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任洲洋求學故事其實,我最初接觸并學習古箏樂器,也算是歪打正著。我父親是一名乒乓球教練,我從小是在父親的乒乓球訓練房里長大的,他也一直希望我能繼承父業,成為一名乒乓球運動員,而我也嘗試性地練習了一段時間,卻并未堅持下來,半途而棄了。再后來上學
任洲洋求學故事
其實,我最初接觸并學習古箏樂器,也算是歪打正著。我父親是一名乒乓球教練,我從小是在父親的乒乓球訓練房里長大的,他也一直希望我能繼承父業,成為一名乒乓球運動員,而我也嘗試性地練習了一段時間,卻并未堅持下來,半途而棄了。再后來上學時,班里有一批小朋友在學習小提琴,突然引起了我的興趣,我想學習一門樂器也是不錯的選擇,于是我就想要學習鋼琴,當時年齡還小,也不知道為什么,就是一股腦兒地想去學習鋼琴。父母拗不過我,帶我拜訪了一位鋼琴老師,結果老師一看我的手部條件,手型較小且手指較短,認為我不適合學習鋼琴。心灰意冷之際,我看到鋼琴老師的女兒正在練習古箏,或許是基于小孩子比較叛逆的心理,我覺得只要不學習乒乓球,學習什么樂器都可以。就這樣,我與古箏走到了一起,并相伴至今。
兒時跟隨老師學琴,老師采用的是一對一的授課方式,因此我并不了解其他小朋友或是其家長的看法,自然也就不清楚我是不是班中的焦點(呵呵)。就當時而言,我的老師還是非常樂意教導男孩兒學習古箏樂器的,只是親戚朋友們聽說我在學古箏后,都覺得挺驚訝,有些難以理解為何男孩子要學習古箏樂器。
有人說“讓孩子學習任何一種技能,累計超過1600小時,就可以改變孩子的性格,進而養成孩子堅強的性格與堅韌的品質”,對此,我深以為然。男孩子小時候都是非常調皮、好動的,我亦不例外。自從學習古箏樂器后,在父母與老師的嚴格要求下,我每天都會堅持練琴一個小時,漸漸地磨練了我的性子,使我能夠靜下心來學習,我的心態也越來越平和、平穩。在學琴的過程中,老師會傳授一些高難度的技巧,需要我持之以恒地練習,這幫助我養成了堅韌不拔的性格。另外,從小學習古箏一直堅持到現在,也讓我明白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廢。因此,在我看來,學習樂器,確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習琴人的性格。
之前我也提到,長期習琴對我性情的培養、情操的提高都帶來了極大的幫助,這也印證了“琴養人”的道理所在。至于“人養琴”,較為直觀地講,其體現在演奏方式上,通過我們正確的演奏,可以使琴弦、琴腔得到更好地共振,進而發出更加優美的樂音。我相信,同樣的一臺琴到了兩個人手里,所彈奏出的樂音肯定是不一樣的。另外,我覺得“人養琴”也體現在演奏者將自己的心、氣、神、情賦予自己手中的樂器,繼而將樂器與內在的心境合而為一,達到人琴合一的境界。
任洲洋對音色的見解
在我看來,古箏音色的好與壞要從其聲音、音質等方面來進行衡量。就聲音而言,即弱而不虛,強而不暴,高音清亮,低音淳厚;其音質要純而不噪,這樣的音色即為好的音色。
對于一位古箏演奏者而言,要想練就完美的音色,首先必須保證足夠的練琴時間,這樣可以使演奏者的雙手一直保持良好的演奏狀態,若是練琴時間不足,雙手可能就會發軟,進而導致在演奏時雙手得不到較好地控制;其次,我們在平日練習時,也要注意手指觸弦的角度,有時還需借助手臂的力量,甚至全身的力量,以表現適合樂曲的音色;然后是要注意演奏區域,在不同的位置演奏,所表現的音色也是不同的。比如靠近岳山的位置,它的聲音更加清澈、明亮一些,再往里一點,聲音則會更加柔美、柔和;另外,演奏者在演奏時還要注意對指甲、指尖的控制。
不同的樂曲,有時需要不同的音色,而指甲是一個平面,在控制時要注意指甲要充分地接觸到弦,它的角度必須與琴弦成90度,即垂直狀態,這樣就會避免發出一些不必要的雜音。彈琴時,指尖貼弦,琴弦反饋給指尖一個力,然后撥出去,演奏出的聲音會更加干凈;最后,在選擇練習曲時,我建議習練慢一點的練習曲或傳統作品,在我看來,一味的快速練習,會使手變得很僵硬,彈奏時極容易造成吃音、虛音。因此,我覺得作為演奏者只要持之以恒地練習,將我所表述的內容變成自己良好的練琴習慣,一定會練就完美的音色。
其實,即使用同樣的材料來制琴,也會有音色差別,因此在保證音色質量的前提下,我建議初學者應傾向于選擇酸枝木材質的古箏,它較為容易發聲,不會給初學者在演奏音量上帶來局限。而一般演奏所使用的古箏,材質為老紅木或紫檀木,老紅木琴發出的聲音相對會更加明亮,卻又相對柔和一些,比如說,演奏時靠近岳山位置彈奏,其聲音會非常明亮、干凈,是一種清澈透明的聲音;往里彈,它又會帶給你一種柔和的聲音。而紫檀琴的聲音更加有質感,會更為冷峻。至于古箏指甲的材質,現在大家公認比較好的選材是玳瑁,玳瑁指甲在市面上應該是三種顏色:雀黑的,帶花兒的、透明的,還用那種圓潤紅色的,我建議選紅色透明圓潤的,因為黑色的指甲是老玳瑁的顏色,容易磨損,且彈性不夠;那種帶花兒的指甲是新玳瑁,感覺堅硬,彈奏的聲音也沒有質感;那種紅色圓潤的指甲,彈琴時更有質感,韌性較為適中。就古箏的弦制而言,當下古箏大都使用尼龍弦,而彈傳統作品時會用到鋼絲弦。尼龍弦更加含蓄,鋼絲弦更加尖銳,除非樂曲需要,一般我們都使用尼龍弦。
演奏者的樂感對音色也有一定的影響。我覺得演奏者對于音色的把握,在一定程度上也取決于其對作品的理解,對創作者風格的了解,以及演奏者自身所具備的閱歷與情感,這些閱歷與情感即為演奏者的樂感。而樂感的訓練與培養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我們可以通過努力鉆研與勤奮學習來培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力與表現力,繼而提升自己的樂感,達到對音色的把握。
高悅