǒng)成本約2萬元、純電動一年能省6000元左右燃料費用估算,電池系統(tǒng)總成本不能超過4萬元,意味著電池系統(tǒng)單價要做到1000元/kWh,要比現(xiàn)在的2000元/kWh降一半。
根據(jù)2007-2015年電池成本下降情況來看,要達成這一目標至少需要到2020年,而那個時候,也正是國家補貼全面退出的時候。此外,還要考慮到充電基礎設施密度、充電技術、電池耐久等其它因素來綜合參考。
綜合來看,目前在有國家補貼和地方政策照顧情況下,買一輛小型純電動是相對劃算的,而插混則必須在牌照費用較高的城市才需要被考慮。但如果電池技術和成本無法大幅改善,電動車將越來越不劃算。
劉熙一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